千重阕吧 关注:1,155贴子:44,779
  • 9回复贴,共1

【千重阕】原创书评&千重山阙万里歌(求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汐雪(我的新浪博客名http://blog.sina.com.cn/bettygyy)/文
前面对《醉》的书评都是草草带过,终究《醉》不是让我深受触动的书,有一个关键的核心因素是由于,我完全无感于书中这对旁人眼里的“神仙眷侣”主人公。每当主角共谋大事或枕榻私语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代入男二夜天湛,试着站在他的角度、视野去审视这对令他伤神黯然又颇为无奈的伴侣伉俪。《醉》自然不是一无是处,不过很遗憾主人公没有让我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亦就大打折扣在我心中对于一个故事的诠释和领悟。幸而,待我今日一时兴起,去阅读还未完结的《千重阕》时,十四夜的这一部作品激起了我内心的万千思绪,让我欣喜惊奇非常!
在读这个故事之前,我也犯了一个常犯的错误,把“阕”(门里一个癸)理所当然地认成了更频繁出现的“阙”。这两个字初看有何区别?细看才会恍然大悟,不仅仅是字眼不同,一个字所代表的意思也大为不同。《千重阕》的这个“阕”代表一阕歌、乐曲,而常用的“阙”形容群山万壑。想必从字面上便能感觉到,《千重阕》不论是歌抑或山,加上“千重”二字,总带着难以驱散的扑朔迷离、明明暗暗。这个故事亦是谜团重重,每个章节都留有一个令人生惑思索的谜团,揭开一个,另一个又接踵而至,回环往复、使人困惑不已,没完没了,如同逐步坠入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无尽头、不可测。
《千重阕》最大的亮点自然是主角的迷人魅力,别具一格的人设、难以捉摸的性情。《醉》电视剧将原书本来较为模糊的主角身份明确定为了——女主巫女、男主战神,《千》同样强化鲜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女主是祸国殃民的绝色宠妃(俗称的红颜祸水)、男主是高深莫测的隐世药僧。《醉》男女主都带着一种波澜不惊的冷静孤傲,而《千》男女主虽然情节尚未特别明朗,但已经隐约给我一种不约而同的桀骜狂狷,两枚深入红尘的妖孽誓要将这尘世风烟彻底倾覆搅乱,方可罢休的意味。他们的出场,比之《醉》男女主开篇的不期而遇更令我惊艳万分,虽然起初几章男主是何人并不明显,但我已经隐约猜到第一章最初出现的白衣僧人有可能是主角,只是未尝料到九幻会如此妖冶狂傲,与妖妃凝光如出一辙。凝光的出场着实让我惊才绝艳、拍案惊奇,曾无数次在脑海里构想一个绝色姿容、绰约风雅的妖姬尤物影自娟娟魄自魂,她的出现恰好与我的臆想不谋而合。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这些后世使用泛滥成灾的诗句,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凝光冷艳锋利、暗含杀气的剑舞,亦与我想象中构思过千百万次的情形极为贴切。因此,愈发思索着此书的人设情节,愈发让我情不自禁地在心底呐喊:妙哉,妙哉!
目前所到的二十章,尚未出现作者设定的另外两位核心配角——辛和、郗微,但我相信他们定然亦会有他们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显著光采。我觉得前二十章、十万余字仅是这个故事的一小部分开始,虽说起初十四夜只想写成一个中篇故事,不过,光是这二十章所埋下的伏笔、谜团,待到后续逐一揭晓,亦是一个格局庞大、气势恢宏的玄幻历史传奇。能感受到作者笔力的增强,文字更加凝练简便,最大的长进在对人物的刻画描写上,令我印象深刻、读罢挥之不去。凝光之妖冶媚态,九幻之空灵隐逸/凤释之狂傲凌然,从祁之疏离通透,重策之沉静温雅,苏寐衣之克制隐忍,从诩之困惑执拗,从陻之矜持孱弱,宜太妃之肃穆淡泊,凤毓之无奈惆怅,少翼之敦厚实诚,梅稷之厚重忠心。以后想必夜大还会杜撰出更多形形色色千娇百媚、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人物,她有一点值得赞叹之处,便是不论在《醉》还是《千》,主角自带光环在所难免,但配角也不会一味因为与主角的各色关系而故意添油加醋,过于美化丑化或强化弱化,尽量丰满润泽、一视同仁每一个人物。如此,亦能看出一个创作者的成熟稳重,人物的丰富多元化亦让书迷读者对不同的人物有着各自的见解看法,引发一番又一拨的探讨议论。
每个人物身上都带着云雾萦绕其身的重重谜团,凝光的真实身世之谜,与缔造她的挚爱凤释之间纠结瓜葛的关系,为何非要把她送入皇宫中囚禁着身心?从祁在前朝的深宫秘事中究竟发生、目睹了什么?宜太妃告知苏寐衣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重策身为北方敌国的使节,与自己国家的皇族君王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过节?凤释对王位可有垂涎之心,难道他不仅仅是隐世的凤家幼公子这么简单?这阅读时一个个冒出来的问号,心生疑窦,想必往后的章节里谜团只多不减吧?我自是特别喜欢带着烧脑推理性质的文章,尤为难得在古风架空小说中寻到这样需要费神思索、尝试破解的诡异踪迹。
不独是塑造的人物轮廓令我分外记得,有几幕场景也令我内心涟漪不断。首先是第二章凝光的初次正面登场,她赤脚伫立在仙华宫门外的情景,这个细节让我铭记于心。自然还有从诩帮助废后苏寐衣逃离出宫门外的那夜,凝光与从诩的交涉,瞥向车帘内的那媚惑众生又锋芒无比的暗影眼神,又是一处令我记忆犹新的细节。还有从祁那缜密翻涌的心理活动,他与梅稷评价凝光时,说道二人都是“性情中人”;从祁与凝光的每一次相处,虽然不是爱,彼此却亦有情,历来知音难觅,他们是这天地间最默契、心有灵犀、知己知彼的山水知音,乱世陌路、江山摇摇欲坠的历史大基调下,两个宠辱不惊、淡然随风的人儿一同轻歌曼舞、笙歌夜夜,令我心旌荡漾、遐想联翩。凤释与重策互相试探、敬畏又惺惺相惜的友爱情谊,使我为之一震。不过,目前为止,最令我难忘的场景还是,城破前从祁和凝光的神态、交流,他们真的是最了解彼此之人,凝光的那句“如此繁华美景,我怎会怕?”颇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恋恋不舍之触感,从祁城破前仍念念不忘向梅稷道“城可倾,国可覆,唯一人令朕不忍舍下”。
凝光与每一个男子的独自交集洽谈,都让我领略出一番别样的万种风情,与怀帝从祁是山水知音的绮靡华贵、温香软玉,与九幻凤释是相爱相杀的爱恨交织、深入骨髓,与重策公子则是饶有兴致、倜傥风流的两厢试探。我是真真能感受到凝光的那一种魅惑,她是天生的尤物佳人,阡陌尘世注定遭遇的劫数夙命,这红尘芥子中最分外妖娆妩媚、娉婷婀娜的那一株虞美人、映山红,罂粟花纵有剧毒的利刃刺芒,仍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宁可指尖浸满了鲜血也要采摘那一朵血色妖孽。
其实,《千重阕》里的哪一个人物不是深陷在矛盾纠结中的呢?凝光集帝王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世人皆知她的美、媚宛若妖仙,不带任何俗世歌舞场的俗艳,世人虽恨极她,却亦畏极她。从祁是世人眼里的“昏君”,揭开他的本来面目,他亦不是什么明君,但却绝非心狠手辣的“暴君”。恰如凝光心底的一声叹息,怀帝为每个人安排了最好的造化结局,唯独不肯为自己留一条可走的路。凤释对凝光的情,总觉得尚达不到爱的程度,他让她时时把自己的命攥在手心里,却唯独不肯给她那普天下她最想要、唯一渴求的——一颗真心。不仅对爱情是紊乱复杂的,凤释对重策的友谊亦是相互抵触较量、切磋长进的节奏。而重策对于自己的祖国巽国与“敌国”天朝的矛盾方式,亦令人困惑不已。苏寐衣、从陻这些看似普遍常态的庄重贤淑弱女子,少翼、凤毓这些表面中规中矩的武将文官士大夫。这些人物身上,他们各自都隐藏着各自的真象,留有一个讳莫如深的秘密;同时性情心性上亦十分纠结错乱。难怪十四夜说,这本书她想创造一堆矛盾反复的人物,孰是孰非,难以分辨剖析,总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般的暧昧朦胧。还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很认可晋江上一位网友的评论,《归离》如同春秋战国时的天下归一、开辟江山,《醉玲珑》令人不由想起盛唐磅礴大气的盛世安康、锦绣繁华,而《千重阕》相仿于南宋时的南北两国割据局面。《归》是开国,《醉》是盛世,自然《千重阕》描述的是乱世覆灭时期之事。没有任何事物在乱世硝烟中是固若金汤的,更别论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置身于乱世中,什么人、什么事不会轻易改变、置换、颠覆呢?十四夜刻画人物,很多时候都很难笼统地评判一个人的好坏是非,没有谁是真正的好人,也没谁是纯粹的坏人,人之初、性本无,黑白混沌、分辨不清。越来越觉得此书的每一个人物都不简单,都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光听身份就足以令人侧目骇然。女主是红颜祸水,男主是药僧杀手,还有侍奉二帝的废后、笑里藏刀的异国使节、表面昏庸实则澄明无比的末世帝王等,好一场异彩纷呈、翻云覆雨的大戏!
不知不觉,写到酣畅淋漓、忘却今夕何夕时。已经是夜半三更、凌晨时分,隐约能听到帘外雨潺潺,秋意阑珊的暮雨潇潇。我强撑着自己的神经,眼睛已有几分疲乏,文章也已写到尾声,但恍惚脑中还浮现着自己臆想出来的书中场景。《千重阕》是一本令我惊喜不已的书,爱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十分期待故事后续的发展如何,兴许是一个漫长的等待,不过于痴缠者如我,入戏已深,只会愈发深切倾醉在戏中翩翩婆娑。
——写于2016.10.7傍晚—10.8凌晨0:15


1楼2016-10-10 14:31回复
    没有贴自己前面写《醉》的书评~博客文章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bddd4c50102whvr.html 欢迎大家捧场、评论、探讨!谢谢!另外,求加精~


    2楼2016-10-10 14:34
    收起回复
      顶一下~


      3楼2016-10-11 22:40
      回复
        亲可以发到微博 艾特一下 千重阕吧官博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10-12 23:26
        收起回复
          可惜更新太慢。个人还是最爱归离,醉一般,千重阕比醉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0-19 01:27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2-01 0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