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多伦发展在线吧 关注:4,053贴子:47,596
  • 3回复贴,共1

【多伦游记】“睛彩”多伦美伦美幻之山西会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位于多伦县城东南,是多伦保存比较好的清代古建筑,始建于清乾隆10年(1745年)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由山西籍商人集资兴建,是多伦县的山西籍商人进行商务活动、同乡聚会、娱乐等活动的场所。原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现在只剩下一半,但基本属于中轴建筑。在2006年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山西会馆,必然要谈到旅蒙商。旅蒙商早在17世纪就出现了,它源于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时的随军贸易。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在康熙帝征讨葛尔丹行经蒙古草原时,允许各部、各旗沿途向清军出售马、牛、羊、骆驼等物。由理藩院另设一营,商人在营中贸易。清朝军队每营派一名官员,专司贸易之事。随军贸易的商人,从蒙古各旗收购和从内地贩运物品,以供应军需为主。后来,随军贸易渐渐扩大到了清朝驻蒙古地区的驻军中。他们除了给部队包办粮草、贩运马匹和供应一些其他物品外,还和当地王公贵族、牧民进行贸易,这就是旅蒙商的前身。

多伦会盟后,清政府对多伦旅蒙商十分重视,并给予很多优惠政策,再加上草原贸易利润丰厚,直隶、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商人蜂拥而至,尤其随着汇宗寺、善因寺两座喇嘛教寺院的兴建而日益昌盛,多伦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座典型的旅蒙商城、蒙古地区贸易都会。旅蒙商人把内地大量的绫罗绸缎、铁木瓷器、药材香料、日用百货、茶叶烟草等运到多伦,销往内、外蒙古各旗,又将草原上的绒毛、皮张、盐碱土特产等汇集多伦,然后销往中国各地。旅蒙商事业如日中天,多伦城人口最多时达18万,注册商号4000余家。在当时,有所谓十大粮商、八大银号、五大烧锅、两大当铺之说。随着贸易越做越大,相同地区实力较强的商人先后在多伦商业城建起了自己的聚会场所,也就是后来的会馆。



山西会馆大致可分为住宿休闲区、娱乐区、商会议事区和关帝庙,会馆内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



1楼2016-10-18 15:30回复
    再次学习。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10-18 15:50
    回复
      山西会馆都没人管了,步行街也成烂尾街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1-10 19:04
      回复


        4楼2016-12-29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