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拍吧 关注:37,452贴子:1,326,048

关于球拍的加重Static Weight, Swing Weight, Twist Weight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久没有在拍吧发帖了,憋了这么久终于有干货可发了。之前一直很想入手新出的Babolat的PO7,持续关注其动态很长时间,奈何楼主这边一直买不到PO7,憋了好久终于决定对自己的PA进行改造来尝试不同的手感。于是前段时间一直在Youtube,TW还有TalkTennis等地方查找关于球拍加重的资料,现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里整理汇总给吧友介绍,顺便也当是自己的归纳复习。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下Youtube上的Racquet Tech频道,以及TalkTennis论坛上一个叫travlerajm的人发的帖子,对于球拍的知识很有启发。


IP属地:新加坡1楼2016-11-12 01:24回复
    先介绍一下我要介绍的内容:Static Weight, Swing Weight, Twist Weight, Recoil Weight以及一个公式MgR/I。现在我来一一介绍它们的意思以及作用。


    IP属地:新加坡2楼2016-11-12 01:24
    回复
      StaticWeight,主要就是球拍拿在手上感觉到的重量。这个概念很直观,但是要指出的是,我们持拍手感觉到的重量,是和我们手握的球拍的位置相关的。举例而言,如果我们是把手握在球拍的质量中心点,然后我们往那个质量中心点给球拍加重量,加多少重量我们就能感觉到球拍变重了多少。但是我们平常是握住球拍的拍柄的(如下图Swing point的下部),这样一来就会有一个跷跷板效应,支点就是图中的Swing point。当我们往拍头增加重量时,我们手能感受到的球拍的变重最明显,而相反如果把重量加在球拍的底部,我们甚至会觉得球拍变轻了(因为球拍底部增加的重量抵消了一部分Swing point位置以上球拍的重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拍头轻的拍子机动性更强。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们用换牛皮的方式来使得平衡点更加靠近底部,对于球拍机动性的增强并没有帮助。原因是,假设牛皮的质量分布均匀,而且Swing point正好在拍柄中部的位置,那么换牛皮给Swing point下部增加的重量正好和上部增加的重量抵消了(跷跷板原理,距离正好相同)。所以,如果我们要增加球拍的机动性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拍子最底部增加重量。


      IP属地:新加坡3楼2016-11-12 01:27
      回复
        SwingWeight,球拍的挥重,也就是球拍挥动起来感觉到的重量。这个就是球拍挥动起来时,球拍的惯性。这个值越大,1.我们想让球拍动起来就越费力,2. 想让球拍减速也越费力,也就是说当球拍打击球时,球拍的减速越小,球拍给球传递的能量也越大,更有利于打出重球。增加球拍的重量,无论是加在球拍的什么地方,都只会增加球拍的挥重,这点之前吧里已经有很多人提到过了。挥重应该在我们能承受的情况下,尽量调整得大一些,因为它是直接影响到击打的球质的,这里的球质包含了球的速度和球的旋转。我们不要总是觉得球拍力量越大,球就越容易出界而不愿意去增大挥重。增大挥重对于球的旋转也是有加成作用的,因此我们可以在不牺牲球的速度的情况下,增大球的旋转,而让回球不轻易出界。要增加球拍的挥重,最显著的地方就是在拍头顶部加重,在拍头12点钟方向增加2.8g的铅片就能让球拍增加10点挥重,在拍头10/2点钟,还有9/3点钟方向加铅片也是常见的增加挥重的地方,虽然不如12点钟方向那么明显。在拍柄处加铅片对挥重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加20g在拍柄底部,可能只能增加1点挥重。


        IP属地:新加坡4楼2016-11-12 01:28
        回复
          TwistWeight,是球拍抵抗绕着长轴旋转的能力。这个值越大,球打在球拍拍面的偏上或者偏下部位时,拍面越不容易发生翻转,下面的图就演示了球拍没打准时拍面发生翻转的效果。Twist Weight影响球拍的稳定性以及容错性。Twist Weight的大小主要由拍面的大小以及拍面左右两端的质量共同决定。拍面越大,球拍左右两端的质量越大,Twist Weight的值就越大,那么球拍没打准时,拍面就越不容易翻转。我们常说小拍面容错性低,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小拍面的Twist Weight偏小,从而容易导致击球时拍面不稳。要增加Twist Weight,最有效的地方就是在球拍的3点钟和9点钟方向加铅片。职业运动员中德约的拍子的TwistWeight很大,看下面图片他的拍子的左右两侧都贴着很长的铅片,这个对于他接发是很有帮助的。



          IP属地:新加坡5楼2016-11-12 01:30
          回复
            RecoilWeight,这个概念很少有人提,但是它其实很重要,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球拍的舒适度。如下图所示,当球和球拍发生碰撞时,球拍会有一个向后翻转的趋势,为了阻止这个趋势,需要我们在拍柄处施加相反方向的力量。我们需要施加多大的力量就是由球拍的Recoil Weight决定的,球拍的Recoil Weight越大,我们需要施加的力量就越小,因而对我们持拍手的负担也就越小,也就是说,球拍的舒适性更好。反之如果球拍的Recoil Weight越小,对持拍手也就越不友好。

            Recoil Weight的计算公式是RW=球拍的挥重-球拍的质量(kg)*(平衡点(cm)-254px)^2。根据公式,Recoil Weight是由球拍的挥重,球拍的质量还有平衡点共同决定的。通过调整这三个参数,我们能够增大Recoil Weight的值,从而增加拍子的舒适度(PD党的福音,可以用更高的磅数来增加控制了)。不过这个值越大,我们会觉得球拍越闷,反馈越小。
            那么如何有效增加Recoil Weight的值呢,一个有效的策略是我们先在拍头12点处加重,只需增加很小的质量就可以把挥重加到一个较大的值,然后在拍柄处加重,将平衡点往拍柄处移动。以PA举例而言,在不加重的情况下,根据TW的参数,PA的挥重是327,穿线后的质量是320g,平衡点是825px,那么它的RW=327-320/1000*(825px-254px)^2=160。现在我们在PA的拍头增加5.6g的重量,这样能够增加20点挥重,然后我们再在拍柄处增加5.6g的重量,这样拍子的平衡点保持不变,新的RW=347-331.2/1000*(825px-10.16)^2=174。这种把重量往球拍的两端加的做法叫Polarization,能够有效增加球拍的舒适度。


            IP属地:新加坡6楼2016-11-12 01:35
            收起回复
              最后要说的概念是一个公式MgR/I,因为这个概念的提出者travlerajm没有给它一个名字,所以我在这里用D来代指它。前面介绍Recoil Weight的时候,提到通过polarization的方式加重可以有效提升球拍的舒适度,那么这样一直加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呢。除了球拍的挥重会显著增大以外,还有一个后果,就是你会觉得球拍的拍头速度会变得比原来更加滞后于自己的拍柄。我用下面的图片来说明D的含义,因为没有现成的图片来表明D的含义,所以我只好选了尽量能说明意思的图片。假设下图的红色圆圈中,中间的那个手腕和球拍拍头的位置表示在击球点时最理想的姿势,在这个时候你的手腕是最放松的。现在,如果当你的手腕达到圆圈中间所示手腕的姿势,但是你的拍头却滞后因而处于圆圈中右部所示的拍头的位置,那么你为了正常击球,在挥拍时就需要给手腕施加额外的力量,来让你的拍头跟上。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手腕达到圆圈中间所示手腕的姿势,但是你的拍头已经跑到圆圈中左部所示的拍头的位置,一样的,为了正常击球,在挥拍时,你同样需要调整手腕来达到正常击球的效果。


              IP属地:新加坡8楼2016-11-12 01:41
              回复
                D的值的大小就是这个含义,它体现出拍头的转动的角速度,D的值越大的话,拍头就越容易跑到前头去,反之,D的值越小,就越不容易把拍头甩起来。计算D的公式MgR/I是通过把正手击球动作模拟成钟摆的摆动动作推导而来的。M表示球拍的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0.5cm/s2,R表示球拍的平衡点(cm)。I=SW+20MR-100M,表示从拍柄底部位置计算的挥重(SW是我们正常使用的挥重,从拍柄处大概10厘米计算的)。


                IP属地:新加坡9楼2016-11-12 01:43
                回复
                  这个钟摆摆动的含义就是,正手击球时,我们的胳膊形成一个钟摆,支点是肩部和肘部之间的位置(直臂正手或者曲臂正手),而从手腕到拍头形成另外一个钟摆。如果这两个钟摆的角速度比较合拍的话,那么在击球点时,手腕可以做到自然放松,从而减少手腕的负担以及提升击球的精确性。每个人偏好的D值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手臂长度还有质量都不同),比如使用东方式正手的话,偏好的D值会较使用全西方式正手的D值大一些,因为西方式正手通常手腕后翻的角度会更大一些。不过原作者有给一个近似的估计,就是一个一米八的人,大概会喜欢D=21左右。比一米八矮的话,因为手臂短,所以钟摆的角速度会偏大,所以可能会偏好更大一些的D值。反之亦然。


                  IP属地:新加坡10楼2016-11-12 01:44
                  回复
                    那么,如何增加D值呢,我们需要采取和polarization相反的过程,也就是depolarization,比较有效的增加D值的方式是在距离拍柄底部8inch也就是差不多20.6cm的地方贴铅片(可以贴上铅片之后再缠内柄皮),那样对手感影响比较小,再往上一些,在拍喉处贴也可以,但是可能会让你觉得拍子手感变硬了。


                    IP属地:新加坡12楼2016-11-12 01:45
                    收起回复
                      好多…先马住白天看


                      IP属地:山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11-12 02:18
                      收起回复
                        好帖,学习了,顶一下,虽然我不给拍子加重


                        IP属地:毛里塔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11-12 08:32
                        收起回复
                          重软小薄还是有点道理的


                          IP属地:山东16楼2016-11-12 08:36
                          收起回复
                            道理如此


                            17楼2016-11-12 08:37
                            回复
                              总算能看到这么干的干货


                              IP属地:广东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8楼2016-11-12 08: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