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吧 关注:32,411贴子:293,105
  • 20回复贴,共1

中神吧首期吧刊——鬼神之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序言
騎士王安妮洛特
如果说,文学能使读者进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那么,阅读神话故事书,就有如从兔子洞进入一个奇幻世界。与枯燥压抑的现实相比,此类读物有其另类的魅力。
据说,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有一个“虚构的伙伴”,我们还会把太阳称为“太阳公公”,连同花草树木和玩具布偶,似乎它们都有着鲜活的生命。这种意识还不能说必然就会导向神话,甚至可以说,这与神话中太阳神和月亮神的故事,依然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好比纯真的孩子和一个成年人注视异性时,心里所想的不可并论。
现在许多人在神话,甚至玄幻故事中宣泄自己,这就与我们童年时对“熊先生”的喜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已然被愤怒和怨怼所填满的心灵,怎么可能忽然变得有爱呢?这是不合理的。很多人从玄幻故事中所得到的观念,所宣泄的情感,与先民的意识相去甚远,更不要说严谨的学术研究了。
恋爱时,男女互相被对方的美丽和强壮所吸引,然而长期相处后,一切都会归于平淡,很少有人能在一起十年后还如同热恋。这同时也是普通的读者和研究者(或有志于研究者)的区别,从外面看,美丽而喧闹,但如果从内里看,这些都是平日枯燥的累积罢了。某种意义上说,沉溺于阅读的喜悦而博览群书,就如同一个人不断地猎艳,他/她自然是觉得这很新奇、很愉悦。长相厮守的人,就不会这么想。
有些人学力高超而为网友所仰慕,一些网友羡慕他们,却靠百度搜索来糊弄小白,这就与那些“大神”不可同日而语了。这就像很多人只看到明星在台前的光鲜,却一点也不想在背后下私功。但不论怎么说,花瓶的容貌总归是真的,而百度来的知识,依然不能算是你的。
诸君耗时数月辛苦制作这个吧刊,作为袖手旁观者,我先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敬意。因为他们是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之余,挤出时间完成了这个工作。其实无论他们做不做吧刊或别的什么,正如我前面所说,他们都在日常的枯燥和忙碌中缓慢积累。也许他们中大部分人,甚至所有人终其一生仍不能踏入学界的门槛,然而这就是前辈学者所说的“宽衣解带终不悔”的学术精神。


IP属地:海南1楼2016-11-13 11:15回复
    跪着读完了……然后羿的部分和我的想法基本重合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11-13 12:17
    收起回复
      简直可怕。往上说10年吧刊,往近说10月吧刊,终于出台了。先说下我负责的部分。这次只介绍了有传世本的传世文献,并不是说辑本和出土本不重要,只是我意等到接触辑本和出土文献的层次了,应该就不需要这种介绍性文字了。此次吧刊圆满的完成了,多亏了诸君不计得失的付出和努力。也希望各位有志于此吧友能够多回复多谈自己的看法,少参与那些无脑的话题。最后让我们共同展望遥遥无期的吧刊第二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1-13 17:13
      回复
        吧刊终于出来了,先祝贺下。
        对此我很惭愧,有时候明明有时间却不去写稿而去读小说,到后来信誓旦旦说十月底完成,最终却拖到了11月7号,当然因为有人还在我后面,所以我交过稿后又得瑟了起来,实在非常不该。
        由于是赶出来的,所以内容上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来我完成了前面一千多字,后来找长明他们已经完稿的打听,发现自己写的字数太少,又追加了后面晚清和几位学者的较详细介绍,但是时间上赶得太急,实际上只能算是初稿,连错别字都没检查就交给编辑大人了,内容上也有详略失当的地方。而且,虽然古代没有神话学,但也有方方面面涉及神话,而我几乎没有着墨。
        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补充吧(前提是懒癌康复)。


        IP属地:安徽16楼2016-11-13 21:56
        回复
          非常有用,本期吧刊解释了何为神话学,讲述了中国神话的范围,上古神话的范围,神话与仙话的区别,上古神话的现状、演化,神话的体系,上古神话的时代发展与体系,上古神话主要内容。提供了上古神话阅读书目(喜欢中国古神话,但是不知道该看什么的,可以看这些)。讲了中国神话研究简史,通过详细引述各种资料,探究了后羿的各种传说。
          不看吧刊不知道,看了才知道,各种疑问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


          IP属地:河南17楼2016-11-22 11:31
          收起回复
            神话学初论
            楚寒道
            神话学是一门复杂且古老的神话研究的科学,在考古学诞生前神话学就已经普遍存在于西方的学派,神话学本身就包括了语源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鉴定学、考古学、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心理学、心理分析理论等。
            神话学并不会会执着于“上帝长得如何?”、“天堂在哪?”、“大洪水是否真的存在?”等问题,也不会浪费时间去寻找“神是否存在的真相”、“人成为神的过程”等之类毫无意义的问题,神话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大量的神话资料进行理论概括,提出它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创作、流传上的特色以便于找出神话形成过程中对人类的意义。
            比如说,腓尼基的主神,两河的巴尔君,生与死的主宰。巴尔每年都要被死神莫特切碎杀死,然后一年后被复活,不断轮回。这表现了农耕民族的一种想法:他们已经明白,如果把秸秆一类的东西切碎丢进到土地上,来年土地会更加肥沃。
            印度神话中有一个神梵语是DiaushPitar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父、雷电之神的名叫宙斯原文是ZeusPater罗马神话称这位神为丘比特原文是Juptier。北欧神话中的众神之父奥丁有许多儿女其中一个非常英勇是战神他的名字叫Tyr(提尔)。这些神的名字看上去彼此互不相干而且意义也都晦涩不明。但是到了神话学派研究家的手里经过一番考证之后就成为一个词的不同表现形态了。
            Diaush Pitar=Zeus Patel—Jupiter=Tyr
            再进一步考证在所谓印欧时代在没有最后形成神话之前它们共同的原始涵义也不是什么神而指的是同一种具体的事物——天空。
            这就是通过语源学的方法来研究神话。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有不同的学派,同一个故事,用不同的学派理论解析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理论】进化论学派 比较神话学
            【故事】小红帽
            进化论学派
            ① 小红帽与狼进行对话、大灰狼扮成外婆的样子、小红帽与外婆的死而复生,这些现象是现代文明不能理解的事实,是原始社会的文化残余。 ② 小红帽与狼对话等是万物有灵的体现。
            《小红帽》反映了一种野蛮时代的文化水平,狼与人的物我不分、小红帽的愚昧、死而复生等。由此可以“逆向”推到出了野蛮社会是愚昧、物我不分、甚至是生死观不明确的。
            比较神话学派
            故事中,红色的帽子象征着太阳,狼象征乌云,小红帽被狼吞掉,又被猎人救出,其实是古人在描述自然现象。猎人最终将小红帽从狼肚子里救出,表现的是乌云褪出太阳。《小红帽》的故事是远古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描述。
            《小红帽》是古代人对日食现象的描述,文本中还有许多与太阳运行规律相似的情节。只不过因为用词模糊,还有一词多义、语义演变等原因,后人无法正确辨认,衍变成了神话故事。而这种神话故事的核心,还是太阳。
            由此可以看出,“进化论学派”与“比较神话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都是在文本中找出对应信息以还原古代的一些文化特征,体现古代人类的思考内容。在结论上看,进化论学派认为神话是早期人类愚昧的产物,小红帽的故事反映了物我不分、生死观不明的早期社会现象;比较神话学认为神话反映了早期人类对以太阳为核心的自然现象的描述。
            嘛,接下来还是说一下入门的书吧,第一本的话,我想推荐的是《轴心时代》,这本并不长,也不枯燥十分适合入门看。当然,谁要是英语很好的话,可以把罗曼·罗兰的《神话学》当入门书,这本是笔者这种英语苦手一辈子的痛。看完了入门书,接下来·······还是入门书,来自各个学派的代表作:比较神话学派的《比较神话学》,仪式学派的《金枝》,进化论学派的《原始文化》以及结构主义的《结构人类学》。另外,如果对考古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女性主义学派的《活着的女神》。看完上述的书,就差不多了,不过还有一本是必须要读的,麦克斯·缪勒的《宗教学导论》。如果对道或者佛有兴趣的,可以试着读一下《神圣与世俗》,这本书对于中国宗教研究有着不小的帮助。
            好了,如果你们已经读完了上述的书,那么一种关于神话学的思维方式应该已经在脑海里初步形成了。这个时候依旧可以试着自己对一个神话进行分析······当然,基本上是错误,不全面的。不过,这是要一直培养的能力。为了提升,可以试着读专门对某些神话进行研究的书籍或论文来观察别人的思维,以提升自己的见识和能力。这就是一个量的累积的过程了,慢慢认真地读吧,收获会越来越多的。不过一点极为重要的是,论文或书籍都是需要批判性阅读的·······原因嘛,拿来凑数扯淡的文章实在是太多了。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希望各位能有所获益。


            IP属地:安徽29楼2020-09-25 10:48
            回复
              接上(30楼)
              上古神话的时代发展与体系
              神话是先民的宗教与信仰,一个祭祀系统的背后必然存在丰富的神话传说。只是因为上古神话散佚情况严重,存在完整、具体情节内容的神话是比较少的,很多时候在相关材料里面,某些神灵甚至只有零星的祭祀情况、一个名字等。因此,今天所划分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神灵体系。
              上古神话研究当以年代为经地域为纬。一方面不同的时代会产生很大的流变状况,另一方面不同的地域所流传的神话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上古神话因为其产生发展于史前时代,所以其元初时候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目前只留存有文物和文化遗址,而在其中则保留有大量的神话、原始信仰元素,是史前文化的沉淀。今人只能通过对出土文物和文化遗址,参见流传后世的不知道几传手的文献来对比、推测当时的信仰情况。但是大量玉器等宗教礼器、大规模宗教、祭祀遗址的出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史前的中国是一个宗教发达、神话繁荣的史前世界。
              濮阳西水坡遗址的蚌砌图案,基本上是摆塑出了一幅龙虎与北斗的天文星图,是后世星官的四象二十八宿的雏形,再加上西周铜镜上的四象图和曾侯乙墓漆箱盖星图,对于研究中国星官体系的发展是很有价值的。同时对于研究龙的形象发展也很有价值。半坡的人面鱼纹可参证先民的神形,战国出土的青铜器上的神人操蛇图纹可与《山海经》相参证。红山文化的牛河梁女神庙可用以研究中国的女神信仰,通过考古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中国古文明共同拥有的玉崇拜现象。三星堆的青铜树与扶桑、若木的神话,太阳神鸟金箔与金乌的神话也可与之参照。诸如此类的例子难以一一枚举,考古材料的发展对于上古神话之研究是很有价值的,但使用时尤需谨慎。
              虽然有人据神话内容,言上古应划分为炎黄、东夷、苗蛮等诸部落体系,但毕竟后世文献难与考古证据印证,这种分法容易陷入混乱与空想。
              上古神话的可考文本,最古老的部分为商代时期,现存的殷商甲骨文是可释读的最早文字,此前虽然有类似文字的图像,但毕竟尚无法释读,如贾湖的甲骨刻文、陶寺的“朱书陶文”等。商代神话一手资料就是商代甲骨文及少量金文,甲骨文多为卜辞,多有提及商代神祇,但毕竟多与传世史籍无征,除了个别自然神(例如雪、风、雨、土等等),很多神的职能并不明确(例如龚司、娥等等),但少数古文献还是可以参证研究商之神话的,如《山海经》。因为中国并非两元论,所以神集恩泽与祟蚩于一身,甲骨中多有对神祇为祟的记载,为此商人祭祀神明,实际是有两种心态:一祈福,二畏惧。另外商代对先祖这类人鬼的崇拜程度非常大。
              其次部分为西周时期,西周文化很多都是直接承袭自商,但必然有差异,且周人尚人事,商代的灭亡实际也是中国人神教精神的灭亡。西周神话的一手资料为西周金文与甲骨文。二手资料为《尚书》、《逸周书》、《诗经》等。西周金文与史籍的比证比甲骨文要好得多了(遂公盨中记载的大禹,与历代禹的传说可以比证)。
              东周时期实乃现存之上古神话最主要的部分,这时期因为孔子的关系,私学传开,知识水平提高,随之的著作最多,这时期的出土文献也好,传世文献也好数不胜数,而且传世者必为经典,出土者必为焦点。实际之前中国上古神话的研究也基本集中于此,学者只当是相同的神话,想要整理一套体系出来,却以失败告终,何故?此时期的各国政治、文化、经济、制度、文字、地域都不相同,用许慎的话说:“诸侯力政,不统於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现实中的不同,必然使神话各不相同,且不说各国崇拜诸神不同(国不越祀这是经书明载的),就是相同的神名也会套上不同的职能(南方多水,故瓯越鱼龙文身,则其神系中龙的神格必然较高,而放于中原,鱼龙不过是人型神的盘中餐、胯下御)如果无视掉各国地域等因素,而盲目的去整合中国神系,那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对这时期主流神话的神系,我以为应仿照古文字的划分来划分成各国神话即:齐、楚、燕、三晋、秦(此包含后来统一的秦王朝)外加吴越、巴蜀等。这时期的神话一手资料主要以出土简帛+传世文献为主(例如出土的容成氏、子羔、楚帛书等和传世的庄子、屈赋等),金(例如陈侯三敦)石(诅楚文)等也不容忽视。另外还有神的样貌,则要以器物绘画(例如太一避兵戈、楚帛书)为主。
              PS所谓各国神系在汉初也是不混为一谈的。史记-封禅书:梁巫,祠天、地、天社、天水、房中、堂上之属;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司命、巫社、巫族人先炊之属;秦巫,祠社主、巫保、族累之属;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属。当然史记这段内容未必能真实反映战国时期六国神系,但却极好的提供给我们一个整理神系的思路。
              另外各国神系确有一些重合之处,比如齐、楚皆祭祀司命。各国皆祭祀土,帝等等。商→西周→东周并不是一个割裂的过程,而是一个继承改变的过程,而且各国神系也并非六个完全独立的存在,是彼此依存的。这实际上就是主体文化的分化,以及同地方信仰的相互交融两方面造成。即使同为后土,左传记为句龙,楚简记为句土。同为共工,尚书记为四罪,楚帛则是另一幅形象。而且六国神系与诸子学派也有密切关联,比如尧舜,儒家学者笔下是一个样子(其实儒家各派也持不同看法),法家是另一个样子,道家又是另一个样子。再看三晋说:荀子(赵、儒,说与孟子类似,不过比孟子激进些)对尧舜禅让的态度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韩子(韩、法)的态度是:舜逼尧。竹书纪年(魏、史):舜放尧于平阳。尚书(鲁、官)、孟子(鲁、儒)、唐虞之道(楚、儒),则肯定或基本肯定。其中三晋的学者则怀疑或否定,则应该和当时三晋与他国传说不同有关。至于七国神话能不能各归其类,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因为文献的国别没那么容易结清,所以应该说“暂归于某国”。
              至于上古神话之末尾,则在于楚汉(即楚与汉初),汉初主要的职责就在于把被秦始皇斩断的文化接续起来(高祖确立各国旧祀,惠帝废除挟书律),而此时古籍也最多(其中不乏战国写本),所谓去古未远,而且此时还出现两部惊世经典(鸿烈与史记)。除了传世文献资料外,很多出土的材料也是很重要的,比如马王堆帛画、非衣,汉画像石、画像砖等。而秦汉时人的死后世界,即泰山-蒿里冥土体系,传世文献不多且遭受严重污染,基本靠出土文献、文物来研究。
              而现在最早一批的古书注则在于汉魏(东汉与三国),故对于神话之研究要拓展于此时。但同样的此时的著作虽然也较早,但毕竟收到了外界污染(例如盘古恰好产生于此时),故此时的传说最好作为上古神话的参考,就好像经与传的关系。两汉时期兴起的谶纬神话即是这样,虽然是从古神话基础发展而来,但却已经是不同的事物,就如同黄帝的四面、伏羲的鳞身与刘邦的七十二个黑痣是不同的性质。
              而在公有神话的基础上七国因政治目的扭曲神话,考虑到神话并非单独的存在,是依托于文学、隐射政治文化社会等的存在,例如黄帝杀蚩尤,女娲补天,都有称其为政治神话的说法,有人怀疑炎黄之战的广泛传播的社会基础就是田氏代齐,田齐以此来论证政权合法性。所以说政治神话也是神话。政治神话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权威的建立、形成与维持。政治神话往往是建立在意识形态中一些普遍的信仰之上的。当它自身流行并成为信仰之一时,它也成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神话展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就是祖先崇拜,很典型的方面就是感生神话的百花齐放。
              至于古史序列和祭祀系统的结合所形成的后世国祀体系的主体,可以说的上古神话的重要残留物,其中保存有古神话中的部分神灵的祭祀,也是古代政权对中国神系的统合成果,大概就是一般所说的正统吧,这个也是儒教神灵体系的主体。
              最后谈谈上古神话的熔铸统一,原本这个是不应该有多少疑惑的,但有鉴于所见所闻,故略讲一二。
              初识神话者,一般都会沉浸于其瑰丽、神秘,进一步了解之后则对于分散的古典神话感到痛心,然后萌生汇编统一的想法。这种想法的初衷是好的,我之前入神话这个坑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进行统合时却没有考虑到神话的体系问题,各种体系一通乱炖,又有时候为了调和材料间的矛盾而对神话材料随意取舍,最后加上自己的幻想来“丰富”上古神话。关于今人对神话的熔铸统一,我觉得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今人所创作的幻想事物,能不能称为神话?很明显,今人依据神话所创作出的只能是传说、文学作品,如果将所有幻想、玄虚皆归类为神话,那么就会陷入无幻想不可神话的境地。
              今见上古神话主要内容
              至今所能发现的材料毕竟只是浩瀚神话世界的一隅,但即使是今天所能看见的中国神话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
              神话从内容特点上可以划分为创世神话、英雄神话、造物神话、洪水神话、始祖神话、战争神话、自然神话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划分是有些模糊的,一个神话完全可以兼有多种属性,而且大的神话下是可以分别出不少的小片段的。
              现在,我们来分类的、简要的讲讲一些比较常见、典型的一些上古神话,为了简略,即使某神话是复合性质的,也只提出一次。
              创世神话:楚帛书甲篇、女娲补天、天作高山
              英雄神话:后羿射日、刑天舞干戚、夸父逐日
              发明、造物和政治制度神话:伏羲画八卦、伏羲为网罟、女娲为婚姻、燧人取火、仓颉造字、构木为巢、神农作农耕、神农尝百草、黄帝作轩冕、蚩尤作五兵、素女鼓瑟、少昊鸟官、诸帝制乐舞、嫘祖纺织、皋陶执法、叔均作牛耕
              洪水神话:鲧禹治水、女娲治水、应龙画地、河伯献图
              始祖神话:女娲造人、少典生黄帝和炎帝、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廪君立国,以及玄鸟生商、华胥履巨人迹生伏羲、姜嫄生后稷等感生神话、诸姓氏的起源、圣人异形、
              战争神话:炎黄之战、黄帝战蚩尤、颛顼战九夷、颛顼尧舜禹征伐三苗、夏耕之尸、禹杀防风氏、黄帝伐四帝、禹杀相柳、诸帝攻共工、石玉铜铁四代兵器更替、
              自然神话:帝俊与羲和常羲生日月、颛顼绝地天通、参商不见、精卫填海、嫦娥奔月、蚩尤之旗、
              地理神话:邓林、桃都鬼门、共工撞不周山、禹开龙门、弱水之渊、昆仑山、君子国、奇肱国、巨人国、不死国等各奇异方国、龙伯钓龟、天门地户、衔烛之龙、幽都、蚩尤旗
              动植物、奇物神话:刘累豢龙、杜宇化杜鹃、帝女之桑、金乌载日、凤凰、狐假虎威、三青鸟取食、扶桑、蟠木、指佞草、龙须草、建木、帝俊竹林、斑竹即湘妃竹、蓂荚、河图洛书、息壤、不死药、天赐羿玉玦、鸟耕、象耕、蚩尤桎梏为枫
              创世神话部分需要说明一下,上古神话确实缺失了很重大的一部分即创世部分,传世文献多有哲学方面的世界生成,但神话却已不存。幸有子弹库楚帛书出土,而大都以甲篇部分为楚国时期流传之创世神话,且可与后世文献相印证。当然,因为部分文字解读和文本残缺的原因,其有关内容争议不少,所以用时仍需谨慎。女娲补天这种是对旧世界的巨大改造,与新世界的开创。而《诗经》:“天作高山”可能是神话遗留,姑且记之。关于常人所熟悉的开天辟地,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盘古开天地是否为上古神话,争议颇多。按对盘古的出现时间、形象起源、作者的身份、原始文本内容等等方面考察,个人认为其应当是承袭纬书而来,不该归于上古神话。
              总结:
              每一个神话传说背后,往往都是先民们的思想、历史的深远内涵。尽管喜欢探研神话的人各有各的原由,各有各家的思索。但于我而言,喜欢神话传说,除了它的瑰丽之美,更是因为喜欢它那所蕴含的、反映的社会、历史材料。
              PS:如果觉得文章某些部分有些眼熟,不要怀疑,因为我引(抄)用(袭)了很多文章和观点。在此厚颜无耻的说声谢谢!
              长明
              于百色
              2016年11月3日星期四凌晨


              IP属地:安徽31楼2020-09-25 10:52
              回复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2-10-19 0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