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28,284贴子:71,067,412

【18外交部】图解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神兽【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做18的搬运工不?
想授权转载骗精不?
想吧广播中露脸不?
历史吧外交部欢迎你哦~
报名方式:私信联系我即可
——————————————————————————————————————————————
一楼度娘,授权转载
原作者:千里虎吞封狼胥
转自明朝吧:http://tieba.baidu.com/p/4801418573


1楼2016-11-20 07:55回复
    朱雀
    南方朱雀又称凤凰或玄鸟,汉族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在汉族神话中属于南方之神。是以鸟为图腾的少昊族标志。“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朱雀的歌声与仪态被人视为百鸟之王。朱雀是四灵之一,出自星宿,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雀,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可分为鹑首、鹑火、鹑尾三部分,后世常把它描绘成一只凤凰,实际上它是一只“秃尾巴鹌鹑”。它也有从火里重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在华夏文明中有很多传说。
    朱雀幻影,玄鸟凤凰;五行定位, 神主南方。美丽神鸟,色彩绚丽而斑斓夺目;神奇神鸟,百鸟 仪态而征兆殷商。非梧桐不栖而高志,非竹实不食而 高洁,非醴泉不饮而高翔。
    朱雀神鸟 星宿显象。二十八宿之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形似凤凰神鸟,高悬南方。依据五行之说,南方属火,主赤色,赤色为朱,故名朱雀。亦说凤凰为不死神鸟,由火里诞生,火属南方,朱雀亦称火凤凰。 朱雀神鸟百鸟影象。 孔雀 锦鸡,翎毛集汇; 鹰鹫鹄燕,丽羽交映。鸡之头、燕之颔,蛇之颈、鱼之尾,神奇 仪态, 百鸟之王。朱雀凤凰五彩分呈,丹为凤,紫为凰,白为鸾鸟,青为 玄鸟,出于南天,幻影八方。
    朱雀神鸟祥瑞征象。《诗经.商颂.玄鸟》曰:“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殷商之先袓契,为玄鸟所生,玄鸟乃为商人之始袓。《史记.殷本记》亦有记载:“ 殷契、母曰简狄,有绒氐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随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不凡之英雄,英雄之民族,必受神灵之垂青, 必应不凡祥瑞之征象。
    朱雀神鸟玄女幻象。五行家以朱雀为南方神灵,道家却把朱雀不断演绎神化。伴随道教之发展,美丽之神鸟,由半人半禽逐渐演化为完全人化之 仙女,再成为传人兵法之 九天娘娘或九天玄女。神州大地,南北四方,均留有九天娘娘或玄女庙之遗迹。


    5楼2016-11-20 07:57
    收起回复
      矔疏
      矔疏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一角马,辟火奇兽。最早见于《山海经·北山经》中的带山。矔疏的"矔"是错误的,应写作月雚,和"欢"同音。
      《山海经·北山经》:矔疏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月雚>疏,可以辟火。


      8楼2016-11-20 07:59
      收起回复
        钟山之神
        钟山之神.烛阴,又作烛龙,如,《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
        钟山的山神名叫烛阴(烛龙)。烛龙睁开眼,天下便是白昼;烛龙闭上眼,天下便是黑夜;烛龙吹一口气,天下便是冬季;烛龙呼一口气,天下便是夏天。烛龙从来不吃、不喝,也没有气息。一旦他吐一口气,天下便刮风。他的身形似蛇,身长达千里,面孔似人,周身都是红色的。他就住在钟山下面。


        9楼2016-11-20 07:59
        收起回复

          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奇兽,章峨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出自《山海经·西山经》。
          《中国妖怪事典》中的狰
          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山海经·西山一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山海经·西次三经》)四皇移位,天降赤心。逐天下,服四兽,然者“狰”也。“狰”者,上古蛮荒之神兽,出于钟山,阴烛之鼻息,日形于型,尾羽,腰生翅,首四角,琉璃眼,赤皮,生黑络。诶静伏于山间,首击石,“狰狰”之鸣,故名“狰”。


          10楼2016-11-20 07:59
          收起回复
            蛊雕
            又称纂雕,是一种似鸟非鸟的食人怪兽,样子像雕,头上长角,叫声像婴儿的哭啼声,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怪兽。
            蛊雕是一种似鸟非鸟的食人怪兽,据《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是食人。”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11楼2016-11-20 08:00
            收起回复
              帝江
              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西次三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意思就是西方的天山上,有一只神鸟,形状像个黄布口袋,红得像一团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没有,但却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除此之外,《神异经》记载的怪兽也叫此名。黄帝、共工氏首领在一些记载当中也被称为"帝江"。


              12楼2016-11-20 08:00
              收起回复
                狸力
                山海经记载的上古神兽之一。形状像普通的小猪,但却长着一双鸡爪,叫的声音如同狗叫,其名字叫狸力。
                《山海经·南次二经》:“柜山,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郭璞《图赞》:“狸力黧鹕(见《东次二经》),或飞或伏。是惟土祥,出兴功筑。长城之役,同集秦域”。


                13楼2016-11-20 08:00
                收起回复
                  精卫
                  精卫填海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发鸠山。相传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名叫女娃,因驾船游东海而溺亡,其精灵化鸟衔草石誓填东海。
                  有座山叫发鸠之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精卫》
                  原文
                  明末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顾炎武从二十七起开始编纂两部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这首诗是顾炎武在36岁时根据《山海经》关于精卫鸟的故事写成的。相传,精卫鸟是炎帝的女儿,被大海吞噬了生命。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只精卫鸟,锲而不舍不知疲倦地从高山采集石子和树枝衔在嘴里丢向东海。顾炎武把自己比喻为精卫鸟,决心以精卫鸟填海的精神,实现自己抗清复明和编写巨著的大业。精卫诗表达了他坚持气节,不向满清屈服的决心。在历经三十年后,巨著终于完成。顾炎武为了探索经国济民之道,跋山涉水,调查研究,作了大量笔录,孜孜以求,直到“死而后已”。


                  14楼2016-11-20 08:00
                  收起回复
                    九凤
                    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神鸟,它以九头鸟形象的出现,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句曰九凤"。
                    "九凤"所居的"大荒之中",虽不知其确切范围,却可以肯定包括楚地在内,因为楚人之先帝颛顼,与他的九个嫔妃皆葬于此。《山海经·大荒北经》开篇就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该书《海内东经》则说:"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附禺即鲋鱼,古字通用。楚人血统的屈原,在《离骚》中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这高阳即帝颛顼。颛顼葬于汉水,九凤与颛顼同在一地,可见九凤是楚人所崇拜的九头神鸟。


                    15楼2016-11-20 08:01
                    收起回复
                      青鸟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 郭璞注:“三青鸟主为 西王母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


                      16楼2016-11-20 08:01
                      收起回复
                        蜃龙
                        蜃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样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 蜃头上有像鹿一样分叉的角,脖子到背上都生着红色的鬃毛,鳞片是暗土色的,据说从腰往后的鳞片都是向前逆生的,脚像蛟一样,前端很宽。 蜃是很稀有的龙,这都是因为蜃的生育方法的缘故:蛇和雉鸡在正月交配,生下一粒很小的蛋,这粒蛋会引来满天云雷,雷击中蛋将它推入土中,在几十米的地方会变成盘卷着的蛇的样子。


                        17楼2016-11-20 08:01
                        收起回复
                          英招
                          人面马身,有虎纹,生鸟翼,声音如榴。号称是替天帝看花园的神,但看起来充其量不过是只神兽而已。《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18楼2016-11-20 08:01
                          收起回复
                            饕餮
                            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相传为饕餮上古四大凶兽之一,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缙云氏的儿子。一说是断头的蚩尤。现在则用来形容极度好食的人。
                            饕餮,史记记载饕餮是缙云氏之子,而不是某些人所说的龙之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 。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在游戏、小说、漫画、影视作品中均有相关形象。


                            19楼2016-11-20 08:01
                            收起回复
                              混沌
                              《神异经》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 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混沌。"
                              也作"混沌",是古代的凶神。混沌是像狗或熊一样的动物,人类无法看见它、也无法听见它,它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混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混沌便会听从他的指挥。
                              混沌因既混且乱故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混沌",《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有云:"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混沌。"
                              《庄子·应帝王》中有"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的句子。又写到"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里的记载显示混沌的形象乃有人之情而无人之形。在《庄子·天地》中又有"彼假修混沌氏之术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混沌之智力实在有限。这里混沌更被人化而冠以"氏"。这些显然并不是上古凶兽原型。 更为原始的混沌形象出自《山海经·西次三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江读作鸿)也。"这里的混沌已和传说中魔兽的形象很一致了。 再到后来,《神异经》中云:"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音皮)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名为混沌。


                              20楼2016-11-20 08: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