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诸城文史吧 关注:15贴子:59
  • 1回复贴,共1

诸城东武西社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东武西社”又名“琅琊西社”,创立于明朝万历年间,成员均为跻身仕途、为官廉政却不得志的文人。是一个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社团,他们虽然在仕途上屡遭坎坷与失意,但在文学上却取得了成功与辉煌。关于东武西社的成立时间,一说成立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一说成立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具体的成立时间缺乏更多的文献依据。
关于东武西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明嘉靖进士陈烨所作《西社八友歌》,从西社八友著作中寻找线索,探寻东武西社成立时间及结社情况是最为便捷的方式。乾隆《诸城县志》艺文考记载的西社八友中只有陈烨《仅存集》四卷、张世则《大学初义》、《貂珰史鉴》存名。
作为陈烨家族后人,多年来,笔者一直关注有关《仅存集》的信息,并托友人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各大图书馆问询,皆未有信息。2015年春节期间,远在南京的刘老师给我发来信息,说刻于万历二十八年的《仅存集》原本现珍藏于台湾,得此信息,笔者万份激动。随后笔者联系了台湾国立图书馆的张国栋博士,获知到该书的实际情况和获取方式。随后,笔者与祖籍诸城的王作仕先生取得联系,委托王先生帮助复印。2015年6月,王作仕先生将刊行于1600年的《陈氏仅存集》的复印本寄给了笔者。
陈烨,字光宇,号后崖。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升员外郎,出知同州知州,真定府知府,南京刑部郎中,延安府知府,官至陕西定边道兵备副使。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致仕回家,与侯廷柱、丁惟宁、张世则时常吟诗作赋超然台之上。陈烨潜心修学,尤其留心国事家事。万历三十一年,诸城知县王之臣聘其编修诸城县志。
康熙《诸城县志》列传载:“(陈烨)屡著政绩。修永陵、捕妖僧、法晓巨盗刘江等,蒙钦赏致仕。年七十,学问综博,自幼通声律,好为诗章。作县志,采摭故实考据,该博不藉众手,成一家言。所著有仅存集。载郡志文学传。”
陈烨与丁惟宁作为同一时期的文人,同为一代廉吏邱橓弟子,且又有姻亲关系,二人之间的友情在陈烨诗集中多有记载。陈烨诗集面世之时,丁惟宁欣然作序。序言中称:“吾邑后崖陈公,盖宇内瑰奇士也……公之诗,韵致融洽,铿金戛玉,工而妍无组织痕,精而核茂沾滞语,质而直非俚谚声,婉而畅绝绮靡态,盖唐人正派之澄波………”
对于《仅存集》的内容以及书名来历,陈烨在自跋中是如此描述的:“直据自登乡举以来岁月前后,以为次第,而漫题曰《陈氏仅存集》”。由陈烨的自跋以及诗集中的时间先后,可以看出,这部诗集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的,较为完整地描述了其自登举以后的工作、生活状况。无疑,这种排列方法对探究东武西社成立时间、结社情况等提供了较为直接的依据。
陈烨诗作最广为人知当是《西社八友歌》,诗歌记录了当时名重一时的东武西社(琅琊西社)的交游情况,对于研究当时诸城文人结社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从《仅存集》可知,该诗创作于1592年(万历二十年),而其创作的于1588年(万历十六年)的《大雪同社友各携樽登台玩赏》则是陈烨诗集中第一次出现“社友”这一名称,毫无疑问的是,诗中的“社友”所指即为“东武西社”诸友。依据《大雪同社友各携樽登台玩赏》一诗可以得知,“东武西社”成立的时间最晚也应当是1588年(万历十六年)。
关于《西社八友歌》,笔者目前所见有两个版本,一为张清吉先生海外友人所寄诸城《九老全图》后附的《东武西社八友歌》,一为潍坊学院王宪明教授《明清诸城耆老雅集考:隆庆九老会与万历西社八友》一文中的《西社八友歌》。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董生描写的诗句,前者为“云间孤鹤难颉颃”,后者为“醇谨人乐与颉颃”。
从《陈氏仅存集》中《西社八友歌》的原始版本可以看到,以上两个版本的都与陈烨的原作有差异:描写杨津的诗句“腹中储书可万箱”,原作为“腹中诗书可数箱”;描写董生的“志高不乐游邑庠,云间孤鹤难颉颃”,原作为“志高不愿游邑庠,醇谨人乐与颉颃”;描写臧惟一的“教子且能有义方”,原作为“且能教子有义方”。
《陈氏仅存集》中不乏陈烨与邱橓、丁惟宁、张肃、侯廷柱、张世则等人的唱和之作,甚至保留了他们的原作,《陈氏仅存集》的出现对于研究东武西社以及诸城明朝时期的地方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陈文龙)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04 20:57回复
    “(陈烨)屡著政绩。修永陵、捕妖僧、法晓巨盗刘江等,蒙钦赏致仕。”这里面故事不少,应该好好挖掘一下


    IP属地:江苏3楼2017-01-04 2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