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吧 关注:242贴子:1,437

浅谈曹禺及其话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我国伟大的剧作家曹禺!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10 23:39回复
    文学界上有一句俗语:鲁郭茅巴老曹,说的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这几位文学大师。其中,鲁迅生于1881年,郭沫若生于1892年,茅盾生于1896年,巴金生于1904年,老舍生于1899年,曹禺生于1910年。曹禺是这些大家中年纪最小、作品数量最少、唯一一位以话剧见长的作家。下面先说说曹禺其人: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10 23:40
    收起回复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上学时被同学称为“小宝贝儿”,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笔名也是大有来历,他将自己的姓——“萬”拆开,便成“曹禺”二字。像这样通过拆分名字做笔名的作家还有金庸、老舍。金庸原名查良镛,“镛”拆开便成“金庸”二字;老舍原名舒庆春,“舒”拆开就是“舍予”。他的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蜕变》,其中,《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他的四大名剧。《雷雨》又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我对话剧的热爱,始于《雷雨》。其文学成就之高,人人皆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10 23:41
      收起回复
        然而,它的创作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曹禺在南开上中学时,心中有个故事,于是讲给了一位同学,那位同学称其太复杂,还是写出来吧!于是就有了《雷雨》的雏形。当时,曹禺不过19岁。后来他在清华大学就读,先写了不少人物传记。众所周知,《雷雨》是以周鲁两家八人的情感纠葛展开的,周家四人:周朴园、周繁漪、周萍、周冲,鲁家四人:鲁贵、鲁侍萍、鲁大海、鲁四凤。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10 23:42
        收起回复
          不过,曹禺最初写的人物,远比这八人多。据说仅是这些手稿,就摞满了床底。他当时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呕心沥血,历经四年,终于写成。后来给《文学季刊》投稿,可是,最初并不受被人欣赏,郑振铎、李健吾都不喜欢,《雷雨》便被搁置一年。最后,还是巴金慧眼识人才,他称《雷雨》使他感动,甚至使他落泪,他力排众议,发表了这一不朽的剧作,自然是震惊文坛,当时曹禺才24岁!之后,曹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发表了《日出》《原野》《北京人》《蜕变》《家》(四幕话剧,据巴金小说《家》改编)等优秀剧本。至1942年发表了《家》,他才刚过三十。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10 23:43
          收起回复
            再来鉴赏其作品。曹禺是一位天才的剧作家,处女作就是中国话剧成熟之标志。他深受古希腊悲剧和易卜生的影响,但他的作品又有浓重的中国元素。他的台词朗朗上口,极富个性,能极妙地展现出不同的人物;还运用大量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读来也是极富诗意。他的《雷雨》和《原野》比较相似,都有剧中人物借旁人口吻说自己的手法,都有一个人的妻子却爱上了另一个人的情节,读起来都很紧张。《北京人》和《家》又比较接近,都是封建旧家族的没落。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10 23:50
            收起回复
              曹禺也是一位人性的作家,他的台词相对较短,较长的也是朗朗上口,舞台说明却是详之又详,极为适合表演。从演员的角度来说,按照曹禺的剧本表演也是相对容易的,不像郭沫若,整体感觉像一首长诗,却是不易背诵的。譬如《雷电颂》,很好,可真要一口气背下来,委实不易。相比之下,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家》等就好很多;尤其是《北京人》,人物江泰的台词较长,不过运用大量排比、重复,读来既上口,又有气势,还能体现人物。即使如此,剧本中仍然有曾文彩不断打断江泰的话,既符合剧情,又颇有趣味,也使演员不至过累。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10 23:53
              收起回复
                至于舞台说明,我认为这是曹禺剧作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如果你认为剧本没有体现文采,那就大错特错!单说《原野》,开篇就是“秋天的傍晚。大地是沉郁的,生命藏在里面。”颇具诗意。之后的文字愈发优美,简直是一篇优美的秋景散文。最后仍然以“大地是沉郁的”结尾,意韵深远。也正是如此,我感叹曹禺是我见过的作家中描写用的最好的一位。舞台说明也是体现一个剧作家文采、体现其写剧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譬如老舍在《龙须沟》中对那条臭水沟的说明,曹禺的剧本《家》的舞台说明,都是精妙不已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10 23:54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10 23:57
                  收起回复
                    曹禺的剧作不仅极富诗意,布景也是苦心孤诣。譬如《日出》中的“屋内渐渐暗淡,窗外更光明起来。”和“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既有主人公死去之痛,但同时又有一种新生之力量、希望,韵味无穷。《原野》中一个夜晚不同时刻的不同布景,推动情节,也倍添阴森可怖的气氛,使读者(观众)身临其境。《家》中觉新、瑞珏之独白,亦是精彩;譬如觉新的台词“活着真是痛苦,你想要的,是你得不到的;你得到的,又是你不要的。”,又如觉慧愤怒地说:“家是宝盖头下罩着一群猪!”等,令人印象深刻。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10 23:57
                    收起回复
                      曹禺的剧作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整部剧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颇短;长的不过半月,短的仅是一天,《家》是个例外,主要因为那是改编作品,四幕按春夏秋冬分布,亦是奇巧。曹禺以极短之时间写极长之事件,这与老舍又是大不相同。老舍的《茶馆》仅有三幕,篇幅也远比曹禺的少,却写了从戊戌变法到解放战争初期半个多世纪的事件;小小的裕泰茶馆,体现了社会的大变迁。同样妙极,不过人物颇多,因此在人物表现力上,自然不如曹禺。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1-10 23:58
                      收起回复
                        曹禺的剧作也是有思想的。《雷雨》体现的命运之残忍,《日出》体现的损不足以奉有余,《原野》体现的生命之野性,《北京人》《家》体现的封建旧家族之没落与冲出旧社会之希望,都令人印象深刻;而那悲剧之结局,又令人嗟叹不已!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11 00:00
                        收起回复
                          可惜,曹禺在30岁后,他的才力逐渐衰退;这本应该是一个作家创作的黄金时期,他却写不出满意的作品。不过,他在20岁~30岁这十年间,给我国的文坛留下了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从《雷雨》到《家》,个个精彩。上苍将中外剧作家几百年的灵气全部给予了这位20岁的年轻人,后来又残忍地夺走了。但就是这几部为数不多的经典剧作,也不知庇荫了多少编剧和导演,也足以使他光焰万丈长了!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1-11 00:01
                          收起回复
                            如果每一个国家都要有一位代表性的剧作家,那么曹禺之于中国,则相当于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易卜生之于挪威,契诃夫之于俄国。或许当时曹禺的作品遭受了不少非议,但在历史长河的长期冲洗下,愈发能显示出经典的永恒魅力。这几部集所有剧作家灵气的经典剧作,没有人能超越,也永远不会有!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1-11 00:02
                            收起回复
                              这是我去年的演讲稿。曹禺是我最喜欢的现代作家,他的惊人才华,他对于中国戏剧的巨大贡献,都令我赞叹不已。有人批评他建国后江郎才尽,不过不论如何,他在建国后为我国培养了不少戏剧界的人才,也为我国的影视界作出巨大贡献。譬如87版红楼梦,86版聊斋,88版家春秋,他都担任过顾问。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1-11 18: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