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小说吧 关注:8,862贴子:94,426
  • 15回复贴,共1

【转载】马亲王关于写作的一点建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下文字转自马亲王的长文字微博。
最近一个朋友来找我。这个朋友此前写了很多年杂志评论,阅读量很惊人,文笔和见识也都不凡,不过还没写过长篇小说。现在他有一个绝妙的小说构思,可一直没办法推进。我问他写了多少?他回答说,他习惯是把所有的情节都想明白,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再落笔。为此,他反复在脑中打磨大纲,先后推翻了许多次。我问他到底写了多少?他说有些细节还没想明白,所以还没动笔。我说你为啥不先能写多少算多少?他回答说,这样做觉得不踏实,一动笔就意味着创作的开始,可故事的前方仍是一片迷雾,究竟是万壑山林还是一片坦途,心里完全没底。他就这么纠结了很久,一个字都没写,因为大纲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不能达到令他满意的完美。
其实这个问题挺普遍的,我认识很多人,有的开了个很大的脑洞,兴奋不已,可不知故事该怎么展开,裹足不前;有的人查阅了大量资料和文献,越查越觉得准备不够,近文情怯;还有的人,能在脑子里把所有的爽点都想象一遍,激动万分,可一到实现阶段,却发现脑中的画面倒不出来,他们的困惑或许不同,共同点是——都没动笔。
我告诉那位朋友,写小说不是一个精心构筑的工程,可以事先规划好原料和工作量,然后一鼓作气搭完。它更像是一丛野蛮生长的植物,我们可以大概猜测它的形态,甚至划定生长范围,可没办法从一开始就能预见到繁茂枝叶的最终样貌。
这倒不是说,大纲和事先准备没有意义,它们很重要。但是对小说来说,最重要的,是动笔,比其他任何因素都重要。不怕你想不明白,只怕你不动笔。再精彩绝艳的构思,也得落实成文字,才有存在的意义。就好像薛定谔那只猫,总归要掀开箱子,方知其死活。
而且创作者比那只可怜的猫幸运,可以随时重来。哪怕写出来的效果惨不忍睹,和你的期望大相径庭,回过头来改就是,有什么好怕的?
要知道,只有真正动笔,故事才会正式踏上征途。远方的天空模模糊糊可以看到一颗孤星,它指示了我们一个大略的方向,可眼前大雾弥漫,前方一片迷茫。我们只能战战兢兢地摸索前行,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许会遭遇猛兽,也许会荆棘密布,甚至可能中途折返。
但这种探索本身,难道不就是创作的乐趣嘛?
写给那位朋友,也写给有同样困惑的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24 08:49回复
    确实,写的时候总会有新的好的点子冒出来,最终写出的东西和最开始想的东西有很大区别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24 12:50
    回复
      马亲王是谁?


      7楼2017-01-24 18:32
      收起回复
        哎。。。肉肉好久没发过贴了啊。。。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1-25 16:20
        回复
          想想唐家三骚不就是吗 就动笔 一个劲动 不用纠结什么细节核心意义的 电影也是先拍出来然后剪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7-02-05 11:13
          收起回复
            真是日了🐶了,我手真贱。祥瑞御免!!!祥瑞御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17-07-25 20:01
            收起回复
              马王爷所言极是,总是构思容易落笔难,文字能力还是要靠多写来锻炼。
              另,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IP属地:江苏32楼2017-08-17 15:07
              回复
                如果你翻几本写作指导书,大概会发现有不少人提倡和马亲王截然相反的写作方法(其中电影编剧居多,好莱坞编剧尤其如此)。比如说,《故事》这本书会告诉你,成功的作家在创作一部作品时,可能会花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一堆卡片上创作故事大纲,而不是有了想法后稍加酝酿就直奔键盘。在这一派看来,故事的创作就是一个精心的大工程。而部分作家之所以能够提笔就写(史蒂芬金也许就是一个例子,他有本写作书里的观点和马亲王一致),并不是真的跳过了情节构思,而因为他们对自己要创作的故事已经太熟练了,以至于可以在写作同时直接在脑子里完成构思工作。
                当然啦,你可以说上述作者如果不强调剧情构思的重要性,他们的书就卖不出出去了。不过话说回来,马亲王那种随意的态度不是也产生了陨石遁吗(不知道“陨石遁”的朋友可以搜一下,很搞笑的一件事)?
                另外,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说:我严重怀疑采用那种创作方法要因人而异,甚至可能因文章而异。但无论用哪种方式,其实都不能保证你写完写好作品(该卡的总是要卡的)。所以,为什么不两种都试一下,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呢?进一步说,如果你不靠写作吃饭的话,停在构思阶段又有什么不好呢(一大群乐此不疲的设定党表示不服)?构思和收集材料学习不是也很有乐趣吗?写出一篇羞耻度爆表的半成品真的就比构思过程更有趣吗?你开始创作是为了什么呢?享受过程,还是摘取最后的果实?你更喜欢幻想本身,还是与人分享,或者是听到别人的赞许?答案不同,也许适合的创作方式就不同。
                祥瑞御免!!!


                IP属地:北京33楼2017-08-30 19:42
                回复
                  没有翔实的背景设定,一切人物性格与矛盾点塑造都是空中楼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7-08-30 23:45
                  收起回复
                    那么长一段话,我用一张图就解释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7-09-05 2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