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群宣传吧 关注:19,500贴子:181,807

【招募】十里长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愿你四海为家,为何不唱一曲长亭神话。
待宣亭:283588982
未见END勿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31 17:35回复
    主线:
    纪云妆(秀女)封号:纪〈中立〉
    [原礼部尚书之女]
    [皇上因心腹大臣被冤枉无法为其申冤而心生愧疚,力压朝臣将其女纳入后宫,却因其罪臣之女身份无法封其份位]
    [于文宗十六年入宫为秀女]
    [明眸皓齿,清艳脱俗]
    “爹,你此生未能辅佐帝王一生,让女儿替你完成。”
    韦清裳(贵嫔)封号:岚〈宠派〉
    [文宗十七年年宴西域进献一名美人]
    [美人擅琵琶,恍如昭君]
    [世皇见其妍资艳质,楚楚动人,封其为贵嫔,号岚]
    [嚣张跋扈仗君圣宠]
    “我有一日总会证明,我会的不只是弹琵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31 17:36
    回复
      支线:
      裴毓秀(嫔)封号:瑛〈蝶派〉
      [原为正五品尚仪,掌管司正司,司计司,司仪司,擅记账,礼仪,处理案件等。与芙漾谙早有过节]
      [世皇念其兢兢业业,于文宗十八年封其为嫔,号瑛。]
      [蕙质兰心,人面桃花]
      “芙漾谙,你我从女官便开始争斗,现在也不会停止。”
      玉函笙(美人)封号:悦〈宠派〉
      [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
      [文宗十六年,世皇二次出巡途经福满楼]
      [闻佳音袅袅,心悦不已,将其纳入后宫,封其为美人,号悦。]
      [声若莺啼,秋水伊人]
      “我是歌妓出身又怎样,你名臣之女不见得比我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31 17:37
      回复
        辅线:
        纳兰九音
        [纳兰氏独女与纳兰郡王同辈]
        [外姓郡主常驻南方地带未归]
        [厌倦尔虞我诈喜爱潇洒自由]
        [偶然回宫初识归氏结拜姊妹]
        “你问我为什么要与归氏结拜姐妹,因为我怕她一个人,在这样的宫里孤单。”
        宁康长公主。容成未珑
        [二十几许容貌清秀少言寡语]
        [尤太妃之女不讨皇太后喜爱]
        [皇太后逝之因只她一人明了]
        [才女怀才埋没居尤太妃宫中]
        “帝君是要以询问的语气问娣太后的死因么?”
        阮淮儿。妙音琴师
        [双八年华回眸一笑百媚生]
        [天籁之音精古琴琵琶竖琴]
        [柔情千种如画颜容图宫嫔]
        [矫揉造作飞扬跋扈牡丹花]
        “我要的是万人敬仰权倾六宫,纵使后人唾弃又何妨。”
        太子侧妃。钟离离
        [家世卑微都城钟氏三女]
        [皇后不喜自有自知之明]
        [太子怜爱对之心存惭愧]
        [温婉如玉知忍耐解语花]
        “妾知母后不喜,但妾做好本分便是。”
        太子妃。温熹微
        [蔺程之养女诗历簪缨之族]
        [皇后喜常居坤宁宫聊家常]
        [蛇蝎美人衣裳髻簪皆华丽]
        [夤缘攀附仗此位目中无人]
        “母后,熹微几日前见着一簪子,今日瞧着给母后正好。”
        三皇子侧妃。肖曼仪
        [原太医院主医女仁心之术]
        [清似水温婉却不逆来顺受]
        [进府多年未得三皇子眷心]
        [今得宠与世无争清心寡欲]
        “人难医,更何况人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31 17:39
        回复
          御史大夫。蔺程
          [开国元老纳兰王养子]
          [狼子野心且胆大心细]
          [方法独特三思而后行]
          [兼身份才华帝君看重]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落君谦。太师
          [宁朝初建容成始皇宰相]
          [身份尊荣华贵国母之父]
          [性老奸巨滑又面面俱到]
          “老臣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女,国母落氏罢。”
          左丞。百里愿
          [寒门子弟生性勤奋仕途不顺]
          [空有满腹才华抱负无处施展]
          [偶得世皇赏识七年奋斗为相]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忧国忧民]
          “臣可做之事,不过为民罢。”
          右丞。夏侯常
          [见惯官场尔虞我诈生性多疑]
          [一朝为相亦善亦恶立场不定]
          [对政事颇有见解常为民做事]
          [却又私下结党营私扶持太子]
          “以臣之见,尔等辩解之词不过荒唐之语罢。”
          上官子堂(殿阁大学士)
          [文宗七年落君谦提拔大学士]
          [原为搅乱风云状元现入官场]
          [步步为营慎重择主文采斐然]
          [如前人之述所言进忧退亦忧]
          “多谢落太师,尔之恩情上官来日必报。”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31 17:40
          回复
            支线:
            蒙古王(叶赫那拉•尔伽 对宁称臣)
            [草原骄子生性豪爽野心勃勃]
            [与宁朝一战终败遂对宁称臣]
            [小女入宫升皇妃欲扶持夺后]
            [瞒帝私下操练兵马繁荣蒙古]
            “既然乃一方之王,便要有一方之王的气势。”
            大理寺卿。 欧阳炙
            [沧安二年远行至洛阳谋官职]
            [命运萧然好在始皇识得人才]
            [查案利落迅速若世皇左右臂]
            [始皇封大理寺卿掌破案刑狱]
            “不错办案之事,只怕错于官场之事。”
            中书侍郎。顾沧峰
            [始皇时一名扬天下状元]
            [从九品芝麻官步步抬升]
            [批判国事语言一针见血]
            [朝廷老臣一心不二为君]
            “回陛下,老臣一直记得是如何从九品之官至这中书侍郎的。”
            户部尚书。敖秋书
            [落君谦为谋士时书童]
            [先天下忧百姓于心中]
            [偶然机会得世皇抬识]
            [封户部尚书体恤民情]
            “还愿太史令的宁朝历史,有着臣敖秋书之名,以忧虑百姓之方式。”
            礼部尚书。宋追
            [执笔尚书受到世皇青睐]
            [文宗十五年代旧人上位]
            [追求古仁人志士之信念]
            [熟读论语从不违背道德]
            “陛下不必怀念当初的礼部,臣宋追可以一样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31 17:4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31 17:42
              回复
                说起鲜卑族,还是要谈到西汉时代。西汉时期的鲜卑几乎名不见经传,只是个屈膝于强大统一的匈奴帝国下的小部族。东汉初,鲜卑族从属于匈奴。
                【公元45年】
                汉辽东太守祭彤大败鲜卑人,收其地,其首领偏何率部降汉。不久,鲜卑族另一部落首领仇贲到洛阳朝见汉皇,刘秀封其为王,与宁城护乌桓校尉同辖鲜卑人。及至北匈奴被汉击溃,鲜卑人乘机进入匈奴故地,将当地人遗留的匈奴人同化为鲜卑族人。
                再之后,历史上更著名的就是前秦统一北方。慕容俊灭冉魏后,称皇迁都于邺,国号燕,史称前燕。前燕占据北方东部广大地区,但在北方西部又分裂为四个政权,其中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代,占据今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前秦苻氏进行改革,10余年间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势力。从公元370年至376年间统一了北方。
                后来淝水之战北方大分裂,前秦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局面后,苻坚又企图统一全国向东发起战争,淝水之战为东晋谢玄所败。由于国力大伤,鲜卑和羌族上层分子,乘机脱离前秦控制,各自建立政权,3年间相继出现了后燕、后秦等六个政权。分裂林立的各个政权,经过10年左右局势大变。
                【公元395年】
                后燕攻北魏,分裂为南燕、北燕,北魏则强盛起来。北方西部,匈奴、鲜卑、汉族上层分子又扩张势力,先后建立了南凉、西凉、北凉、夏四个政权。北方又呈现分裂割据局面,是历史上北方各族人民极度痛苦的时期,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了这种局面。
                后来,就不再有记载着鲜卑族的历史。可是,唐朝过后,宋朝兴起之间,没有人知道,其中还存在着一个未记载的朝代——宁朝。
                【公元908年】
                唐朝衰弱,鲜卑族容成氏凭借一己之力,加地方大家族纳兰氏等统一北方,从此,开启宁朝封建时代。
                【公元909年。沧安元年】
                昭和始皇登基,改年号沧安,立为沧安元年,定都洛阳。初期,经济萧条,国家贫穷,但始皇体贴民情,爱惜民力,故深得民心。相继出现落君谦,百里愿,夏侯常等贤人帮助。立落君谦为宰相,百里愿为国子博士,夏候常为殿阁大学士,培养人才为宁朝后世发展做准备。始皇重视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且注意法纪,故社会安定。
                【沧安二年】
                始皇接见远行来到洛阳谋官队伍,欧阳炙脱颖而出任大理寺少卿一职。
                【沧安五年】
                始皇加强对各地方的监督,根据科举制选拔出的状元榜眼探花设立六部尚书,亲自前往民间慰问民情,发展以民为本的景象,经济繁荣,国力雄厚,宁朝走向繁荣。
                【沧安七年】
                又一次科举制选拔状元榜眼探花,始皇分定皆协助六部尚书管理国事。
                【沧安十年】
                始皇因病去世,因太子无能,故立五皇子容成渊为下任君主。始皇时期的贤人继续辅佐新皇。
                【公元919年。文宗元年】
                容成渊登基,特立封号景祀,全称景祀世皇,并改年号文宗。立始皇时期国子博士百里愿为左丞相,殿阁大学士夏侯常为右丞相。
                因先帝昭和始皇忙于朝政,未提拔开国功臣。故提拔开国元老纳兰氏一族,纳兰王长子封为纳兰郡王,并允纳兰氏世代长子为郡王,长女为郡主。纳兰王养子蔺程才华突出,封为大理寺少卿。
                【文宗二年】
                世皇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宁朝统治。落君谦平定南方因旱灾而发起的小范围战争,将两个险些脱离成为独立部落的南方地区归为宁朝管辖,并建立宁朝南北方都护府。
                【文宗四年】
                世皇任命李商和落君谦分别为太尉,太师,且重视人才的选拔。重力发展科举制,设立状元榜眼探花可直接在都城做官之规定,除三人外成绩优秀者可调配至都护府做官。同年,任原始皇时期大理寺少卿为大理寺卿,主掌刑狱。
                【文宗五年】
                鲜卑族另一部落于宁朝与外界交连处兴起,世皇派骠骑大将军前往平定,并设立骠骑边疆府驻扎交连处,由骠骑大将军掌管。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31 17:42
                回复
                  【文宗七年】
                  世皇裁剪六部尚书,更改户部尚书,任原一方刺史宋追为礼部尚书,任落君谦身旁忠臣顾沧峰为户部尚书。同年落君谦作为科举选拔人择状元上官子堂为殿阁大学士,中书侍郎抬举京城探花沈计华为国子博士,世皇批准。
                  【文宗九年】
                  因连续多日暴雨,南方多地发生洪灾,世皇派当地节度使以及大将军前往解决,及时挽救数多粮仓和田地。同时在南方灾难地区的纳兰郡王帮助出谋划策,世皇得知此事后加封其为亲王,并同时提拔蔺程为御史大夫。
                  暴雨后正是疾病多发期,南方一地区爆发瘟疫。世皇调多名太医前往,并亲自前往探望民情。
                  灾难一直延续到文宗十年,南方地区一片狼藉,大将军带兵调动粮仓,将北方地区粮食调至南方,灾难渐渐缓解。
                  【文宗十年】
                  世皇下令加强南方抗洪工作,调动多名北方都护府的至南方,南方渐渐恢复繁荣。
                  【文宗十五年】
                  世皇心腹大臣礼部尚书被礼部侍郎上书贪污,人证物证齐全,同时有多位大臣作证。世皇命大理寺卿查询此事真相,知有人故意阻挠,但又因无证据,只得上书没能查询出真相,礼部尚书被迫处死。百里愿立即上书抬举刺史宋追为礼部尚书,世皇考核后批准。
                  【文宗十八年】
                  世皇因北方由民族而起的叛乱而烦心,又右丞相夏侯常上书中书侍郎私访贤郡王,意图生疑,世皇未寻大理寺卿,直接罢其中书侍郎之位,贬为御史中丞,杖责贤郡王。同年御史大夫荐三皇子容成方参与国事,世皇允其立即参政,对其满意,提拔蔺程为中书令。
                  【文宗十九年】
                  北方都护于边境打败契丹人,并将其国王和大将斩首送至都城宫城。世皇与大臣商讨决定任命北方都护位御史大夫,左丞相百 里愿反对。并上报不赏边臣制度,世皇未批准,并封北方都护为太常卿。后世皇私密召见百里愿,商讨不赏边臣制度,两人并不妥协,最后定边臣赏赐需立功三等即以上,并将边臣立功分为五等。一定为平定边疆反叛,并使其归顺宁朝。二等功为平定叛乱。三等功为斩杀边疆少数民族统治者货大将。四等功为大范围战争胜利,击败外来入侵者队伍。五等功为大小灾难平定,成功访问外国。三等功以上世皇封赏,三等功以下计入名册解职后获得封赏。
                  ——————历史不书写谁的生死,皆由自己决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31 17:4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1-31 17:43
                    回复
                      【文宗元年】
                      世皇登基,立原五皇子妃落氏为皇后,侧皇妃文氏为夫人,侧妃李氏,周氏为贵妃,德妃。
                      皇后赐封号靖,夫人赐封号雯,贵妃赐封号尧,德妃赐封号宜。
                      同年,世皇封先皇后宫一才人千姿为婉仪。婉仪当年并不得宠,因对年少世皇爱护有加,先皇逝世后,世皇对其念念不忘,终将其从殉葬妃嫔中替换出,纳入后宫。 因此事,落氏寻世皇,奈何只得警告,又与婉仪一叙,才知婉仪温婉如玉,气度大量难比,落氏心生惭愧。
                      【文宗三年】
                      首次选秀。入宫秀女兴计二百零八名。常在答应约三十名不等,婕妤二名,美人三名,昭仪一名,宫女一百名不等,绣女十名不等。
                      皇后原有子一名,大皇子,名容成初,无女。
                      文夫人原有子一名,二皇子,名容成胤,无女。
                      李贵妃原有女一名,贞宁公主,名容成翊,无子。
                      周德妃原有子二名,容成方排行第三,容成琛排行第四。
                      同年,世皇封敌国战败俘虏公主薛瑾歆为淑仪,号恪,意为愿其恪守本分,莫寻求复国此等不可之事。
                      【文宗四年】
                      世皇首次出巡,带皇后落氏,贵妃李氏,留夫人文氏照料后庭。贵妃李氏不幸染上风寒,世皇提前回宫。
                      落氏携文氏等人前往探望,徐氏特带自制桂花糕前往。但李氏用后无故加重病情。徐氏被禁足。
                      周氏派人勘察此事,来报却是唐氏所做手脚,百般踌躇之后,终决定与文氏商量此事。落氏暗中派人将的到消息的所有人处死,周氏无人证,此事终得如此之解。
                      【文宗五年】
                      李氏风寒加重,世皇念及劳累,将李氏所执之事交于周氏,且升周氏为贵妃。
                      【文宗七年】
                      一月二十日,对外称李氏无法医治而死,但都城中多传李氏因谋害而死。
                      女官魏氏统计后宫嫔妃以及封号名册入世皇手中,而夫人文氏封号雯错写为文,世皇大怒,杖责十余。皇后落氏重新整顿女官,但又念在女官魏氏多年教导,故未动摇其职位,令其两日内重新整理所有名册。
                      【文宗八年】
                      世皇颇为宠幸江贵人,不久便封其为嫔,接连数日皆寝于江嫔处,后又封其为修仪。皇后落氏前往探寻,才知城府极深。
                      【文宗十年】
                      太后逝去,世皇过于伤心卧床不起,将国事交于内姓王爷容成邬掌管。
                      皇后落氏参政,后庭之事,多由文氏周氏掌管。
                      同年,落氏下旨封容成琛为陵王,随镇国将军镇守边疆。
                      【文宗十二年】
                      世皇重新掌政,封大皇子容成初为太子,逢世皇生辰,宫中举行大宴,特请蒙古王等联国候王前来。
                      蒙古王携蒙古公主叶赫那拉氏前来。世皇见其才貌双全,一代倾城逐浪花,留其在宫中,封夫人,赐号元。
                      【文宗十三年】
                      尤太妃擅自召世皇表妹穆少歌进宫,封为婕妤,号宓。其虽不得世皇喜爱,却尽姊妹之责。
                      【文宗十四年】
                      匈奴来犯,世皇御驾亲征,落氏怮哭,帝许落氏定凯旋而归,两月未见帝归,落氏日日心思,身体抱恙,太妃尤氏令文氏掌六宫事宜。
                      【文宗十五年】
                      世皇召原礼部尚书之女纪云妆入宫,因心腹大臣被冤枉无法为其申冤而心生愧疚,却因其罪臣之女身份无法封其份位。
                      同年,探亲之日即到。正五品以上嫔妃可回家探亲。庄贵人思家,但位份不及,思前想后去寻元夫人,求元夫人带她一同出宫,叶赫那拉氏斟酌后寻世皇言此事,正巧夫人文氏也在,叶赫那拉氏与文氏争吵,世皇心烦不允庄贵人出宫之事,并警告叶赫那拉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31 17:43
                      回复
                        【文宗十六年】
                        世皇二次出巡,过江南水乡时,见江南富商之女叶氏美若惊鸿,带回宫,得嫔位。其生性维诺,不求份位,只求自保。
                        世皇巡查边境时曾遇刺杀,一女归雾凉恰巧救世皇一命,世皇感激,封其贵人,号襄。
                        世皇途经福满楼时闻佳音袅袅,心悦不已,遂封歌姬玉函笙为美人,号悦。
                        同年,叶赫那拉氏诞下龙凤胎,子取名容成琮,位列五皇子。女取名容成曦,位列二公主。升为皇妃。
                        二公主满月时,世皇封其为婧宁公主。
                        大皇子容成初于世皇南巡时执政,微服私访时路过茶馆,入馆时见一女子容颜清秀玲珑,气质温婉。后知是茗茶世家钟家三女,钟离离,欲带回封正妃。于是采用先斩后奏未待南巡队伍归,先封侧妃。皇后落氏闻后大怒,奈何容成初为侧妃钟氏求饶,落氏终同意钟氏侧妃之位,并立即封御史大夫蔺程养女温氏为太子妃,召见周氏文氏同为但立妃岁数之皇子立侧妃,共立二皇子侧妃顾氏,和三皇子侧妃肖氏。
                        【文宗十七年】
                        叶氏诞下一子,世皇本将其升为妃,落氏百般阻拦,道其(叶嫔)出生低下,份位低下,不适抚养子嗣,将其子交于唐婕妤抚养,取名容成东。位列六皇子。
                        同年,徐氏诞下一女,取名容成旸,位列三公主。升为贤妃。
                        三公主满月时,世皇封其为嘉宁公主。
                        逢世皇生辰,世皇特大封后宫。夫人文氏因服侍帝多年,升为皇妃,赐号穆。周贵妃赐号宜。贵人江氏颇得帝宠,升为修仪。其它嫔妃各有封赏。
                        同时,西域进献一名美人,唤韦清裳。美人擅琵琶,恍如昭君。世皇见其妍资艳质,楚楚动人,封其为贵嫔,号岚。得帝君宠爱久盛不衰,帝君又怕其受后庭之纷扰,下令让其居住于乾清宫侧殿。
                        【文宗十八年】
                        太妃为充实后宫子嗣, 提及选秀,由皇后落氏,皇妃叶赫那拉氏、文氏操持举行,计入宫秀女一百八 十名整,肆妃一名,夫人一名,妃位一名,四仪两名,贵嫔一名,婕妤一名,贵人一名,美人一名,常在答应数名,舞女十名,绣女十名,宫女百名不等。
                        其中,从一品骠骑大将军之女霍嫣之,封淑妃。
                        正二品总兵之女姚离潇,封妃,号景。
                        从二品兵部侍郎之女奕卿,封夫人,号卿。
                        同年,世皇念正五品尚仪裴毓秀兢兢业业,遂封其为嫔,号瑛。其原掌管尚仪局,与芙漾谙早有过节。
                        同年,因容成方参与国事尤为世皇满意,故赐锦缎八十匹于贵妃周氏,并连日寝于周氏宫中。
                        【文宗十九年】
                        正五品尚宫芙漾谙自御花园中吟诗, 世皇听闻赞叹,封其为嫔。其原掌管尚宫局,与裴毓秀早有过节。
                        【文宗二十年】
                        中秋家宴之上,安氏姐妹惊鸿舞,水袖舞助兴,如仙子下凡,舞姿轻盈,容貌清丽,以二人之舞抬二人为婕妤,姊封号永,娣封号熙。
                        同年约四月份,杨婕妤与夏才人结拜为姐妹,以四月中旬某日晚,夏氏与杨氏于姽婳园赏月,饮酒,道家常。
                        杨氏有事先回宫,夏氏独自一人在姽婳园中。
                        次日,杨氏本前往姽婳园拾花做香包,却于昨日赏月之地见夏氏已身亡,杨氏连忙唤人前来,落氏等人前往,周氏猜测是杨氏所为。落氏将杨氏带回拷问,道是周氏赠其鸳鸯水晶壶内有毒,落氏带人拷问周氏,周氏不承认鸳鸯水晶壶是自己的,终落氏将杨氏降为嫔,周氏禁足半月。
                        年末之时,世皇多就寝于卿夫人宫中,不久,太医诊断有孕,但因奕氏身体虚弱,故需保胎。
                        【文宗二十一年】
                        卿夫人因传来消息母亲病故,夜夜难眠,因此小产。太医随帮其调理好身体,但又因过度刺激而疯,咬了前来看望的皇妃文氏,落氏闻后急忙赶至,随后世皇赶至。卿夫人不停求父亲兵部侍郎前来看望一番,世皇怜心起,劝其休养,并同意给予兵部侍郎半日休沐,看望奕氏。文氏因被咬,世皇心生歉意,连日相伴。
                        后世皇多寝于熙婕妤处,熙婕妤颇得圣宠,世皇封其为夫人,赐居延禧宫。
                        ——————历史不书写谁的生死,皆由自己决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1-31 17:4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1-31 17:45
                          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1-31 17: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