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蓄发束发吧 关注:608贴子:3,717
  • 12回复贴,共1

恢复束发传统,寻回中华骨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比较长,但希望有骨气的你可以看完,不要被浮躁的社会所打倒。有耐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讲,我在曲阜,一个让很多中国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近年来,汉服运动风生水起,我对此十分支持,看到了中国文化复兴的希望。即使这些年轻人有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和思想,但大体的方向是没有错误的。事实上,孔子说过:“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可以看出,孔子并不认为自己的衣服要特别,因此,我对某些人所讲的“民族服装”是不赞成的,我认为服装的发展规则本应是“优胜劣汰”。但是,我对汉服运动是十分支持的,因为我认为汉服的消亡,是人类服饰史上的一个极大的遗憾。汉服比之与西式服装或“旗袍”“唐装”,其优越性有二——一是美观,二是科学。诚然,“美观”之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好看,有人不认为它美丽。那么,“科学”如何讲?我举个例子。我问你:夏天,穿着西服热不热?那当然热。穿着十分裸露的T裇、背心呢?还是热。我告诉你,穿汉服比穿背心凉快。因为什么?因为汉服宽松,能进风。你应该知道,打开窗户的时候,开一点缝比全打开风要大。窗户与衣服有同样的道理。穿个背心,只是增大了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让温度传播的更快罢了。而夏天外界温度本来就高,你身上不一样热吗?穿汉服一走动,便带起了风,加速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自然感觉凉快。而对于发育中的人来说,穿很紧的裤子是最要不得的,一来影响发育,二来会导致不孕不育,后患无穷。综上所述,汉服有利于健康,又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汉服的复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清朝灭亡,驱除了鞑虏,不穿汉服,反而都转向了西式服装,实在是当时的人目光短浅,不能超越时代所限,盲目崇洋媚外啊。
孔子明确的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按照中国文化,自己身上的各部分,都是父母给的,这既包括“肤”,也包括“发”。“发”不能“披”,而应该“束”。这便懂得了为什么清朝统治者强迫中国人民(不止汉族)剃满族发型,遭到如此多的汉族人民的反抗,由此引发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屠城事件,一个个有骨气的人——也许是知识分子,也许是普通百姓,都倒在了屠刀下。这几屠,屠尽了有骨气的汉人,到抗日战争时,出现那么多的汉奸也就不足为奇了。十分匪夷所思的是,到清中后期,许多人竟认为辫子是中国固有之发型,反而不知束发从何而来了。
说到这,又有人说我这不利于民族团结了。每当我看到有人说汉服运动不利于民族团结我就哭笑不得。我认为这是个笑话。为什么?想想,就算清朝统治者如何处心积虑破坏中原文化,保留和推广满洲传统,时至今日,满族人和汉族人还有什么区别?实际上,除了身份证和户口本上“民族”那一栏不同外,没有什么不同。你要讲血统,我敢说,中国也没几个纯种满族人。当然,汉族人血统更杂。所以,凝固民族力量的是文化,而并非血统。很多满汉混血人只是为了沾光,享受国家的少数民族优待政策,为占点便宜随满族罢了。历史不容忘却,就算不提,有良知的人也不会忘记这段用无数人的鲜血铸就的历史。所以,满族朋友们,如果还以祖先的屠城行为为豪,实在非常丧心病狂,这人是社会的一个大隐患啊。对此感到十分羞愧才是正常的情绪,不管是满族人还是汉族人。(除了逃亡海外的,我们活着的汉族人都是剃了发的汉族人的后代)。
为了不忘却这段历史,寻回中华固有的不畏强暴、不畏侵略的骨气,我们应恢复束发传统。有人说,束发不方便,不适合现代生活。那我请问,哪里不方便?不就是多洗头吗?头发短时为了干净也要洗头嘛。事实上,许多人不能蓄发主要还是世俗的不理解。我想,人们所不接受的,应该是男人披发。这种审美与公序良俗,是自古以来除清朝以外一直延续的,出现这种社会人心的向背,是好事才对。自古男人披发都是被嘲笑的。在我看来,极有可能是芒果台那造型十分不严谨的古装剧误导了观众,以为中国古人是“半披半束”(即前面束起,后面披发)的发型,实在是天大的误会,害人不浅。化用一位已过世的老先生的一句话:“徒手杀人,罪不过抵死而已,如果以学问误人,便是戕人慧命,万死不足以辞其咎。”先生当时是用来自嘲开玩笑,并有许多谦虚的意思,我却用来批评别人了,实在对不起先生。回到正题,中国男人的束发,是全部束起,没有一点披在后背的。现在,教育部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一条“男生不留长发”,这条实在费解。大多数人对它做出的诠释为:不遮耳、不遮眉。那么,束发的学生应当是不违反规定的罢。但“留”一词让人很容易认为是不让学生的头发长长,长了就得剪掉。如果这样的话,这规定是无效的,因为它违反宪法。宪法规定: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头发属于人身体组织,自然受到宪法保护。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讲,剃发是对人极大的侮辱(依旧要谈剃发易服)。所以,希望教育部能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修订,不要让它模棱两可,以防止其有效性的消失,成人笑柄。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人,应牢记寻回儒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和使命,树立不畏“杀身”“舍生”的决心,达到“成仁”“取义”的目标,能够平每一个人所掌握的“天下”,实现天下大同。当我们忆起那段刻骨铭心、永远抹不去的体现中华骨气的历史,头上之发便成为思想的载体,支撑着自己誓死抵抗侵略,永不放弃。
作一首古风诗记之:
发兮百世亡,今朝复明光。
十日扬州屠,骨气人丧肠。
愿君重拾之,美日俱沉江。
注:1.“百世”是虚指,形容时间之长;2.“美日”,即美国和日本,指军国主义。
新的一年,愿与诸君共勉。


IP属地:内蒙古1楼2017-02-04 10:25回复
    这样理发店就要关门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3-09 19:22
    回复
      道教对于科学,化学,物理,艺术方面对中华民族做出很大贡献!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6-04 22:36
      回复
        谁说这样的话理发店就要关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1-29 16:55
        回复
          你们难道不知道美发行业是女人贡献的最多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1-29 16:56
          收起回复
            不能理发就不能保养吗?就不能焗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1-29 16:56
            收起回复
              再说了,谁说不能理发?宋朝时期头发到了要就可以修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1-29 16: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