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岁月吧 关注:2,639贴子:301,907

烟花三月下江南(四)——白发苏州(之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题记:当我在苏州入住,放下行李,望向窗外时,我发现眼前一大片整齐的老式瓦顶平房。在每个城市都高楼林立的今天,仿佛我刚刚坐高铁不是到了苏州,而是来了个穿越,回到了百年前。苏州真的这么老?想起了余秋雨那篇《白发苏州》,余秋雨说三千岁的苏州是白发苏州。结果,一天游历下来,我们一直穿行在苏州古老的历史中,触摸着白发苍苍的苏州,虽然不是三千岁,也的确是白发苍苍。动手敲字时,决定借用一下余秋雨先生文章名。


1楼2017-02-07 15:15回复
    我们从苏州站出来,坐202路公交五站路直达狮子林附近,在狮子林斜对面找家宾馆住下(当时只知道离狮子林很近,并不知道就在对面,等第二天问路才知晓,昨天眼前那片老房子就是狮子林)。这时已下午近四点多,连续四天游玩,已经很疲劳,我决定哪也不去,让老妈休息休息,我则洗洗衣物。
    晚餐就在宾馆对面一排餐馆里挑了一家来解决。饭后好像恢复了体力,我和老妈又去附近逛了逛街,才回来歇下。


    2楼2017-02-07 15:16
    回复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典范——狮子林
      地图上看,狮子林和拙政园距离很近,我们打算花半天时间游完狮子林和拙政园。早早起床,吃完早饭直奔狮子林。
      狮子林是我国古典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4A级景区。
      狮子林初建为寺院,后来才成为私家园林。整个园林呈横向长方形,主要建筑沿四周环绕布局。中央部分以水池假山为重点、巧妙融入亭、阁。园中植物也多有考究,不在量多,意在点缀,突出山水,作为意境和禅意的点睛之笔。
      大门在东南角,一进门,眼前建筑大气精美,对建筑艺术十分陌生的我,还是能感受到它的古典美。 狮子林设计十分精妙,每座建筑相对独立,各处以门、廊、桥巧妙衔接,千回百转,柳暗花明,逸趣横生。游览线路大致是进门后自南向北先走完东侧,转向西,再往南而东。我这路痴几个回转就迷失掉方向。好在人很多,我选个游团跟着,不会迷路还可以蹭听讲解。不过,对现在景区导游常常信口开河天花乱坠又有些抗拒,所以也不紧跟,走着走着,有好看好玩的就自顾玩去,无所谓跟丢不跟丢,找不到路就乱窜,实在找不到再抓住人问路。最后出门时再看导览图,还好,基本看全了。恐怕这得益于园子不是非常大,路线设计也精心。


      3楼2017-02-07 15:18
      回复
        狮子林所有建筑都是青瓦白墙,外部木质部分漆成赭红,单檐翘角居多。房屋高大。在室内仰视屋顶,青瓦叠放细密整齐,椽子粗细均匀,与梁、柱、窗、门同色,体现整个建筑一丝不苟的精致。
        狮子林简介


        4楼2017-02-07 15:18
        回复
          进门就是“云林逸韵”——原贝家祠堂。云林,倪云林,元末明初画家。简介上说,上世纪初,巨贾贝仁元购得狮子林。这个贝仁元与贝聿铭有关系吗?后来上网一查,果然有关系,网上说是贝聿铭叔公购得狮子林(非贝仁元)。


          室内陈设


          5楼2017-02-07 15:20
          回复
            出了贝家祠堂就是立雪堂,这名字倒是让人想起程门立雪的典故,但不知其名是否出于此。
            再往前就是燕誉堂。我们在燕誉堂遇到一位苏州本地人,也是位园林通。他带着几个人,不知道是花钱雇他来讲解,还是他的亲友。我在这里蹭听一段他对燕誉厅的精彩诠释,十分过瘾,也才对苏州园林、对狮子林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一些细节我都忘了,记住个大概: 燕誉堂是狮子林全园主厅,是一个大型会客厅。这本来是一个宽敞的大厅,中间用大型木质屏风隔断,前为厅后为堂。宾客临门时,男人们坐前厅,女眷坐后堂。前厅桌凳,从原材料、制式、尺寸规格各个方面讲,都与后堂有很大不同。一句话,前厅豪华,后堂简陋。见他滔滔不绝,我向他提出个问题:这屏风隔断明显比房子短呀,分个男客女眷,女眷们也没能完全藏起来嘛?他本来站在前、后交接处讲解,见我这么一问,做出个有些怪异的坏笑表情,向后堂迈进两步,对着我也对着那几位讲:这个问题问得好!你们看看这布置,女眷人少时,宾主都坐在屏风根,人多了才会坐对面墙根的座位(谁坐哪里,座序如何安排,都有很多讲究,他讲得很详细,可惜我记不清了)。但不管怎么坐,女人们是不敢伸长脖子东张西望的,只能颔首细语。你再看男人们的座位,除了长者和德高望重的坐在正厅屏风下,其他位置~~你们看,即使坐在屏风这侧的,只要稍稍转头,连屏风后坐着的女眷都可以看见,这是给男人们的特权——不特意看,但可以不经意地看。原来他刚刚那个坏笑是为这个。我又问他:这些家具都是些货真价实的真家伙吧?凭直觉感觉都是些名贵家具,但还是向他确认一下。他带着一丝嘲笑的口吻:那当然!他走到一套桌凳前,伸手摸摸桌子:这是金丝楠木的。又指着另一套:那是红木的。不是仿古!都是古家具!
            我旁听他一席话,好奇心驱使,问他是不是专门做导游挣钱的,他爽朗地笑:“哈哈!不是不是!你们请我啊?讲一次要二三百块,你们愿意吗?你们不愿意的。而且,要认真了解,时间少了也不行,一个狮子林走下来,四个小时也不够,少了四个小时我也不给讲——你都不是诚心要了解,我还不愿意费那功夫。”我嘿嘿地笑,暗想,在苏州,还真有对园林文化痴迷的人。


            6楼2017-02-07 15:23
            回复
              燕誉堂屏风

              以上图左侧花盆为参照,可以看清燕誉堂厅、堂布局。右角(后堂)那桌凳比正面(前厅)简单得多。


              7楼2017-02-07 15:25
              回复
                在燕誉堂听君一席话,我算明白了:没有一个真正懂历史懂园林的导游,狮子林这座历史悠久的苏州园林,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是我这样随便走走瞧瞧就能参悟的。人说外行看热闹,我连“热闹”也看不出来,与其装模作样在那里东瞅西瞧浪费时间,还不如把时间花在能看懂的地方。于是,我们从燕誉堂出来后,重点就在室外游玩,至于那些建筑,路过时顺便看看便好。我们把时间集中在庭院、假山上,在那里玩了很久。狮子林室外布置最大特点就是用太湖石堆砌了规模庞大的假山。
                走到假山前,先找人为我和老妈合个影,老妈就急不可耐地钻进假山去了。她在假山那迷宫般的小径里钻来钻去,玩得开心极了。我却被假山前空地上一位导游的讲解吸引,站在原地边注视老妈的身影在那些山石中时隐时现,边侧耳细听,捕捉每一个信息:狮子林假山是用以“透、漏、瘦、皱”为特征的太湖石堆叠而成,分上、中、下三层,设置了九条路径。假山根据佛教故事堆砌(本人在此处崩溃!原来石头假山也看不懂!),塑造了人物、十二生肖等动物,塑造最多的是狮子(园名由来也与此有关),园内有形态各异大小石狮五百多尊。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其中五次到狮子林游玩。他也曾兴致勃勃钻假山迷径,结果迷了路,花两个时辰也出不来,最后还是太监进去引他出来。园西北的真趣亭上悬挂“真趣”二字是乾隆御题赐匾。当时,乾隆其实写了“真有趣”三字,当时有个秀才在场。秀才认为中间那个“有”字显得俗气,灵机一动,当场跪求皇帝将“有”字赐与他,皇帝问他为什么单单要求那个“有”字,秀才说他家是做生意的,皇帝赐他“有”字,是皇帝赐他家永远“有”财,他要拿皇帝赐字挂到他家做生意的铺面当招牌,招徕生意。聪明的皇上岂能不知他的用意,当场笑允。秀才果然拿了那个“有”字挂到自家门店上,结果生意兴隆财源滚滚。不信你们去看,在某某街(导游很清楚地说了个街名,还说离狮子林不远,建议游客出去后可以去看看,可惜我忘了),那个“有”字现在还挂着,生意好得不得了。“有”字被秀才拿去,剩下“真趣”二字,至今还被挂在那里。
                ——唉,不管各景区导游词如何被人诟病,被专家学者们如何批得体无完肤,不得不说,听起来真是有趣,能吸引人。


                8楼2017-02-07 15:27
                回复
                  导游讲完,解散了她的团员,让他们自己去钻假山玩。我也钻进去追赶老妈。看着不大块地方,路在山石中曲折回环,我花了好几分钟才追上她。我还惦记着赶时间,很快走出假山,催着老妈出来,可老妈仍然在那假山里见路就走,见洞就钻,眼看走出来了,又从另一条道钻了进去,叫也叫不走。我只好自己在旁边走走看看,等着她。
                  每块石头,一草一木,都是精心之作


                  9楼2017-02-07 15:28
                  回复
                    细节体现在每一处,路也这么美


                    10楼2017-02-07 15:29
                    回复
                      组图——路







                      11楼2017-02-07 15:33
                      回复
                        千姿百态太湖石



                        12楼2017-02-07 15:34
                        回复
                          路过,不错过,就算什么也不懂,也为精美的工艺喝彩




                          13楼2017-02-07 15:34
                          回复
                            石舫——一艘开不走的船。位于园林西北角水中。



                            14楼2017-02-07 15:36
                            回复
                              这造型,这气势,名园可不是浪得虚


                              15楼2017-02-07 15: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