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絮如香吧 关注:11贴子:1,881

你在故乡守望,我在远方遥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2-20 00:44回复
    每一种表达都在期待着倾听,写日记的你,因为没有人在听,没能说给谁听,就写着,想象有人在听;没有拉住谁,没有冲撞谁,你跟自己计较,你无所适从的时光抓住纸张,一笔一笔构建小小的堡垒。
    日记本尘封十年,等待被开启,我在想也许谁谁不小心看到我的日记;我在想,白发苍苍的时候,还可以跟谁细数回忆;我在想,我的子孙,在灰尘扑扑的阁楼翻到老祖母的日记,她会探索一个跟她相关的人生。
    漫长的时光几乎就等同于白色的光芒,空气中的尘埃像金粉一样漂浮散落。光几乎就是尘埃的等同物,幻想的喜悦几乎就是孤独和恐惧的等同物。我在光芒倾泻的阁楼爬来爬去,在旧时光里翻箱倒柜,想找到一个老祖母的日记本,连接起另一个人的生命。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2-20 00:45
    回复
      如何面对你,面对你沉醉的快乐,面对你荒芜的孤独,你的无所适从,你地老天荒的梦想,你静默退到最深处,而向最远处的张望?
      我抹掉你一笔一划写下的细碎的时光流逝,抹掉你小心翼翼观望世界的慌张,抹掉你来回审视自己的不安,抹掉你与人们若即若离的紧张空间;我留下你最孤独最无助时写下的未完成的小说,留下你在孤独中拾起的惊人的寂静时光,坠着珍珠的线帘在白色的光中摇啊摇,黑色的宇宙里,蓝色的萤火围着你缓缓旋转,一个笔刷刷下来,笔触和云是同样的机理,白墙可以包含你整个世界的整个世界……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2-20 00:46
      回复
        寂静的永恒时光被安置在墙角里,它不再变动。
        我却要从现在,重新认识过去,既然在第一次被否定之前,已经想象了十几年的不被承认,在第一次,第二次真正的不被承认之后,你沾到的泥土,就应该能告诉你,你其实就是你。存在虽然需要被证明,却无法被否定。
        既然过往的惶恐全是幻象,我把散开的、退缩的,往中间推,你站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2-20 00:46
        回复
          江弱水在《赖床》中说道:“与早睡早起的人比起来,迟睡迟起的不见得就懒。世人有许多偏见,歧视睡懒觉便是其中之一。平心而论,一般人正常呆在床上的时间大致差不多,然而早睡早起者无可非议,迟睡迟起的却背恶名,盖世人只看起得早,不问睡得迟也。”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2-20 00:55
          回复
            小G突然发现,从跟他相爱以来,近十年中反复折磨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内心生长出来的莽撞和任性,而他,也同样被这样的莽撞和任性折磨着。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2-20 01:01
            回复
              小G最后评价她的初恋:“初恋是一场吃相难看的盛宴,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优雅地吃。而对方是唯一看到我们吃相的那个人,因此我们格外苛责对方,折磨对方。其实这并不公平,但谁也无法改变。”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2-20 01:01
              回复
                在生命的各种体验里,任何第一次都自带勇敢的懵懂和毫无保留的投入,这懵懂和投入是人性里不可再生的资源,在以后的岁月里只能越来越少,越磨越淡。所以,任何第一次所带来的震撼和惊艳,都是无法忘怀的。初恋、初吻、初夜,人这一辈子,感官的偏好总是和最初的体验纠缠不清。就连最初吃到嘴里的食物,也会形成今后对美食的评价标准,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最能让身在异乡的人抓心挠肝。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2-20 01:02
                回复
                  这体验并不是因为最完美,只是因为那最初的感觉无法被超越。记忆里的初恋总是唯美而深刻,但这并不是因为那场爱情最特别、最浪漫,也不是因为那个人最优秀、最美。不,这些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我遇到的第一场爱情,是我的人生通道刚打开时进来的第一拨访客。这访客无论是谁,留下的痕迹都无法磨灭。
                  所以,初恋的你爱上的,是当初的自己;你所怀念的,是当初自己的懵懂和勇敢;你所怅然的,是自己渐渐失去的爱的能力。你对初恋的那一腔不舍,其实是对年轻时候的自己的宠溺。对于当年那个不管不顾就把自己交出去的自己,你饱含深深的怜爱和欣赏。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2-20 01:02
                  回复
                    生活里也见过一些由初恋而结婚然后变成怨偶的人,他们互相指责对方变了。其实,不是谁变了,是因为我们爱着的,只是自己内心的那个投射而已,而生活却把所有矫饰都洗掉,露出用柴米油盐堆砌的真实。这中间的落差,不啻于你某天突然发现,你的梦中女神,蓬着头发穿着睡衣素颜在街边摊吃麻辣烫。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2-20 01:03
                    回复
                      初恋是一朵镶了金边的玫瑰,它可以像勋章一样挂在胸前,也可以像珠宝一样珍藏在盒子里,却不能日夜盛开在花园里,因为真正开在花园里的玫瑰,都要经历四季轮回、生老病死的残酷现实。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2-20 01:04
                      回复
                        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2-22 10:25
                        回复
                          不同圈层、不同群体的人们,因着不同的处境和诉求,似乎越来越没有耐心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流淌于虚拟空间或现实世界的意气与戾气,屡见不鲜,并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被聚焦、被放大,然后被习惯性地熟视无睹,进入下一个毫无改观的循环。
                          一代人不屑于去了解另一代人,一群人则没有兴趣去理解另一群人,离散化的生活里大家各自精彩。就个体而言,这不失为一种妥帖高效的选择,各美其美,美则美矣。奈何我们毕竟生存在一个盘根错节的社会体系里,有太多的时候无法超脱之外。更何况体系一旦失灵,置身其中的人们只会陷入更大的混乱。所以更全面、准确地去呈现周围世界里的事实和逻辑,让一些人更容易去发现、了解或理解另一些人,便有了一定的必要性。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2-22 11:23
                          回复
                            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他那么依赖我一定是离不开我,太爱我了”,而是要看明白,这种依赖源于何处,因为很多时候,过度依附反而是出于自私和占有欲,和爱毫无关系。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2-24 23:13
                            回复
                              人类学者项飚将“悬浮”作为中国社会心态的关键词,也正是看到了其普遍存在:“中国的整个社会,很多人都在悬浮着。一切都是为了未来的某一个目标,你要努力,不然就达不到目标,但是未来是什么,能不能达到,完全不知道。它的本质不是对未来的追求,而是对现状的否定。”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2-24 23: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