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吧 关注:25,217贴子:168,083

央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七宗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央视纪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老少咸宜,好评如潮,画面配音都十分出色,可以延伸许多话题,像中国早期的建筑师、费慰梅家族、日本建筑专家、中国古代建筑、抗日战争、航校学员等等,还有许多幕后故事,像刚强、董倩的声音,村松伸的评价,皮博迪博物馆,而且网络上也能找到音频版,我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十分着迷,听了多少遍,几乎能能背下来。但是纪录片也有些许遗憾,发出来让大家分享,标题原来是央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的校对,现在套用一个时尚的名字央视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七宗错:
一、最大的错误:独乐寺与隆兴寺转轮藏殿的修建年代
在纪录片的片头,都会出现梁思成、林徽因考察过的四座古建筑,非常可惜是,也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竟有两座标注错了修建年代,其实一看梁思成的绘图就可以轻松的看出来:
蓟县独乐寺的修建年代是辽统和二年,即公元984年,而不是987年(第二集《天书》中的最后一段“辽统和二年”,即公元987年”),梁思成的绘图上清楚地标明了“A.D.984”,而胡劲草在拍摄手记也清楚地说清了,记了很多笔记,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错误呢?而在林洙的书中,也出现了这样的错误,照猫画虎?
隆兴寺转轮藏殿,梁思成的绘图中清楚标明了是“960-1127”,而非公元1052年,隆兴寺摩尼殿建于公元1052年。
而跟这四座建筑所配的梁思成手绘图,出现三张,实际只有两张,转轮藏殿和佛光寺的,前两张是转轮藏殿的背面和正面而已,也是缺憾!
二、最明显的数字错误:费正清再次来华时的岁数
第五集《惨胜》中旁白“1942年年底,三十四岁的费正清被派往重庆”,与下文《费正清回忆录》“作为一个三十五岁的哈佛教授”,三十四与三十五,这是一个最明显的数字错误。
三、引用错误:梁思成的文章名
第八集《古城》中“梁思成撰文《北京——无与伦比的都市杰作》”应为“梁思成撰文《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这篇文章收入《梁思成文集》10卷本中第5卷,网络上也有《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一说。
四、常识错误:第一个国庆节
第七集《选择》“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个国庆节刚过”,梁再冰旁白“是1949年9月29号写的,是第一个国庆节前两天写的”,这是一个应该避免的常识性错误,通过搜索一查就可得知:“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所应纪录片中的“第一个国庆节”应为“开国大典”。
五、不尽如人意的失误:未标注曾蓝莹与杨廷宝
纪录片编导胡劲草津津乐道的是古建筑的标注十分细致,但也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第六集《荣耀》中的耶鲁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LillianTseng,字幕应标明中文名,网络一查就可以知道她叫曾蓝莹,来自台湾,而且这部纪录片后来在台湾公共电视台《主题之夜》栏目中用普通话和闽南话播出,更名《乱世情侣梁思成和林徽因》,每集由主持人蔡诗萍与一名专家共同主持,时长由45分钟延长到80分钟。台湾公共电视台是台湾五家无线台之一,属于岛内影响力较强的媒体,这样一来,没有标注中文名字更显失当;
还有忘了哪集中出现了杨廷宝晚年与另外两人的合影,至少应该标注出杨老的名字。
与上面形成对比的是:第一集《父亲》美国马里兰摩根州大城市规划助理教授、前宾大规划讲师黄振翔(Sideny Wong)就标注了中文、英文,一对比,更不能厚此薄彼了。
还有第六集《荣耀》中“我们当时叫抽象图案,现在叫‘构成’。”采访当中很清楚地说出了英文,却没有标注CONSTRUCTION,也是个小小的遗憾吧。
六、易忽视的错误:费慰梅妹妹来北平时间
费慰梅妹妹来北平的时间很容易被忽视,按片中所述的,费慰梅来北平是前后脚,第三集《佛光》刚开始旁白“不久,他的未婚妻Wilma Canon Fairbank(费慰梅)到来。他们于北平一座漂亮的四合院举行了婚礼,新娘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女校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美术。Wilma(费慰梅)喜爱水彩画,喜欢中国艺术。初到北平,各种学术研究活动和苦学中文,占据了John King Fairbank(费正清)大部分的时间,Wilma(费慰梅)则和来拜访他们的妹妹玛利亚一道用她们的画笔,留下了她们记忆中的北平。”纪录片接下来是采访费慰梅的妹妹,玛丽安·坎农·施莱辛格(Marian Cannon Schlesinger),随后是费慰梅的回忆,旁白介绍“1932年,新婚的Fairbank夫妇,在北平与梁思成和林徽因不期而遇”。这就容易让人形成这样的认识:费慰梅的妹妹也是1932年来到北平的,实际上在玛丽安·坎农·施莱辛格(Marian Cannon Schlesinger)《三宝北平奇遇记》的序言中是这样写的:
一九三四年,我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后,去中国看望姐姐威尔玛(Wilma,费慰梅),她刚和研究中国的学者约翰·金·费尔班克(即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结婚。他那时出道不久,在写他牛津大学的论文,钻研中国海关史。在那些日子,到东方去,仍然还是一件挺不小的事。从旧金山到上海,搭乘大来公司的轮船要走十七天,而从波士顿到加利福尼亚,坐火车也要走四天半。我清楚地记得,“胡佛总统号”终于驶进黄浦江的那个夜晚,四周都是幽灵般黑乎乎的废弃物和小舢板。小舢板蜻蜓似的,在污浊的江面停泊的轮船中间,急速地穿来穿去。见到约翰和威尔玛后,我们就一起沿着海岸,南下香港和广州。约翰在旅途中,还继续着他的研究。几个月后,我们又去了北平。我幸运地看到,古城虽说破旧,却仍焕发着中世纪的辉煌;城里人的生活,几乎还和几百年前一个样。环绕着的巨大城墙巍然耸立,人们可以沿着步道登上城墙,在墙头俯瞰隐秘的四合院和寺庙。费尔班克夫妇在城东的房子,外面有两个庭院,推开大门就是一条尘土飞扬的胡同。几乎看不见汽车;出行主要靠人力车,或者骑自行车。空中回荡着自行车的铃声,还有街头货郎、送水的、贩煤的和做糕点的叫卖声。每天清晨,金发高个的约翰,明智地穿上蓝色厚棉袍,冒着冬天的严寒,隐身到院子一侧他的书房里。他身边都是中国课本和识字卡片。在一个中国老师的陪伴下,他刻苦攻读着不好对付的中文。我的姐姐威尔玛,是一个艺术史研究者,她在另外一个小窄间里,专注于复原唐朝的摹拓。我则在朝向院子的厨房间,随着儒雅的邓先生,上晨间的绘画课。有好些个下午,姐姐和我带着颜料和水彩纸簿去写生的时候,往往会招来一大堆好奇的围观者。我们也会骑着蒙古种小马,穿过冻结的田野——过了城墙外水不怎么流动的护城河,眼前就是一片田野——去踏访附近的村庄。北平生活真是让我激动。
通过对比,是不是把玛丽安·坎农·施莱辛格的采访放在萧乾前后呢,再加上旁白“梁思成林徽因给这位94岁的老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更好了,这位老人经历很有传奇色彩,2016年《三宝北平奇遇记》中文版出版时已103岁,在2007年拍摄纪录片时94岁了。
七、文字错误
第二集《天书》中梁思成为新创办的建筑系写下办学思想“自军舰枪炮,以致衣饰食品”中的“以致”应为“以至”;
楼庆西旁白中“柱子为什么有烟柱、有金柱”中的“烟柱”应为“檐柱”;
“寺院被各类驻军占领,人马杂踏”中的“杂踏”应为“杂沓”;
第五集《惨胜》中林徽因给傅斯年的信“屯蹶颠沛者甚多”中“屯”应为zhun,而不是tun;
第六集《荣耀》“第二年入清华建筑工程学系的王其明”是的第二年前后没有出现1946年,应该与随后出现的“刘小石是清华建筑工程系第三届学生”统一,或改为“1947年入清华建筑工程学系”;
第七集《选择》旁白“连年的战乱并没有掩没他们在各自的耀眼光芒”中的“掩没”应为“湮没”。
有待商榷的是北宋官订的《营造法式》,是不是应该这个“官定”呢?


IP属地:北京1楼2017-02-24 10:49回复
    是楼主原创吗?看的相当仔细专业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2-24 14:32
    回复
      是原创,一边看一边对的,有时间把那校对过的解说词发上来!


      IP属地:北京5楼2017-02-24 14:44
      收起回复
        大致不错,为这种认真的态度点赞。


        IP属地:上海8楼2017-02-26 21:47
        回复
          大赞,对纪录片就要这样严谨,毕竟具有传播意义而且有公信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3-01 21:38
          回复
            该文作者高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04 15:5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3-04 20:27
              回复
                佩服。我看的时候没有看出任何不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6-10 08:42
                回复
                  校对很仔细,赞。但七宗错的说法过了,标题党?


                  IP属地:江苏13楼2017-07-14 17:21
                  回复
                    楼主看片真仔细,赞一个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7-15 08:24
                    回复
                      楼主,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吴晨阳写的《林徽因传》里面写梁思成去徐志摩飞机失事的地点取回了一块飞机残片送给林徽因,林徽因把这块残片挂在卧室里怀恋。很多公众号引用这段,更有网友引用这段去攻击林徽因。想请问一下,这段故事是否是真实的呢?


                      IP属地:北京15楼2018-06-05 12:41
                      回复(8)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6-05 17:35
                        回复
                          楼主你真细心👍您也关注下电视剧《人间四月天》!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7-16 07:54
                          收起回复
                            暖暖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7-20 10:41
                            回复
                              暖暖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07-20 1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