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枝余雪吧 关注:23贴子:5,401

【转载于哲学人]中西死亡观之比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3-03 22:56回复
    没有谁能代替他人生活,正像没有谁能代替谁去死一样,每个人都过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的死都得自己去面对。不管你再知心的朋友,甚至在你临死之前,很多亲人在你身边,还是只能你自己去死,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一个人面对死神特别能突出个人的孤独无助。每个人都有一死,那么在临死的时候,你对自己这一生是后悔还是不后悔?「有的人一辈子没有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到临死的时候觉得自己活得不值」,因为受到外界的种种干扰或束缚:这也是不能不做的,那也是必须要对付的,结果就这样对付了一生,最后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死亡的问题,涉及我们对自己个人一生的总体的评价。“我是谁”,我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们讲只有“盖棺论定”了才能够决定。但是如果你预先想到这一点的话,那你就能决定你这一生的目标,自觉地支配你的人生。但我今天讲的不是一般的哲学生死观的问题,而是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3-03 22:57
    回复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这个问题对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我们作为中国人历来继承的那一套对待生命和死亡的观点,当然是有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据。那我们现在再把西方的生死观也拿来讨论一番,检查一番,做一个比较,我们可以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上更自觉地决定我们这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总的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都要面对生死,但态度上有一种根本的区别,我通过我的一些考察,把它归结为有如下的不同之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03 22:58
      回复
        比如说对待生命、对待生活。「中国人通常把个人生命看作一种手段,用我一生去达到某个别的目的」,比如说为了历史,为了“天下”,为了家庭和种族等等;而西方人一般则把个人一生当作目的,看作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快乐,它不是用来达到别的目的。因为西方人讲究个人主义。从古希腊开始,他们那种社会环境所形成的希腊人的性格就是强调个人。因此,「中国人把人生看作一种义务,而西方人则看作一种权利」。当然在道家那里是不用义务来规范人生的,所以他们也淡化生死问题;在儒家那里则必须把自己的个人生活融入集体的义务中去得到规范。这是对人生观总体上的一些区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3-03 22:58
        回复
          对死的方面,中国人将死亡看作是向群体生命的过渡的一个环节。我死了以后,我有我的儿子,子子孙孙是一个家族式的链条,我则处于其中的一环。个人死了,他这一环就结束了,向下一环过渡。而西方人通常将死了以后看作是个体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比如说灵魂不灭,死了以后还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活着,或者到上帝里,或者到地狱里。「中国人要用自己的一生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西方人则将死亡看作是对个人生命的一个凝聚点」,就是因为有死亡,所以我要把我的一生当作独立的,好像原子一样,跟其他人、群体、后代、前辈都没有什么粘连。中国人要追求死后的一种不朽,这种不朽是历史的不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就是历史。人死了以后若能流芳百世,这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而西方人对这个东西不太感兴趣,或者说无所谓。在不在历史上留下名字这个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灵魂不朽。这些是一个大体上的差异。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3-03 22:59
          回复
            下面我们将这些差异展开来讲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3-03 23:00
            回复
              首先,我们来谈在生命观上中国人和古希腊人的对照。古希腊人也连带上罗马人。我们在古希腊神话中,曾听说过这么个故事,即一位国王在森林中打猎时抓获一头怪物,据说这怪物最有智慧,能预见未来,知生死。于是国王问他:什么是最好的事?那怪物回答说:最好的事情就是不要生下来。国王又问:那次好是什么呢?回答:次好就是生下来以后尽早地死掉。(笑声)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为什么不要生下来,或生下来就尽早死?前提就是人生不幸,而人生应该是幸福的。如果人生没有幸福就不要生下来,不要在世界上活:后面隐藏着一个价值观,就是说只有幸福的生活才值得过。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3-03 23:00
              回复
                正面的例子,比如说《荷马史诗》里讲的阿喀琉斯。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中最有名的希腊英雄,他在参加特洛伊战争前,有神谕说他如果参加的话,那他必死无疑,但是特洛伊战争只有他去了才会赢。于是阿喀琉斯在短命的辉煌生活跟长命的无聊生活之间选择了前者。他加入了特洛伊战争,去建立功勋。后来果然如此:战争打赢了,但阿喀琉斯因其脚后跟有一致命弱点,被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的毒箭射中身亡。死了以后,希腊另一位英雄奥德修斯到阴间去看他,发现他在阴间当冥王,羡慕地说:“你很划算啊,你在人间获得辉煌,你在阴间还是冥王啊!”(笑声)阿喀琉斯却说:“我宁可在人世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人世间多幸福啊,有战争,有荣誉,有美色,什么样的欲望我都可以去追求。在阴间,阴风惨惨的,连光明都没有,所以他宁可在人世间当一个帮工。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3-03 23:01
                回复
                  这是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说他认为人世间是有幸福的,他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在人世间,哪怕他要战斗,有各种各样的担忧,有各种困惑,他都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人生是值得过的。这跟刚才讲的怪物所说的话好像截然相反。但是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他们都把人生当作一个追求幸福的场所。如果你认为在人间追求不到幸福,那么你就不要生下来;如果你认为在人间能追求到幸福,那么再好的死亡也比不上在人间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古希腊人把人生看作追求幸福,不幸福毋宁死」。所以希腊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乐观开朗的。人们说希腊人是快乐主义者,他们成天都是不想未来,也不担心死亡,只追求现世的幸福,自由自在地寻欢作乐,以发展他们的个性作为生存目的。他们对祖先不太尊重,对历史毫不关心,他们把全部的价值都放在了此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3-03 23:02
                  回复
                    再比如著名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直到今天还在讨论的哲学话题。苏格拉底经常找人辩论,特别是年轻人。他提高希腊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希腊人的理性,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就说他败坏青年人,不敬神明,于是就把他告上法庭。法庭判决他死刑。当时他的学生求他逃走,说已经买通了监狱里面的看管人,外边有人接应,也很容易。但是他不逃跑。不逃跑的理由是什么呢?很怪。他说我现在巳经七十岁了,正好是死的时候了。如果再过几年,随着年纪的增大,舌头也笨了,思维也不灵活了,跟人家辩论也辩输了,那时候再死,有损于我的名誉!(笑声)而且像他这样一个讲究理性的人,有义务以身作则服从法律的判决,以这样的方式从容就死,可以树立一个完美的人的形象。虽然法律对他的判决不公,他仍然要服从法律,不要因为自己觉得这个法律判决不公,就以非法的途径逃避法律的惩罚。所以他说,在我今天这样的成就下,正是结束生命的最好时候。对于个人来说就好像一场人生的戏剧,最后要落幕,要划上一个辉煌的句号。所以他最后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到全雅典去问一问,有谁比我苏格拉底生活得更幸福!”可见他是把他的死以及他一生当作一个艺术品在那里打造,在那里雕琢。应该怎么死?应该获得最高的荣誉而死。所以他的死有人说是以身殉道,有人说是大义凛然,但其实他跟我们中国人讲的那种仁人志士还有所不同。他是立足于个人幸福,只有这样的死法,才最符合自己的幸福观。所以,他是个人主义的,虽然他对于国家法律抱着一种神圣的观念。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03 23:03
                    回复
                      到罗马时代,情况有所变化。就是说人间的幸福,已经被压低到最起码的水平,人们对此已经不再抱很大的奢望了。虽然罗马时代是一个奢侈享乐的时代。但是也是一个充满着危机的时代。那些帝王、贵族、大臣们,享尽了人世间的欢乐,但是说不定哪一天就成为阶下囚,甚至是掉脑袋。人人都觉得自己命运难保,生死未卜。所以在罗马,诞生了三个不同的哲学流派,他们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精神上没有痛苦。这是当时对幸福的理解,就是“不动心”。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3-03 23:04
                      回复
                        这三派,一个是斯多葛派,这一派的哲学家们主张一个哲人要做到“不动心”,怎么做到?就是要用一种坚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的情欲,对于情感的生活表示蔑视,用理性、用逻辑来规范自己的生活。这种理性和逻辑他们认为是世界的命运,所以一个理智的人要按照宇宙的逻辑、宇宙的理性来生活。“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总而言之你得走。所以不如愉快地走,按照必然性,按照命运的规律,去做我应当做的事,克制自己的感性的冲动,这样才能达到“不动心”。他们认为德行本身就是幸福。至于感官的幸福,他们认为那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这一派人被后人称之为禁欲主义,有点像中国人讲的“存天理,灭人欲”。但是这种禁欲主义还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幸福主义。他们认为道德本身就是幸福,这种对幸福的理解跟古希腊人不一样。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3-03 23:05
                        回复
                          和它相对立的一派就是伊壁鸠鲁派。伊壁鸠鲁是一个感觉论者,他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感官的幸福。所以后来人把这派称为幸福主义或者享乐主义。他要追求感官的享乐,但是他的幸福仍然主要是精神上的,肉体上当然也要没有痛苦,但是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没有纷扰,不动心。伊壁鸠鲁本人是享乐主义者,但不是纵欲主义者。他认为纵欲并不是享乐,纵欲会带来痛苦。「所以真正的享乐主义就是适当地享乐」,要适中,要有一点节制。当然不像斯多葛派所讲的那种节制,节制到没有任何感性的享乐。他主张适度地节制,以便更多地享乐。那么这两派在人生观方面,用同一个“不动心”升华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观。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3-03 23:06
                          回复
                            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他们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斯多葛派的创始人芝诺,据说他活了七十二岁,最后是上吊死的。他有个弟子,比他活得还久,活了九十八岁,最后是绝食而亡。(笑声)也是自杀。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按照他们的理论,整个世界是由逻辑、由“逻各斯”控制的,这被称之为命运。整个世界是逻辑构成的,那就很简单了!我们所看到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的现象,在斯多葛派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唯有现象后面的那些逻辑才是真理。而逻辑翻来覆去变不出什么花样来,不过就那几套规律,所以他们有一句名言叫做“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后来基督教也吸收了这样的说法。为什么没有新东西呢?看起来好像是新的,外表很时髦,冲击着人的感觉,但实际上背后是千篇一律。所以他们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其实活到七八十岁啊,就够了,你已经把逻辑理解透了,那你活了一辈子就相当于活了好几辈子,就相当于永恒了。这个世界没有新东西嘛,永远都是这样周而复始,按照逻辑的程序,不断地重复,所以你活到了七八十岁,也应该活腻了,没有什么新东西,那还不如死掉。(笑声)所以他们的自杀,是有他们的道理的,也不能说完全是失常。与此相反,伊壁鸠鲁就是另外一套风格,伊壁鸠鲁虽然主张享乐主义,但是由于他一生贫穷,所以他也享受不到什么东西。据说他死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差不多要死了,叫他的仆人来,放了一浴缸温水,坐在澡盆里面,要他的仆人给他斟了一杯葡萄酒(疑问:这么一穷二白的人还有仆人?)。把那杯葡萄酒喝了以后就非常平静地死掉了。这是另外一种风格,他认为他这一辈子很划得来,该享受到的,都享受到了。这是他们这两派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3-03 23:07
                            回复
                              第三派就是所谓的怀疑派。怀疑派既不赞成斯多葛派的理性,也不赞成伊壁鸠鲁的感觉,他们认为理性和感觉都不足以把握真理。那么有没有真理呢?他们认为真正的真理就是不要对任何东西发表任何意见。(笑声)你如果想保持你的真理的话,不要做任何判断,你就能保持你的“不动心”的状态。感觉的东西动摇不了你,理性的逻各斯也吓唬不了你,你就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们的代表人物是皮浪。这个人是一个很怪的人,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不信邪”,什么都不信。你讲的道理他一概不信。他活到九十岁了,人家认为他应该休息了,但是他还去参军!(笑声)跟随亚历山大去远征波斯。远征波斯的途中又不安分,他还去刺杀一个州长。(笑声)结果被逮住,就是这样被处死了。这个人确实是不信邪。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比如说他跟弟子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突然就用自己的头照着墙壁撞上去,被他弟子拉住了。他就不相信这个墙能撞死人,(笑声)他就要试试看!(笑声)还有一次,他站在车道上,马车奔驰而来,他就站在那里不动,看这个马车能不能把他压死。(笑声)但也是被他的同伴拉开了。有一次在海上航行的时候遇到风浪,很多人都很惊慌,“这个船要沉啦!怎么办?”皮浪若无其事地看着船上一头猪在那里安静地吃食。他说,哲人就应该像这头猪一样,(笑声!)不为所动,这才是哲人的境界。所以这是一个不信邪的人。但他这个不信邪好像看起来非常冒失,好像很惨烈,要以性命相拼。拼什么呢?要证明他的怀疑,要证实他的“不动心”。「所以他的“不动心”实际上还是这个心在动,他总是在求知」。他这种怀疑实际上是一种求知的态度,要证实自己的怀疑,你们如果不信我就去试一下。所以尽管不动心,但他内心有一种想要超越现实世界,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寻找真理的冲动。所以在怀疑派这里开始有一种西方精神的分裂,就是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开始拉开距离。黑格尔把它称之为“苦恼意识”,就是开始有了灵肉相分。「现实世界是一个世俗世界,而彼岸世界是一个信仰的世界」,是不可以用任何现实的东西来加以理解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3-03 2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