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蛇吧 关注:133贴子:6,448

回复:古今中外的名臣名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7-03-15 20:09
回复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貌奇体伟,勇力过人,猿臂善射。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追封开平王。主要战绩是攻破大都,上都之战。一生为将未曾败北。朱元璋曾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常将军。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03-15 20:10
    回复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直隶大兴县人,祖籍河南祥符。明末抗清将领、民族英雄。早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明福王,继续与清军作战。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史可法城破身死。史可法死后,扬州梅花岭一带有许多号称是史可法的军队,所以当时有史可法不会死的说法。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高宗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史可法留有诗集《史忠正公集》,是后人将其生平所作之诗收录编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7-03-15 20:12
      回复
        郑成功(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2日),福建省南安石井镇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俗称“国姓爷”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乃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但不久即病死。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7-03-15 20:14
        回复
          明末的基本都是民族英雄@ID凌千夜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7-03-15 20:14
          回复
            补充一下,常遇春极其嗜好杀降。(毕竟人家投降了,再动手不怎么光彩。)
            因为杀了几千降卒,并且让人告诉陈友谅:我是常遇春,是我打败了你。
            招惹了陈友谅,促成了龙湾大战。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7-03-15 20:16
            收起回复
              明天来汉朝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7-03-15 20:19
              回复
                你不闲无聊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7-03-15 21:26
                回复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却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1],后经萧何保举[2]拜为大将军,而韩信也为刘邦制定了汉中对策。
                  刘邦彭城之战失败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又平定了魏国。[3]随后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了赵国。[4]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5]汉五年,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6]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7]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8]
                  萧何誉他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7-03-16 19:42
                  收起回复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7-03-16 21:47
                    回复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1]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2][3]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7-03-16 21:49
                      回复
                        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县)人,[1]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2]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陈平往事魏王咎。[3]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间行降汉。[4]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4]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见异姓诸侯王)诸役,[5][6]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7]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8]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见汉文帝刘恒)。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9]孝文二年死。曲逆侯(今河北顺平东),死后谥献侯。[10]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7-03-16 21:51
                        回复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7-03-16 21:52
                          回复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7-03-16 21:54
                            回复
                              明天来三国两晋南北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7-03-16 2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