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统排列吧 关注:823贴子:791
  • 4回复贴,共1

初次参加家排工作坊需要注意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1、宽松的衣裤,女士不建议穿裙子。
  穿裙子在做代表的时候会很不方便,另外最好准备好袜子,因为有的工作坊场地需要席地而坐,要脱鞋,如果袜子漏脚趾头的话,会有一点小尴尬。
  2、最好自备带盖的水杯。
  家排是爱的能量工作坊,通常会带动大家流很多的眼泪,所以补水很重要。纸巾一般不用自备,有经验的主办方一般会提供充足的纸巾。
  3、可以提前看看家排的书或者网络视频,至少对家排的思想和工作方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4、可以提前学会放松自己的身体。
  因为家排更多的是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层面工作,所以是用身体感受来突破意识层面的解释和控制。如果能很好放松自己的身体可以尽快体验和感受到潜意识支配自己身体的感觉和感受。
  5、提前了解家庭或家族中曾经发生过的重要事件。
  例如三代以内的家人中,是否有人参加过战争或者运动、是否有人早亡或自杀、是否有人有特别沉重的命运等等。这些事件可能会对家庭或家族中的成员有特别的影响。
  6、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
  家排是在潜意识层面来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呈现的是心灵层面的距离。通常与当事人在现实中的观察和感觉不一样。比如,一位女当事人对家庭付出很多很多,但排列很可能会显示出,她想离开家庭或者不关注老公和孩子,而被她抱怨不负责任的老公反而很关注她和孩子。
  7、带着一份信任和开放走进家排工作坊。
  如果你只是带着一份好奇或者半信半疑走进家排工作坊,那很可能会让你失望的。简单的说,你想和别人在“游戏”中开始,那么等待你的,就是一个“游戏”般的结束


1楼2017-03-30 15:17回复
    二、工作坊过程中需要的注意。
      1、尽最大可能放下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
      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所以如果用这些已知的经验来解释未知的家排,只能把你弄得一头雾水。因为家排确实是在超三维的层面运作着,而且家排的思想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合一。家排既不做是非的评判家也不做道德的审判家,她只是帮助我们去看如何的做法和说法会让两个人关系和谐,能让我们内心向着幸福快乐的方向前进。
      2、尽量在家排工作坊中去感受而不是去质疑或者解释。
      生命本身是一个体验和感受的过程。只是大脑让我们习惯性的停留在意识层面去分析、判断和解释,而完全忽略了自身感受的部分。而遗憾的是,当我们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去过所谓的“正确”的生活时,自身的感受却并不舒服,甚至于是痛苦。
      3、如果做个案最好先想清楚自己要面对的问题是什么?
      一个清晰的问题通常会得到一个清晰地答案。如果是心理层面的,可能是抑郁或者焦虑;如果是关系层面的,可能是面临离婚;如果是金钱事业方面的,可能是金钱留不住或者面对事业总有无力感等等。
      4、如果做代表最好保持无为、中立。
      代表的作用是如实呈现真相,给到当事人启迪。所以放下助人的心,只是如实呈现,才能让当事人看到真实的发生,以此触动当事人。如果加进去自己的想法,那是极为危险的,这样做帮不到当事人,也帮不到你,甚至于它会带给当事人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5、所有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和自己有关,所以据此反省自己才会有最大的收获。
      所有的发生都与我有关,它想告诉我什么,想提示我什么。如果能抱有这样的想法,那家排工作坊对你来说会是一次非常美妙的心灵之旅。你就会发现,导师的每一句话都是说给你听的,每一个个案也都是为你做的。如此几天下来,你会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6、个案排列结束后,尽量避免谈论个案,但可以多谈个案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很多人习惯于关注过去的问题的部分。所以个案排列结束了,很多人还是会习惯性的回到过去描述问题的部分,这样会分散疗愈的正能量。所以我们要学会去关注最后的解决给我们带来的好的感觉,这样正向解决的画面就会在我们的心灵开始运作。这是更有利于问题朝向解决之道的。
      7、允许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并带着疑问继续学习。
      生活中没有人会没有问题,或者确切的说,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一定的症状生活的。所以如何有效建立起智慧的生存模式就需要拥有一定的智慧了。有的人不允许自己有任何一点疑问和疑虑,结果呢,自己每天都生活在疑问中,被形形色色的问题包围着。所以带着疑问去学习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它不会让我们停留在问题中,而是带着问题前行,而且也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前行。然后在不知不觉的某一个时刻,那个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消失,或者找到适合的解决之道。


    2楼2017-03-30 15:24
    回复
       三、工作坊结束后需要的注意。
        1、关于分享。
        很多朋友在参加完工作坊后很急于去和身边的人去分享,这是一个很棒的做法。只是去分享什么,如何分享,这里是有选择的。如果你和没参加过家排工作坊的人去分享那个神奇的“移动”,他们一定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他们一定会以为你......呵呵,你懂的,他们会认为你怎么了。非常建议大家去和周围人分享什么是智慧的爱,去分享系统排列隐藏的爱的法则,比如说序位等等。特别是你可以去分享参加家排工作坊给自己或者家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正向改变。至于神奇和震撼的部分最好让他们自己到工作坊中去体验。
        2、继续学习。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成长修行的法门可以一劳永逸。作为家排导师,我不相信一次家排真的可以让我们获得永远幸福快乐的智慧。这个家排做不到,其他的法门也做不到。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持续的学习和成长会让我们受益终生,逐渐形成智慧的人生模式。所以后续的读书学习,或者参加工作坊学习,参加沙龙活动等,特别是在生活中去运用所学到的尤为重要。
        3、带动家人学习。
        带动家人,不是强制家人和教育家人。很多人把学习到的当成是一个新的控制工具,以至于家人会很反对我们继续学习。比如说,女人学了家排,回家会对男人说,海灵格要求男人为女人服务;男人学了家排,回家会对女人说,海灵格说女人要跟随男人。其实他们都说反了,都变成了自己控制对方的借口。海灵格老师对男人说,男人要为女人服务;海灵格老师对女人说,女人要跟随男人。所以,带动家人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自己去实践和改变,用自己的变化激起家人的好奇心。只有在他问的时候你才讲,不问不讲,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伴侣也会走进家排工作坊受益。
        4、不要过于神话家排,特别是个案的效果。
        确实家排很神奇,确实家排个案很有效,但前提是当事人的信任和改变的决心。只有愿意承担责任的人,只有愿意自己发生改变并且持续学习的人,才会持久的享受这些美好,这是当事人自己努力地结果。
        5、不要过于神话家排导师,那只是一个美丽的投射。


      3楼2017-03-30 15:25
      回复
        好棒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3-31 22:57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6-11 2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