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吧 关注:2,288贴子:33,658
  • 8回复贴,共1

【脂雪轩】『红楼』转发:李泽厚:关于《红楼梦》(修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泽厚:关于《红楼梦》(修订)
对于《红楼梦》,我赞同周汝昌的看法。他考证得非常好,我认为在百年来《红楼梦》研究里,他是最有成绩的。不仅考证,而且他的“探佚”很有成就。他强调如把《红楼梦》归结为宝黛爱情那就太简单了。他认为黛玉是沉塘自杀,死在宝钗结婚之前。我也觉得两宝的婚姻,因为是元春作主,没人能抗。姐姐的政治位势直接压倒个人,那给宝、黛、钗带来的是一种多么复杂、沉重的情感。周汝昌论证宝玉和湘云最终结为夫妇,不然你没法解释“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还有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等等,我觉得都很有意思。周说此书写的不仅是爱情而是人情即人世间的各种感情。作者带着沉重的感伤来描述和珍惜人世间种种情感。一百二十回本写宝玉结婚的当天黛玉归天,具有戏剧性,可欣赏,但浅薄。周汝昌的探佚把整个境界提高了,使之有了更深沉的人世沧桑感,展示了命运的不可捉摸,展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大的政治变故给生活带来的颠覆性的变化,以后也不再可能有什么家道中兴了。所以我很同意可以有两种《红楼梦》,一个是一百二十回,一个是八十回加探佚成果。后者境界高多了,情节也更真实,更大气。但可惜原著散佚了,没有细节,只见大体轮廓,而且很不清晰,作为艺术作品有重大缺陷。


1楼2017-04-02 14:18回复
    我感兴趣的除了艺术方面,也在考证、探佚。我对《红楼梦》,没有像对鲁迅那么熟,但对《红楼梦》的考证和探佚极有兴趣,尽管有些考证和探佚因未把握好“度”而失真,但还是有味道。我对《红楼梦》也有很多想法,我觉得真假宝玉,可能是两代人,把两代人和事混淆在一起写,似假还真,似真又假。当然其中的关键就是发生在乾隆朝的那件大案与曹家的关系,还没找出材料来。所以可以澄清,说我对《红楼梦》不感兴趣,不对,我非常有兴趣。我感兴趣的主要还不是它的艺术方面,而是考证、探佚方面,但要是真进去了,一入侯门深似海,那就迷在里边出不来了,别的事都不能做了。所以我只是看人家考证,自己不进去。


    2楼2017-04-02 14:20
    回复
      * * *
      关于《红楼梦》,人们已经说过了千言万语,大概也还有万语千言要说。总之,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都似乎没有很好地把握住具有深刻根基的感伤主义思潮在《红楼梦》里的升华。其实,正是这种思潮使《红楼梦》带有异彩。笼罩在宝黛爱情的欢乐、元妃省亲的豪华、暗示政治变故带来巨大惨痛之上的,不正是那如轻烟如梦幻、时而又如急管繁弦似的沉重哀伤和喟叹么?因之,千言万语,却仍然是鲁迅几句话比较精粹:
      ……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 面,……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中国小说史略》)
      这不正是上述人生空幻么?尽管号称“康乾盛世”,这个社会行程的回光返照毕竟经不住“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的内在腐朽,一切在富丽堂皇中,在笑语歌声中,在钟鸣鼎食、金玉装潢中,无声无息而不可救药地垮下来、烂下去,所能看到的正是这种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糜烂、卑劣和腐朽,它的不可避免的没落败亡。《红楼梦》终于成了百读不厌的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极摹人情世态之岐,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到这里达到了一个经历了正反合总体全程的最高度。与明代描写现实世俗的市民文艺截然不同,它是上层士大夫的文学,然而它所描写的世态人情、悲欢离合,却又是前者的无上升华。


      4楼2017-04-02 14:23
      回复
        * * *
        我不知道你们看《红楼梦》有没有这个感觉,这部书不管你翻到哪一页,你都能看下去,这就奇怪啊!这就是细节在起作用。看《战争与和平》没有这感觉,有时还看不下去。尽管也是伟大作品。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没有这感觉,尽管极厉害,读来像心灵受了一次清洗似的。这使我想起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净化说”,与中国的审美感悟颇不相同。《红楼梦》最能展示中国人的情感特色,它让你在那些极端琐细的衣食住行和人情世故中,在种种交往活动、人际关系、人情冷暖中,去感受那人生的哀痛、悲伤和爱恋,去领略、享受和理解人生,它可以是一点也不寻常。就是那种趣味,让你体会到人生的细微和丰富,又熟悉又新鲜,真是百看不厌。
        外国人看《红楼梦》就看不出什么味道来,因为真是太啰嗦了,简直引不起阅读兴趣。所以它在国外并不受欢迎,尽管有两三种译本。
        这说明什么呢?这可能说明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文化心理不完全一样。我们就在这生活的世界里体会人生的意义,体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巨细变数,从这里获得感受、珍惜、眷恋、感伤、了悟。这情感就不仅仅是爱情。基督教的精义是认为这个世界太污秽,追求灵魂纯净的天国。从而相比之下,尘世间的这种种人情,价值不大。对鲁迅的作品也是这样,像《故乡》,他们读下来,没什么特别嘛,这有什么好?较难体会里边对世事苍凉的沉重感伤。所以中国人很热衷这个世界的日常生活,包括中国人吃饭。这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世界,很肯定这个日常生活的世界。在中国上古,饮食是祭礼中的重要部分,饮食有通鬼神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得非常仔细、考究。事死如事生,又与巫史传统的根源有关。
        在《红楼梦》的日常描写背后,有着巨大的悲痛。正是这一点,外国人看不出来,欣赏不了。
        我尝以为《红楼梦》应与《卡拉玛佐夫兄弟》对读。它们两美并峙,各领千秋。但能否取长补短、相互帮助?上帝以至高无上的地位给人生以目的、生命以价值,以及作出最后审判,比起在日常世俗、平凡生活本身中去建立或追求人生目标和生命价值,似要远为顺理成章和稳操胜券。但中华民族以广阔时空和延续不绝的生存事实,却又未必一定有此结论。究竟如何呢?愿提斯问,请教高人。


        5楼2017-04-02 14:25
        回复
          以《红楼梦》和《金瓶梅》相比,《红楼梦》就具有哲学智慧。如果抽掉哲学沉思和哲学氛围,《红楼梦》就会变成一般的话本小说、言情小说,就未必比《金瓶梅》高明。
          中国的话本小说和清末的谴责小说均缺乏这种哲学氛围和智慧,所以艺术境界难以与《红楼梦》相比。《金瓶梅》中的女性只是一些供男人玩乐的工具,尽管这对社会有揭露的作用,但没有深刻的思索。
          《红楼梦》对人生,对个体生命有很深的感慨。它蕴含的是一种独特的对青春(美)的“瞬间与永恒”的思考。我一再讲哲学应当是研究人的命运的哲学。哲学思索命运,文学表达命运,特别是表达人对命运的感伤。生命意义,人生意识,人的情感本性,这不仅是哲学问题,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红楼梦》对人的命运的伤感,使整个小说充满着哲学气息。
          曹雪芹把人的真性情视为最后的实在,人的意义也蕴含其中,但这种实在遭到如此的重压,这样,人活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活,有人想不清楚,就自杀,但人不会都去自杀,都有恋生之情、恋情之情;于是,就有大伤感。
          这种叩问是哲学的叩问,但不是采取纯哲学的形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倒是以文学形式提问了哲学问题,很深刻,尽管作家本人未必如此自觉意识到。你看,《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息息相关,也不是外在的、强加的,不是游离的。《红楼梦》中,既有文学,又有哲学。
          (摘编自《该中国哲学登场了?》2011年,《美的历程》1981年,《哲学智慧和艺术感觉》1995年,《论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2004年)


          6楼2017-04-02 14: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