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寂弦吧 关注:11贴子:1,578
  • 16回复贴,共1

【搬运】落神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骂爷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郭嘉吧搬运而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30 12:14回复
      起先,只是看了《新洛神》的片花,对于***剧本来就没啥期待,好玩就行呗。
      然后,就听说他们的编剧鄙视TVB版不懂历史,于是对这位娱乐圈里的真学者肃然起敬。
      可看完第一集以后,我彻底崩溃了;
      节奏慢,场面假也就算了,可我实在不能接受编剧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残忍!
      十几万人对阵的官渡之战,曹操愣是能一箭射中袁绍,如果真能这样儿,那还打哪门子仗啊,俩人对着射多好,那得省下多少盒饭?
      让曹丕、曹植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是对富二代的严重污蔑。而且邺城之战的时候,人家曹植才13岁啊,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年龄都要没命地往前冲,曹操公司里到底是有多缺人?
      最过分的是,刘夫人竟然说甄宓是处女!!!儿媳妇嫁过来都九年了,还是处女,刘夫人到底对自己的儿子有多自信?
      闲话少叙,开这个帖子,从曹丕角度科普一下三曹一甄的真正关系,介绍一下洛神传说的历史背景。
      主要出场人物:
      曹丕:苦逼娃,寂寞帝,游戏狂,大剑客,葡萄爱好者。
      曹植:曹丕的弟弟。文学家,暴露狂,杂技、相声演员,早交卷爱好者。
      曹冲:曹丕的弟弟。聪明仁爱,死得很快。动物爱好者。
      曹彰:曹丕的弟弟。有力气,没文化,黄胡子,不爱吃水果。
      曹操:曹丕的父亲,偏心眼。
      卞夫人:曹丕的母亲,偏心眼。
      甄宓:二手媳妇儿,曹丕姐弟恋对象。
      郭女王:大龄剩女,曹丕姐弟恋第二对象。
      接下来,就让这个故事,从曹丕的诞生开始展开吧。
      (一)
      网络上,很多人喜欢叫曹丕曹二。
      但曹丕肯定不是曹二,可能连曹三都不是。
      咱这样来算算吧:曹操长子曹昂大曹丕至少十岁。从23岁到33岁期间,是曹操时间最多、身体最好、精子质量最高的时候,好色如曹操,如果在这十年间没有生一个娃或者只生女娃的话,那就太不科学了。
      曹操一生共有二十五子,除卞夫人所生的曹丕等四人,能查到确切生卒年份的只有曹冲。《三国志》里剩下那21个兄弟的排名,按的是母亲的身份,而非年龄。这样排名的原因也很简单:虽然我们常说母以子贵,但更多时候,是子以母荣。虽然是同一个老爹,但老妈身份不同,哥几个的地位一样天差地别。所以袁术才一直看不起袁绍,不叫他哥哥,叫奴家,哦不,是家奴。
      曹丕出生的时候,母子俩的地位,是家奴中的家奴。
      179年,25岁的曹操放假回老家谯县,本着支援家乡建设的原则,光顾了一下娱乐场所。一个姓卞的小姐服务不错,曹操很满意,于是就买回去做家庭套餐了。对于卞小姐的这个职业,书上“本倡家”三个字意思不详,可能是卖淫,也可能是卖艺,但不管卖的是啥,身份都低贱到无敌。所以估计曹操买回去也就当个家具,扔在老家摆着玩儿了。
      185年,31岁的曹操称病还家,过上了春夏读书、秋冬狩猎的逍遥生活。回家一看,吆,还有个家具呢。再然后,曹丕就从家具里爬出来了。
      人闲暇的时候心情总是好的,曹操肯定也为这个小生命的降生而激动、狂喜过。但狂喜过后,一切终将归于平静,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只是一个小妾的儿子,一个小姐的后代,以后分家产只配分点零头,这个家以后的主人肯定还得是曹昂。
      正室丁夫人虽然不能生育,但刘夫人死后,曹昂就由他来抚养。一个没娃,一个没妈,凑活凑活,皆大欢喜,地位也稳了。丁夫人对曹丕娘俩很不待见,女人么,谁能待见一个小姐?
      第二年,曹操再次出山,出任典军校尉,全家一起搬到了京城。随后京城巨变丛生,何进殒命,董卓作乱,曹操无奈之下,只好抛却家小,间行东归,准备纠结部队,为国讨逆。
      京城里,剩下的一家老小正彷徨无措的时候,袁术叔叔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30 12:15
    回复
        (一)
        网络上,很多人喜欢叫曹丕曹二。
        但曹丕肯定不是曹二,可能连曹三都不是。
        咱这样来算算吧:曹操长子曹昂大曹丕至少十岁。从23岁到33岁期间,是曹操时间最多、身体最好、精子质量最高的时候,好色如曹操,如果在这十年间没有生一个娃或者只生女娃的话,那就太不科学了。
        曹操一生共有二十五子,除卞夫人所生的曹丕等四人,能查到确切生卒年份的只有曹冲。《三国志》里剩下那21个兄弟的排名,按的是母亲的身份,而非年龄。这样排名的原因也很简单:虽然我们常说母以子贵,但更多时候,是子以母荣。虽然是同一个老爹,但老妈身份不同,哥几个的地位一样天差地别。所以袁术才一直看不起袁绍,不叫他哥哥,叫奴家,哦不,是家奴。
        曹丕出生的时候,母子俩的地位,是家奴中的家奴。
        179年,25岁的曹操放假回老家谯县,本着支援家乡建设的原则,光顾了一下娱乐场所。一个姓卞的小姐服务不错,曹操很满意,于是就买回去做家庭套餐了。对于卞小姐的这个职业,书上“本倡家”三个字意思不详,可能是卖淫,也可能是卖艺,但不管卖的是啥,身份都低贱到无敌。所以估计曹操买回去也就当个家具,扔在老家摆着玩儿了。
        185年,31岁的曹操称病还家,过上了春夏读书、秋冬狩猎的逍遥生活。回家一看,吆,还有个家具呢。再然后,曹丕就从家具里爬出来了。
        人闲暇的时候心情总是好的,曹操肯定也为这个小生命的降生而激动、狂喜过。但狂喜过后,一切终将归于平静,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只是一个小妾的儿子,一个小姐的后代,以后分家产只配分点零头,这个家以后的主人肯定还得是曹昂。
        正室丁夫人虽然不能生育,但刘夫人死后,曹昂就由他来抚养。一个没娃,一个没妈,凑活凑活,皆大欢喜,地位也稳了。丁夫人对曹丕娘俩很不待见,女人么,谁能待见一个小姐?
        第二年,曹操再次出山,出任典军校尉,全家一起搬到了京城。随后京城巨变丛生,何进殒命,董卓作乱,曹操无奈之下,只好抛却家小,间行东归,准备纠结部队,为国讨逆。
        京城里,剩下的一家老小正彷徨无措的时候,袁术叔叔来了。
        袁术叔叔拉长他那吊死鬼一样的脸,悲痛地说:“听说没?你们家曹**了!”
        说完,伴着屋里一片哭天抢地的声音,袁术迈着沉痛的脚步离开,深藏功与名。
        哭完之后,大家一合计:主子都死了,咱还等个什么劲啊?赶紧分东西回家吧。
        卞夫人也哭,但还没哭傻,她对大家说:“这个袁术说话靠谱么?现在主人吉凶未知,咱们现在要是走了,以后他要是再回来,咱还有啥脸再见他?再说了,就算他死了,大家受其重恩,陪他一起死,那不也是天经地义的吗?”
        一席话感动了一屋子人。后来曹操听说了这事儿,也大为感动。
        卞夫人抓住了这唯一的机会,提高了在家里的形象,也提高了在曹操心中的地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30 12:15
      回复
          曹操再次回来的时候,已经是霸业的开始了。成功之路无比坎坷,举步维艰,曹丕也在无边的烽烟战火中长大,饱经颠沛劳苦。在这样的环境下,曹操在曹丕五岁的时候就教他学射箭,六岁学会;然后又教他骑马,八岁也学成了。
          骑射是言传,文化课方面,曹操更多的是身教。曹操本人是特别喜欢读书的,不管工作多忙,压力多大,都不忘早起晚睡,手不释卷。曹丕耳濡目染,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很高。从诗、论开始,到四书五经,历史兵法,无所不读,据说八岁就能写作文了。
          由此可见,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的表率作用太重要了。曹操戎马一生,能有多少时间给孩子听写,送孩子上辅导班呢?但只要自己能做出表率,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件特别快乐的事儿,这教育就成功了一多半。三曹的文才之所以能并称于世,跟曹操营造的这种阅读氛围是分不开的。
          再看看南边那两家,孙权虽然劝吕蒙学习的时候,说自己多么勤奋努力,看着和真事儿似的,但他平常最喜欢干啥呢?喝大酒啊,摸老虎啊!刘备那边更惨,阿斗没有从小就纳鞋底就应该算教育很成功了。
          总之,在曹操的培养下,曹丕从小就文武双全,平衡发展。如果放在别的家庭,家长不一定得多宝贝呢。可是他倒霉催地生在了曹家,起先是身份比不上曹昂,这个可以忍,而且终于忍过去了。然后呢?文比不过曹植、武比不过曹彰、聪明还比不过曹冲。
          曹丕郁闷啊:“爸爸,爸爸,我总分高啊!”
          谁有空看你总分了?咱这是专科学校,赶紧给我选个专业!
          于是,十项全能选手曹丕依次参加了若干单项的角逐,然后,全面悲剧了。
          更悲剧的,是他的实习成绩。曹丕的这些文武分数虽然都是他自己书里写的,不排除有吹牛的成分,但想来水分也不太大,就算不够95分,但90分应该是有的。但你学会这些玩意儿后都干了啥呢?
          曹丕经常跟着曹操出征,但这么长的时间里,博览群书的他计谋竟然没有献过一策,你这是高分低能、纯应试教育啊?武功盖世的他敌人也没砍过一个,你这是表演竞技、纯锻炼身体啊?
          更何况这身体锻炼得也不咋地……
          (二)
          时光荏苒,197年,曹丕已经11岁了。这几年父亲的生意发展很快,不但占据了整个兖州市场,而且还进驻洛阳,挂靠上国营品牌。
          这年春天,曹丕随父亲南征张绣,大公司的影响力就是不一样,张绣二话没说,望风而降。
          当兵的无非是想混口饭吃,没事儿谁喜欢打仗?于是,在一片祥和喜庆的氛围中大家洽谈入股合作事宜,把酒言欢,亲如一家。
          可貌似有点太喜庆,太一家了!
          曹操看上了张绣的婶婶。虽然这婶婶年纪并不大,但张绣的买卖是从他已故的叔叔那里继承来的,名义上这小美妞相当于他妈啊!你买人家的股份就算了,连股东都一起顺走了算怎么回事儿?
          傍晚的时候,曹丕看到那个阿姨被带到父亲的营帐里,身边的大兵们互相看看,脸上带着暧昧的笑。这些年,时不时就有阿姨被带到父亲屋里,小曹丕也只能苦笑一下,就差冲大兵们唱:他的儿子——我习惯,从小就耳濡目染……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这个女人,将为他们带来一场空前的劫难。
          十几天后,张绣反水。大营内突然人喊马嘶,数不清地刀剑在胡劈乱砍,哀嚎声、怒骂声响彻连天。曹丕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听见身边人对他说:“傻愣着干什么?上马,快跑!”
          8岁学成的马术终于有了回报,曹丕拼命地跃马扬鞭,无数的羽箭从身旁略过,慢一点、偏一毫就会命毙当场,就连害怕都没有时间。
          向前,一直向前,在急速的狂奔中,曹丕跃过了生死,跑赢了命运,狂奔向一个无限光明的未来。
          由此可见:尽早地学个驾照,还是很有必要的。
          曹丕成功地跑了,但有人没跑,有人没跑好。
          那个凶巴巴的典韦叔叔死了,堂哥曹安民死了,就连大哥曹昂也死了。
          无子的人更能体会孩子的金贵,丁夫人无法接受这现实,从小养大的曹昂是她的命根子。她整日以泪洗面,见到曹操就骂:“老色鬼,臭流氓,要不是你,我的昂儿怎么会死于非命?你还我的儿子~还我的儿子~还我儿子!”
          曹操心里也难过,而且自责。越是被数落,心里越烦乱,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就把丁夫人打发回娘家去冷静一下。
          岂料这一冷,就再也没能热起来。【图片】话说新皮肤苏得我一脸血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4-30 12:16
        回复
            过了一段时间,曹操觉得差不多了,就亲自去岳父家接媳妇儿。起先还拿点范儿,还等人喊一声:“曹公来了!”
            丁夫人正在织布,面向墙壁,根本就不理他。
            曹操只好走进去,面子啊、尊严啊都不顾了,他抚摸着丁夫人的背说:“丁丁,求你,看我一眼吧,我知道错了。你原谅我,咱一起回家好不好?咱一起坐车子回家好不好?”
            丁夫人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
            经过了长时间的沉默,曹操无奈地离开。走到门口的时候,仍然心有不舍,回头又问了一句:“难道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么?”
            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织机的回响。那吱呀吱呀的噪声,好像在嘲笑他的荒唐。
            没有挽回的机会,那就真的永别了吧!
            临走的时候,曹操还特意叮嘱岳父一家可以让夫人改嫁。但这话说了等于白说。人家敢嫁吗?就算敢嫁,曹操的前妻,谁又敢娶呢?
            不久,曹操立卞夫人为正室。让这种出身的女人做正室,压力肯定是有的。但一则卞夫人留守洛阳时的表现实在让人刮目,二则她还有几个那么优秀的儿子。
            曹昂之死,时间刚刚好。若早上几年,曹丕、曹植尚未成器;再晚几年,曹冲就要扯掉尿布出来称大象了。只有在这个时段,卞夫人的上位才有着无可比拟的竞争力。
            何况她还这么会做人。
            丁夫人之前瞧不上她,她非但不怨恨,反而时不时就派人去给丁夫人送点东西。甚至偷偷将丁夫人接过来,谈谈心,唠唠嗑,让丁夫人坐在正位上,自己客客气气地在下位陪坐。仿佛一切都跟以前一样。
            丁夫人无比感动:“妹子啊,以前你敬我,那是妻妾有别;现在我都被休了,您是堂堂正正的夫人,您还对我这么好,这让我情何以堪啊?”
            教科书般的续弦大战前妻戏码!卞夫人演得形神兼备,炉火纯青!
            在这场爱情和身份的角逐中,卞夫人是胜利者。一个胜利者,就该勇于表现自信,敢于做出姿态,这种气度会让一个女人具备极大的魅力,不躲你、不防你,我明刀明枪跟你比,能赢你一回,我就能赢你一辈子。就算我还是坐在你的下方又怎样?大家都明白:现在在他心里,谁才有更高的地位。
            再说,曹操对丁夫人是余情未了,何况还有那么多亏欠的情绪。后来曹操病困濒死时,动情地说:“我这一辈子做的事儿,反复思量,没有什么好亏心的。但唯有一样,如果人真的会死后有知,曹昂在下边问我他妈妈在哪呢、过得怎么样啊,我该怎么跟他说呢?”
            其实曹公实在是多虑了,就算人真的死后有灵,曹昂在下边肯定早就被徐州百姓给撕碎了。撕完儿子等老子,结果总也不来,排队报仇的人却越来越多。到最后曹公一下去就被几百万人撕成粉末,爷俩儿就算见了面也不认得了。
            “喂?你是我爸爸吗?看这颗痣倒是挺像的。”
            “废话!老子浑身上下就剩这颗痣了。”
            “那问你个事儿啊,我妈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啊?”
            “说到你妈妈……对不起,我嘴没了,等我找着咱再聊啊!”
            这些死后有灵的话属于鬼扯,但通过曹操这段话,可见他终其一生对丁夫人娘俩儿都是怀有深深的亏欠的。
            有这样的情绪打底,卞夫人就绝对不能让丁夫人活得太苦,过得太惨。因为丁夫人的境遇如果太凄凉,就必然要触动曹操愧疚的神经,牵引他的心疼。卞夫人必须要抢在所有人之前给她关怀,将她照料,让她过得好好的,示强无理,示弱无能。
            要不然,哪来的那么多以德报怨?给你德,是为了让自己坐得更稳,把你推得更远!
            曹丕11岁这年,哥哥用死亡给他让开一条路,妈妈用智慧给他铺好一地砖,使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奔赴那个最荣耀的终点。但接下来的路不但蜿蜒曲折,而且不乏优秀的骑手和他争锋对决。
            路漫漫,其修远,靠!谁撒的钉子?不要脸!【图片】【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4-30 12:16
          回复
              官渡之战没露面,黎阳之战没露面,邺城之战没露面,等到邺城城破,大家开始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曹丕公子出现了,而且冲在了最前面!
              轻快的马蹄跃过邺城的大街,曹丕直奔城中那所最大的宅院。
              此城被袁绍经营多年,那么讲究的人肯定把家修得特别富丽堂皇。与袁大爷相比,曹丕觉得自己的爹活得实在是太寒碜了,一点都不懂得品位和享受。曹丕看什么都慨叹,瞅什么都新鲜,仿佛走入童话的世界。
              既然是童话的世界,那自然少不了妹子。
              走入大殿,曹丕发现袁绍之妻刘夫人惶恐地坐在殿堂上,两手自搏,大腿上还趴着个瑟瑟发抖的姑娘。
              两手自搏,大概的意思是左手打右手,右手抽左手,以表示悔过自责。脑补一下这个场景:如果频率快一些,我只能想到“花枝乱颤”;如果要配台词,我觉得应该是“让你手贱!”
              咱们现代人虽然觉得这动作比较狗血,但曹丕显然理解了她想表达的意思,赶紧客气一下:“刘夫人啊,恁这是揍啥来?快别打咧,如果感到幸福恁就拍拍手呗,可别再抽了!对了,恁大腿上这个小妮儿是谁来?”
              刘夫人赶忙介绍:“不是外人,儿媳妇,我们家那二小子袁熙家里的。孝顺着呢,一直在这里伺候我。现在城里兵荒马乱的,她这不是有点害怕吗。您别见怪啊,孩子长这么大,第一次挨抢,多少还有点怯场。”
              曹丕看那女人的身段,越哆嗦越有美感。于是对刘夫人说:“那让您这新媳妇儿抬起头来给我看看呗。”
              这个震动着的女人就是传说中的甄姬。说是新媳妇儿,其实也不咋新了。她比曹丕大五岁,乍一听也不算多大的差距,但人家参加工作早啊!她十四岁嫁给袁熙的那年,曹丕才九岁。屈指一算,她在袁家的工龄已经长达九年。
              刘夫人捧起甄姬的脸,曹丕顿时看呆了。清丽、雍容、美艳,为什么这些截然不同的风情竟能体现在同一张俏脸?就在那一刹那,所有的金碧辉煌都为之黯淡,再华美的文字都无法描摹出那一抬头的惊艳。曹丕感觉心中小鹿乱撞,恍如过电一般!
              那一瞬间,他突然理解了父亲对那些阿姨的迷恋。
              曹丕的心底忘情地欢唱:“接过Daddy的枪,Daddy是我们的好榜样;接过Daddy的抢,18岁给我一个姑娘!
              曹操更理解儿子,对他这次的积极上进也大为支持:想抢就抢,抢得漂亮!
              曹操这人也真是够极品,把人家袁熙打得流窜到东北,然后再把人家媳妇儿鼓捣到儿子床上。
              可怜的袁熙,流窜在外背井离乡,还要做一枚萤火虫将黑暗照亮。朋友们走夜路都叫上他,就为了省俩灯笼,借他头顶的那一片绿光。
              鼓捣到床上也就罢了,人家曹丕真娶!所以我才坚定地认为:三国时代绝对是人妻的牛市,寡妇的天堂!
              爷俩儿这么瞎折腾,也没人管管么?谁敢啊?
              别说,据《魏氏春秋》记载,胆肥的还真有这么一位,那就是整个银河系最最英勇无畏、果敢彪悍的孔融大爷。
              孔融给曹操写了封信,就几个字:“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曹操一听:我靠,还有这事儿?我这么爱读书的人,竟然会漏掉这么劲爆的八卦猛料,实在是有够惭愧。曹操把家里的书都翻烂了,都没能查到这一条。于是更加佩服孔融果然是学术超男,读的书就是多,知识就是渊博!
              改天看见孔融,曹操赶紧向他请教:“你那天跟我说的那八卦故事出处在哪儿啊?我咋翻了好几天都没找到呢?”
              孔融坏笑一声:“呵呵,没有出处。不过从现在发生的事儿来看,想来当时就是这样的吧!”
              曹操:@3¥#%¥%……4&7*9*((!!!!!!
              这段子挺好玩,但我觉得不是真事儿。因为虽然孔融这人确实挺贱,但也没贱到这个份儿上。领导没招你没惹你,你追着去寒碜人家,这不没事儿找抽么?再说以孔融这种搞级知识分子,即便是掉书袋编段子也应该会比较严谨吧。周公是武王的弟弟啊,人家曹操这是给儿子,差着辈儿呢。要赐也该赐给成王,虽然当时成王年纪确实也忒小了,但妲己那么好的身材,不当媳妇儿可以当奶妈啊。
              《世说新语》里有一条更好玩:说甄姬德色双全,跟袁熙的时候就非常受宠爱。曹操打下邺城后,气还没喘匀,就立刻下令:“快,快去把甄姬给我带过来!”底下人回报说:“大人,晚了!五官中郎(曹丕)先去了!”曹操心里咯噔一下:“先去了?呃……去了就好,我那么急着破邺城,不就是为了想早点给他找这个媳妇吗?”
              《世说新语》这书超级好看,各种怪蜀黍,各种神经病。但看着就图一乐,可信度其实非常之低。比如这条吧。首先,甄姬确实很好看,但有没有好看到举国知名的程度?很明显她抬头之前曹丕都不知道她嘛;其次,让曹操为了个女人打邺城,这不跟为了二乔打赤壁一样扯么?曹公这么雄才大略的人,绝对不会为了抢女人去打仗的,他只是喜欢打完仗顺便抢女人罢了。最后,破邺城是204年,曹丕获封五官中郎将那都是211年的事儿了。人妻、乱伦、强奸、三角恋、姐弟恋、黄昏恋(sorry ,Fuck),本来就够混乱的了,到这儿还得再加上穿越,网络小说的流行恶趣味元素要不要这么全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30 12:16
            回复
              【图片】一次英语考试我被老师爆打一顿。 原因是这样的【图片】作文要求是讲述小明被车撞后送去医院,我是这么写:xiaoming walk lushang bei car zhuang .120 wuwa wuwa come。【图片】到底哪里粗了问题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30 19:52
              收起回复
                  (四)
                  虽然已经成家,但曹丕还没有立业。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曹丕都是一名光荣的待业青年。
                  当然,对于富二代来说,那不叫待业,那是享受生活。
                  曹丕爱好广泛,在很多游戏领略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比如,他平生最大的爱好——打猎。这相当于现在孩子玩的CF,不同的是,体验度更高,更有野战的临场感觉。
                  曹丕对自己的箭法相当得意。曹操平定冀州之后,邻近的少数民族朋友给送来不少骏马强弩,这些东西对那些名将们来说这是保命的家伙,杀敌的利器,当然会梦寐以求。但曹丕对这些东西的喜爱一点都不亚于那些前辈——这是啥啊?这是不用打怪就能免费获赠的顶级游戏装备!
                  婚后第二年的晚春,曹丕跟发小儿曹真一起去邺城西边狩猎。据他自己的技术统计,还没到天黑,俩人就已经打了獐鹿九头,鸡兔三十。
                  曹丕高兴坏了,这事儿太好玩了。吩咐手底下人赶紧褪毛去皮,咱就地烧烤,吃不了的也别浪费,没死的可以弄回去先养着,注意啊,鸡和兔子千万别关一个笼子里,免得哪个***老师看见了产生灵感给我出数学题。
                  曹丕对于射猎,到底有多迷恋?举个例子吧,八年以后他随曹操南征,荀彧奉使劳军。那会儿的国家领导人和现在不同,不用啥事儿都出去慰问。这可能是荀总理工作生涯中第一次出差,也是最后一次。慰着慰着,就走到曹丕的营帐里了。
                  荀彧感觉有点犯难:别人是来打仗的,可公子爷基本上就是来旅游观光的啊,能慰问他些啥呢?说声“辛苦”?貌似也没怎么辛苦;喊句“加油”?加油干吗去啊?
                  荀彧没话找话:“听说你左右手都能射箭,这个挺厉害的。”
                  一句话勾起了曹丕浓厚的兴趣:“荀叔,这都不算什么,你还没见我策马扬弓,指哪儿打哪儿的本事呢。”
                  荀彧一听还来劲了,只好再赞一句:“是吗?真牛!”
                  曹丕更激动了:“这就叫牛了?跟您这么说吧,打这种固定靶的,那都是基本功,起步价儿。真厉害的是策马平原,奔驰在丰草之间,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我抬手就射,逢射必穿,打这种移动靶才是真过瘾呢!”
                  曹少爷啊,这可是212年!荀彧刚为了曹操想晋级魏公,加九锡的事儿跟他闹翻啊,过不了几天就得找上帝领盒饭了。人家荀彧这会儿心里又郁闷又纠结,愁都快愁死了,你给人家说这个?还真是天真烂漫。
                  于是,荀彧同志的政治简历里,最后一件大事儿就成了:听曹丕吹牛逼……【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01 14:05
                回复
                    曹丕之所以激动成这样儿,除了确实戳中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还有一个原因是实在憋坏了。因为邺城狩猎的第二年,曹操就给他找来崔琰做家教,管得太严。
                    曹丕这边刚喊齐队友,穿好装备,正想爽一把呢,崔老师来了:“干嘛去?又玩儿游戏!公子啊,玩物丧志,耽误学习,这书上都写得多明白啊。以前袁家的少爷们疏于管教,能玩出多少花样啊!可他们玩得越爽,士人和百姓们就越是心凉。这才导致了他们空据这么大片疆域,最后却无立锥之地。再说了,你想想你爹,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南征北讨,整天睡平价房,吃方便面,你这么个玩法对得起他吗?我希望你以后能少玩点游戏,多看点书。作为你的老师,这事儿我得管哪。”
                    曹丕二话没说,赶紧道歉:“对不起,崔老师,这事儿是我不对。我听您的,回去就把这弓给掰了,把装备给烧了。以后还请您继续监督,多多指教。”
                    这么大的瘾,哪这么容易戒啊?可曹丕说不玩就不玩了。他不怕崔老师,但是他怕请崔老师来的那个爹!
                    既然不让打猎了,那就玩点别的吧。曹丕另一个精通的游戏叫弹棋。
                    传说汉武帝非常喜欢蹴鞠,但一个皇帝没事儿就踢到大腿拉伤、胫骨粉碎算怎么回事儿啊,可别防守的时候不小心挨上那么一记抽射导致皇嗣断绝。为了减少危险的同时又能充分保持这种游戏乐趣,东方朔给他进献了弹棋。蹴鞠不是足球吗,这个弹棋说白了就是桌上足球,再说白点儿,曹丕的这个第二爱好其实就是FIFA。
                    弹棋的棋盘中间高,四边低,双方各有黑白六枚棋子,轮流拿石箭弹对方的棋子,一直到取胜为止。曹丕玩这个玩出了花样,都用不着石箭,拿块抹布抽几下都能赢。据说还有更狠的,当时有位书生用头上戴着的头巾都能玩,每一下都是头球,也不怕脑震荡。
                    实指望靠这个弹棋来填补曹丕待业的烦闷,慰藉空虚的心灵呢。可不久之后曹操立下新规,家里禁止进行这种博弈性游戏,得,这个也没得玩了。
                    好在曹丕还是一位剑客。从小就虚心求教,逮谁跟谁学。优质的师资、过人的天赋和不断的努力,结果就是击剑冠军诞生了!
                    有次曹丕在家里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一块喝酒。
                    这个刘勋就是抢了孙策的庐江太守、继承了袁术的军事遗产、被孙策忽悠去打土著、最后被孙策赶跑的那个。他和曹操关系不错,逃过来的前十几年日子过得都蛮滋润的。
                    邓展则是出名的武林高手,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只要那会儿有的兵器他都会使,而且还有空手夺白刃的本事。
                    喝着喝着就聊到了剑法,曹丕说你那个手法不对,邓展说你那个才是野路子,谁也说服不了谁,借着酒劲,俩人决定比划比划。
                    但大家这种身份,可不能真拿剑互相剁啊。正巧下人们送上来解酒的甘蔗,俩人就一人拿一段甘蔗开始了疯癫对决。
                    好在曹丕还是一位剑客。从小就虚心求教,逮谁跟谁学。优质的师资、过人的天赋和不断的努力,结果就是击剑冠军诞生了!
                    有次曹丕在家里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一块喝酒。
                    这个刘勋就是抢了孙策的庐江太守、继承了袁术的军事遗产、被孙策忽悠去打土著、最后被孙策赶跑的那个。他和曹操关系不错,逃过来的前十几年日子过得都蛮滋润的。
                    邓展则是出名的武林高手,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只要那会儿有的兵器他都会使,而且还有空手夺白刃的本事。
                    喝着喝着就聊到了剑法,曹丕说你那个手法不对,邓展说你那个才是野路子,谁也说服不了谁,借着酒劲,俩人决定比划比划。
                    但大家这种身份,可不能真拿剑互相剁啊。正巧下人们送上来解酒的甘蔗,俩人就一人拿一段甘蔗开始了疯癫对决。
                    第一阵,但见曹丕出手如电,一会儿工夫,就三中邓展手臂。
                    堂堂一个高手输给一个公子哥儿,看热闹的人们都快笑疯了。
                    邓展面子上挂不太住,心里不服,嚷嚷着再来一次。
                    曹丕说:“那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我这剑法太快了,所以招数使不老,打不着脸,只能打着手臂,你这次可得注意了。”
                    俩人重新比过。曹丕看邓展已经很急躁了,就装作上前进击,邓展自然是没命地扑上来,而且加倍注意自己的胳膊。没想到曹丕那是假动作,只迈了半步脚就停了,然后好整以暇地拿小棍往前这么一戳,邓展没刹住脚,正中前额。
                    雷鸣般的掌声在堂中响彻,曹丕这次实在是太倜傥、太飘逸、太……鸡贼了!
                    本应该用来射鬼子的箭法,只能用来射兔子;本应该用来砍人的剑术,只能在屋里砍甘蔗。这是帝王之路必须付出的代价,有一种保护,叫埋没。
                    而现在,CS不让玩了,FIFA不让碰了,剑术街霸也不能天天打啊。不知不觉,曹丕已经22岁了。
                    22岁的他,也该开始有一份工作。【图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5-01 14:06
                  回复
                      (五)
                      208年,对曹操来说是赤壁之战的烧烤节;对曹丕来说,同样充满了大喜大悲,流年不利。
                      这一年他都没必要去查星座运势,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内容:忌出门,忌说话,忌喘气。
                      春节刚过,曹丕就得到一个特别振奋的消息:“司徒赵温举荐他做茂才了!”
                      孝廉、秀才,是汉武帝时期为了补充政府的文武贤能而开创的举荐人才的方式。顾名思义,孝廉指的是孝顺廉洁之人,而秀才是指优秀的人才,前者看重的是品德,后者突出的是能力。
                      东汉以后,为了避讳刘秀的名字,秀才改名为茂才。
                      起先,这种察举人才的方式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察举资格掌握在当权者的手里,渐渐地在实施中就开始走样,东汉中叶之后,逐渐成为朝廷要员、封疆大吏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的腐败利器。你举荐我儿子,我举荐你弟弟,皆大欢喜,所以才有了那句著名的“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孩子忒笨了,九年就学会了八个字,哦,对不起,没有这么渊博,九年就学会了个“八”字,这多愁人啊!唉,算了,只能让你二舅举荐你去做茂才啦;隔壁那家更热闹,孩子正闲得没事儿揍爹玩呢,外边啪啪敲门:“嗨,歇口气再打,听说没?您被选为孝廉了!”
                      到三国这会儿就更加乌烟瘴气,虽然偶尔也真能选出几个德才兼备的平民子弟,但大部分时候,名额都被那些世家大族垄断了。
                      比如权儿,15岁就当上了县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抢着给他荣誉,他哪儿好啊?哥哥好;擅长什么?擅长投胎。
                      与那时候的权儿相比,现在曹丕年龄更大,文凭更高,家庭出身更显赫,就这样的条件当个茂才还不跟玩似的?
                      结果玩砸了。
                      曹操对这件事情竟然大发雷霆:“司徒赵温察举不实,在神圣的选拔活动中腐败渎职,举荐残次品人才。就我们家那个熊孩子我还不知道么?你看他哪根胳膊茂,哪条大腿才啦?”
                      骂完不解气,曹操干脆免了赵温的官。堂堂一个政治局常委,就为了这点破事儿,免职了。
                      人家好心提拔他儿子,他却这样对人家,曹操这是有病吧?
                      没病。曹操相当清醒。
                      他这只是借题发挥,想要对朝廷要员动刀,重新进行一下权力分配。先拿赵温试试水,整点气氛。
                      司徒,司空,太尉,是为三公,其中司徒管钱粮,司空管建设,太尉管军事,是朝廷里职权最大、地位最高的三大柱石。
                      三公虽然执掌的领域不同,但名义上还是平级的。说来好笑,曹操现在顶着的头衔,还是刚迎立献帝的时候自封的司空。一个住建部部长天天带人出去打仗,这场面,想想都超过瘾:
                      曹部长带着几十万农民工南征北讨,曹仁那级别的,能开个大解放;张辽这身份的,只能坐拖拉机;再往后是许褚开着碾子车,对不起,看错了,许褚就是碾子车!后边跟着无数染着黄毛、穿着拖鞋的兄弟。前进遇敌,曹公一声令下:兄弟们上啊!一时间,抡铁锨的抡铁锨,丢板砖的丢板砖,何其壮观!
                      曹操这样出生入死打下来的江山,却要和两个莫名其妙的家伙平起平坐,换谁心里都不平衡。所以,曹操抓住了这个不是机会的机会,先从赵司徒下手;当年四月,又全面废除了三公制度,恢复了秦朝时候丞相、御史大夫设置,终于有实有名地实现了大权独揽。
                      而曹丕,平白无故地当了回残次品,人生中的第一份offer,也随着老爹的野心石沉海底。
                      丕儿,别哭,茂才算嘛啊?现在整个朝廷都是咱们家的,以后要真想做官,还不是想当啥当啥?乖,再忍两年,到时候爹直接给你个大的哈。
                      求职的创口还没能愈合,五月份的时候,弟弟曹冲又病死了。
                      曹冲这孩子不仅长得俊俏,而且特别聪明仁爱。据说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已经达到了成人水平。当然,从他称大象这事儿来看,应该是成人们再努努力,争取能达到他五六岁的水平。
                      当时正值乱世,法令严苛,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儿就要受刑掉脑袋。菩萨心肠的曹冲,特别喜欢跟这些犯人们聊天,旁敲侧击察言观色,只要这些人平常表现好,罪行又没有那么恶劣,他就跑去跟爹爹求情。曹操执法是出名得严厉,但在这个小天使面前却没了脾气,常常网开一面,刀下留情。
                      有次曹操的马鞍在库房里被老鼠咬了,管库房的人吓得要死。有心主动去自首吧,但就怕坦白也得从严。
                      曹冲知道了这事儿,就对他说:“你放心吧,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三天以后你再去自首,保你平安。”
                      曹冲回去后,就拿刀子把衣裳给做旧了,戳了几个窟窿,跟老鼠咬的似的,然后就捧着衣服发愁,等他爹发现。
                      曹操来了:“吆,小宝贝儿,这是怎么了?”
                      曹冲都快哭了:“听人家说老鼠咬了衣服会有霉运,爸,我害怕。”
                      曹操安慰他说:“这都是谣言瞎说,乖,别怕,爸爸陪着你呢。”
                      过了两天,仓库管理员来自首了。
                      曹操笑着说:“真巧啊,我儿子的衣服前两天也让老鼠咬了,贴身的衣裳都难逃鼠口,更何况挂在梁上的马鞍呢。没事儿,你回去吧!”
                      我咋觉得曹冲的这种智慧和仁爱,也可以叫坑爹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5-01 14:07
                    回复
                          这么好的孩子,才13岁啊,说没就没了,当爹的能不心疼么?
                        曹丕看爹爹实在太伤心了,忍不住就劝慰几句:“父亲,弟弟没了,我们都很难过。但您也得注意身体啊……”
                        话还没说完,就被曹操恶狠狠地顶了回来:“难过?冲儿没了,对我来说是不幸,对你们来说却是大幸吧?!”说完又开始哭了。
                        你说人家曹丕招谁惹谁了?心疼爹爹宽慰两句有错么?同样是亲生的儿子,怎么能一个那么受宠爱,一个就那么不被待见呢?
                        更郁闷的是,曹丕回味这句话的时候,想起父亲说的是“你们的大幸”……
                        “你们”……
                        怎么还有个“们”?
                        好容易又熬走了一个。这是,还没定?
                      (六)
                        和曹丕一起分享这份幸运的,当然就是曹植。
                        曹丕、曹彰、曹植,一奶同胞,卞夫人六年生了仨。虽然是嫡亲的兄弟,但曹丕跟他们也不怎么亲。
                        因为他当时实在有太多的伙伴了。曹操把家里当孤儿院开,凡是本家里的那些没爹没娘的孩子,都收回来让卞夫人养,跟曹丕一起成长。
                        对于少年老成的曹丕来说,这些同龄人或是年龄更大一些的哥哥,显然更具吸引力。
                        设想一下,曹丕和一帮哥们儿正玩游戏呢,那边曹植挂着大鼻涕过来了:“哥,陪我玩撒尿和泥吧。”
                        “一边去!没见我忙着了么?喂,别哭嘛,我陪你玩还不行么?这样吧,我负责撒尿,你负责和泥。”
                        ……
                        曹彰倒是肯定喜欢玩游戏,但估计丫打的是单机,不合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5-01 14: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