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吧 关注:145,124贴子:2,377,492

【搬运】《失落的传说》未收录的部分史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外环海。


1楼2017-05-10 18:42回复
    中洲历史第四卷《中洲的变迁》
    HoME IV 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


    第一辑 《失落的传说》未收录的部分史料
    Part I Prose Fragments Following the Lost Tales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7-05-10 19:34
    回复
      • 看不懂的词汇大多来自有道翻译,可能与原文的意思有很大偏差。原文属于托老和小托。
      • 第一人称是小托。基本上——(原文注释)、【我的注释】
      • 非常感谢歌者大大的帮助❤~
      • 修改日期:2016-10-18(正文完)、2016-11-15(译名表完+部分修改)


      11楼2017-05-10 19:34
      回复
        一、正文

        在给出《神话概略》(Sketch of the Mythology)和“最早版本的《精灵宝钻》”的文段前,这里有一些简短的片段收录在这儿。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7-05-10 19:35
        回复
          (i)部分
          在所有稿纸中,这里有一份早期的资料,标题写着《图尔林[Turlin]和刚多林的流亡者》,不过很快被废弃了。这似乎与《刚多林的陷落》传说的起源有着紧密的关系(II.149),但与此同时这份资料收录着很多新的东西。直到传说的晚期版本有了清晰的轮廓,阿斯巩[Asgon]这个名字在终版《刚多林的陷落》的修订稿中,才被米斯林[Mithrim]所替代。文本如下:在图尔林[Turlin]这个名字出现在故事中(但没有出现在标题中)的前三次里,他都被修订为图尔巩[Turgon];在第四第五次出现时,父亲直接写了图尔巩[Turgon]。我全篇都用了图尔巩[Turgon]这个名字。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7-05-10 19:36
          回复
            ++++++++++++++++
            “然后,”阿兰威[Ilfiniol]之子沃隆威[Bronweg]说,“要知道“众水之王”乌欧牟从未遗忘在米尔寇[Melko]恶势力欺压下的精灵一族,但是他能做的很少,因别的神明[Gods]【这篇故事中好像还没有出现维拉[Valar]这个词】怒火未息,他们对诺多族[Gnomes]关上了心门。他们对双圣树之死十分惋惜和遗憾,这令居住在维林诺的隐蔽山峦中的他们,封闭自己而不关心外面的世界。乌欧牟担心在米尔寇[Melko]邪恶力量会使中洲[Earth]付之一炬、遍地悲伤,万物在劫难逃;他希望维林诺集结力量来对抗邪恶势力,以免为时已晚。他想着若是有诺多[Gnomes]派信使回维林诺,将海那边的消息告诉主神祈求他们的原谅和同情,那么他的两个心愿便可以实现了;因雅凡娜[Palúrien]和她的儿子欧洛米[Oromë]对世界与生灵的博爱【维拉关系图附在“最早版本的《维林诺编年史》”中】,只是他们的爱仍在心中沉睡。可是,从域外之地[Outer Earth]到维林诺的道路凶险异常,并且神明[Gods]在环山四周布下了魔法,使得维林诺对外界隐藏。因此,乌欧牟坚持不懈地鼓励诺多[Gnomes]向维林诺派出信使,但米尔寇[Melko]狡猾且充满智慧,他不眠不休地警惕着所有接近精灵族的生物。道路漫漫充斥邪物,精灵族的信使不仅要克服沿途的危险,还要坚定信念避免被邪恶引诱。因而,大部分扬帆西行者,最终都下落不明了。


            14楼2017-05-10 19:37
            收起回复
              在如今的版本中,我们看到了乌欧牟是多么希望,有精灵族的信使可以克服路途中的危险到达彼岸。这段文稿或许就是他日后希望图尔巩派人去寻找维林诺的设定起源。
              在那些日子里,在泪雨之战后,最强大的人类一族居住在中洲北方的土地上。那片居住地有许许多多的名字,日后从科尔[Kôr]【提力安】来的精灵称呼微光雾霭[Twilit Mist]为希斯罗迷[Hisilómë];在精灵一族中最广为人知的诺多[Gnomes]精灵称呼黯影之地[Land of Shadows]为多尔罗明[Dor-Lómin]。在诺多[Gnomes]出奔前,那片土地上住着很多很多人,米斯林湖[Mithrim]的广阔水域也坐落于该处。其他种族称呼他们为月亮子民[Tunglin]或弹奏竖琴的民族[Fork of the Harp],因为他们喜欢自然的音乐,在林木与原野上吟游歌唱,但他们不知道大海是什么,也不歌颂海洋。可如今,这支民族从可怕的战争中回来,进入了那片地区。他们深入该地,远在东方的亲族已来不及召回他们了,而且他们也没有打扰当地的精灵族。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坚持要与隐匿在山中的诺多精灵[Gnomes]、依然处在悲伤中的黑暗精灵[Dark Elves]和宁霓阿赫山谷[Vale of Niniach]中的不信任者建立友谊。


              15楼2017-05-10 19:38
              收起回复
                图尔巩[Turgon]就是想要跟精灵们建立友谊的其中一人,他是佩烈格[Peleg]之子,印多[Indor]之孙,奋格尔[Fengel]的重孙,奋格尔是那支民族的领袖。图尔巩[Turgon]听说远在东方,他们所有的族人集结起来列队出征,但是图尔巩[Turgon]的子民人数不多,他们更喜欢隐居和精灵的友谊。图尔巩[Turgon]独自一人游荡在米斯林[Mithrim]的湖岸,在林木中打猎,在岩石中即兴创作音乐,他用林木做了把简易的竖琴,用熊筋制了琴弦。
                但他并不是为了让人类听到而歌唱,很多生灵听到了他歌声中的力量,从远方前来聆听。(但是?)图尔巩[Turgon]停下了歌唱,去了山中那荒无人烟的地方。他在那儿呆了许久,学到了很多神奇的东西,但他从未忘记那些漫长的湖岸滩涂,还有雾霭之中米斯林[Mithrim]平静的水面。然而他并没有在那些地方永远住下去,因有种魔法和他命中注定的命运。有一天,命运引导他去了一片开阔的洞天石壁,一条发源于米斯林[Mithrim]的暗河从此处奔涌而出。图尔巩[Turgon]进入了那个洞穴想要找出它的秘密,但他一进去就被米斯林[Mithrim]的水带向了山石的中心,他或许再也无法回到光明中去了。 他在山中的暗河水道里遇上了那些被乌欧牟鼓励去寻找西方大地的诺多[Gnomes],而这些隐蔽的隧道可能也是他们造的。后来诺多[Gnomes]们带着图尔巩[Turgon]沿着黑暗的通道向前走去,直到他们重新回到光明之中。


                16楼2017-05-10 19:39
                收起回复
                  ++++++++++++++++
                  本文完(虽然从目录页上的时间记载来看,父亲与此同时开了另一个坑,见后文(ii)部分)。
                  图尔林[Turlin]肯定是图奥[Tuor]之名在创作中不断演化着的一个形式(另一个形式Tûr则出现在《刚多林陷落》中,II.148【是Quenta部分】),图尔巩[Turgon]这个名字也是如此。可在《失落的传说》[Tale]中,图尔巩[Turgon]这个名字确实是刚多林之王的名字。这个有趣的主要角色名字在各版传说中的变迁现象,或许可以同《蕾希安之歌》中的一段简单替换作对照。在《蕾希安之歌》中,辛葛[Thingol]被叫做凯勒巩[Celegorm],贝伦[Beren]被叫做玛格洛尔[Maglor]。
                  特别有趣的是,图奥那一支人类起源的描述:他们从东方[East]出发赶往泪雨的战场,可他们到得太迟了。在后来的故事中,他们几乎不能在战前摆脱东来者的侵扰。在图奥[Tuor]/图尔林[Turlin]/图尔巩[Turgon]的家谱中,他是“佩烈格[Peleg]之子,奋格尔[Fengel]之孙”。在《刚多林的陷落》的故事中,他是“佩烈格[Peleg]之子,印多[Indor]之孙”(II. 160);在《刚多林陷落之歌》片段里,他是奋格尔[Fengel]之子(III. 145);在相关笔记中,图奥[Tuor]他的名字就叫奋格尔[Fengel]。他的子民叫做Tunglin或弹奏竖琴的民族,然而在《刚多林的陷落》(III.145)中,他们这支民族属于“北方人类之子的天鹅家族”。


                  17楼2017-05-10 19:44
                  收起回复
                    也值得一提的是,开篇乌欧牟的期望和计划有写到:他不断地尝试着劝说诺多[Gnomes]送信使去维林诺,他被其他维拉所孤立,他希望维林诺的力量能及时打击米尔寇[Melko]。可文中并没有出现乌欧牟用何种方式,来尝试着提醒诺多[Gnomes]送消息去维林诺;并且虽然在《维林诺的隐藏》的传说一开始有提到,乌欧牟因怜悯远在东方大地上的诺多[Gnomes]而被其他维拉孤立(I.209),但此处曼威、瓦尔妲和乌欧牟都反对为了“世界”的命运而隐藏维林诺。
                    最后,“宁霓阿赫山谷(Vale of Niniach)”肯定在泪雨战场的一边;参考《吉凡诺的故事》[Gilfanon's Tale:I.239-40]中的“悲泣山谷[Vale of Weeping Waters]”。“宁霓阿赫山谷[Vale of Niniach]”之名,此后再未被使用过。虽然,图奥后来是沿着一条位于彩虹裂谷[Rainbow Cleft]、叫奇立斯宁霓阿赫[Cirith Ninniach]的路走向大海的。


                    18楼2017-05-10 19:45
                    回复
                      (ii)部分
                      《图尔林[Turlin]和刚多林的流亡者》继续更新(文章和手稿是单独写的,但它们都放在了一起)有了更多好玩的详细描写,这也代表着日后《吉凡诺的故事》[Gilfanon's Tale]大纲中,《诺多族来到中洲》的故事起源。这段是用铅笔写的,辩识起来有些困难。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7-05-10 19:45
                      回复
                        顶!


                        IP属地:北京20楼2017-05-10 19:47
                        收起回复
                          收着慢慢看!


                          IP属地:北京21楼2017-05-10 19: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