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义工吧 关注:1,046贴子:4,639
  • 1回复贴,共1

我的公益之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张会。我是怎么走上公益之路的。有很多人问我,你做公益的动机是什么。是什么呢?听我讲一段故事吧。希望大家看完
70年代后期, 在湖北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孩子呱呱落地了。,打生下来他就是全家的小宝贝,被家人宠着。真是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幼小的他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可是好景不长,天有不测风云,在他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突然撒手寰,留下了懵懂无知的他和他的哥哥还有 有着精神病的母亲,一家人没有了顶梁脊柱,断了收入,没有经济来源,娘仨过着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生活。最多的时候,一连饿两天,粒米未沾。无奈之下,母亲带着他和哥哥一起改嫁。继父是一个老实巴交,善良的国营农场的工人。对他和他的哥哥很好,视如己出,从不打骂,虽然日子过得紧巴,,但是也算幸福,一家其乐融融的。可是灾难又一次降临,在他十岁的时候,因他的母亲旧病复发,在寒冬腊月出走,冻死在外边。他又成了,可怜无娘的孩子了。继父再好,可毕竟是男的,而且又轻微残疾,劳动能力不行,仅靠一月二十元左右的工资,要顾一家三口吃饭穿衣,要供他和他哥哥上学,零花……立马就入不敷出,一家人又陷入了困境。他和哥哥饿的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是在这个时候,好心的邻居们,伸出了温暖的手。那时候,物质匮乏,都没有钱。可是淳朴的乡邻们,用了最朴素,最亲切的帮助,谁家做好吃的了送去,喊去吃,衣服烂了有人补,脏了有人洗。不能穿了,有人做了送去。他成了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孩子了。后来哥哥投奔其他亲戚了。他任然还跟着继父。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就住在邻居家,和邻居家的孩子同住同吃,像邻居家的孩子一样。他又感到了家一样的温暖,那时,在他幼小的心里暗暗发誓:以后长大了,有本事了,一定要报答,孝敬他们。在30多年前,电子手表是稀刚进入到中国,那是难以想象的奢侈品,不是有钱就可以有得。可是,邻居家的叔叔进城,花了当时他不敢想象的钱,买了两块电子表,一块给了他。他当时好高兴,好幸福,好喜欢,一直当宝贝一样戴着。那时候感觉邻居叔叔好伟大,。又在心里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要做个他一样高尚的人。小时候的他,就一个想法,要学习,要报恩。再后来,他上学了,因为家里可怜,学校免学费,免书费,免住宿……到中学,又是免一切学杂费,而且学校还为他和他一样的贫困孩子举行了募捐活动。那时候,他虽小,但是也知道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受人滴水之恩,当泉涌想报。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个有本事的人,才对得起他们,才能报答他们,回报学校,回报社会。但是,后来还是因为种种原因,他来到了河南,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他感觉到再也实现不了小时的诺言,愧对家乡亲人,愧对社会的时候,他偶然间一次机会,遇到了“义工”他觉得找到了实现自己当年的愿望,回报社会的途径。从此他就全心全意的投入了做公益事业之中,坚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略微回馈一点点儿社会,自己用心做好自己的事儿,摸摸胸,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自己,不求别人理解,只求自己问心无愧就好!我说了这么多,道出这些不是博大家同情,也不是图大家可怜。只是想说,每个人都历经过不同经历,都不容易。但是呢,社会上好人还是多,多做好事,做善事,回馈社会,总会有福报的。公益大道上大家风雨同舟,同舟共济,一路走来,同甘共苦。不易!希望大家不忘初心,且行且珍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14 00: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