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无语吧 关注:726贴子:31,228
  • 11回复贴,共1

2017年(丁酉年)五运六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7年在甲子年里面是丁酉年,根据五运六气之的理论,丁壬化木,丁为阴干,故2017年大运为木不及之年,不及之年则有胜复之作,木运不及则金胜而火复。卯酉之上,阳明主之,二阳司天则二阴在泉,故丁酉年阳明燥金司天,中见少角木运,少阴君火在泉,总体而言,气温偏热偏燥。司天燥金克制中运木气,故岁气胜运。因而气候变化较为剧烈。


1楼2017-06-04 21:54回复
    《内经》云: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天气急,地气明,阳专其令,炎暑大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于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其谷白丹,问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其政切,其令暴,蛰虫乃见,流水不冰。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闷,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后而暴,介虫乃殃。其发躁,胜复之作,扰而大乱,清热之气,持于气交。


    2楼2017-06-04 21:55
    回复
      司天者,其气主燥,五行曰金,主收敛,木运不及,则生令不旺,君火主长令,主火主热。阳明燥金之气影响人体上焦,木运不及中焦,君火影响下焦。木运不及则上焦燥金收敛之性影响木气生发,容易引起中焦的肝气生发无力,而发生肝胆脾胃疾患。人身下焦主藏,君火在下易引起下焦火热之疾,是岁总体应注意预防心肺肝胆,方面的疾病,燥金在上易影响上焦之气生发,君火在下,影响燥金的收敛,故受运气影响,是岁的疾病会呈现上焦生发不及,下焦失于收敛的状态。也就是说木运不及就是人的肝气不足,而司天又是阳明燥金,年支也是酉金,金克木,所以明年人的肝气更容易郁滞不舒,肝病的人会出现危机,情绪上抑郁,而且司天阳明燥金是燥的,所以还会燥热,因此明年会躁烦抑郁烦热,更容易郁闷生气了。


      3楼2017-06-04 21:55
      回复
        丁酉年政策的推行偏于急切,而世界各地会有很多不理性的暴乱,包括各国之间,不理性,暴乱,骚乱,会更多的出现。全年受木运不及,金亢盛的影响,咳嗽咽肿,寒热发烧,先受寒而后又中热,小便不出,大便不畅,胸闷,疮疡,痤疮,痱子,右胁痛,少腹痛,肠鸣腹泻,寒中心冷,脾土燥而木弱,故脾胃多有冷闷,阴阳扰乱,暴毙生死没有一定的规则。而木被克制太久,必然会因郁而发,出现胃脘剧痛,两胁支满痛,咽喉胃口堵塞不通,食饮不下,甚则忽然晕倒,仆地,眼底出血,甚至看不清,脑出血等。


        4楼2017-06-04 21:55
        回复
          初之气,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阴湿土;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雨化。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


          5楼2017-06-04 21:55
          收起回复
            初之气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太阴湿土,木克土,土生金,湿冷之气凝滞于上,温热之气升动于下,气温会有冰肃感而人却有内热感。木为风,风为阳,土为湿,湿为阴。主为内,客为外,人秉之。因此,脾肾受伤,热风火气在内,面目浮肿,困倦,鼻衄,嚏欠,呕吐,小便黄赤,甚至淋痛。那么这个时候也可以出现土被木克制的情况,如果气候特点出现尘土被大风吹起的情况,就是土被木克,人的脾胃就容易被伤,这时候就要用补土伐木的方法。尤其是丁酉年,这个情况更容易出现,因为丁壬化木,即便是木运不及,仍然是木。当然如果已经生病了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辨证施治了,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果素体有其他问题,尤其是素体肝旺脾弱最好是在初之气到来之前就进行调理,方能祛病养生。


            6楼2017-06-04 21:56
            回复
              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阳相火;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君相之火当令,故阳乃布,火主长,故物乃生荣。君火加相火,火热甚,故厉大至。


              7楼2017-06-04 21:56
              收起回复
                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阳明燥金司天,故天政布,凉者,金之令。三之气主客气燥热交合,水流湿,火就燥,热者,火之渐也,故燥极也,燥极而泽,亢龙有悔也。


                8楼2017-06-04 21:57
                回复
                  三之气(5.21—7.20),主气为相火,客气为阳明燥金,司天也是阳明燥金,金凉而火热,借由前一气的两火相合,火热之气被金气收敛进入内部不易出来,这就容易形成火郁于内,燥敛于外的情况。燥热相合,持续到三之气末,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阳寒水到来,方能燥极而泽,化甘露而润众生。那么三之气燥极而火郁,必炎暑大行,热极转寒,若不及时润燥清火,必然耗散而人冷。而在三之气末便是司天在泉气交之时,这时候经历炎暑而四之气到来,天地气交,火盛燥极,化为雨泽,然后土厚湿聚之处,比如江南,四川等地,燥极而泽。天气地气,金火相持于气交(就是司天的阳明燥金和在泉的少阴君火),胜复互作,阴阳扰乱,天下乱局,易塞不通,人易病咳嗽咽肿,寒热急剧,淋闭寒战,当以咸治火,以苦治金,以辛兼苦。


                  9楼2017-06-04 21:57
                  回复
                    我老家连着阴雨天一些地方已经发起水灾,而我在的地方这个月基本就见了一场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7-19 2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