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军吧 关注:21贴子:153
  • 7回复贴,共1

飞将军才气天下无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汉有没有马镫?
欧洲人对马镫绝对是重视的,时间:公元5世纪,人物:匈奴人阿提拉
但是在中国古代,空白。没人认为马镫惊天动地。
在这里我需要知道的是,360度无死角的射箭,需要马镫吗?蒙古人的骑术,人是不在马背上坐实的,西汉的骑兵,也是一样的骑术吗?不知道,据说在西安挖地铁的时候,有西汉墓壁画上明显有马蹬,反正是比有实物马镫的晋公元300多年这个时间要提前很多。再往前,项羽战彭城,胜了但对刘邦军实力影响微小,有可能是近战不利=没马镫??不知道了。姑且认为秦汉以来骑兵大发展的过程中,马镫的代替品很早就出现了(项羽时代),但马镫的进化过程是渐进式的,既没有成为骑兵发展的关键阻碍,也没有成为革命性飞跃的契机。而骑兵战术的发展也类似,发展,但没有突然的变化,变革。
李广和很多当时的军人的处于这发展的过程中。


IP属地:上海1楼2017-06-13 11:43回复
    从史记中读李广,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与我相似的疑问,李广比其它将领和士兵强在哪里,为什么他的名气那么大?我看到的是,其一,才气在哪里,其二,终日寡言,与老兵谈/演军事,内容是什么?其三,为什么匈奴人不敢挑李广守的郡,要知道狄山博士空谈和亲被汉武问能守一郡,守一县,守一障,逼着去守一障还送了性命,李广是怎么让匈奴人长了记性/匈奴人在李广手里吃了什么亏?


    IP属地:上海2楼2017-06-13 11:49
    回复
      匈奴并不是一个整体,应该说他们真正关心的从来都只是他们的部落和亲人。
      杀戮,一方面是震慑,一方面却又是制造仇恨,农业民族的军事理论推崇的是前者。
      李广要做的无非两件事,
      其一,让来犯之敌的收获降低,甚至没有收获。
      其二,让来犯之敌付出足够的代价。
      显然,他做到了。
      我的知识里,要做到这个,
      第一,在当地要有威望,令行禁止,军队所保护的民众听从指挥,也方便保护民众自身和财产的安全,这样立下口碑,由此,当李广不幸身故,必然这些人是十分悲哀的。
      第二,广撒斥侯。李广的军队并不以军纪严明为目标,有很大的灵活性,为了这灵活性不成为混乱和盲目,他和他的心腹必然掌握大量的斥侯。这些斥侯,最基本的就应该是识路和识人。
      第三,直接的战斗力。李广之子李敢表演过万马军中任来去。而史记中对李广的记录,几乎都是个人勇武。个人与军队,武功与战斗力是怎样的关联,史记没写,只凭脑补了。


      IP属地:上海3楼2017-06-17 23:00
      回复
        https://tieba.baidu.com/p/4520177714?pid=88888281133&cid=0#88888281133
        这个飞,所指的应是及时,准确地出现在防守第一线,好象不是从哪里赶来,而是飞到的。从天而降。
        李广传中,我们不只一次看到李广熟知匈奴各种作战方式的弱点,那么知道布置防守并且有效地打击入侵者,甚至匈奴不敢犯境,也是顺理成章。还记得天下才气无双吗。打仗的时候,对方按你的设定,钻到套子里挨打,什么感觉??飞将军来了。
        好有画面感,李广传就是这样的,但它的记录也太重画面感了,除了光彩亮相,它能不能记点战略战术呀?好象司马迁真不善长这个。


        IP属地:上海4楼2017-06-20 23:44
        收起回复
          《李将军射法》三篇(7)。右兵技巧十二家,百九十九篇(17)。(7)《李将军射法》书已亡。李将军:李广。(17)右兵技巧十三家,百九十九篇:今计十六家,多三家;二百零七篇,多八篇;宜补“图三卷”。 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48b00b5a15.aspx


          IP属地:上海5楼2017-09-21 10: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