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吧 关注:1,688贴子:2,636
  • 27回复贴,共1

看完《放学后》!为什裕美子要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完《放学后》!为什裕美子要杀前岛,过不下去离婚不行吗?老铁们什么看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15 14:30回复
    还有书中,说到弄湿女更衣室外面衣柜,是为了老师进里面换衣服。但,女更衣室都是锁门的,没钥匙怎么弄湿。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15 14:33
    收起回复
      我也剛看完 是由男更衣室那邊過去啦 不是有痕跡嗎?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6-18 07:03
      收起回复
        求资源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26 12:13
        收起回复
          昨天刚看完,没怎么看懂。 我感觉女主觉得自己太悲惨,如果提出离婚,那前面的铺垫就没用了,应该是剧情发展


          IP属地:浙江5楼2017-07-28 12:07
          回复
            总觉得前面描写的很细节,很浓重,到最后真正被杀了,反而就那么一点点,草草被杀的感觉...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20-02-06 07:36
            收起回复
              这样才能和情郎私奔


              IP属地:黑龙江来自手机贴吧7楼2020-02-07 15:45
              回复
                因为裕美子的孩子被打掉了 书中也说了一个人可能因为一件小事恨一个人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8楼2020-02-11 23:58
                收起回复
                  前岛大概是不同意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3-05 22:05
                  回复
                    我觉得是为了更好的留白,给读者想象空间。假设主角死了,那么不管后面抓没抓到裕美子,都可以将两起谋杀归为一类,即同一案犯所为。裕美子正好利用她认为的有人要杀前岛而把责任全推给之前凶案的谋杀者。因为真相只有主角本人才知道,事实就是没有人要杀主角,那么裕美子自以为聪明的一招可能会把全部的谋杀引向自己而真相被永远掩盖。另一种情况,主角没死,故事就又会改变。当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我觉得把看似不相关的谋杀安排到一起会使故事更有意思。(个人观点)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7-04 09:44
                    收起回复
                      而且前面已经铺垫很多了,他对妻子很冷淡、孩子、妻子开始买首饰、妻子对丈夫同事的死反响等等我就觉得妻子有问题,但是又觉得之妻子不可能做出学校里的种种操作,可能就是前岛一次次说出有人要杀他,增加了妻子想杀他的决心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7-04 09:52
                      回复
                        前岛不知道死没死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9-19 12:54
                        回复
                          看到最后才感觉恐惧,这是一个死结
                          就是因为前岛告诉过裕美子,自己曾被各种方式被人谋杀未遂,所以裕美子才让她的情夫?通过这一点来杀害前岛。
                          事实前岛之前各种被谋杀,是惠子惠美她们为了杀害两位男老师而故意做的陷阱,让他人以为想要杀死的是前岛。
                          很明显,前岛虽然知道了真相,但是没有打算像警察说明。
                          但是,前岛死了。
                          如果都保持沉默,包括前岛在内的3位老师都将这样死去,找不到凶手。
                          如果惠子和惠美,愿意坦白,说明真相或许前岛的妻子才会被找出。


                          IP属地:河南13楼2021-06-23 15:18
                          回复
                            其实个人觉得,不能单纯的理性去看,要带一点点感性的角度和认知。
                            书中多次提到机器来自比,索取孩子,自由和快乐(文章最后一页)能给她想要的东西,必然会视我为障碍。客观来说对妻子说有人追杀,或许变成了导火索。
                            其实现实也并不乏如此,为了所谓的人生必备的去结婚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难免拥有反抗情绪。人都是情绪化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3-08 2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