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风景吧 关注:1,561贴子:16,147

日本的渍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龍昇
渍,有浸、沤原意,还有浸渍造词,用“渍物”一词概括了酱制、盐制、腌制、浸制、泡制、沤制过的食物,分类方便,说起来也方便些。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6-26 08:16回复
    渍物,可据腌制咸菜的调味料分出盐渍、酱油渍、酱渍、醋渍、辣椒渍、糠渍、粕渍、麹渍等数类。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6-26 08:18
    回复
      在日本便利店或火车站买到的盒饭里,往往会看到米饭中间放了一枚红色或紫色的半干皱尚湿润的梅子,它叫梅干,它的味道又咸又酸,是典型又普遍的“盐渍”。日本梅自中国传入历史很早,初以文化形式种植、欣赏、歌颂于皇室、贵族、文人间,梅干初制,也是他们先尝到的。梅本身就有止痛解热之效,梅干除去很能下饭,还可作预防痢疾等肠胃病之药,于是它成了过去日本人行军作战、今日出门旅行的携带药、预防药。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6-26 08:21
      回复
        梅干制法:成熟的梅子洗净、将梅子和食盐一层层地铺入用烧酒消毒过的容器里、梅子上面压上石头、大约一个月时从梅子里腌出压出的水分淹没了梅子、取出梅子擦干后放平底竹箩晾晒三四天即可。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6-26 08:23
        回复
          梅干的红色或紫色,出自青梅腌制途中加进的紫苏,而和歌山选用的当地品种白梅制的梅干没加或少加了紫苏,黄色,味美价昂。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6-26 08:24
          回复
            盐渍的材料许许多多,白菜、萝卜、黄瓜、茄子等蔬菜根菜,瓜果、鱼肉,鱼还包括了鱼子、鱼内脏。而用盐渍方法做出的海胆、鲻鱼卵巢、海参的肠或卵巢,成了日本三大珍味和下酒的好菜。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6-26 08:32
            回复
              了解了盐渍是用盐腌制的咸菜,酱渍、酱油渍、醋渍、辣椒渍也就好理解了,它们和盐渍不同的是或多或少加了些糖或甜味料。比如辛子明太子,便是将明太鱼的鱼子用辣椒和香料腌出来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6-26 08:37
              回复
                盐是日本自古以来有之,味噌源于中国的黄酱,日本最初的酱油——和歌山“汤浅酱油”,是豆酱腌蔬菜溢出的汤汁,制法是镰仓时代日本留学僧觉心在南宋径山寺学到的。因此有日本学者认为渍物是中国酱传入而开始制作的,不管怎么说,酱渍是酱缸酱桶里腌制出来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6-26 08:39
                回复
                  可称独具日本特色的腌菜是糠渍,是在米糠里腌制出来的。“吃糠咽菜”在这里变成了“糠腌蔬菜”,贫苦艰难的生活也变成了普通或小康的日子。你可在日本许多城市里看到类似中国酱园的渍物专门店,和“天源酱园”“六必居”看到的青花大缸不同的是这些专门店在门前摆的是一排排大木桶,里面就有盛着米糠,腌着白萝卜、白菜、黄瓜、茄子的大木桶,它也是日本特色。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6-26 08:41
                  回复
                    这里说的米糠,是米糠煮沸或炒热,冷却后掺进低浓度的食盐水、经过充分发酵而做成的“糠床”。在糠床里埋一夜的渍物叫“浅渍”,埋了许多日子的叫“古渍”,你可以看着木桶里插的字牌依自己喜好购买。在百货店的食品部有着包装精美的糠渍腌菜,可买作礼品。在超市里有密封包装的糠床卖,可供小家小户自己做糠渍。让黄瓜茄子睡进糠床谁都会,但切记那糠床得经常倒腾使它常透空气。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6-26 08:43
                    回复
                      日本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渍物叫泽庵,它是用了糠渍、盐渍、糖渍等混合方法腌制出来的:将一种很长的白萝卜晾干变得柔软,将糠粉、盐、碎糖、干柿子苹果等干果皮和捣碎的栀子果搅拌成混合粉,在容器里一层粉一层萝卜地铺好,最后压上石头放置个把月即可。它有咸甜之味、果实的微香,碎栀子果使其颜色泛黄。泽庵这种腌菜之名,传说出自四百余年前一位叫泽庵宗彭的天台僧的手艺。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6-26 08:45
                      回复
                        了解了糠渍,就好理解粕渍和麹渍,粕是糟粕、是酒渣子,麹是酒曲。
                        日本的渍物,还可依地方特产、地方制作特色和地名来取名。比如前述的和歌山梅干,依白梅今产地南高地区和古地名而叫南高梅干渍或纪州梅干渍,比如广岛菜渍是用一种大如白菜的油菜腌制的,比如奈良和京都的渍物统称为奈良渍和京渍。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6-26 08:57
                        回复
                          奈良渍使用的材料多是白瓜、黄瓜、西瓜等瓜类配以生姜,腌制方法是先盐渍去水分再反复粕渍。瓜熟蒂落时节腌,渍到寒冬食,它色暗而黑红,切片之后有些阴翳之美,它有酒的芳醇,吃多了别开车上路。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6-26 08:59
                          回复
                            京渍是用自古就传来日本、生根于京都的“京菜”腌制的,代表菜有白萝卜、大头菜等根类菜和茄子、辣椒、南瓜等,它虽也采取盐、酱、糠、粕多种渍法,但全体来讲是味清淡、飘清香、色靓丽,京渍的代表“千枚渍”是盐渍的大头菜,切得薄如纸,色洁白透明,另一代表叫“柴渍”,是茄子片加紫苏盐渍的,将原本紫皮的茄子渍出了贵族紫。京渍沉淀了悠久的京都文化,堪称日本渍物的代表。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6-26 09:15
                            回复
                              不少日本渍物的用词和命名挺有意思。
                              新香:新鲜的蔬菜经一夜的“浅渍”又常被称作新香。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6-26 09: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