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吧 关注:7贴子:860
21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7-07-01 16:53回复
    1942年7月1日起,德军进行不间断射击,第8航空军的出击增至每天1500架次,120000枚燃烧弹席卷塞瓦斯托波尔,排炮达到暴风雨般猛烈的程度,市区建筑全部被炸毁,公路、图书馆、公园、学校荡然无存。
    德军接着使用重型燃烧弹和火箭弹进行大焚烧,无数火球流星般地向城市飞来,斯图卡机群也开始低空扫射。塞瓦斯托波尔笼罩在地狱之火中,这种情形恐怕只有在启示录里才看得到。不过,尽管城市毁坏得如此严重,但市民和守军基本上毫发无损。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7-07-01 16:53
    回复

      1942年7月1日起,德军进行不间断射击,第8航空军的出击增至每天1500架次,120000枚燃烧弹席卷塞瓦斯托波尔,排炮达到暴风雨般猛烈的程度,市区建筑全部被炸毁,公路、图书馆、公园、学校荡然无存。
      德军接着使用重型燃烧弹和火箭弹进行大焚烧,无数火球流星般地向城市飞来,斯图卡机群也开始低空扫射。塞瓦斯托波尔笼罩在地狱之火中,这种情形恐怕只有在启示录里才看得到。不过,尽管城市毁坏得如此严重,但市民和守军基本上毫发无损。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7-07-01 16:54
      收起回复
        6月28日,由空军第8军提供大规模的空中支援,第2集团军提供左翼保护,霍斯指挥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突破苏军第13和第40集团军防线交界处。6月30日,保卢斯指挥第6集团军向苏联西南方面军发动进攻,击溃第21集团军以及里亚贝舍夫指挥的第28集团军。同日,当戈利科夫向斯大林报告第13集团军仍在坚守阵地的时候,帕尔谢戈夫少将指挥的第40集团军已被击溃。斯大林拒绝苏军进行战术撤退,他亲自对战斗进行遥控指挥,派遣几个坦克军前去增援布良斯克方面军,却没有授权戈利科夫对这几支坦克军的战术部署进行充分控制。在斯大林的督促下,上述几支后备部队虽然很快进入战场,但缺乏统一组织,混乱无序、各自为战。希特勒越来越强调消灭苏军的重要性,7月1日,德军第2集团军调头向南推进,在旧奥斯科尔与第6集团军会师。苏军第40集团军进行了殊死抵抗,其中大多数人在德军7月2日完成合围之前向东逃离。7月3日,第4装甲集团军抵达沃罗涅日西部的顿河上游。此时,在德军的进攻下,布良斯克方面军南翼与西南方面军北翼之间出现一个64公里的缺口。
        7月3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利久科夫少将率领布良斯克方面军下辖的坦克第5集团军向德军第2集团军左翼发起反击。坦克第5集团军装备800辆现代坦克,尽管战斗力极强,仍然无法与经验丰富、骁勇善战的德军对垒。他们遭到德国空军的猛烈打击,坚持战斗到7月8日,但没有阻止德军向沃罗涅日推进。在德军第2集团军右翼,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已经逼近顿河。在这种情况下,戈利科夫受到了被降职的极不公正的对待。此次失误实际上是苏联最高统帅部的过错,他却成了替罪羊。7月5日,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取代戈利科夫,担任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则被降职为沃罗涅日方面军副司令员。
        沃罗涅日位于顿河上游以东公里处,是莫斯科与顿河湾之间主要的公路与铁路枢纽。由于诸多原因,苏联对该座城市极其重视,而德军更是对其垂涎三尺。根据“蓝色”行动方案,德军第2集团军将在库尔斯克与沃罗涅日之间建立一处防御阵地,以便在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根据“蓝色”行动第三阶段作战计划沿着顿河向沃罗涅日东南部推进时保护其后方。可见,该城市对于德军成功实施“蓝色”行动至关重要。同样,沃罗涅日对于苏军在北部和南部之间实施战略机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该市落入德军手中,就可以将其用做后勤支援的跳板,直接进攻莫斯科;或者向东推进161公里,切断斯大林格勒―坦波夫―莫斯科之间的铁路交通,迫使苏军为了保持与南部的战略物资供应路线,不管德军是否在沃罗涅日北部或南部活动,只能够向东迂回。希特勒认为,问题关键在于不能让沃罗涅日影响到第4装甲集团军向东南方向推进的步伐。7月5日,博克向希特勒建议,沃罗涅日的防御比较薄弱,有可能被轻易攻破。希特勒勉强同意了博克的计划。博克立即派遣第40装甲军向沃罗涅日南部发起进攻,第4装甲集团军其余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跟进支援。然而,令希特勒大为恼火的是,德军严重低估了沃罗涅日苏军守备部队的实力,德军不但没有迅速占领该城,第48和第24装甲军反倒在该市陷入困境。直到7月9日,德军才占领了沃罗涅日。
        “蓝色”行动第一阶段已经结束,战果远远没有达到希特勒的要求。虽然德军攻占了大片土地,但在顿河西部实施“大规模歼灭战”的过程中,只俘虏了4万人。当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大部分兵力在沃罗涅日激战时,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识破了德军欲从北部对其分割包围的图谋,于是迅速向东撤退。直到7月8日,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才开始前进,在应付苏军的后撤战斗中,进展非常缓慢。沃罗涅日一战使希特勒恼羞成怒,罢免了博克的司令官职务,7月9日,他首次对“蓝色”行动进行重大调整。如同1941年8月的“第33号元首指令”对于“巴巴罗萨”行动产生重大影响一样,这次调整也将对战斗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被拆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威廉·利斯特指挥,包括第1装甲集团军、第17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以及意大利第8集团军。根据希特勒的计划,A集团军群将向东部推进,在全歼不断撤退的苏军之前,与第4装甲集团军会合。随后,A集团军群将调头南下,夺取罗斯托夫,率先向高加索地区发起进攻。B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冯·魏克斯指挥,下辖第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2集团军以及匈牙利第2集团军。在德军第6集团军与第4装甲集团军向东推进切断伏尔加河的同时,仆从国军队以及德军第2集团军对其北翼提供保护。攻占斯大林格勒并非德军的进攻目标。7月13日,希特勒从第6集团军抽调第40装甲军南下,在罗斯托夫北部161公里处的米勒罗夫诺执行合围任务。然而,在7月14日,德军只俘虏了万人。事实上,苏军已经顺利撤退到了东部。与1941年不同的是,苏军不再一味地坚守阵地、顽强抵抗直至被德军残酷消灭。7月6日,斯大林终于同意对苏军战略进行根本性调整,允许苏军放弃阵地,以便为胜利争取时间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7-07-01 17:08
        回复
          又开实验场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7-01 21:21
          收起回复
             正当护航舰队全力抗击袭击的时候,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达德利·庞德忽然得到一份未得到证实的情报说,最大战列舰“梯匹兹”号已经离港出航。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7-07-05 05:30
            收起回复
              IP属地:黑龙江7楼2017-07-22 22:17
              收起回复


                IP属地:黑龙江8楼2017-07-22 22:52
                回复
                  在清末洋务运动后期,清政府开始兴建海军,当时共形成了北洋、南洋、广东、福建等四支舰队,总的排水量绝对是全亚洲第一。而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惨败,被包围,最后全军覆没,为何其他三只舰队却袖手旁观,没来救援,他们在干什么?首先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南洋舰队、广东舰队实力还是很强的,这一点可以在中法海战中得到验证。

                  法国那可是老牌的西方海上强国,但在南洋舰队的打击下,法国海军惨败,中法战争以大清的胜利告终,虽然最后还是签了不平等条约,这里完全可以看出来南洋舰队的实力。就连日本人也说,如果大清集合北洋,南洋、广东、福建四大舰队,那么日本绝没有胜算。那么为何当时其他三支舰队都没北上救援北洋舰队呢?主要是三个原因。

                  一是,战略错误。
                  其实早在建立海军的时候,袁世凯等有识之士都建议,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大舰队合并,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样近可以防御沿海,远可以御敌于外,而且四支舰队在一起,那实力远远超过日本海军。但是,这个建议被慈禧和李鸿章否决了,慈禧害怕军队集中于个人,尾大不掉。

                  而李鸿章意图更简单,要建设自己的军队,而不是国家的舰队。因此,在建设上,四支舰队相互独立,没有统属关系,没有协作关系。而且当时的建设思想落后,以保境安民,守卫江河沿海为任务,形成了各自的任务区。中法战争北洋舰队也没来,而北洋舰队遇难,南洋和其他舰队也不会去。

                  二是,矛盾已久。
                  南洋和北洋舰队当时别说合作了,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个人恩怨,北洋舰队那是李鸿章的,南洋舰队那是左宗棠建设的。而两个人又是死对头,恨不得致对方以死地。而左宗棠死后,南洋等舰队都掌握在湘派达成的手中,恩怨很深。

                  还有就是分配不均,虽然同为海军舰队,但是因为李鸿章当道,主政。因此,厚此薄彼,将原本属于南洋舰队的费用挪用北洋。在建设海军花费的3000多万两白银中,南洋只得到了500万两,而且李鸿章经常以各种理由克扣南洋的军饷和军费。最终使得两军的关系势同水火,怎么可能救援?

                  三是,力不从心。
                  左宗棠在的时候,南洋海军其实虽然整体吨位不行,但是训练有素,个个精兵强将,这也是打败法军的基础。但是左宗棠一死,南洋海军就流于形式了,不仅缺乏训练,而且贪污严重,微薄的军费也被贪污很多。当时的情况是,南洋等舰队不仅军纪涣散,缺乏训练,更为严重的是军备松弛,兵器奇缺。

                  其实光绪也下令南洋舰队等北上支援,但南洋舰队等都以武器落后等原因,拒不参战。其实,在晚清时期,朝廷对地方的统治力量已经很弱了,当时的督抚,那是手握重兵,权倾一方,难免各自为政,患得患失。所以,在北洋舰队被围困的时候,自然不会有人去救援。以至于战后,人们说,甲午战争其实是李鸿章一个人和日本打,怎么能不输呢?


                  IP属地:黑龙江9楼2017-07-30 10:06
                  回复

                    沃尔特.诺沃特尼正装照
                    高昂的斗志和无畏的精神使得诺沃特尼很快在“绿心”联队中脱颖而出。不过,也正是这种性格起初几乎让他丢了性命——在1941年7月19日当天里加湾上空发生的战斗中,忘乎所以的诺沃特尼在击落3架苏军飞机后不慎被一架“伊-153”战斗机击落。落水的诺沃特尼在没有任何食物和水的情况下独自挣扎了3个日夜,其间曾遭遇从上空飞过的德国战斗机和附近出现的苏联海军驱逐舰,但两者都没能发现他,诺沃特尼曾一度濒临自杀的绝境,甚至开始考虑写临终遗言。不过,坚强的意志还是让诺沃特尼战胜了自己,最终诺沃特尼凭借一只橡皮筏借助水流向南漂流,最后成功抵达40英里外的岸边,两名拉托维亚渔民发现了他,诺沃特尼因此获救。这次与死亡的亲密接触彻底改变了年轻的“诺维”,为了纪念这次遭遇,也为了给自己未来的战斗生涯带来好运,诺沃特尼在此后的每次出击中都要穿着第一次被击落时穿的那条裤子,而在战斗中也变的更加谨慎和小心。

                    1942年诺沃特尼的Bf 109F-4座机
                    1942年8月4日,诺沃特尼参加了列宁格勒上空的激烈空战。根据诺沃特尼的回忆,“当时天空晴朗,我们轰炸机编队的四周很快就布满了前来拦截的苏联战斗机。我咬住一架米格-1后完成了一个迅速转向,我的Me 109因此占据了一个良好位置。我随即瞄准开火,那架飞机被击中后起火坠向地面。其余的苏联飞机很快开始溃散,不过我们的Me 109显然速度要快的多。于是我瞄准一架落后的苏联飞机连续开火,将它的机翼打的粉碎!这时,地面防空炮火变的越来越猛烈,我在作了一个180度转弯后又发现了4架伊-18正从上方攻击我们的轰炸机。我抢在一架苏联飞机之前迅速开火,我可以看见它尾后拖着浓烟向地面俯冲而去。我算了算,这应该是我今天战斗中的第6个战果了。正想到这里,第7个战果接踵而至——当我正要返航时,一架苏联飞机一边爬生一边向我直扑过来。我稍作调整后立即开火,那架飞机中弹后显然失去了控制,旋转着坠向地面……”
                    在初期的战斗中,诺沃特尼击落40余架苏联空军战斗机。而在1942年8月4日当天的空战中,发挥出色的诺沃特尼一举击落7架苏联飞机,从而将自己的空战战果提升到54架,这也使得诺沃特尼真正跻身德国空军顶尖王牌之列。1942年9月4日,诺沃特尼被授予了骑士十字勋章。10月25日,诺沃特尼奉命开始担任“绿心”联队第9中队中队长。

                    1942年7月诺沃特尼驾驶Bf 109F-2空战归来
                    由于诺沃特尼驾驶的Bf 109F和Bf 109G性能相对来说较优越,这些胜果的取得多少显得有些容易。就在14个月后,诺沃特尼的空战战果达到了250架!截至当时最后一架被诺沃特尼击落的敌机是一架P-40战斗机(1943年10月15日)。诺沃特尼也因此成为当时德国空军中的头号空战王牌!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17-08-04 06:37
                    回复
                      《北支详细图:事变中心地域》,昭和12年(1937年)8月5日东京九段书房发行。地图近二开大小,单面彩印;主要表示以河北为中心的华北各省形势,比例尺260万分之一。该图的出版发行其主要目的是在七七事变爆发后,为日本国内社会各阶层及时了解和掌握以事变发生地为中心的华北政治、行政现状。故而在封套上专门标注了“事变之中心地域”的字样。 图中除了在河北省区域内用红线及红色字体标出了“冀东自治政府”这个傀儡政权外,还用蓝线和蓝色字体标出了“冀察政权”的范围。所谓“冀察政权”,正式名称为“冀察政务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 为满足日本“华北特殊化”要求于1935年11月设立的一个妥协性行政机关。以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为委员长,直属行政院,负责处理河北省、察哈尔省、北平市、天津市一切政务,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在人事、财政、税务等诸方面均有一定的独立性。 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后,平津卫戍司令部改组为冀察绥靖公署,由宋哲元兼任主任,宋同时兼任二十九军军长和河北省政府主席。萧振瀛任天津市长,秦德纯任北平市长,张自忠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宋实际成为独掌华北军政大权的实力人物。委员会有委员十六人,设秘书、政务、财务三处,经济、外交、建设、交通、法制五个委员会。成员成分相当复杂,还包括亲日分子王揖唐、王克敏、齐燮元等人。但宋本人及宋部广大官兵并未与汉奸或侵略者沆瀣一气,最终毅然决然地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殊死搏斗。 日本在事变爆发之后出版的为数不少的与事变有关的地图中,标示出了“冀察政权”的较为少见。日军希望宋哲元与殷汝耕的伪冀东自治政府达成“合作”的意图落空,这个已是“人去楼空”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对侵略者来说失去了最后一丝利用价值,8月6日日军扶植了以江朝宗为首的汉奸傀儡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随后于20日宣布解散。(浏览大图可右键在“新窗口”或“新标签页”打开链接)










                      IP属地:黑龙江11楼2017-08-05 19:53
                      回复

                        又是一年立秋,盛夏光年渐行渐远,秋风秋月,红叶寒鸦将逐渐取代暴雨骄阳,接天莲叶。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曳露为霜,敏感的诗人们已有所觉,于是写下了有关秋景的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秋风词》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古典君: 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写与一个深秋的月夜。诗中的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使全诗显得凄婉动人。

                        《秋兴八首·其一》
                        【唐代】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古典君:这首诗以“秋”作为统帅,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以及对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全诗于凄清哀怨中有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典君: 这是王维“诗中有画”的代表作。全诗将雨后秋凉,松间明月,清泉流声的美景以及浣女喧笑,渔船穿荷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

                        《 秋词二首 》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古典君: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虽然被贬,但却能一反悲秋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借黄鹤冲霄,表现了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展露了高扬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唱出了一曲非同凡响的秋歌。

                        《秋思 》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古典君: 这首描写的是宦游在外的诗人,面对秋天的景物写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及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诗中寓情于事,不同于盛唐的情景交融,而是偏重日常写实,真切细腻地表达思乡之情。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典君: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捕捉了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进而咏物言志,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表露了内在的精神世界。

                        《长安晚秋》
                        【唐代】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古典君:这首诗中作者登高眺望的景色,写了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继而抒发了远离家乡心,羁旅思归的情感。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果结合起来, 景语即是情语,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古典君:这首作于词人与丈夫离别之后,寄寓着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附:秋景名作《秋声赋》
                        《秋声赋》
                        【宋代】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17-08-07 12:17
                        回复

                          最后朱元璋开始在全国上下实行卫所军制度,简而言之就是要将军队安插到地方上和农民一样种地,守屯结合。这样一来,朝廷表面上养兵百万但是却不用掏一文钱,地方上的那些军队有自己的军田可以耕种,基本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时间长了下面的士兵们就出现了不满情绪,但是,也大都敢怒不敢言,有的则直接从军队中逃跑回了家中务农。军官们的胆子变得更大了,他们隐瞒实情不上报朝廷,反而年年增加军队中士兵的人数,为的就是能够领到朝廷发放的军饷。

                          嘉靖在位的时期是倭寇们最为猖狂的时间段,他们在沿海地区就像蝗虫一样侵扰着当地的百姓。数十个倭寇竟然能够一路杀到了南京城下,朝廷没办法只能呼吁百姓们都去抵御。

                          但是,大明朝最后还是决定关闭自己的海上贸易,眼看着国力日渐衰弱,只能采取这种消极政策来抵御外辱。但是,沿海的这些居民们也是靠着海上的运输贸易才能养家糊口


                          IP属地:黑龙江13楼2017-08-07 19:04
                          回复
                            塔里村竖起了一根上百米高的国旗杆。当时由于安全方面的担忧,巴基斯坦以旗杆上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为由表示强烈抗议。

                            此次巴基斯坦竖起的这根400英尺的旗杆,就位于紧邻印度阿塔里村的巴基斯坦瓦格赫口岸。并且,巴基斯坦一侧的国旗杆比印度一侧的还高出了50英尺,约合15米。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旗杆上的这面巴基斯坦国旗长度超过36米,将是世界上第8大国旗。

                            巴基斯坦一侧的旗杆竖起后,印度方面也同样以安全威胁为由向巴基斯坦表示了抗议。
                            印巴降旗仪式:没有硝烟的较量
                            而事实上,不仅是旗杆高度的较量,在印度阿塔里村和巴基斯坦瓦格赫村的边境口岸,印巴两侧每天同时举行的闭关降旗仪式也声名远扬。仪式也被外界称为“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1947印巴分治以来,两国每天日落时分都会在这里分别举行闭关降旗仪式。这一仪式逐渐成为具有表演性质的旅游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
                            相关新闻
                            印巴边界印度国旗杆“打光棍”:杆高旗大屡破损,当局急寻招
                            原本为展示国威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印度最高国旗杆落为一根“笑柄”。

                            4月初以来,这根位于印巴边界线旁的旗杆一直处于光棍状态,原因是旗杆太高,国旗太大,不胜风力,屡屡破损。
                            距离8月15日印度独立日只有十多天了,当局正着急寻求对策。
                            这根旗杆高360英尺(约合110米),重达55吨,悬挂着印度最大国旗,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20英尺和80英尺(约合37米和24米),重量接近100公斤。
                            在这根旗杆今年3月初投入使用前,印度最高国旗杆位于恰尔肯德邦首府兰契市,高度为300英尺(91米)。
                            最高旗杆所在的阿姆利则市内原先有一根高达170英尺(52米)的国旗杆,离印巴边界不远。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旁遮普邦政府花费大约3500万卢比(约合367万元人民币),在距离印巴边界线仅150米的地方又竖起这根旗杆。据称,在边界线对面数十公里外的巴基斯坦拉合尔市,都能看见这根旗杆顶端悬挂的印度国旗。
                            然而,4月初以来,这根原本为显示国威、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而竖立的旗杆却一直没有悬挂国旗,成为一根巨大的“电线杆”。
                            《印度斯坦时报》7月31日报道,由于旗杆太高,顶端风很大,国旗在大风中3次受损,迫使当局不再升旗。阿姆利则市一名高级官员曾致信邦政府求援,说每次被迫从这根能从巴基斯坦遥望的印度最高旗杆上降下破损的国旗,对印度而言都是一次“尴尬”。阿姆利则市议员古尔吉特·辛格·奥贾拉说,他已经要求市政府确保8月15日印度独立日当天,印度国旗能在这根旗杆上飘扬,“哪怕只有一天也好”。不过,旁遮普邦政府至今仍然对这个问题束手无策。奥贾拉认为,可行的办法包括降低旗杆高度或者采用更坚韧的材料制作国旗。
                            不仅这根最高旗杆,阿姆利则市内那根52米高的旗杆也有同样问题,已经因为大风的破坏力更换了14面国旗。为更换这两根旗杆上的国旗,当地政府已经耗费150万卢比(15.7万元人民币)。
                            负责维护这两根旗杆及国旗的机构主席苏雷什·马哈詹3月底曾感叹:“这两根旗杆上的国旗创造了成本新纪录,爱国主义的成本也太高了。”
                            马哈詹说,邦政府官员曾承诺,会有专门团队维护两根旗杆上的国旗。但是,经查找,相关文件中根本没有这一内容。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17-08-07 19:05
                            回复

                              日本是个小岛国,向来就是天灾不断,尤其是以地震最为频繁。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国内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关东大地震,里氏八点一级地震。这场地震没有任何事先征兆,说发生就发生,突如其来地席卷了整个关东,整个关东差点全部覆灭。

                              据统计,日本这次地震总共导致15万人遇难,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人更是多达200多万,整个关东被毁的房屋多达七十万所,给日本经济造成了300多亿美元的损失。

                              溥仪当时已经被赶出皇宫,但是当溥仪得知日本发生地震,竟然也凑了30万美元讨好日本。就这点来说,从后来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时给溥仪的“优待”,溥仪真可谓是有先见之明。

                              在日本发生危难的时候,中国能够不计前嫌地给予援助,那么日本在地震过后,国内经济开始复苏以后,又是怎么对待施以援助之手的中国呢?日本在地震过后的第8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九一八事件,开始一步一步入侵中国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17-08-07 19: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