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39,345贴子:14,619,862

【理性讨论·】剑桥硕士生对奴兮的采访,关于汉服运动的那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采访者:我大概介绍一下论文背景,是关于汉服在中国博物馆内的展示解读方式和汉服在汉服运动中被赋予意义的比较,以此了解当代汉族对于族裔身份的需求和认同。
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汉服并加入汉服运动的呢?答:我是从13年开始穿汉服,正式在现实中参加汉服活动是从去年开始
问:有什么特别偏爱的风格嘛?答:个人比较喜欢穿明制汉服,明制汉服留下的文物比较多,形制考证最为完备。
问:穿着的频率呢?答:跟汉服日常党还是没法比的,我喜欢在各地旅游的时候穿,过节,以及有时周末或者寒暑假会时不时穿出去的
问:嗯嗯 我也喜欢明制 英伦汉风社游戏活动穿的明制看起来质量超好。你是为什么喜欢汉服呀? 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让你觉得汉服是你的首选么?
答:我喜欢汉服,是因为偶然间读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告诉我“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个历史观,给我心灵的震撼很大,我很喜欢历史,也读过一些史书,但是却从来没有这么思考过历史,以往那么多年,我从未意识到过自己的汉人身份,以及改朝换代与亡族亡天下的区别,由此,我认真学习了明末那些历史,了解到剃发易服之痛、文化精神沦亡之痛,所以我义无反顾的喜欢上了汉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更是因为它深层次的意义。


IP属地:上海1楼2017-07-19 17:57回复


    IP属地:上海2楼2017-07-19 17:59
    回复

      问:所以对于您来说 汉服是一种历史传统是么?
      答:说历史传统有点浅显了,应该说是一种民族精神、民族风骨,华夏华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汉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衣冠的民族,也历来被称为衣冠上过、礼仪之邦,然而,自满清入主中原,汉人便毁了文化,断了脊梁,精神文化上备受奴化,汉人麻木不仁、甘作顺民,至今,三百多年了,汉人却依旧自卑到骨子里,没有民族自信,也丢失了文化道统,更没有汉唐那种精神风貌,汉服复兴,复兴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民族自信、民族精神风貌、华夏正统文化的回归,正本清源,重塑汉魂。
      问:很有意思,所以所以您觉得作为“汉民族”的一份子是什么意思呢? 是有什么特殊的民族特质么?汉服是承载象征了这些民族特质么?
      答:作为汉族的一份子,没有什么特殊的,对于我来说,就是作为一个汉族人对本民族的热爱,对汉文化、华夏风骨没落的惋惜,我想,这是作为一个人很基本的情怀吧,就像维族人爱维吾尔族,苗族人爱苗族一样的,汉人也应该热爱汉族。至于民族特质嘛~我认为汉服承载了这些民族特质,这是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起到明末止汉人一脉相承的衣冠,它见证了华夏的历史,也处处体现着华夏的理念与风貌,比如汉服中的“交领”元素,它的对称就体现着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而袖子,则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问:嗯嗯 那既然您选择了汉服作为您的民族服饰 你是否觉得当代中国官方对汉族人的形象刻画有失偏颇呢?
      答:这个当然,无论是旗袍、马褂、还是唐装都是以满元素为主,它们的特质与以往的汉服风貌完全不同,尤其近几年的春晚,汉人的形象都是以旗袍展现出来的,我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旗袍是旗装的演变,且审美上采用了西方的线条审美,它与汉人文化中的婉约美是大相径庭的,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累积文化沉淀下的一脉相承的服饰,所以仅仅有几十年历史的旗袍绝不可以代表汉族,它承载不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IP属地:上海3楼2017-07-19 18:00
      回复
        问:嗯嗯 理解汉服为“根据史料记载进行再创造的汉族服饰”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么,毕竟汉服经历了数百年的断代。原真性是不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呢?还是说 形式上的断代可以被精神传承所弥补呢?
        答:现今的水准,对明制汉服的复原还是比较完备的,问题也不大,毕竟有很多文物,当然其他形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问题吧,这也是我喜欢明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不属于一个严格的汉服形制党,我认为精神风貌才是最重要的,汉服运动的最初目的也是借着汉服,带动复兴华夏传统文化,重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民族凝聚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那件衣服,退一万步说,只要华夏文明回归了,华夏风骨回归了,那么就算没有这件衣服,也无伤大雅。重要的是精神。
        问:希望大家重视并以自己是汉人而骄傲自豪?答:嗯,可以这么说。
        问:我看到你微博里有提到华夷之辩。 看了几篇国外学者提到华夷之辩是早期汉人进行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塑造汉与胡的不同来塑造一个团结的汉民族想象共同体。你觉得汉服代表了当代的华夷之辩么?
        答:嗯,我认为汉服体现着华夷之辨,礼记中说过“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者食矣,北方曰狄,衣羽毛,有不粒食者矣”,华夷之辨的产生背景是西周,那时的华夏民族就有深刻的衣冠文化观念,是经过教化,有文化的文明民族,而狄夷披发、左衽、文身、无冠等特征,都是有别于华夏的重要特征,所以汉服也是华夷之辨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汉服体现着华夷之辨。


        IP属地:上海4楼2017-07-19 18:01
        回复

          问:汉服是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一种抵抗呢?还是更多的是中国内部的民族身份的追求吗?
          答:我不认为是抵抗,因为只有是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就无法立足于世界之林,这样的民族注定会随波逐流、会被同化,没有希望,重塑民族文化,再造华夏,才能真正的在世界之林屹立,才能真正的具有文化软实力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问:所以我可以理解为您对汉族身份的诉求主题对象是相对局限于国家内部吗? 同时也希望外部能承认并知道汉族的存在?
          答:当然不是说局限于国家内部,只是,在现在的中国,汉人与汉文化是处于被虚无的一个状态,汉人没有民族意识,更无民族自豪感,而汉人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汉人兴,中国必兴,汉人衰,中国必衰,所以,对汉族身份的诉求,既是国家内部,也是希望中华民族能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


          IP属地:上海5楼2017-07-19 18:04
          回复

            问:嗯 我在博物馆调研时候也有这个感觉,很多汉族文化的展现是以中国的角度展现的。 不是说这有什么不对,但是给我的感觉比较像是和现代汉族很不相关的。 相较而言民族的概念被取代了。答:是这样的,所以长此以往,汉人是十分缺乏自信的,也没有民族认同感
            问:您对现代少民政策有什么看法么?
            答:我认为现在的民族政策急需改革,苏式的民族政策下,苏联解体了,南斯拉夫分裂了,他们都毁灭于此种优待少民的民族政策,两少一宽、高考加分、建立民族自治区、培养专注于民族内部事务的少民精英,长此以往,少民会形成高度的民族内向认同,逐渐的割裂了民族关系,会产生异心,而对汉人来说,也会伤心、离心,所以这种政策必不能久安。
            问:所以您比较希望少民政策完成它历史使命然后走向各个民族的平等待遇是么?
            答:嗯,我是觉得当今的民族政策急需调整,否则很可能步苏联、南斯拉夫的后尘,汉族有诉求民族平等的权利,国家应正视汉民族的主体地位,一个国家,主体民族兴盛,那么这个国家才能兴盛。
            问:ok 对汉服运动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或者畅想嘛?
            答:汉服运动有点走歪了,秀衣党太多,而真正有精神内涵的太少了,衣服先于思想,汉服复兴最初的口号便是“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溪山前辈也曾说过正本清源,再造华夏,而今的汉服运动或已偏离这个主旨,脱离了汉本位思想,那汉服运动便失去了灵魂。所以我觉得汉服运动要重在培育思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祭祀民族英雄、祭祀黄帝,这种活动很能激发出汉人的共鸣,产生共同的祖先意识,如此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便能够血脉相连,同仇敌忾。


            IP属地:上海6楼2017-07-19 18:05
            回复
              IP属地:上海7楼2017-07-19 18:06
              回复
                说的很对,汉服复兴,重的是文化与意识,而不是单纯的服饰秀衣


                IP属地:重庆8楼2017-07-19 18:29
                收起回复
                  这文说的很直率。在当下是少有的大胆直率。这女生了不起


                  IP属地:上海9楼2017-07-19 18:38
                  收起回复
                    最近确实剑桥有个学考古的朋友在做这个采访。。。好像还真是同一个人



                    IP属地:河南10楼2017-07-19 18:39
                    回复
                      “崖山论”我不太认同,其他的发言都挺欣赏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7-19 20:22
                      回复
                        中原大地每当异族执政,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汉族,哈哈哈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7-19 21:42
                        收起回复
                          http://weibo.com/544695789?is_all=1#1500476183714
                          她的微博,希望大家关注


                          IP属地:四川14楼2017-07-20 01:41
                          回复
                            旗袍只有几十年历史,承载不了五千年的文化,说的太对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7-20 2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