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吧 关注:433,653贴子:4,201,052
  • 47回复贴,共1

这个外国佬在中国新疆发现了楼兰古城,带走无数文物成为世界名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奥雷连诺上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轰轰烈烈的地理大发现已经逐渐走到了尾声。人类已经探明世界绝大部分沿海地区和宜居地区,只有少数的亚洲内陆和极地地区尚不为世人所知。中国新疆在当时依然十分神秘了,除了当地人,巨大的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让即便是内地的中国人对它都不甚了解,更别遑论外国人。内亚商路的悠扬驼铃早已变成明日黄花,汉唐时期璀璨瑰丽的西域文明如今消失得不见踪影,让人不禁疑惑这段历史是否真实存在过。然而就像地理大发现者都是外国人一样,一个瑞典人翻过白雪皑皑的群山,穿过漫无天际的草原,克服残酷无情的沙漠,不远万里从异国来到中国新疆,将那段辉煌壮丽的历史从沙丘和时间的陷阱中拯救出来,重新向世人展示那段历史的伟大。

【斯文赫定】
这个瑞典人叫斯文赫定。
巴库之行
有些人生来是要为了探险和征服而生。
他从小就爱看探险和历史一类的书籍,无比渴望成为传奇故事里的英雄。为了能够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对自己进行了刻苦的训练。为了能够应付寒冷的天气,他在冬天用雪擦身,夜里睡觉敞开窗户。这种训练在旁人看起来近似自虐的训练,赋予了斯文赫定一副殖民者的强健体魄。

【风景如画的中亚大草原】
1885年夏,年仅20岁的斯文赫定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远行。刚刚中学毕业的他受雇于瑞典工程师的家庭教师,和瑞典工程师的家庭一起前往俄国巴库。他们先乘轮船横渡了波罗的海和芬兰湾到达了圣彼得堡,再转乘特快列车横贯俄国的欧洲部分,进入高加索。接着换乘马车,到达格鲁吉亚首府,然后乘火车直趋巴库。
巴库已经是属于亚洲的范围了,这一地区的景色和欧洲的景色迥然不同。此前生活在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他从未见过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亚洲的景色,他在日后的回忆录中兴奋地写道:“一般地说,土地是荒芜的,大半是些草原。牧羊人在上面放牧羊群,有时候简直是些沙漠。北面,淡绿色的高加索像剧场的布景一样耸立着,山顶显出一条条白线。这就是亚细亚啊!对于这些迷人的景色,我简直是百看不厌。现在我已经感觉到,我爱上了这无边的荒漠。将来的岁月,总得把我一步步地往东方牵引,愈牵愈远的。”

【中亚原野上的牧群】
巴库一行彻底改变了斯文赫定的人生轨迹,毫无保留醉心于亚细亚内陆美景的他并不会在巴库就停下他的脚步,在未来他会继续一路向东。
西亚之旅
1886年3月,斯文赫定结束了家庭教师的工作。他的雇主给了他300卢布作为报酬。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也足够他游历亚洲西部了。他决定到伊拉克和波斯去闯一闯。4月初,他和一名鞑靼青年结伴登上一艘快船,离开了巴库,向南前行。

【波斯境内拥有海量古迹】
颇富盛名的两河流域和波斯高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诞生过众多的文明和国家。斯文赫定在里海颠簸了30多个小时,船只才航行到里海南岸波斯北方的一个小镇。他刚一下船,就满怀好奇的打量着身边的一切。戴着头巾和毡帽的穆斯林男子,面带黑纱的回教妇女,兜售着烤鱼和扇贝的小贩,赤裸着上身的码头苦力,穿着丝绸长衫的富人,身着东方服装携带曼利夏步枪的卫兵,席地而坐抽烟的闲汉,卷缩在墙角的杂毛土狗,喷着粗气的单峰骆驼······眼前的一切都让头一回来到亚洲腹地的斯文赫定感到啧啧称奇,直到他的伙伴提醒他该去驿站租马的时候,他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码头。
两人骑着租来鞑靼快马飞快地离开了小镇,来到了商业城市腊什塔。在那里,斯文赫定用手上的卢布兑换了波斯的银币,从当地驿站更换了马匹,出发往波斯的首都德黑兰。从腊什塔到德黑兰要先走过平原,再进入布尔士山区,才能抵达目的地。在平原地带骑马旅游是一件惬意的事,道路两侧都是翠绿欲滴的橄榄树、枫树,杨柳树,还能随时观赏到田园牧歌和由骆驼组成的内陆商队的别异景致。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巴士拉】
可是当斯文赫定走到厄尔布尔士山区后,路途就显得愈发艰险了起来。厄尔布尔士位于波斯高原北部,呈新月形,由几条平行的山脉组成。它东西延伸900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主峰德马万德山海拔为5604米,系波斯第一峰。两个旅行者顶着暴风雪艰难地在山区前行着,刺骨的寒气折磨着他们的五脏六腑,迎面呼啸而来的狂风几乎让他们睁不开眼睛。随着海拔越来愈高,他们逐渐感到喘不过气来。终年被风雪包围的群山人烟稀少,浩瀚的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个孤零零的人类,除了恒古不变的顽石就剩下偶尔掠过天际的飞禽,眼前荒凉的一切都让我们勇敢的两位旅者愈发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凭借非凡毅力和过人的勇气才翻过山区,来到了四季如春,阳光靓丽如画的德黑兰。
在德黑兰待了一段时间后,斯文赫定又南下乘渡轮观光了巴格达和巴士拉,尽情享受了热带风光。令他感到有些许扫兴的是,像巴格达和巴士拉这些历史名城都光辉褪去了,不见往日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目光所及皆是穷街陋市、破瓦泥屋的不看景象。
勇攀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
斯文赫定结束了西亚之旅后回到了瑞典,他的东方之梦的余烬仍未熄灭。这次他把自己眼光放到了中国的新疆。为了精进自己的技艺,他先后进入了瑞典的乌布萨拉大学、德国的柏林大学等名校攻读地理学和地质学。1890年秋,斯文赫定游历了整个突厥斯坦,足迹踏遍了今天中亚的所有国家。那次旅行是斯文赫定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也就是中属突厥斯坦,即是新疆。不过斯文赫定因为准备不足故而没有继续深入新疆,光在中俄边境地带滞留一会,他就通过陆路返回了斯德哥尔摩。

【慕士塔格峰】
时隔两年的1895年,斯文赫定重返了中国新疆。这趟他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攀登中国境内的慕士塔格峰。慕士塔格峰(Muztag Ata),位于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海拔7509米(登山界普遍公认7546米)。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东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8°00′~38°40′,东经74°40′~75°40′。这座险峻奇峰素有冰山之父的美誉,终年人迹罕至,仅有勇敢的吉尔吉斯牧民在低海拔地带放牧羊群。

【耗牛:#x¥@,这个锅我不背】
斯文赫定是独自一人来到这异国他乡的。他在冰山之父的脚下雇佣了当地吉尔吉斯人充当向导和仆役,购买了粮食、帐篷、牲畜。随后,他就兴致勃勃地带领自己的小小队伍踏上了那片未知的处女地。他们一行人穿过飘渺的雾气往慕士塔格冰峰北坡前进。坡上有许多向下延伸的冰河,通向远方的谷地。行走在冰河上的斯文赫定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赞叹有加,头上的天空蓝得像波罗的海,脚下的溪流里满是夏天融化的冰渣,身旁是欢声笑语的中国朋友。队伍中的牦牛给队伍制造了一些小困难,这些体格丰硕的大家伙不能理解主人的登山愚行,时常顽固地站定原地或者想要往回走,主人得花老大劲才能牵着它们往前走。

【冰山之父难以征服】
8月6日,斯文赫定的队伍来到了海拔4876米的地方。这种高度对于这支设备原始的探险队来说已经是很伟大的胜利,乞力马扎罗峰和勃朗峰都低他们一个头。不过斯文赫定没有停止他的脚步稳步朝顶峰进发。他们花了一天的时间爬到标高6100米的地方,斯文赫定终于发觉自己的队伍不能够再上升了,高原反应和牲畜暴死这一切都要求他必须立刻下山。这一日的太阳下山了,斯文赫定和他旅伴们垂头丧气地返回稍低处的营地。
楼兰的发现者
1895年2月17日,斯文赫定离开了喀什城来到郊外的喀什河边上的村落。在新疆待得这些时间里,他不断听到了关于沙漠古城的传闻。据说,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无限沙砾深处有众多古城遗址,那里的黄金和珠宝俯拾皆是,不过那些都是魔鬼的宝藏。因为拿了这些黄金的人会中邪,永无休止地在沙漠里绕圈,直到变成深深白骨。

【楼兰出土的汉代木简】
斯文赫定对沙漠里的妖魔怪谈不屑一顾,可是沙漠里的古城却确实激起了他的兴趣。熟读历史的他深知在千年前西域繁华异常,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绿洲农业欣欣向荣,滋生了一大批诸如楼兰、龟兹富庶的城邦。在他的眼里,财富和荣誉就在浩瀚无际的沙海中。他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横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查清楚沙漠里到底有什么,绝不能像攀登慕士塔格峰那般半途而弃。
沙漠之旅的开始阶段走的是沙漠边缘,那里遍布星星点点的绿洲和人类定居点,食物和饮水补给很方便。当一步步深入沙漠,人烟和绿洲就益发稀少了起来。根据向导的线索,再继续走4天就能走到和田河汲水,谨慎的斯文赫定让仆人准备10天的饮用水。不料,以为很快能够到河边的仆人只准备2天的水。

【长寿明光锦】
这是一次大灾难。他们靠着2天的水走了10几天的路,连和田河的影子都看不见。渴得要命的探险队只好把携带的鸡和羊杀死,喝它们的血解渴,或者饮骆驼的尿。他们的处境一天比一天糟糕,骆驼和仆人相继倒地死去。我们坚强的探险家凭借强健体魄和无比毅力侥幸活了下来。幸运的他撑到了最后得到了牧民的救助,才知道他已经穿过了塔克拉玛干沙漠。
永不言败用来形容斯文赫定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野心非常贴合。他没有因为这一次九死一生的遭遇而停止对沙漠古城的探索。他又在次年和1900年春,第二、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后面的两次沙漠冒险,他终于赢得了了他想要的一切。在玉龙喀什河流域,他发现了塔克拉玛干古城,他和他的队伍清理了城中部分房屋,把难以计数,传世千年的佛像和石雕小心翼翼地装进箱子里,由骆驼运走了;在罗布泊附近,他发现了楼兰了古城,挖出了大量中外古货币,铁制品和木刻物。在楼兰中最有价值的发现是他们在一座残存的古庙中,清理出一尊一米高的佛像,写有汉字的36张纸片和120片竹筒。

【楼兰地区出土的墓葬品】
斯文赫定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他立即从不值一文的外国浪人摇身一变成了世界著名探险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世界各国都向斯文赫定抛出橄榄枝,希望他能到自己的学校演讲开课,就连中国名臣李鸿章都曾召见过斯文赫定。名誉滚滚而来,财富更不必多言,斯文赫定在沙漠古城中获得的珍稀古物迄今尚无定数。
1927年,斯文赫定以62岁的高龄最后一次来到中国。他这次是为了帮助中欧考古学家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对新疆和甘肃等地进行了考察。

【楼兰遗址】
斯文赫定死于1952年,他一生中撰写出版了大量关于自己对内亚的考察成果,文字多达1000多万字。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和进取心,才纠正了长期以来对这些错误的地理概念,并填补了其的空白页。至于他对世界新疆考古事业作出的贡献更是无人能比,他凭借一己之力就发现了两座古城,这笔功迹足以让其流芳百世了。
参考资料:
《我的探险生涯》
《从紫禁城到楼兰》
《亚洲腹地旅行记》
《新疆文物》


1楼2017-08-03 22:09回复
    @马尔博勒伯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03 22:21
    收起回复
      这帮**用胶纸撕壁画 敲打佛头 搞得破破烂烂 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8-03 22:51
      收起回复
        顶楼主好文,另外请教一个问题,斯文赫定在楼兰有挖掘出过汉代的木简吗?我看过的资料显示斯文赫定在楼兰获得的简牍都是魏晋时期的,不知您文中所说的斯文赫定挖掘到的楼兰”汉代“木简的出处是什么?谢谢指教。



        4楼2017-08-04 01:19
        收起回复
          感谢斯文赫定先生的辛苦工作,让我们在研究魏晋时期的历史时有了当时的原始文献资料可以参考,以下是斯文赫定先生在楼兰所获魏晋简牍的释文和实务图片,时间宽度大概是曹魏咸熙三年(公元 266 年)到西晋泰始六年(公元 270 年)











          6楼2017-08-04 02:05
          收起回复











            7楼2017-08-04 02:06
            收起回复










              8楼2017-08-04 02:11
              回复
                斯文赫定先生开创楼兰考古之后,陆续有中外学者赴楼兰考察,并且出土了大批简牍




                9楼2017-08-04 02:12
                回复
                  @楼台雨未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8-05 19:06
                  回复
                    一个沉重的话题,古物是在保存不善的欠发达国家经过历次zz运动流离失所好呢还是被发达国家供在博物馆里好


                    IP属地:广东14楼2017-08-09 10: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