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草莓吧 关注:714贴子:12,704
  • 9回复贴,共1

草莓病害识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叶片病害
1、产生斑点病害:
斑点大,不规则形,高湿产生灰霉可能是灰霉病
紫红色的凹陷病斑,有轮纹可能是炭疽病
紫褐色小斑不规则,产生小黑点,后期叶片黄褐色枯死可能是褐斑病
斑点圆形,大小均一,呈蛇眼状可能是叶斑病(蛇眼病)
2、叶片不产生病斑
产生白色粉状物可能是白粉病
叶中1-2小叶发黄,畸形可能是枯萎病
二、果实病害
1、果实不腐烂
果面有蛛网状物,发生白粉状物可能是白粉病
种子处变黑褐色洼陷可能是蛇眼病
2、果实发生腐烂
产生灰色霉层可能是灰霉病
三、匍匐茎病害
产生黑褐色斑点可能是炭疽病
四、整株呈现病状
1、全株枯萎
自根茎外侧变褐,萎凋枯死,导管不变褐可能是炭疽病
根尖黑褐色,根中心柱呈红褐色可能是根腐病
根茎导管变褐,而后向外叶枯死可能是枯萎病
2、整株萎缩可能是病毒病
病毒病主要症状是:叶片畸形,产生退绿斑,幼叶生长不对称,扭曲及皱缩,子叶黄化,叶片变小,叶柄缩短,植株矮化,或者幼叶反卷,叶片边缘失绿,成熟叶片产生坏死斑或叶脉坏死,扭曲,致整个叶片枯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8-26 08:31回复
    草莓青枯病
    草莓青枯病系细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草莓栽培区均有发生,青枯病菌寄主范围广泛,除草莓外,还危害番茄、茄子、辣椒及大豆、花生等100多种植物,以茄科作物最感病。
    草莓青枯病多见于夏季高温时的育苗圃及栽植初期。发病初期,草莓植株下位叶1~2片凋萎脱落,叶柄变为紫红色,植株发育不良,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叶片突然失水,绿色未变而萎蔫,叶片下垂似烫伤状。起初2~3天植株中午萎蔫,夜间或雨天尚能恢复,4~5天后夜间也萎蔫,并逐渐枯萎死亡。将病株由根茎部横切,导管变褐,湿度高时可挤出乳白色菌液。严重时根部变色腐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8-26 08:32
    回复
      草莓枯萎病
      草莓枯萎病主要侵害根部,开花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地上部心叶初为黄绿或黄色,卷曲,3片小叶中有1~2片变狭小或呈船形,质地变硬,叶色变黄,表面粗糙无光泽,叶缘变褐,萎蔫,枯死。叶柄和果梗的维管束变褐或黑褐色。病株矮小,叶无光泽,老叶紫红色萎蔫,最终全株枯死。地下根系变黑褐色,不长新根,维管束变褐坏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8-26 08:33
      回复
        草莓果腐病
        在我国分布较普遍,内陆水浇地发生尤其严重。有的地方田间种苗在冬前就因烂根死亡,或越冬后开花期死亡,花、果期连续多日低温多雨时,病菌侵袭花、果穗而使田间花、果穗成批急剧变黑枯死,或浆果干腐。
        该病在草莓根、花穗、果穗、蕾、花、果及叶上均可发生,根发病由外向里变黑,革腐状。早期地上不显症状,中期植株生长差,略显短小,到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则植株失水萎蔫,浆果膨大不足,色暗无光泽,果小、味淡、汁少,严重时死亡。叶、花序和果穗染病呈急性水烫状,迅速变褐至黑褐色死亡。青果被害,出现生淡褐色水烫状斑,并迅速扩大蔓及全果,果实变为黑褐色,后干枯、硬化,似皮革,故亦称为革腐病。熟果则病部稍褪色失去光泽,白腐软化,呈水浸状,似开水烫过,有臭味。制果酱或果冻、果汁、果酒时混入病果,会使加工品产生苦味。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8-26 08:34
        回复
          草莓炭疽病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南方草莓产区发生较为普遍。
          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其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当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位发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虽然不出现心叶矮化和黄化症状,但若取枯死病株根冠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褐变,而维管束未变色。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8-26 08:35
          回复
            草莓蛇眼病
            草莓蛇眼病又称草莓白斑病,在我国草莓栽培区广泛发生。
            草莓蛇眼病主要危害叶片,大多发生在老叶上,叶柄、果梗、浆果也可受害,叶片染病初期,出现深紫红色的小圆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为直径2~5毫米大小的圆形或长圆形斑点,病斑中心为灰色,周围紫褐色,呈蛇眼状。危害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成大病斑,叶片枯死,并影响植株生长和芽的形成。果实染病,浆果上的种子,单粒或连片侵害,被害种子连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丧失商品价值。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8-26 08:36
            回复
              草莓褐斑病
              草莓褐斑病由半知菌亚门树疱霉菌属侵染所引致。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直径2~4毫米,边缘紫褐色,中部黄褐色至灰白色,后期斑面现小黑粒,此即为本病病征(病菌分生孢子器)。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8-26 08:37
              回复
                草莓轮纹病
                轮纹病主要在叶、叶柄和匍匐茎上发病。发病初期时面上发生紫红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椭园形或"V"形的紫黑色大病斑是该病明显特征。病部中心深褐色,周围黄褐色,边缘红色、黄色或紫红色,病斑上有时有轮纹,后期会出现小黑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干枯和植株死亡。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8-26 08:37
                回复
                  草莓灰霉病
                  主要为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8-26 08:38
                  回复
                    收起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8-26 09: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