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托斯的斯巴达城吧 关注:237贴子:24,834

回复:中国古代军队中的一些兵器介绍和杂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色棍棒类武器





IP属地:江苏51楼2017-09-17 00:19
回复
    长棍(白棒,少林棍)
    长棍的历史悠久,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是棍法鼻祖,然而后世并没有什么传承。因此,少林棍法成了目前中国棍术的源头。
    明代武术家程宗猷在叙述棍法源流时,引用了紧那罗王现身退敌的神话传说:元代至正(1341-1367)年间,红巾军发难,一寺僧持棍跳入灶汤,复从烟突跃出,跨立嵩山御寨之上,红巾军见了,自相辟易而退。该棍僧被认为是观音大士的化身紧那罗王,其棍法便在少林寺流传下来。奉紧那罗王为棍法之祖,就如同梁高僧达摩被奉为少林拳始祖一样,源出古人的迷信假托,于史无据,不足征信。事实是,少林武术来自民间,又传向民间。是凡人中的杰出之士创造了不凡的少林武艺。有人认为少林棍法的始祖其实就是个烧火僧,搞伙食的。但是烧火僧地位太低贱,说出去不好听,为了好听而编出了这个神话故事。以程宗猷生活的晚明时代而言,曾与戚继光一同指挥过军队作战的大将俞大猷(1504-1580),精通棍法,后来把技艺传给了少林寺僧人。


    IP属地:江苏53楼2017-09-25 08:20
    回复
      明代棍法典籍除了俞大猷的《剑经》之外,还有一部很重要,就是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
      程宗猷(1561-1636),字冲斗,四川新都人,寄籍徽州休宁,遂为休宁人。他生当明末国家边境多事之秋,从少年时起就有专从军报国,为此四处访求名师,苦练武艺,后来到了嵩山少林寺,师从寺僧洪纪、洪转、宗相、宗岱和广按等学习少林棍法,历时十余年,复随师外出云游多年,学得少林武术的精髓,发为著述,成此巨构。 《少林棍法阐宗》叙述小夜叉、大夜叉、阴手、破棍等少林本门棍法,共三卷,配有55幅图和52首歌诀,有“纪略篇”、“总论”、“名棍源流”和“问答篇”,详述棍法理论和练习法用法。少林三分棍法,七分枪法,兼枪带棒为其特点。此书一出,立即受到当世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少林棍有八尺和八尺五寸两种规格。以明代营造尺32厘米换算,即256厘米和272厘米。并没有后世的齐眉棍。现在的少林棍僧都喜欢用齐眉棍表演,导致不少人以为齐眉棍是少林正宗的棍。我认为明代即使有齐眉棍,可能也是拿来表演的花棍,而不是实战用棍
      少林和尚打倭寇靠的是两米五以上,三四十斤的铁棒(明代一斤590克),而不是齐眉棍
      万将军素好施舍,有少陵僧者,自幼行脚江湖谙武艺,手执铁棍,以故大钱贯铁条於中,长约八九尺,重约三四十斤。尝德万公施,欲为其婿报仇,曰:「吾辈不愿受中丞约束,愿为公灭此贼。」随集党八十余迎击贼,贼战,每摇白扇,僧识为蝴蝶阵。乃令军中各簪一榴花。僧手撑一伞以行,但作采花状。贼二大王者,望见僧,即若缚手然。僧以铁棍击杀之,僧欲尽灭此贼,俾无孑遣。我兵从征者争夺首级,至有自相杀伤者。明日,掳钱塘江,入海去。——《倭变事略》
      明代少林棍很长,棍长272厘米,加上枪头即为近3米的大枪。棍法也是七分枪,三分棍

      现代武僧表演常用齐眉棍,实战少林棍也多拿齐眉棍来宣传,不知道还有没有2米72的长棍技法了





      IP属地:江苏54楼2017-09-25 08:45
      回复
        咏春六点半棍长2米7,倒成了现在比较少见的长棍技法。不过六点半棍其实来自于少林。之所以称为六点半棍,是因为这套棍法只有六个半动作,最后一个动作较小,就是半个动作。




        六点半棍确实和明代少林棍法风格很相似,都是单头用棍,不会用两头舞棍。具体招式有不同,可能就是传承过程中造成的变化了




        IP属地:江苏56楼2017-09-25 08:59
        回复
          连枷棒
          这种武器源于一种叫连枷的农具,唐朝时就有了。话说有不少武器都是源自农具。镰刀,镗,钯等皆是如此。






          IP属地:江苏57楼2017-09-25 09:08
          回复
            西方也有这种武器,而且变化挺多




            IP属地:江苏58楼2017-09-25 09:10
            回复
              狼牙棒,杵棒
              狼牙棒很出名,就不多说了,我对这个宋代的杵棒比较感兴趣。它和普通狼牙棒的区别就是,两端都有带刺棒头。这个兵器,很少见,在影视剧中几乎没有身影。我看到这个武器,就立马想到了战国无双的福岛正则。不知道两者的武器有没有关联,也可能是设计上的巧合。毕竟这也不是啥专利级设计



              IP属地:江苏59楼2017-09-25 09:25
              回复
                鞭,锏
                外形像刀剑的打击型兵器,很多人可能分不清鞭和锏,不都是带把儿的铁棒吗?确实,两者的区别很小,总体是同一类兵器,鞭是圆柱形,无棱角。锏有棱,多为四棱形。
                鞭锏通常作为副手武器来用,和刀剑定位相同





                IP属地:江苏60楼2017-09-25 09:44
                回复
                  锤(骨朵)
                  这是战场最常见一种的打击钝器,打击威力高于普通棍棒和鞭锏,通常是短柄,所以它的主要缺点是攻击范围小,需要靠很近才能派上用场。不过这也是它的定位,近战,打击,无视盔甲。各种武器都有优缺点,没有万能的武器
                  有一种带刺的蒺藜骨朵比较少见,感觉甚是恐怖

                  实战用的锤其实都很小,不会像小说,影视剧,游戏里这么大





                  IP属地:江苏61楼2017-09-25 10:08
                  回复
                    也有长杆的锤,形式上更接近它的祖先,长兵器殳


                    IP属地:江苏62楼2017-09-25 10:12
                    回复
                      之前更新着急了点,忘了说长杆类里的长柄刀和杂类了,现在补上


                      IP属地:江苏63楼2017-09-25 10:17
                      回复
                        长柄刀集合



                        IP属地:江苏64楼2017-09-25 10:21
                        收起回复
                          早期的长柄刀比较简陋,其安装方式接近斧钺,可能是从斧钺中衍生的。虽说先秦时期就有长柄刀,但是当时并不多,样式也很原始,唐宋时期长柄刀发展的比较旺盛

                          商代武士持钺图,可以看出早期的长柄刀形式上十分接近钺


                          IP属地:江苏65楼2017-09-25 10:31
                          回复
                            提起长柄刀,最有名的就要数偃月刀了,因为《三国演义》里关羽用青龙偃月刀,所以又叫关刀。事实上,关羽不可能用这个兵器,因为它在北宋才出现。当时军队里主要它拿来锻炼力气,并不用来作战

                            那么,偃月刀到底能不能实战?其实能,但是重量就要减轻很多了,82斤当然不能,10斤,20斤还是有可能的
                            偃月刀的形制其实没问题,决定它实战性的因素主要是重量




                            IP属地:江苏66楼2017-09-25 10:56
                            回复
                              明代有专门使用偃月刀的士兵,当然这种都是精锐。不仅地上可以用,马上也能用



                              IP属地:江苏67楼2017-09-25 1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