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吧 关注:4,101贴子:12,474
  • 10回复贴,共1

《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俗语道“偏疼儿女不得济”,武姜就是这样一个愚蠢的母亲。爱极了共叔段,恨极了郑庄公。从小就在郑庄公心里投下好大的一块阴影,这块阴影随着庄公的成长越变越大,从不满演变成仇恨,直至起了杀心。武姜的溺爱最终使兄弟反目,以共叔段流亡在外告终。
尽管后来武姜和郑庄公在隧道内外一唱一和“其乐融融,其乐泄泄”,但是还是令人感到虚伪。看上去更像是一场交易,母亲从中得到了尊贵的地位,儿子则得到了孝顺的声誉。


1楼2017-09-06 14:52回复
    我说那取名字的也不好,没事叫什么寤生,摆明天天提醒姜氏最不愿意想起的事这孩子是逆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前还天天撺掇废掉庄公储君的地位,继位后还密谋造反,如果共叔段和武姜不想造反,也不会赶出郑国,庄公:都是一个爹妈生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1-10 20:00
    回复
      试想如果庄公真的是先去嘴上教育,难道共叔段和姜氏真的就不想造反了吗?他们密谋已久,也许变成打草惊蛇,表面虚与委蛇,背地里趁你病要你命。庄公为了自己生存,为了国家稳定,采取这招叫情有可原,这招还有好听的名字叫恶贯满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1-10 20:10
      收起回复
        我认为以庄公的权谋,继位之前,不会不懂用言语敲打共叔段他们,那一定没用,才会出此下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1-10 20:29
        回复
          中国人的话怎么说都有理,一方面说,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一方面又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就看你从哪个角度理解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1-10 20:56
          回复
            我觉得母子不可能和好吧 只是表面和好而已 庄公毕竟是枭雄 古代也是要尊敬长辈的 孝道 也是能毁人名声的 从小对自己厌恶 比陌生人还不如 能马上就母子如初? 如初 大概是和当初一样 去问个好 庄公赚个孝名 武姜世人不会再在意她恶庄公 双方都好 个人看法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1-07 10:02
            回复
              “如初”写得还是比较毒辣的,他老娘当初就想废长立幼,这个初显然好不到哪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1-07 12:02
              收起回复
                庄公起杀心和日久生恨没有太大关联,须知,历史上任何一个文献的庄公,对共叔段和母亲都是百般孝顺和依顺的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23-03-28 2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