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导师吧 关注:1,486贴子:33,761
  • 13回复贴,共1

【黑白】第三十八年夏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没什么好说的,这里芊子,写文超渣,勾搭随意。短篇,极有可能是坑,黑白清水,大虐带甜,不适右上红叉。
嘿,吃我一发河图图哒安利!


IP属地:重庆1楼2017-09-09 08:30回复
    第三十八年夏至.序.河图的巷
    南方小镇中有一条瘦弱的巷子,没有小桥流水人家,没有残荷小雪枯枝。粗犷得像北方风景,一条直统统的下来,夏季的风就从中穿过,哗啦啦的带走潮湿的泥土。
    巷中的小道突兀的铺着不符合风格的青石板,于饱经风霜的断墙相比,它还算年纪轻轻。久年没人居住之下,墙角已然滋生翠绿的苔藓,饱含湿度的风一吹,有铁观音和苔藓的气味。只有村子里很老很老的长辈才晓得这条小道。它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呢?大抵是因为它没有文人骚客小诗中那千回百转的情意吧,小镇残缺的文献中毫无记载,也许是单薄的纸张承载不了小巷的重量,所以它以镇中住客的口口相传留了下来。在开合的厚厚薄薄的嘴唇中,齿口留香。
    在小镇孩提的睡前故事中,小巷宛若一个屹立不倒的却已年老的英雄。在那个动乱漂泊的时代,小镇还不是小镇,只是几座老旧的看不出年岁的房子,镇上最早的一批人来此避难。天上炮火凛冽,宛若七月流火。几经炮火焚烧后,小镇坏了又修,修了又坏,如此反反复复,来来去去。这说来也怪,镇上新修的房子经过一轮狂轰乱炸,往往没几下就塌了,唯独这几座老房子没塌。后来战火消退了,小镇也大体建好了,而那几座老房子,却在一场雷雨之间轰然倒塌,只留下小巷的几段残墙孤零零的被雨水冲刷。时间辗转,岁月如驹,河边的柳条一岁一枯荣,门前的繁花春风吹又生,摆渡的人都换了几转,而小巷依旧面向春风。老一辈经常感叹说是这巷子如人,通了灵性,晓得这块地是它生生世世守护的地方,所以炮轰不倒它,火烧不坏它。
    镇上的小孩子都喜欢上这巷子深处的那家古董店玩。那是一家很安静的小店,也是巷子中采光最好的地方。店主是一个男孩子,皮肤白白的,面容清秀,很喜欢小孩,总是不厌其烦的接待一群又一群的淘气包,再让孩子们揣满满一大袋糖果。他们家原来就住在这条小巷,只是后来出了意外,全家老小都搬往了北方,却唯独将他留了下来。
    有曾经和他们一家关系好的人说,他们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搬家前夕,家中如果有心愿未了的人,就将其留在旧房子中,完成心愿后再与家人团聚,可镇上根本没有人相信,男孩总是不急不慢的,哪像有心愿未了的人?
    可一旦有人问起这事,男孩却总是一言不发的看向窗外的小院,沉默许久后才轻轻的点点头,算是默认,却从不对此多说一句,仿佛一切都是钢琴琴键上的空白。这回答传到老人耳里,总会摇摇头,叹息般说道,又一个为情所困的孩子。那劲头似乎有所无奈,又有所期待。
    每当旁人说起时,男孩 都装作没听见,只不过,从来没有人看见,男孩微微发红的眼圈。
    男孩也有过一个好友,是一个大一两岁女孩,长发及腰,长相颇具古典美。那个女孩是北方人,既有北方女孩的豪爽大气,又有南方女孩的温存柔弱,性格很好,吃得开,叫科洛娜,是来这边念书的。
    男孩和科洛娜都有同样的爱好,是听河图的第三十八年夏至。苍凉的歌调,婉转的歌声,河图的声音静静的,温婉空灵,似一场流淌千年的梦,平缓的在月光下延至天边。无爱无恨,无喜无悲,无恩无悲,唯有一个空灵的嗓音,使男孩和科洛娜循环播放。
    后来,科洛娜上大学,因为户口问题,不得不回到旧居。离别时,渡口热闹非凡,而男孩却一直没有出现,科洛娜没说什么,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飘然而去。待送行人群渐渐散去时,有人发现男孩躲在渡口的最老的槐树上,端坐在枝繁叶茂一片繁华之间,捧着科洛娜最爱吃的冰糖葫芦,脸色平静,目光蓦然,宛若告别了过去的海阔天空。
    镇上有人说,科洛娜临行之前曾找过男孩,聊什么不得而知,不过仅用了一炷香的时间,科洛娜就出来了,眼神宛若老人叹息男孩为情所困时的眼神,惋惜而无奈。男孩听见了,丝毫没有反对。那段时间一时闹得沸沸扬扬,待过了年关,也就慢慢沉静下来。
    来年阳春三月,男孩走了。很安详,懂医的说,男孩本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又不适应南方的环境,偶遇风寒,身体欠佳。可没有多少人信,前几天男孩还在跟他们寒暄,怎么会有重病在身呢?再者说,男孩家中也不像草莽之辈,既知其有病在身,为何不带回北方调养?懂医者无奈,也就不说些什么,后来有知情者断断续续的放出消息,说男孩是自己非要留下的,但因为没说原因,也就不了了之。
    男孩的葬礼,是科洛娜专程赶来操办的,三月的杭州,阴雨绵绵,下葬那天,是镇上几个老人共同选出的黄道吉日,科洛娜特意选了郊外的一大片樱花树林,暖风一吹,碎叶在风中低声细语的交谈,待到花季来时,这里就是一大片淡粉色的海洋,唯美而忧伤。
    几个经常到男孩店里玩的孩子问科洛娜,为什么要把男孩葬在樱花树下,男孩明明对樱花过敏呀。男孩的事情,他们一直记着。
    科洛娜沉思良久,笑着说,因为,这是大哥哥喜欢的人最最喜欢的花呀,大哥哥到了天上,就不会对一些美好的事物过敏了。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去玩了,在他们的世界里,那个对他们好的大哥哥只是去天上给他们带礼物了,很久很久才会回来。有时候,泪流满面的科洛娜也想做这群孩子。
    其实,科洛娜没有告诉镇民,她也曾在小巷里住过,她也曾无数次在这里睡一个晚上,她的记忆中一直住着一个对樱花过敏的男孩,一个喜欢樱花的男孩,还有一个两个男孩之间的年少往事。
    年少不再时,才敢记起你。
    ps:嘿!吃我一发安利!


    IP属地:重庆2楼2017-09-09 08:37
    收起回复
      沙发哈哈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09 15:35
      回复
        y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IP属地:北京4楼2017-09-09 16:03
        收起回复
          衰草连横向晚晴半城柳色半声笛
          枉将绿蜡作红玉 满座衣冠无相忆
          时光来复去
          斜屏半倚拉长了光影
          重彩朱漆斑驳了画意
          一出纸醉金迷闹剧
          一袭染尽红尘的衣
          唱罢西厢谁盼得此生相许
          灯下的影粉饰着回忆
          老旧唱机轮回了思绪
          一封泛黄褶皱的信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
          花腔宛转着应和陈年的曲
          衣香鬓影掩过了几声叹息
          冷眼看过了霓虹几场别离
          他还演着那场郎骑竹马来的戏
          他还穿着那件花影重叠的衣
          他还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
          静静合衣睡去不理朝夕
          灯下的影粉饰着回忆
          老旧唱机轮回了思绪
          一封泛黄褶皱的信
          一支勾勒眉角的笔
          花腔宛转着应和陈年的曲
          衣香鬓影掩过了几声叹息
          冷眼看过了霓虹几场别离
          他还演着那场郎骑竹马来的戏
          他还穿着那件花影重叠的衣
          他还陷在那段隔世经年的梦
          静静合衣睡去不理朝夕
          他演尽了悲欢也无人相和的戏
          那烛火未明摇曳满地的冷清
          他摇落了繁花空等谁记起
          为梦送行的人仍未散去
          还有谁陪我痴迷看这场旧戏
          还有谁为我而停谁伴我如衣
          so:啊啊啊兔子的戏腔简直好听,同人来安利一发


          IP属地:重庆5楼2017-09-09 17:42
          回复
            我特别喜欢这首歌( ´▽`)加油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9-09 17:56
            回复
              顶一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9-10 07:34
              回复
                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10 10:47
                回复
                  顶顶嗷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9-10 11:11
                  回复
                    更文什么的,果然哦一西


                    IP属地:重庆10楼2017-09-16 14: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