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瑜吧 关注:14,328贴子:103,956

亮瑜《荒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亮瑜#
我花了一个暑假写的亮瑜长文。咳咳,我的呕心沥血之作。20的肉是某资深腐女提供的,我们合作很愉快。我写清水你写肉,天下无敌不用愁。
emmmmmmm有人鼓励我发到贴吧上,第一次发帖,图片字看不清楚,只好打字啦。
先放几张亮亮和嘟嘟镇楼。图源看水印,余八叉大大画得可好看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9-09 09:16回复
    P.S.此文努力与正史接近,但为了情节需要,会做部分改动。
    01.
    “听闻,刘玄德邀了一位高人入座下。”宴饮之间,孙权如此提到。
    “哦?是何人?”周瑜轻抿了一口酒,扬了扬眉。
    “诸葛孔明是也。听闻他尚且二十有六,不仅知晓天下事,还擅长书法绘画,对于音律倒也很是精通呢,若往后得见,孤倒很想让公瑾与他比试一番琴声。”
    “公瑾倒也想见见这位高人。”周瑜话是如此说,却并没有将其放于心上。
    比他小了整整六岁。仔细算来,自己倒已是三十有二了。
    真真是岁月如梭啊。
    不知不觉间,那个人竟已经去世七年之久了。
    周瑜皱了皱眉,似是觉得这酒太苦,略略抿了几口便放下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9-09 09:18
    回复
      02.
      “孙仲谋那边最得力的左右手无非是周公瑾了,卧龙先生对此人有何看法?”刘备敬酒道。
      诸葛亮轻笑几声:“周公瑾⋯⋯据孔明之孤陋寡闻,他是个谦谦君子,知晓军事,精通音律,人世间不可多得也。孔明倒想见见此人。”
      “吾倒是觉得,周公瑾未必有卧龙先生半分,他虽自幼习武,二十有一便征战沙场,却不会如卧龙先生一般,双耳不听窗外语,但晓天下红尘事。”
      “主公可是折煞孔明了,既已归入主公麾下,主公是君孔明是臣,主公唤孔明字便足矣。”
      “吾可没有高抬啊。不过你既这样说了,吾便唤你‘孔明’吧。”
      “如此甚好。”诸葛亮抿了一口杯中酒。
      周公瑾?年纪如此之轻便已上战场,不容小觑,他倒是无比想见上一面。
      窗外的峨眉月隐隐绰绰,在诸葛亮微弯的唇角上投下一片光华。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9-09 09:19
      回复
        03.
        一年后。
        “过三日,刘玄德来访,须好好招待。”
        周瑜想起昨日孙权的话,手指轻轻拨了拨琴弦,望向窗外的修竹。
        想必刘备会带着诸葛亮一起来吧。毕竟这一年来,诸葛亮的风采渐渐传了开来,虽是后起之秀,却已名声广布。
        “夫君,想什么呢?”小乔端着茶壶走过来,斟了一杯茶递给周瑜。
        “没什么。”周瑜看了看杯盏里漂浮的茶叶,松了松眉尖,“你倒是越来越像一个合格的妻子了。”
        “那是自然。在我找到真正的心上人,让你好休了我之前,我还是要演好这场戏的,毕竟你待我不薄。”小乔娇笑了几声,挽了挽发,见周瑜表情仍是淡淡,小心道,“倒是你,七年来,还未放下么?我这些年来起码也寻过意中人,可你,从没有再吐露过任何心思。”
        “何为放下?何又为不放下?我不必有人陪伴,孤单一人,孑然一身,于我再好不过。更何况,我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周瑜俯首喝茶,“你不妨多陪陪你姐姐,守寡八年,也苦了她了。”
        “可是那三个孩子终归只是你暗中领养的,与你并无血缘关系……”
        “无妨,留不留后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
        小乔欲言又止,但她张了张口,终是转了话题说道:“听闻后日那位风头正劲的诸葛孔明会来。”
        周瑜颔首,目光再次投向窗外,似乎不愿意聊下去了。
        小乔只好退下,合上门扉之前,望了一眼周瑜坐在案前的身影。
        他披着外袍,窗外的竹叶落在他发间,明明美人如画,但隐隐间徒生忧愁,他的背影无端显得悲冷。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9-09 09:22
        回复
          04.
          宴饮举办于孙权主府。
          孙府之布局装饰,虽不至于说得上富丽堂皇,却也可以说像皇宫一般美轮美奂了。
          为了此次接风宴,孙权还特地在府中准备了数间给两国官员休息的客房。
          很是用心。起码诸葛亮是这么认为的。
          诸葛亮落座于刘备身旁,朝孙权行礼。
          “孔明先生无须如此,此是为诸位接风洗尘的私宴,不用多礼。”孙权笑吟吟道。
          诸葛亮抿唇微笑:“谢仲谋先生费心。”
          “说起来,怎没见到那位公瑾先生?”刘备道。
          “此次诸位来访,公瑾特意准备了节目,给诸位一赏,想必应该可以开始了。”
          孙权话音刚落,会客厅的烛火都暗了下来。厅前的莲池倒由此亮了起来,皎洁的月光洒在粼粼水波上,虽有夜雾弥漫,但正巧锦上添花,一时之间这莲池竟缥缈朦胧如桃源仙境。
          几个舞女踏上莲池的暗台,遥遥望去像行走在水面上,让人有些讶然。舞女个个身着粉色纱衣,身姿曼妙,尚未有弦乐伴奏,便悄声舞动起来,恍如池上朵朵粉莲。
          众人正看得入神,忽然不知何处琴弦一拨,悠悠琴声破空传来。
          这琴声清扬,余音未止,续音又起,沉沉袅袅,好比天上的琴声落入了凡间,世人哪得几回闻。
          琴声虽无言,却自有蕴意,婉转曲折间勾勒了一幅让人如痴如醉的画卷。
          琴声起先舒缓,仿佛一对恋人携手诉说着情话,平静安宁的日子在两人相望的眼眸中徐徐淌过。
          然而这种安乐没过多久,琴声陡然一转,变得尖锐激烈起来,仍是动听,却犹如战场厮杀,可歌可泣。
          随之而来的,又是刹那间放慢的琴声,与一开始不同,哀伤悲凉,似乎是那对恋人之间的一人死于沙场,另一人抱着死去恋人的尸体在幽幽呜咽。
          琴声渐止,余音哀转久绝,夜雾中现出一袭水红色的衣,犹如一朵血色的浅莲盛开在碧湖之上,教人眼前一亮。
          一个男子抱着一把琴,自迷幻深处走来,眉眼如画,长发如瀑,幽深的眼眸倒映着清冷月光,唇角挽着一抹似有似无的浅笑。
          众人皆是痴了。
          最后还是孙权微笑着打破了寂静:“公瑾,此曲甚美,过来落座吧。”
          周瑜颔首,缓步走过来,施施然坐下。抬首一看,正对面是一个浅蓝衣服的男子,生得俊俏,眉眼间风华流转,手里一把羽扇微微掩住朱唇皓齿。
          那人也正好看着他,两人相对而望,一时竟沉默,只是望着,似乎都想说话,却又欲言又止,不知道如何开场。
          刘备适时插语了:“久闻公瑾先生大名,今日终得一见,果然琴声绝妙,让人佩服。吾乃刘玄德,此为诸葛孔明,与公瑾先生相识甚是荣幸。”
          诸葛孔明?就是此人?看起来倒确实是个斯斯文文的文臣。
          周瑜扬了扬眉,也道:“玄德先生过誉了,我琴艺拙陋,倒让诸位见笑了。”声音悦耳如汩汩灵泉。
          “什么话,是公瑾先生过谦了。”
          听着两人客套,诸葛亮依旧羽扇掩唇,不插语,一双明眸却分毫不移地盯着周瑜,似乎对他极为感兴趣。
          周瑜朝他看了一眼,似是想与他搭话,诸葛亮却转头对刘备附耳了一句。
          刘备听了以后愣了一下,对孙权笑道:“孔明对公瑾先生仰慕已久,想以浅陋琴艺与公瑾先生比试一番,仲谋先生觉得如何?”
          孙权向周瑜看了看,周瑜轻轻颔首,孙权便欣然道:“孤与公瑾也正有如此打算,孔明先生请吧。”
          诸葛亮站起身,放下羽扇,朝周瑜莞尔道:“孔明未带琴来,不知可否借公瑾先生之琴一用?”声音清澈如幽幽深谷。
          “自是可以。”周瑜微微一怔,也站起身来,将琴递给他。
          诸葛亮稳稳接过,转身踏上莲池暗台。
          蓝衣男子端坐于琴前,宛如池上生了一朵独一无二的蓝莲,正不顾一切地肆意绽放。
          琴弦轻拨,一曲悠然声响,时紧时舒,竟是接着周瑜的曲子继续下去。
          琴声绝美,清雅悠扬,恍然间,那个恋人战死沙场的可怜人伫立于森森竹林深处,古刹钟声沉沉,那人蓦然回首,脸上不再愁绪,竟是浅笑满面,有另一人伴其身侧,亦是带着笑相望。
          琴声久绝,众人仿佛身临其境,又是一番痴醉。
          周瑜愣怔,没想到诸葛亮会如此结局,本是死心的人放下过去,重新爱上了另一个人,白首偕老。
          “孔明先生这哪叫琴艺浅陋,明明如此精湛,真是过谦了。”孙权率先客套道。
          “哪里哪里,比不上公瑾先生啊。”刘备也赶忙推辞道。
          周瑜并没有加入客套,微微低头,轻轻咬唇,似乎陷入了沉思。
          “公瑾先生觉得此曲接得如何?”诸葛亮倒先开口了,与周瑜攀谈起来。
          周瑜迟疑了一下:“孔明先生接得自然是好。”
          诸葛亮微微笑了:“公瑾先生不嫌弃,孔明便甚是满足。”
          周瑜讶异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纵然此曲甚妙,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往事是没那么容易挣脱的吧。
          像他,挣扎了八年,不是一样没有找到那个值得他重新爱上的人?陷在回忆的泥沼中,不是因为他不愿放下曾经,而是未来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足以让他期待,足以让他将过去都释然。
          周瑜看着杯盏酒水里倒映着的人影,眉微蹙着,不禁揉了揉太阳穴,觉得有些厌倦。
          而诸葛亮仍是用羽扇轻轻掩着唇,笑而不语。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9-09 09:23
          收起回复
            05.
            等到宴饮接近尾声,两位主公都醉得厉害,半点意识也无,纷纷由侍从扶下去歇息。
            两位名声远扬的左右手自是也被灌了不少酒。
            周瑜又揉了揉太阳穴,酒劲让他有些站立不稳,他看了一眼面色自若的诸葛亮,心想此人怎么没有半点醉态。
            “公瑾先生可还好?需要帮忙么?”诸葛亮凑上来,笑容仍是得体,一把羽扇轻轻扇着,很是悠闲。
            “劳孔明先生费心了,公瑾无事。”周瑜摆摆手,离诸葛亮远了些,抬步要往厢房里去。
            谁知他刚走两步,身体一晃,差点软了下来,幸好诸葛亮上前一把扶住了他。
            “多谢。”周瑜借着力站稳了身子,忙松开诸葛亮的手,心想自己虽然正值青年,但果然是老了,这些酒换作以前他声音都不会颤一下。
            “还是让我送你回去吧,我的客房离你的也不是很远。”诸葛亮却道,再次伸手扶住了周瑜。
            周瑜并不在意他用“你”“我”互称,想了想,也不再推辞,只是觉得被不熟的人这样亲密地扶着有些别扭,但终是没说出来,随着诸葛亮的步子往厢房走去。
            手臂擦着手臂,体温透过轻软的衣料传来,染上彼此的耳根。
            周瑜轻咳一声,让自己的思绪勉强收了回来,打开厢房的门扉,转身对诸葛亮道:“谢谢孔明先生了,今日天色已晚,就不送了。”
            诸葛亮却没有离开的意思,挽唇道:“怎么不见周夫人?”
            周瑜愣了一下,没有追究诸葛亮的无礼,解释道:“小乔没有来。她不太喜欢宴席,所以我让她待在家里。”
            “这样,那公瑾先生真是疼爱妻子啊。”
            “说笑了。”
            “那孔明告退,望与公瑾先生能有机会再切磋一番琴艺。”
            “那是自然,公瑾也如此希望。”
            诸葛亮走了,周瑜掩上门,瘫坐在门前,蜷成一团,将脸深深埋进手臂间。
            诸葛……孔明吗?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9-09 09:25
            回复
              emmmmmm我先暂停,过会看有没有人注意到这篇帖子~这篇文写完了,所以不会拖的。我微博上已经发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9-09 09:28
              收起回复
                我在看,赶紧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09 09:44
                收起回复
                  06.
                  不知道两位主公捣什么鬼,要单独谈话,将级别较低的官员拦在门外也就罢了,连自己的亲信都不让旁听,一众文臣武将在门外互相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习惯性地扇着羽扇,见周瑜一身红衣,静立在门前,微微抬首望着天上的浮云,便走近唤道:“公瑾先生。”
                  “孔明先生。”周瑜很快回过神来,礼貌地看着诸葛亮。
                  “公瑾先生可知两位主公谈的是什么?”诸葛亮等唤了周瑜才发现自己还没想好话题,于是没话找话道。
                  却没料到周瑜认真回答了:“公瑾大概知道吧。”
                  “哦?不知能否告诉孔明?”
                  “倒也无妨,想必两位主公的意见迟早会达成一致的。”周瑜轻轻笑了,招招手让诸葛亮随他换个地方说。
                  诸葛亮跟了上去,直到走到四处无人之地,周瑜才开口道:“两位主公应是在谈结盟的事,最好吴蜀能结为亲家,这样一起攻打曹贼会更容易些。”
                  “这确实是个好法子,前几日我便与主公讨论过,没想到先生也这么想。”诸葛亮微微颔首。
                  “现在两位主公大概在商谈具体事宜。毕竟,虽要结亲,但谁与谁结,还是要好好考虑的。”周瑜的目光有些散开,“不说政治利益,也要说说是否门当户对,到底婚姻不是儿戏。”
                  诸葛亮将周瑜的表情尽收眼底,挽唇道:“只求门当户对便可么,孔明以为,还需两情相悦才可。”
                  周瑜愣了愣,似乎有些诧异诸葛亮会这样说:“两情相悦自是最好,但就算一厢情愿,或者无情无义,国家大事终归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诸葛亮扬了扬眉:“是么?那公瑾先生,若是你的儿女情长与国家大事起了冲突,你会护谁?”
                  周瑜没有片刻犹豫:“自是选择国家大事。”
                  “原来如此,”诸葛亮莞尔,“倒是孔明狭隘了。孔明见识短浅,在两者之间,选的必定是儿女情长。毕竟,光是想想此后寂寞的日子,孔明就觉得甚是难捱啊。”
                  周瑜皱了皱眉,眼底闪过讶然,沉默良久,启唇道:“再难捱,总会捱过去的。”
                  “公瑾先生说的在理,孔明受教。”诸葛亮轻声笑了起来,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周瑜再次皱了皱眉,心里暗暗觉得,自己似乎被一个不过见了两面的人看透了。
                  这诸葛孔明不简单,一字一句间都在试探自己,不失风度,点到即止,却又好像由此知道了全部。
                  但是,有些问句确实是不必要的,与国家社稷毫无关系,倒更像是闲来无事讨论八卦。
                  那么,他到底是在暗中试探自己,还是只是无心言语?
                  周瑜觉得,自己似乎终于棋逢对手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9-09 09:46
                  回复
                    07.
                    刘备等人计划在武昌城待两月左右,除了商谈要事,还有参观考察、采购物资等任务。
                    整日工作毕竟无聊,于是刘备隔三日便给官员们放一日的假,郊外游玩、骑马打猎、闲逛市集都是允许的。
                    而诸葛亮对这些不感兴趣,一般都是做些下棋品茗、钓鱼作画、练字弹琴之类的事。
                    至于周瑜为什么知道诸葛亮的喜好……诸葛亮放假时常来周府找他,孙权听说了,便也给他放了假,于是周瑜和诸葛亮就越来越熟识,成了互称字号的朋友。
                    再于是,诸葛亮一放假,众人就找不到周瑜了。
                    虽然众人很不明白,两个异国能臣应该是互不顺眼才对,怎会如此要好?但是,这些都不重要,诸葛亮和周瑜就是这么奇妙地,在短短时间内成为至交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9-09 09:46
                    回复
                      08.
                      其实要说原因,也不是很难解释。
                      比如,两人都爱品茗。
                      “嗯,这茶不错……公瑾,你尝尝。”诸葛亮将一杯茶递给周瑜。
                      周瑜看了一眼诸葛亮喝过的茶杯,有些犹豫,但一时没有其他茶具了,诸葛亮的目光又是那么坦然,于是周瑜接过了茶,不动声色地换了个位置品了一口,颔首道:“确实美妙。”
                      “对了,这是哪种茶叶泡的?”诸葛亮拿回茶杯,丝毫没有注意,自然地在周瑜喝过的位置又喝了一口,然后用舌尖轻轻舔了舔唇,从桌上挑出一包茶叶,“是这个,以后就用这种茶叶吧。”
                      周瑜动了动,似乎想提醒,却终是没点破,应了一句“好”。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9-09 09:46
                      回复
                        09.
                        比如,两人都对琴艺深有造诣。
                        一日,诸葛亮弹着琴,周瑜在旁侧耳倾听。
                        诸葛亮看着周瑜一脸认真的样子,眉毛一扬,笑了笑,忽然手下一顿,故意弹错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音。
                        周瑜有些疑惑地回过头,对上了诸葛亮坏笑的表情。
                        “公瑾可真是风华绝代,怪不得‘曲有误,周郎顾’,连孔明都忍不住弹错音,只为周郎的惊鸿一瞥呢。”
                        周瑜微红了脸,嗔了诸葛亮一眼。
                        明明是夸周瑜琴艺精湛,可以听出任何错音的典故,却被他改成了这番意思。
                        诸葛亮却依旧笑吟吟的,似乎逗周瑜脸红这件事极为有趣,于是抬手又弹了一曲《凤求凰》。
                        见之不忘,思之如狂,遨游四海,只为求一人,背影成双。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9-09 09:47
                        回复
                          10.
                          再比如,两人闲时都会钓鱼。
                          诸葛亮将饵挂在钩上,放进池塘里,转头对周瑜道:“公瑾,你该到我们成都去看看,那儿的湖可比这儿大得多。”
                          “若是有幸,公瑾自然愿意去。”周瑜微笑道,很快钓上一条鱼来。
                          然后,再是一条。
                          接着,又是一条。
                          ……
                          诸葛亮看着周瑜装满了鱼的提桶,有些无奈地皱眉:“公瑾你是有什么技巧吗?为何我才钓了五条?”
                          “两个时辰能钓五条已经不错了,我自小钓鱼就从是如此,大概是天赋吧。”周瑜难得眼里都有了神采,在粼粼湖光的映照下竟是出奇的好看。
                          诸葛亮愣了愣,也笑了起来,没笑几声,忽然睁大眼睛,将上身俯下来,凑近周瑜。
                          他这一凑凑得十分近,鼻尖几乎贴在了周瑜的心口,让周瑜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过了好一会才慌乱地推他:“孔明?怎么了?”
                          诸葛亮抬起头,笑眯眯地望向周瑜:“你身上这股清香是什么?莫非这就是吸引鱼上钩的东西?”
                          周瑜看着诸葛亮惊为天人的笑颜,一刹那竟有些出神,但他很快清醒过来,好笑道:“你在胡说什么。”说着,从怀里取出一个香囊,“是这个东西吧。”
                          诸葛亮接过香囊,闻了闻:“没错,就是这个,这是……周夫人做的?”
                          “不,是我做的。”
                          诸葛亮惊讶地挑眉:“你做的?”
                          “我也只是尝试了一次,这香囊……大概有八年之久了。”
                          诸葛亮翻了翻香囊,做工虽不算极为精妙,但也绝不拙陋,看得出制作之人颇费了一番心思。而且这香囊并不显旧,想必它的主人一定十分珍惜它。
                          “没想到公瑾你喜欢香囊。”
                          “倒也不是,本是打算送给一个人的,可惜自始至终都没送出去。”周瑜的笑有些苍白。
                          “是吗?那个人可真是没有福气啊。”诸葛亮说道,袖中的手无意识地握紧了指节。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9-09 09:48
                          回复
                            11.
                            诸葛亮又来周府找周瑜。只是,难得周瑜没在会客厅等他,而是小乔出来迎接他。
                            “周夫人。”诸葛亮虽没见过小乔,但也猜了出来她是谁,于是礼貌地行礼。
                            小乔笑嘻嘻道:“你便是诸葛孔明?”
                            “正是孔明,周夫人认识我?”
                            “刘玄德的得力助手诸葛孔明一直缠着我夫君不放,这传言我可也是听说了呢。”小乔眨了眨眼。
                            “周夫人放心,孔明与公瑾之间,乃是至交,不会打扰周夫人与夫君的独处时间的。”
                            “这倒是无妨,我很高兴看到公瑾有这样好的一个人陪着他。”
                            诸葛亮皱了皱眉,有些不解小乔为何会如此豁达,只好客气道:“周夫人说笑了。”
                            小乔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继续道:“公瑾去巡视军营,不过一个时辰应该不会回来的,不如让我带孔明大人逛一逛周府?”
                            诸葛亮虽然来了几次周府,但也就去过会客厅罢了,倒是对逛周府这个提议甚是感兴趣,颔首道:“多谢周夫人带路了。”
                            逛了一圈,小径尽头,青青竹林中,诸葛亮看见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竹楼。
                            “这是?”诸葛亮疑惑道。
                            “这是公瑾八年前建的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书房、卧房什么都有,可以说是一处院中别院了。公瑾也甚是喜爱这座楼,一般都是住在此的。”
                            “公瑾不与夫人一起住?”
                            “公瑾事务繁忙,一般都是住在这竹楼的,我则住在主院中的卧房。”
                            “是么……”诸葛亮皱起眉,若有所思,“不知周夫人能否允许我进去看一看?”
                            “你是公瑾的好友,自是可以的。”小乔笑了笑,率先走进竹楼。
                            竹楼大部分房间都是空着的,只有书房和卧房打理得干干净净,看得出是有人住的。
                            书房里书架林立,一张案几立在中央,上面还放着文案。
                            让诸葛亮格外注意的,是书房角落里一柄长戟。
                            长戟做工精美,被擦得锃亮,但仔细查看,便可以看出上面有陈年的磨痕和干涸的血迹,似乎多年前曾被用于战场杀敌。
                            但他记得,周瑜上战场,似乎用的不是长戟。而且,这长戟,放在这书房之中显得十分突兀。
                            “周夫人,这长戟……”
                            话音未落,小乔就明白他想说什么了,敛了笑容,微微叹气道:“这长戟,是公瑾一位至交好友留下的,那位好友……就是我的姐夫,孙策孙伯符,八年前在战场上不幸身亡了。”
                            又是八年?诸葛亮皱紧了眉:“据孔明所知,可是仲谋先生的兄长?”
                            “是的,公瑾十二年前就随他打仗了,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所以他去世了,公瑾也是消沉了一阵。而这长戟,公瑾他看得很重,旁人都碰不得的。”
                            诸葛亮脸上没了笑容,陷入了沉思。
                            小乔看着诸葛亮的表情,眼珠转了转,道:“孔明大人,公瑾对你而言是什么?”
                            诸葛亮愣了愣:“自然是……至交好友。”不知为什么,诸葛亮说得有些迟疑。
                            小乔看着心急,但又无法捅破,只好道:“那烦请孔明大人,好好劝劝公瑾,最好能……解开他的心结。”
                            “我很乐意,只是周夫人都帮不上忙,而我连心结具体是何都不清楚,如何劝?”
                            小乔却答道:“孔明大人如此聪慧,不会一点也猜不出来。只要这心结在,我想,公瑾一生都不会得到安乐。”
                            诸葛亮沉默了一会:“我会尽力。”
                            “那先谢谢孔明大人了。另外,”小乔望了一眼那长戟,又转过脸去,“我与公瑾,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托庇于他。我只与你说,那三个孩子,其实只是公瑾收养来的,并无血缘。所以,不必唤我周夫人,唤我小乔吧。”
                            诸葛亮眼里透出无法抑制的讶异,过了一会,才道:“孔明明白了。”
                            “孔明大人是否还想看一下公瑾的卧房?”
                            “这就不必了,卧房毕竟是人的隐私之处。”或者说,他怕看到更多关于八年前的事物。
                            正说着,有侍从上来通报:“公瑾大人回来了。”
                            “那正巧,孔明大人,小乔就失陪了。”
                            “应是孔明失陪。”
                            客套完,临走前,诸葛亮又看了一眼那长戟,眼底深处涌动着幽深的光芒。
                            公瑾……
                            “孔明,怎么了?”
                            听到周瑜的声音,诸葛亮才回过神来,朝周瑜笑了笑:“没事。”
                            过了一会。
                            “公瑾。”
                            “嗯?”
                            诸葛亮又笑了笑:“没事。”
                            只是忍不住叫叫你。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9-09 09:50
                            收起回复
                              已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9-09 09: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