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太昊伏羲氏、女娲跟华婿并无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伏羲女娲最早出现于先秦文献,华胥氏是后世文献才出现的,因此伏羲女娲是否是华胥氏儿女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一般认为华胥氏儿女的“伏羲女娲”人属性高于神属性,而楚帛书中的伏羲为创世神,是最早诞生的生灵,与华胥氏和雷神毫无关系。[8]女娲最早记载在先秦的《楚辞》,也和华胥没有关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13 06:58回复
    @东夷狂人 @萌面人119 @拓朴维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9-13 07:00
    回复
      @欧阳轩罗 @奶瓶1981se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13 07:00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13 07:01
        回复
          伏羲出生在雷泽(今山东菏泽),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中华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9]。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10]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9-13 07:06
          回复
            @木刀水火口人 李哥也来聊聊看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9-13 07:11
            回复
              这也是吹吗某自卑的假冒山东人快来对号入座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13 07:2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9-13 08:47
                回复
                  东夷文明在山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9-13 09:42
                  回复
                    太昊,颛顼,少昊考#(哈哈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因成风也。成风为之言于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礼也。蛮夷猾夏,周祸也。若封须句,是崇昊、济而修祀纾祸也’”。
                    译为今文,即:“任国(都今济宁)、宿国(都今东平东)、须句国(都今东平西北)、颛臾国(都今费县西北)四国,都是风姓。一直主掌太昊和济水神的祭祀,而服从中原各国。邾国人灭亡了须句国,须句国国君逃亡到我国,是来投靠僖公的生母成风的(成风姓风,是须句国国君的女儿)。成风帮助他对僖公说:‘尊崇明神的祭祀,保护弱小的国家,这是周朝的礼制。蛮夷扰乱中原,这是周朝的灾祸。如果重新封立须句国,这就是尊崇太昊、济水之神,修明祭祀而和缓灾祸了’”。
                    笔者在多篇文稿中提出,文献记载中的二昊(太昊、少昊)是今山东一带古称为东夷族的先祖,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今寿光北部一带的古巨淀湖为山东历史上著名太湖(由地质年代沂山南北断裂带和济阳东西坳陷结合而成的坳陷湖,海侵时期为海,海退时期为湖),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与今鲁西南的雷泽(即今菏泽一带,古称巨野泽)齐名。在人类幼年时期,大的湖泊是他们重要的生息繁衍之地,因为近淡水湖之地,地上、水中、空中有大量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生、陆生动植物,是他们赖以生存繁衍的主要食物来源。古巨淀湖又因为近海之地,鱼盐资源尤为丰富,构成这里人类繁衍的特有繁荣景象,成为今山东地区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早期人类诞生地。由于人类营养结构丰富合理,社会人口发展极快,又由于该地区北、东俱为海,人口急剧繁衍起来后,只能沿向南,向西的方向迁徙扩散,而山东地区的地理形势决定巨野泽一带地处与中原地区的接壤之地,向西向南有广阔的腹地,巨野泽一带的先民发展起来后自然地向西、南之地扩散,而地处东偏巨淀湖一带先民便沿陆路通道而迅速扩散至今山东全境(包括迁徙到巨野泽一带),然后继续沿着巨野泽一带先民迁出的路线向西、向南扩散。
                    太昊、少昊是太阳(昊指太阳,鸟亦在空中,与太阳近;昊又通皋,皋指大鸟;皋又通高,指早期人类在水边高地上祭祀,均指太阳、鸟在高处之意)崇拜时期巨淀湖一带先民早期和后期的代表。太昊氏是较早发展起来、较早迁徙出去的一支。这一支先民迁至巨野泽一带后在这里落脚而为后世记载下来。但他们的根源却是在巨淀湖一带。这一支先民落脚于巨淀湖一带后,经过繁衍发展,到古国时代,演变为以上所记的四个古国。
                    第一个是任国,即今济宁市任城区,历史记载中任姓的最大郡望是在巨淀湖南岸,即今寿光、广饶交界一带。第二个是宿国。第三个是须句国,第四个是颛臾国。宿今普通话读su,但寿光方言读xü,与须句国之须同音。而颛臾国之臾与须、宿又为音近字,人类语言在其发育期有一个特点,是音同义同,又容易音近相衍,因此,须、臾实为一也,即他们是同源关系。
                    少昊因为晚于太昊,因此记载比太昊要多得多,也要清晰得多。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奇书的《山海经·海经·大荒东经·少昊之国》(《山海经》成书极早,许多内容与甲骨文发现后破解的文字内容一致,因此西汉大学问家刘歆说《山海经》为伯益所作并非虚言)记曰:“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古语“四海”为天下之意,“东海”为地之东境之意。此大壑,应即指最靠东部地区的大湖—巨淀湖。200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双王城商周盐业遗址考古报告中指出,寿光北部大荒北央一带是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盐业生产遗址,而《山海经·海经》中竟有四章是以“大荒”名之(《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历史文献清楚地记载,少昊是中国古姓中己姓、赢姓之祖,而己姓、赢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原始古姓和大姓。己姓与赢姓均源于古巨淀湖即今寿光一带。己姓是春秋之际国都在今寿光古城(或王高)、纪台之纪国国姓,赢姓则是源于今寿光古城的古益族首领伯益之姓。中国后世许多著名姓氏即源于己、赢二姓。
                    关于二昊在中国远古文明史中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留存下来古籍记载中有以下几例:“三皇”之说主要是伏羲、燧人、神农(炎帝)之说。“五帝”之说则有《礼记·月令》的“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的“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世本》、《史记》、《大戴礼记》的“黄帝、颛顼、帝喾、帝尧、虞舜”,《后汉书·贾逵传》引东汉大儒贾逵言:“五经家皆言颛顼代黄帝……左氏以为少昊代黄帝(即《左传》也将少昊列入五帝之中。)由上可知,四种说法,颛顼均在其中,少昊则占三,(加《礼记·月令》记之太昊,则占比更多),即颛顼及其祖二昊占比最多,显示三者在中华民族先祖之中是最早的。
                    少昊与太昊与宿之关系,还有一史证。南宋著作《路史·后记七》记载:少昊“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八宿”。说明少昊最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9-13 12:40
                    收起回复
                      东夷文明在山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9-13 12:45
                      收起回复
                        顶上去,风姓伏羲后裔四国在山东。其他都是为了戎狄周的瞎JB YY。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9-13 13:42
                        收起回复
                          东海之外有少昊是什么意思?莫非是东夷是日本?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9-13 15: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