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曲阜黄帝故里美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孔子故里曲阜被称为“东方的耶路撒冷”,在孔子之后的两千五百多年里,曲阜的命运往往和孔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到了宋朝,这座圣城的主人公却被“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所取代,甚至连曲阜县城都挪了地;配套建起的景灵宫,更成为整个大宋王朝的祖庭“太庙”,风光无限。
黄帝“出生地”
宋廷认祖归宗
宋真宗是宋朝的第三个皇帝,民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宋真宗签订了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二十多年的战争状态,但也拉开了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序幕。
战争结束后,宋真宗将大把时间花在了文化建设上。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宋真宗以梦见神人为由,认定赵家的始祖是轩辕黄帝,并布告天下。
认了祖还得归宗,可人们只知道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叫寿丘,而寿丘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都有,难辨真伪。于是,宋真宗召集来文官,查访确认寿丘的真正位置。几经推敲,最终,大臣们将寿丘真身定在了山东曲阜。
在此基础上,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闰十月,宋真宗召集群臣,下诏在京城与曲阜寿丘各修建一座体现皇家威严、规模宏大的景灵宫。这两座景灵宫的分工略有不同,其中,京城景灵宫奉祀黄帝及赵氏先皇诸“神仙”,而曲阜景灵宫则是负责祭祀始祖黄帝及圣母嫘祖。因此,景灵宫的功能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太庙,祭祀也是按照太庙之礼进行的。
这还不过瘾,确认了曲阜寿丘是黄帝出生地后,宋真宗又颁诏将曲阜县更名为仙源县,隶属于袭庆府,即后来的兖州府,并干脆将千年鲁城弃之不用,把仙源县城搬到了曲阜城东的寿丘附近。宋朝《鲁国之图》描绘的就是仙源县的格局。今天,曲阜有个地名叫“旧县村”,就是仙源城旧址。这座城一直沿用到明朝,后因刘六、刘七率农民武装攻下县城,将县衙署一火焚之才荒废。直到明嘉靖元年(1522年),曲阜城才重新搬回了阙里孔庙一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14 06:02回复
    顶三座曲阜孔庙
    曲阜景灵宫由当时宰相王旦负责督建,通判大理评事麻其温、知兖州监宗御史王臻监修,出动了三四万名劳役,建造了1320间房屋。对比一下,曲阜孔庙现存建筑460多间,也就是说,景灵宫相当于三座曲阜孔庙的规模,堪称气势恢宏。
    在用料方面,景灵宫也处处体现了“国家工程”的气派,建筑所用石料有郑、淄等州的青石,衡州的碧石,莱州的白石多种。而给黄帝雕琢的玉石圣像,则用的莱州白硝玉石。
    到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五月时,寿丘景灵宫、太极观终于建成。第二年,宋真宗专门派遣宰相王旦等人,到曲阜奉安圣祖玉石像、为圣母上懿号。
    曲阜景灵宫规模要比当时的阙里孔庙大,建筑群与仙源县衙、县学整合为一体。县城的前部东为县衙、西为县学,中部为景灵宫、太极观、东西配庑等,后部为寿丘和少昊陵,错落有序、层次鲜明。
    然而,十几年后的宋仁宗天圣年间,景灵宫建筑群遭遇火灾,琼楼玉宇焚毁殆尽。此后,虽然屡次重修,但在战火硝烟中,寿丘景灵宫、太极观与阙里孔庙一样,惨遭兵火荼毒。
    元朝末年,曲阜景灵宫被废。改建仙源县城时,北城墙将景灵宫建筑群遗址割断,分割为城内和城外两大部分。
    巨碑“万人愁”
    体量居全国第一
    如今的景灵宫只剩下断壁残垣,更多的遗迹早已深埋在黄土之下了,但孤立在地面上的巨型石碑还是能显示出它昔日的辉煌。
    宋徽宗时期对景灵宫进行的大规模整修中,在宫门之外安放了四块巨型石碑,如今仅存两块。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数“万人愁碑”了。“万人愁碑”由碑首、碑身、龟趺构成,其特点是大,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的石碑。
    “万人愁碑”碑额浮雕六条盘龙,雄壮生动,两侧各雕一尊护神力士,呈托举巨碑姿势,实属罕见。碑身没有文字,龟趺雕刻简洁,龟盖上刻有花纹,反映了早期龟趺的特点。碑额与碑身虽为1:1.4,但矗立之后,显得十分协调,可见设计科学。整碑通高16.95米,相当于五层楼高,合计重达上百吨,即使是有起重设备的今天,想把它吊起来也绝非易事。据传因为石料巨大,沉重难运,所以人们称它为“万人愁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9-14 06:05
    回复
      当时,碑帽蛟龙已经刻成,碑面也已磨光,只等镌刻碑文,但工程尚未完工,突然金兵南侵打到这里,工匠和百姓四散而逃,石碑成了“烂尾工程”。后来,有诗人据此发出了“丰碑不书字,遗恨宣和年”的感叹。
      光阴似箭,清朝时康熙皇帝外出巡视,要到曲阜来,当地的官员因为“万人愁碑”无字,害怕皇帝看到后责怪,居然脑洞大开,让人将巨碑击碎,埋在土里,“万人愁碑”至此碎成了140多块。直到1991年,巨碑的残件才得以重见天日,并由当地政府拨款修复,因此,现在看到的“万人愁碑”浑身伤痕累累。
      遭受相同命运的是立于池塘西岸的另一块巨碑“庆寿碑”。它的建造时间与“万人愁碑”相同,也是因金兵南侵未来得及刻字竖立,碑上“庆寿”两字有一米高,是后来元朝补刻的。康熙年间,“庆寿碑”也被击碎掩埋,1992年修复。当时由于“庆寿碑”龟趺座未能找到,维修时按东碑仿制。2009年6月,终于在“庆寿”碑西发掘出土了“庆寿碑”龟趺座原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9-14 06:06
      回复
        尽管有些不情愿,但历来为我市所骄傲的黄帝生地的品牌正面临河南新郑市的抢注,在互联网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和“GOOGLE”里,搜索"黄帝故里"这一关键词,检索出来的都是新郑市,间或有一两篇新华社记者所写的黄帝故里在山东曲阜的报道,也大都被淹没在新郑的主页中。为弄清缘由,我们请教专家、学者及登录新郑网站,梳理新郑何以成为黄帝故里的诸多依据,发现我市无论从文献记载、历史沿革、历史遗存等方面都优于早于新郑。但新郑将黄帝故里做成了品牌、作成了产业,而我市黄帝城的开发建设还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因此擦亮黄帝故里品牌,还我黄帝故里美誉,实在刻不容缓。 黄帝出生于山东曲阜寿丘,迁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因此,黄帝故里是山东曲阜,河南新郑只是他工作的地方而已。 证据如下: 《史记》记载:皇帝生于寿丘。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皇帝生于寿丘,摘鲁城门之北。居轩辕之丘。唐朝《史记正义》明确把寿丘认定为曲阜城东八里。宋朝皇帝以黄帝为先祖,正式将曲阜改名为仙源,宋真宗亲自到曲阜拜祭黄帝。至今曲阜有寿丘遗址,黄帝之子少昊陵墓。 新郑直到1984年之后才开始发掘黄帝文化。新郑政府网站报道:1984年春季的一天,新郑县志办来了几个特殊的客人,他们是陕西黄陵县志办的,专程来了解黄帝的情况,县志办主任刘文学热情接待了他们。刘是土生土长的新郑人,1963年郑州大学毕业后也一直在新郑工作,但面对客人的提问,他对黄帝的事却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1985年编写郑州年鉴,刘文学写了篇黄帝故里的稿子,审稿的领导吃惊地问:"你有没有弄错呀?黄帝是新郑的?"这时候刘文学底气已经很足了:"当然是啊。历代史书,明、清的河南通志都是这样写的!" 从上面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新郑直到1985年,当地领导还不知道黄帝与新郑有什么关系,可宋朝皇家早在1000年前,就已经明确认定了曲阜为黄帝故里。 再看史籍记载:清康熙年间,新郑人民在轩辕丘立下了"黄帝故里"碑。乾隆二十九年,重修黄帝故里始祖殿,并立碑记载:"古传郑邑为轩辕黄帝故都,文明肇启有自来矣。"《一统志》说:"轩辕丘在开封府新郑县。"看到了吧,新郑有关的史籍记载竟然只是清朝、明朝的零碎地、民间的记载。而且都没有明确说黄帝生在新郑。而曲阜早在北宋就已经被皇家却认为黄帝故里。因此,北宋黄帝把曲阜改名为仙源县。 但是,新郑近年来确实下了大功夫,硬生生将黄帝故里抢为己有。他们新修了大量的建筑,搞了 轩辕黄帝像及拜祖台 、 拜祖区——黄帝广场 、汉代轩辕故里祠 、古朴典雅的故里牌坊 、气势宏伟的青石汉阙 (这些都是新修的,不是历史遗存),去年开始,还面向海内外大搞拜祖活动,祭祖时间也故意定在陕西黄陵县祭祀黄帝 之前,并花重金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亲临祭祀,还造了一条人工彩虹,让郑州市市长激动的高喊:黄帝显灵了。(被传为笑谈)加之新近他们在那里又搞了一条长21公里的“中华巨龙”,投资达3亿元,气魄之大,令人惊讶。虽然这个项目现在已被国家环保部门叫停,但从中也可看出新郑做足了黄帝文章。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14 06:08
        回复(5)
          这个祭祀活动好多年了,当时还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直播。黄帝故里的称号政府不努力我们屁民操心有啥用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9-14 07:14
          收起回复


            6楼2017-09-14 07:51
            回复
              楼主辛苦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9-14 07:59
              回复
                把家乡建设好,比啥都强。自我提高素质修养,是每个曲阜人急需做的,创建文明城市才符合我们曲阜的定位


                8楼2017-09-14 08:09
                收起回复
                  兄台懂得不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9-14 08:19
                  回复
                    学习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9-14 08:52
                    回复
                      做点正经事才是好吧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9-14 13:04
                      回复
                        给自己留点脸!无耻但不能无耻没底线!黄帝也成东夷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9-14 23:38
                        收起回复
                          曲阜什么时候成东夷了,曲阜是黄帝儿子少昊的封地,怎么可能是东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9-15 00:16
                          收起回复
                            黄帝应该是出生在曲阜的,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宋朝赵匡胤把黄帝故里定在了曲阜,现在旧县那里,试想一下当初的人文学者绝对不在少数,当初不像现在造谣这么肆无忌惮,当初欺君是株连九族的,所以当时的学者肯定考究了很多的历史文献才敢确定黄帝是出生在曲阜的,不像现在不知道哪个二逼砖家教授说的史记翻译是孔子的多少代孙子,所以故意把黄帝生地该为曲阜,现在造谣无罪,估计在宋代这几个人全家都被株连九族了,别拿你们的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你们会人家也不会,更何况你们比宋代学者研究的更深,还是比人家研究的资料翔实,别特么扯淡了。除了造谣啥也不会的东西。
                            至于黄帝陵在河南,或许你们会问跨越这么长的距离不科学,但是古代依水而居,顺着河流到黄河干流然后寻找源头,直至在河南定居也无不可,更何况曲阜乃是黄帝孙子少昊的出生地,我们可以猜想,当初黄帝年少征战,有年幼的儿子和妻子留在曲阜,后来儿子娶妻生了少昊,黄帝的儿子顺着父亲的轨迹寻父,这也可以解释的通。
                            更何况如果以我们的认知,春秋战国时期人的寿命应该是多少呢,孔子73孟子84,在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的时候,都能算是高龄,你们专家不质疑么?
                            最后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黄帝在哪出生请河南和山东都不要乱下定义向国家打申请说这里就是黄帝生地,因为你们这些所谓的专家拿不出来这么确切的直接证据,间接的你们也不如宋代学者们有更多的翔实资料考究,那就把这个问题留给后人来评判,请各位专家教授秉着实事求是的目的来研究这个事实,你不要说我拿着我们所有专家的人格担保,说实话面对中华传统流传5000年的文化你们的人格和考究屁都不是。没有事实就留给后人科技更发达的时候来解决,而国家一单认定哪里为黄帝出生地,那么以后所有子孙都会以国家意志为转移,会让真相掩埋在历史长河中,所以请学者自重。我认为黄帝的生地就是曲阜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7-09-15 01: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