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瑜吧 关注:26,042贴子:367,332

【策瑜/文】 年少事二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臭不要脸流氓策X羞涩内敛闺秀瑜
嗯,清水得不能再清水的小甜文


IP属地:浙江1楼2017-09-23 09:51回复
    顶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9-23 18:01
    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9-27 21:28
      回复
        “外面何事如此喧哗?” 彼时孙策正同张昭等人在军帐内议事,忽听得营帐外一阵马蹄声起,心下微惊,不禁已是思及最坏的状况,却仍是镇定地召来亲兵询问。
        “回将军⋯⋯”那亲兵却只顾跪下行礼,而吞吞吐吐不知如何作答,只得道“您且出帐看吧。”
        孙策眉头微微收紧,与张昭相顾,张昭微微摇头示意不可。孙策兀自沉吟半刻,方起身持起案几左侧长剑,阔步而出。
        “将军⋯⋯”张昭自叹一声,趋步跟出。
        ⋯⋯⋯⋯
        “如何是你?”纵往以沉稳而称的孙伯符,此刻面上也不禁有几分惊讶。
        只见来人翻身下马,动作行云流水,异常连贯。声音清越如风“将军欲东渡,瑜愿随之。”
        孙策上前,神情淡漠“你可知,你在做什么?”
        “知道。”眼眸清澈如斯,此刻欣悦如水波般的在他眼中映“瑜,心甘情愿。”
        孙策上前拉住他的手,触及时,面前之人却微微颤了颤,孙策低头仔细,只见手心一道刺目的红痕。
        “何苦此般啊⋯”孙策的眸光又黯淡了几分,手上的力气不觉松了些,脸上神色愈发不明起来。
        ⋯⋯


        IP属地:浙江11楼2017-09-27 21:38
        回复
          「二」
          最初来到舒城,我是不乐意的。舒城和富春,且不说气候山水吃食如何不同,单一条,舒城于我孙策而言不是家,是客居的异乡。
          纵然在舒城官学内和同窗们也能打的一片火热,然而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啧,真是……
          好想回富春,好想回家。
          这段时光中,最多的记忆,是独自一人在河边待到黄昏日落。
          许是在夏末,也或许是在初秋,总归就是那段时日,官学里新来一个学生,周瑜。我认得他,两家居所离得并不远,多多少少也知晓一二,他和我同岁,是舒城本地人,父亲是洛阳令,他幼时长在舒城,稍稍大了些便一直同他父亲去了京洛,在他父亲亡故后便同族人长居京洛,直到前些日子才回了舒城。
          周瑜他长得很好,身姿颀长,样貌也生得好极。我同他在学堂交谈过,却总是我讨得没趣。我自问十数年来,从未被如此冷落过,心中还是有些不忿,几日下来却是见得他同众人都是这般,才晓得他是性子疏离淡漠的很。


          IP属地:浙江12楼2017-09-27 21:39
          回复
            「三」
            虽然不曾有过多往来,但二人之间还是有些不寻常的。譬如说——
            孙策发现这位淡漠疏离的人也喜欢在河边静坐。
            他一人坐在那里,不言不语,安静如同画般,同周遭的一切莫名的相谐,让人不忍得去打搅。
            于是舒城东郊的河畔旁便有了这样一幅景象,邻水的柳树下,玉冠束发的周瑜席地而坐,望着河水。不远处岸堤之上骑在马上的孙策不知是看河水还是在看那望着河水的人。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日,直至深秋。
            “伯符,今日归家怎么这么早?”自打搬来舒城,儿子归家这么早还是头一遭。
            “官学里的先生说,冬日里要举行文会,不想太难堪。”孙策嘴上这么回应着,却想着,一连三日未在河边见到周瑜了,奇怪。
            吴夫人听闻此言,柳眉微颤,却是笑到“难得你还肯用心文法,明年开春若有空闲,你教尚香习字吧。”
            孙策“……”
            ……
            周瑜莫说是散学后去河边,在官学也是一连告了了好几日的假。
            这日,一群人正商量着后日结伴狩猎之事。
            刚一抬头,便瞧见了告假多时的周瑜正推门而入,未多想,孙策脱口便道
            “后日狩猎你要不要一起去?”
            玉冠束发的人儿面色有些苍白还是未开口,旁的人便道
            “公瑾这样子是病刚好,伯符你不要叫他了。”
            病了?
            孙策举目向周瑜示意,周瑜看了看他,然后无奈的一笑,声音还带着些许嘶哑“瑜风寒未愈,不便同行。”
            “幼时你不敢骑马,不知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无长进。”冷不丁的,有人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
            幼时便长在舒城的子弟都知晓,昔年周家阿瑜不敢上马之事。
            这话也算不得羞辱,却是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周瑜立在那里,不知如何回应,尴尬地拉了拉身上的外衫,才缓缓低声道“许是我生性愚笨吧……”
            却不料这话引来了更大的笑声。
            “公瑾不是我笑你,五岁时不敢坐在马上不稀奇,如今十五六的儿郎还不会骑马的却是少见得很。”
            ……


            IP属地:浙江13楼2017-09-27 21:40
            回复
              「四」
              那次的狩猎,孙策终究还是没有去成。
              这两日间,孙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日众人笑声中,那人的那副病容。
              思来想去的,他还是去了周府。
              听闻是孙策,周瑜是有些慌乱的,在自己的认知中,同他并不算是熟识。
              但还是将人请入了书房。
              “你要不要喝些茶水……?”
              孙策看着眼前这个有些慌乱的人,心中却有些难过“周公子不必如此,今日策到府上是来向周公子道歉的。”
              周瑜被孙策这番话弄得有些不知所措“道歉⋯⋯?孙公子同瑜之间未曾有过⋯”周瑜顿了顿,一个念头在脑海中转瞬而过,却是小心试探道“莫非是为了前日在官学之事⋯⋯?”
              孙策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道“正是。策初来舒城,对诸事不甚清楚。那一日,周公子难堪了。”
              周瑜却是有些不好意思“不⋯不必。这都是些寻常事。”
              “寻常事⋯?”孙策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探寻的意味。
              周瑜摆摆手,微微泛白的唇边挂着温和的笑,然语气却是有些许惆怅“不过是几句玩笑话⋯⋯”发觉孙策脸上神情不明,便又道“小事却让孙公子如此上心,倒是瑜的过失了。”
              看着眼前之人眉眼舒展的样子,孙策却是想起那日他神情尴尬地拉拢外衫的模样,莫名心中有些酸涩。
              “不知称一声公瑾,是否太显唐突?”孙策不及细想,脱口便道。
              周瑜看了看孙策,有一丝丝迟疑,孙策本以为他又要说些疏离的话语了,那人却是轻轻“多谢伯符厚爱。”
              几日来孙策心中的压抑这般总算是去得无影踪。
              自打那日后,孙策同周瑜的往来渐多了起来。
              平日里课后总归是同旁的人交谈或是同游的孙策,却是和一向独来独往的周瑜交好。二人在官学时常是同进同出。
              惹得不少人为之侧目,周瑜性子淡漠不是一日两日了,鲜少见得他能同谁有的交谈几句,更不用说与谁亲近。倒是孙策,来舒城起便是各家公子无一不与之交好。
              这般一想,便也是通畅了,伯符性子爽朗,何人不愿与之交好呢。
              倒是吴夫人对此很是讶异“周家的公瑾自然是个好孩子,我倒是不知你何时喜欢同那么安静的孩子往来了。”
              “热闹久了,发觉性子温和也有性子温和的好。”
              吴夫人不做回应,望着孙策,等待着下文。
              孙策有些无奈,“母亲莫不认为我真是沉迷于骑马狩猎不可自拔?”
              “你莫非不是?”
              孙策“……”


              IP属地:浙江14楼2017-09-27 21:41
              回复
                「五」
                亲近了方知,周瑜哪里是性子淡漠疏离了,他是温吞羞怯的紧。
                幼时远离父母,养在族中,故而性子异常安静。
                向来喜欢热闹折腾的孙策却意外的和周瑜脾性相合。
                孙策觉着吧,许是公瑾他本身便带着一股让人平静的力量。
                “总归是瑜不好,不善同众人往来,不像伯符你。”孙策与他说着自己在富春同各家子弟幼时往来的事情,却是听到他满含羡慕的话语。
                孙策望着他,这么久了,他眉宇间淡淡的忧愁似乎从未消散过。
                “我母亲倒是常说我让她多了不少烦扰。”孙策笑道“比起我,她倒是更喜欢你。”
                周瑜去过孙府几次,也同吴夫人见过面,“啊……?那伯母倒是厚爱了。”
                “她啊,时常叮嘱权仔不要学我着闹腾,又同尚香说要学学公瑾你这安静的性子。”说完笑着看向周瑜。
                周瑜哪里没听出来孙策的戏弄之意“吴夫人怎会说这般话!尚香一个女孩子学我做什么!”
                闻言孙策嘴角上扬,灿烂如斯,一瞬让周瑜有些晃神,
                “哪会有比你更好的人。”孙策低声呢喃。
                “啊?伯符你说什么?”刚缓过神,却没能听清他所说的话。
                孙策却已经敛起了笑,只是摇摇头“没什么。”


                IP属地:浙江15楼2017-09-27 21:42
                收起回复
                  「六」
                  来舒城已有年余,家中诸事已定,渐步入正途,又听闻父亲行军诸事遂顺。
                  “伯符,有一件事母亲要同你商议。”
                  “……”每每吴夫人正色之时,孙策却是有不适之感。“母亲请说。”
                  “近日诸事遂定,家中居所还是小了些,要扩建些许,你看如何。”
                  孙策欲张口答应,话至嘴边,想了想,却生生咽了回去,转口道“等一些时日吧。还是需要和父亲商议一下。”
                  吴夫人没有料到孙策会这般回答,不禁侧目“你何时还知道遇事要同你父亲商议了?”
                  孙策“……”
                  孙策转脸却是一脸忧愁地向周瑜抱怨起此事,“也不知是否会久居舒城,扩建新宅之事真是棘手。”
                  周瑜思索了半晌,缓缓开口道“不若伯符你搬到我府上来吧,我二人也好共同温书。”
                  “这……”孙策面色迟疑,犹豫不决。
                  周瑜笑道“伯符不必犹疑。”
                  话音未落,孙策一把拥住了周瑜,周瑜毫无防备地被人拥在了怀里,尚不明所以,“多谢公瑾。”
                  周瑜并不反感与孙策的接触,愣了愣,一脸羞赧,轻轻在孙策背上拍了拍“你我之间的情谊,不必如此。”
                  孙策闷声道“嗯,你我之间的情意。”怎么办,自己好像不愿意松手了……
                  孙伯符和周公瑾二人交好,是全舒城都知道的事。且不说孙策的母亲,吴夫人见了周瑜是一口一个‘周家公瑾’的,连在远方征战的孙坚都从往来家书中得知长子在舒城的交友的这段逸事。


                  IP属地:浙江16楼2017-09-27 21:43
                  回复
                    「七」
                    初平二年的桃花方初显败落,却打南边传来消息,黄祖一发暗箭,素称江东猛虎的孙坚没了。
                    比之没了丈夫的伤心,现下更让吴夫人焦急的是,孙策找不着了。
                    半个舒城的人都出动了,一些是世家子同孙策交好,一些是世家同周家交好。三四个时辰里,整个舒城闹得人仰马翻。
                    说到底,还是周家小瑾靠谱。
                    待到黄昏时分,周家遣人回来道,已觅得孙策,舒城这才又安静了下来。吴夫人也接到了消息,说是周瑜已经找到孙策了。
                    死孩子,连爹没了的节骨眼上都不能让当娘的省心。这才能强忍下悲痛,着手迎孙坚灵柩之事。
                    初春时新冒出的草早已不再复有生气,孙策倚在护城河畔的一株垂柳旁。落日时刻的光束照印在他身上,拉得老长的背影,与垂柳的影子相互交映着,自打二人相识以来,这般落寞神情是周瑜头次在孙策身上所见。许是见惯往日鲜衣怒马,坚毅刚强的样子,看到他这般沉寂,周瑜只觉他有些脆弱,不只如何开口,仿佛自己发出任何声响,那毫无力量的的语言都会将面前的人击碎。
                    许久,周瑜才艰涩地发出了声音“伯符……”,抬手抚上他的肩,却又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一时语塞,半晌,“公瑾,你知道么,我没有爹了。”孙策抬臂,将周瑜放在自己肩上的手拉下,冷不丁地说道。
                    孙策比周瑜略微矮莫约不到半寸,周瑜偏过脸去,光束打在孙策的脸上,只是两日未见,他下巴上便生了不少胡渣。不知缘何,周瑜伸出手,轻轻抚过孙策新生的胡荏“我认得的是鲜衣怒马的孙伯符,不知你是谁。”
                    听得此言,孙策只呐呐道,“我是寿春孙坚之子孙策。”
                    周瑜置若罔闻,自顾道“瑜少失怙,与族人居京洛,唯不忘瑜乃周氏子,不敢背先父之志,修文笃志,十数年不敢有所怠。常感父母伴左右,少有悲切之感。”言罢,一双墨眸定定而向孙策。
                    “我……”孙策微微抬首,瞧见周瑜那被夕阳染成艳红的束发白玉冠,失色的琥珀色眸中顿生光彩“我乃江东之虎孙文台之子孙伯符。”
                    “世伯也定盼着伯符你造一番功业,以振门楣。”周瑜如玉的面庞上泛起一丝笑意,“好男儿自是志在四方。”
                    ……


                    IP属地:浙江17楼2017-09-27 21:43
                    回复
                      [八]
                      自初平二年来舒城便是极为躁动的,年初全城出动寻孙策,孙坚灵柩回江东,这些在战火纷飞的时局之下都显得不是那么打紧。相反的,本着乱世寻开心的意思,在舒城,家长里短的却是在讨论着周家阿瑜要学骑马之事,真是不知该赞舒城人民心性恬淡还是该着急舒城这帮民众在战火连绵之时还如此不知轻重。
                      其实,这事还需从孙坚灵柩下葬后说起。
                      孙坚头七一过,孙策便来向周瑜辞行。
                      彼时正是周瑜往日该焚香奏琴的时辰,周瑜刚净手,从檀木盒中拿出些上好的香料,便听到有人来报,“禀公子,孙少爷来了。”
                      周瑜毫不在意,将手中的香料细细添入铜炉之中,温声道“还不快请进来。”
                      不料,孙策一身戎装,自庭中走来,“公瑾,今日我特意来辞行。”
                      听闻此言,周瑜向炉子中添香的动作一顿,却旋即如同往日般,淡定自若地将东西收拾妥帖,“不知伯符是有何打算。”在案几前坐定,抬手抚琴,却迟迟未有琴音泄出。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孙策闭目,薄唇微启。
                      许久。
                      才有几个不成气候的音从周瑜指尖滑出,将满室的香氛划开了一道口子。周瑜慌忙的将手收回,道“那吴夫人,和尚香仲谋他们……”
                      “他们留在舒城,还要公瑾你多上心照料一二”孙策顿了顿,道“义弟。”
                      这是旧日周瑜邀请孙策居南道宅时,吴夫人几番推脱,最后周瑜亲自前往孙府劝说,却不料吴夫人一见周瑜便欢喜的不得了,便有了舒城佳话之一的升堂拜母—孙策周瑜二人结为义兄义弟。
                      “瑜恐照料不周……”周瑜起身道,
                      孙策却是抬手按住了周瑜,“天地之大,我孙伯符尽心相信之人唯舒城周公瑾耳。”
                      周瑜侧目而视,却瞧见孙策除去满脸的信任之外,眼底还有一丝莫名的情愫。周瑜不知如何回应,半晌,微微低眸,掩去眼底的不舍,开口询问道“那伯符,你打算如何。”
                      “河北袁公路,尚可倚仗,但凭报得杀父之仇,便可放手一搏,自建功业。”孙策这般说道,左手已悄然紧握成拳。
                      周瑜轻声道“那公瑾先预祝义兄马到功成,早日报得父仇,建功立业。”微顿继而道“公瑾自会好好照料义母等人,义兄大可放心。”
                      孙策点点头,转身离去。
                      二人朝夕相对,同出同入有年余,一朝别离,自是各生情绪。
                      周瑜目送着这人远去,心中也有些许波澜,只是一时还不能说出一二。不料,走出数米的孙策却突然折了回来,认真地看向周瑜,周瑜直被这人看得面颊泛红。
                      “伯符……”
                      却不料孙策一把拥住他,埋首颈间,道“公瑾勿忘我二人情意。”
                      周瑜有些慌神,呐呐道“与伯符之情谊,瑜自是不敢忘。”
                      听得温吞回应,孙策松开如铁般的双臂,将周瑜从自己怀抱的禁锢中释放, “终究还是没有明白啊,” 长叹一声,似无可奈何,只得再道一声“公瑾勿忘。”言罢,转身大步离去,不在回头。
                      周瑜尚未缓过神来,看着那人渐渐消失在视线之内,猛然间发觉,好像什么地方空了一块,是哪里?是感觉还是脑海中,还是……
                      心里?
                      香炉已经点好,正是云雾缭绕,周瑜看了一眼放在案几上的琴,却是失了弹奏的兴趣,不若,不若……
                      这日终归是未有抚琴。
                      城郊马场,
                      “孙策不在,赛马都无趣了不少。”这人翻身下马,无趣的挥挥马鞭。
                      “嘿,瞧你这话说的,是看不起我们大伙儿么。”旁的人听到这话儿有些不乐意了,纷纷起哄道。
                      “就是就是,这话我们可不乐意听了”
                      先前挥鞭那人则忙忙摆手道“哪有哪有,只是论起骑马打猎,孙策确是一把好手。”
                      众人都是认同的,不住开始一起回想同孙策共同策马狩猎的日子。
                      周瑜瞧着围坐在一起的人群,道“诸位……”
                      “咦,周公瑾,你今日怎么来马场了?”大伙儿都玩闹惯了,“这里可不需要人奏曲儿。”
                      周瑜对玩伴们的调侃毫不在意,少见的顺着话儿往下说“今日公瑾是来同诸位一起练习马术的……”
                      哟,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众人来了兴致。
                      “我说嘛,舒城男儿怎么会有不喜欢骑马的呢!阿瑜自然也不例外。”
                      “嘿,这论读书习字还真没人能比得过他,骑射还是我们厉害!”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周瑜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是呢,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今日阿瑜得向各位师父们请教,还望各位不要笑话我。”
                      “好说,好说,我们都是一块儿长大的嘛!”
                      周瑜既然开了这个头,众人也不再拘束,拥上前去,同往日好友间打闹般,搭上周瑜的肩膀,往马厩走去。
                      “你骑马不熟练,咱啊,一块找一匹温顺点的母马,练练手,等往后你这骑术精进了,你再试试孙策那小子最喜欢的那几匹烈马……”
                      周瑜自幼便不太喜与人过分亲近,此时同人勾肩搭背的,十分不适,身体本能地想要挣脱开来,脑海中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众人所说的“孙策”二字,一时间忘记了摆脱肩上的手臂,脑中尽是那人黄昏时刻倚在河畔垂柳旁的样子,落寞,无限的落寞……


                      IP属地:浙江18楼2017-09-27 2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