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深渊吧 关注:112,231贴子:673,789

“生命科学的黎明就在前方,踏入深渊吧!”类比生物专业和阿比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物狗现身说法
个人觉得,来自深渊的很多设定非常适合生物坑。
从前,在科学的海洋里,发现了岛屿,内有一个深渊,以其奇异的风光(探索真理的过程)、众多不可思议的遗物(可以用来换取名利的论文),吸引了全世界的探窟家(科研工作者和想从事科研的萌新),并围绕深渊形成了一个城镇(卖试剂、试验器械的产业)……
本科生:持铃生
开始科研训练的本科生:赤笛
在读研究生:苍笛(蓝色笛子)
实验室工作人员(博士后、实验技术员、小老板):月笛(紫色笛子)
独立研究者(PI)和实验室负责人(大老板):黑笛
做出突出成就的人(大牛):白笛


IP属地:江苏1楼2017-10-12 19:17回复
    本科生刚入学时非常幼稚,什么实验技能都不具备。经过教学后,掌握了一些实验技能(探窟技术),自大二开始,本科生(赤笛)开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探窟实践),由于浅层已经被探索的差不多了,所以只能得到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仅仅是为了基本训练和帮着师兄师姐(苍笛)的忙。
    这个阶段的“上升诅咒”是由于做实验太多导致的肌肉酸痛和头晕眼花。
    由于本科生在生物专业(阿比斯)受到的训练(探索),很少能够找到对口的工作(出了深渊那些探窟技能都用不上),大学期间也没有什么产出(有价值的遗物)。所以很多本科生会选择继续深造(进入下层)。


    IP属地:江苏2楼2017-10-12 20:19
    收起回复
      读研究生时,需要一个导师(黑笛、白笛)带着自己进行科研(探索)。导师科研指导研究生探索的方向,但获得怎样的实验结果(遗物)主要和研究生的能力和运气有关。获得比较好的实验结果,可以发文章,当文章达到一定数量时(自身的装备足够好),就可以毕业(向下一层进发)。当然,作为导师手下的人,也得服从老师的安排,帮老师干活。
      由于反复挣扎在人类知识的前沿,向陌生区域进发的过程中,由于孤独和不断的挫败感,精神反复受到折磨。本层的上升诅咒就是无意义感甚至精神疾病,读博期间,三分之一的人会受到抑郁症的困扰。
      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成果,就会无法毕业,空耗年龄,这时如果下定决心quit,代价虽然大,过去的一切经验在离开生物坑后毫无用处,但好歹能过上正常的生活(离开小岛后疾病就没有了)。


      IP属地:江苏3楼2017-10-12 20:53
      回复
        科研狗来顶一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0-12 20:57
        回复
          博士毕业(成为月笛)才是生物大坑真正展现恐怖之处的时候,由于生物坑没有产业化,导致博士生严重供大于求,一份工作非常难找。只能做博士后,来刷资历并等待大学教职、研究员职位,有些人做了好几轮博士后也没有等到职位,被称为“千老”。而无论是否获得职位,都必须依附在实验室的大老板(黑笛)底下。
          本层的上升诅咒是后移的发际线、长期接触化学药品导致的潜在健康风险、以及微薄收入带来的巨大生活压力。


          IP属地:江苏5楼2017-10-12 21:0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12 21:02
            回复
              如果在之前的探索过程中,做出来比较好的成果,或正好处在比较好的方向(有好的遗物武装自己或者身体素质本身很好),那么就能够获得实验经费,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者,甚至一个实验室的负责人。这个时候,他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权,而且可以指挥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研究生给自己干活,来获得成果,本身成为了剥削阶级,也算是熬出头了。
              作为剥削阶级,有些人还存有良知,不是非常push手下的人。而有些人,会通过向下施压,压榨手下的人,来获得更多的产出。
              然而,内心中不甘人后的心情依然是一种折磨,而实验室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热门的方向好发文章(好获得优质的遗物),然而有抢发危险(不同队伍间的残杀),冷门的方向没人抢发,然而也不容易发影响因子高的文章。
              到了这一步,上升风险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很少有人真的打算走回头路了。然而如果实验室经营管理不当,也会导致实验经费欠缺,获得“干什么事也不容易的debuff”


              IP属地:江苏7楼2017-10-12 21:11
              回复
                不得不拿出总结性图片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0-12 21:42
                回复
                  有些人由于惊人的天赋、刚毅的意志、以及狗屎运,做出了杰出成就,成为了大牛(白笛),即后人的旗帜。有些人比较低调,继续在科研道路上探索(向更深层进发)着,在教科书上(江湖中)留下他的传说(歼灭之莱莎);有些人则享受着专心培养学生,不再将主要精力投入科研(不动如山奥森);然而有些人,则利用自己的名声和与大众的信息不对称,忽悠萌新,加入这个坑,鼓吹“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年轻人不要老想着就业”,而对待自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本科生,则极尽利用之能事,不培养他们的能力,反而将他们作为消耗品来使用,甚至做出逼死学生的事情(黎明之波多尔多)。


                  IP属地:江苏10楼2017-10-12 22:21
                  回复
                    总之就是,细思恐极啊。


                    IP属地:江苏11楼2017-10-12 22:25
                    回复


                         --RAmen!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0-12 22:26
                      收起回复
                        想选择从事生物科研的萌新瑟瑟发抖,生物专业的路那么难走吗?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7-10-12 23:12
                        收起回复
                          這篇實在超中肯類比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14 1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