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安吧 关注:3,317,903贴子:134,889,853
  • 5回复贴,共1

吃炙子烤肉配干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0-17 14:21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0-17 14:21
    回复
      中新网10月17日电 在日本亚细亚写真大观社1933年出版的《亚细亚大观》画报第九卷第十二期,有一张题为《蒙古风俗遗存》的黑白照片,惊现「张裕酿酒公司代售处」招牌。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前门外一家饭馆的露天餐座,两位先生围站于一张方桌旁,正准备吃炙子烤肉——日文照片说明称其为「成吉思汗锅」,是起源于塞外游牧民族的一道名菜。照片没有出现饭馆的名字,只在照片说明中注明拍摄于「北平前门外」。饭馆是传统瓦房,边墙挂着一块竖版招牌,刻写着「张裕酿酒公司代售处」,书体为飘逸的隶书。这张由日本人拍摄的老照片,生动地记录了80多年前张裕葡萄酒的消费场景。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0-17 14:22
      回复
        第九卷第二期的目录显示,这份画报的发行人为岛崎役治,编辑人为青山春露,发行所为亚细亚写真大观社,社址在大连市山县通193号(1905年被日本殖民者以日本枢密院院长山县有朋的名字命名,山县通即今天的人民路)。
        《亚细亚大观》画报第九卷第十二期为「北平」专辑,共有10张照片,拍摄的景物有朝阳门侧影和紫禁城俯瞰和万寿山远眺和雍和宫佛像和鼓楼大街全景和哈德门外煤市和前门外店铺等。其中,拍摄于前门外某饭馆的《蒙古风俗遗存》,在照片说明中简要介绍了炙子烤肉的做法。画面中的两位先生手持长筷,翻搅着炙子上的肉片,看架势是「武吃」——饭馆烤好装盘叫「文吃」,自己动手叫「武吃」。这两位先生衣着讲究,发型时髦,看上去像读书人。一位大约二三十岁,浓眉大眼,留着整齐的分头;另一位大约三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留着剃掉鬓角和后脑勺头发的背头,一只脚还蹬在长凳上——标准的「武吃」架势。由于他们的上衣均为白色,加之烤肉冒出的油烟和热气,照片有些曝光过度。当然,《亚细亚大观》追求的是信息量,而不是艺术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0-17 14:22
        回复
          据了解,炙子烤肉以北京「烤肉季」和「烤肉宛」两家百年老店为代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归类于「传统技艺」类别下的「牛羊肉烹制技艺?北京烤肉制作技艺」,项目简介称:「烤肉是北京独具特色的风味菜品,制作时先将切好的牛和羊肉片加以腌渍,而后置于特制的圆形铁盘(又称‘炙子’)上进行烤制。」对于这种烤制的羊肉或牛肉来说,搭配张裕解百纳干红堪称绝配,搭配张裕可雅白兰地亦属上乘之选。(陈耀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0-17 14: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