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古韵平台吧 关注:4贴子:63
  • 0回复贴,共1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主要流行于晋北、内蒙古、陕北及张家口一带。新中国成立前,有“大戏”、“梆子戏”、“北路戏”、“代州梆子”等称谓,1954年山西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定名为“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兴起于明末清初,形成地区以忻、代二州为中心,南起太原府,北至古长城,西跨黄河两岸,东起蔚州四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是黄、汾流域通向北京和口外的主要大道,官车商旅,络绎不绝。历来有重兵驻扎,五方杂处,方言交混,为本地剧种的形成和外来剧种的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明末清初,形成于陕西同州和山西蒲州一带的以“奚琴”和梆子戏为主要乐器的“山陕梆子”开始向四面扩散传播,北路梆子就是在山陕梆子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北路梆子的老艺人代代相传,学的是 “陕西梆子蒲州调”。它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山陕梆子“花音”乱弹为基本唱腔而发展变化,扬弃其“苦音”乱弹,但保留“4”与“7”两个音作上句结尾以表现悲苦色彩。从唱腔旋律、节奏、曲体、调式等方面比较,北路梆子和同州梆子的“花音”乱弹近似,道白用“蒲白”。
清乾隆至咸丰年间为北路梆子的成熟期,其标志:一是有了本地固定班社,如大成班、吉庆班、自成班、贵林班、兴顺班等;二是有了比较丰富而完整的剧目,除保留了《打枣》、《打灶君》一类的生活小戏外,主要是反映历史生活的大戏,如《龙凤剑》、《朱仙阵》等;三是有了一些名艺人,但多以蒲州籍艺人为主;四是有了一整套完善的演出规例,每台戏一般唱三天,分别称“起日”、
“正日”、“末日”或“起唱”、“正唱”、“末唱”,每天唱日夜两场叫“两开戏”或“两开箱”。这些称呼一直沿用至今。清同治年间至抗日战争前是北路梆子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班社众多,仅在晋北忻、代二州辖境与蔚州部分舞台留下名的班社就达六十多个,据粗略统计,总数约有一百多个,它们分别活动于山西北中部、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最北部,个别班社更远涉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及甘肃兰州。这一时期名家众多,仅进京献艺享名的就有“十三旦”侯俊山、“十三红”孙培亭、“云遮月”刘德荣、“盖七省”董瑞喜等,本地名角更是数不胜数。抗日战争开始后,北路梆子班社基本解散,虽然晋绥根据地和内蒙古西部还有一点零星演出活动,但再无人办科班,只是由于民间“吹戏”的传承才使其唱腔得以保存下来。
北路梆子的艺术特色有三个:一是生活气息浓郁;二是语言通俗流畅;三是重唱。北路梆子的行当号称“红黑生旦丑”五大行。北路梆子的音乐包括唱腔、曲牌、锣鼓经三部分。
北路梆子现保存有传统剧目四百多个,绝大多数是表现帝王将相、忠臣义士、才子佳人、烈女节妇的。其中经整理改编的 《金水桥》于1980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此外还有一些在省内外较有影响的剧目,如《王宝钏》、《血手印》等。北路梆子有一支行当齐全、阵容整齐的演员队伍,既有像李万林、翟效安、任建华、张秀莲等一批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又有杨仲义、成凤英、贾粉桃、张彩萍等一大批年轻的、多次获奖的中坚力量,在全国戏曲界影响颇大。



IP属地:山西1楼2017-10-26 15:5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