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文化吧 关注:24,563贴子:97,871
  • 10回复贴,共1

【新闻·收录】元宵节汉服活动报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祭天


1楼2009-02-15 17:20回复
    年轻人身着汉服观花灯闹元宵 王爱东


    2楼2009-02-15 17:21
    回复
      按中国文化的传统,过了“元宵”才算过完了春节。昨天是元宵佳节,从小小的汤团店,到豫园里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记者走上街头,体验申城各处洋溢着的节日气息。不过夜幕降临之后,由于天空云层较厚,月亮迟迟不愿“露面”,令人略感遗憾。
       
      手工汤团午后脱销
       
       昨天下午1时,记者来到陕西北路上的美新点心店,店门外早已挤满了前来购买手工汤团的顾客,等候的长龙一直延伸到十字路口。记者刚想上前询问,一旁的店员就摆起了手,“汤团卖光了……”原来,由于顾客太多,店里从中午起就停售汤团券,“就算中午之前买到票子的,也得等上三四个小时才能领到。”记者看到,操作间里鲜肉馅和黑芝麻馅堆成了小山,四五名师傅正在麻利地擀面团、包汤团。店长薛师傅说,为了赶制汤团,员工们凌晨4时就开工了,可尽管如此“卖力”,汤团仍然供不应求。
       
      元宵灯会牛成“主角”
       
       夜幕降临,记者来到豫园附近探访,正在这里举行的元宵灯会好不热闹。灯会实行的是买票入场,但豫园外围的福佑路和旧校场路上满是游人,没有买票入场的游人纷纷表示,“看不看灯会倒在其次,关键是来感受感受这过年的气氛!”
       
       走进灯会现场,各色活动夺人眼球,除了品汤团、赏花灯、猜灯谜等,今年的元宵灯会,“牛”成了主角。只见一头卡通牛敲锣打鼓穿行于游人之间,一旁的“金童玉女”、福禄寿三星,以及世博吉祥物“海宝”犹如众星捧月,为游人们送去新春祝福……九曲桥上,一排长着牛角的异形“春”字拱门夺人眼球。
       
       在灯会现场,记者发现了一群身着汉服的年轻人。一问才知道,他们来自一个名叫“汉未央”的论坛,趁着民俗佳节穿上颇具民俗的汉服,特地来此宣传中国文化。
       
      圆月含羞姗姗来迟
       
       元宵佳节,月亮迟迟不愿“露面”,让人略感遗憾。“早就听说今晚的月亮是52年来最大的,我们一家人吃过晚饭就等着了。”市民李女士家住25层楼,赏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家人几天前就从媒体上得知,昨晚的月亮是1957年以来最圆最大的,此外还有“半影月食”这一天文现象,可一直等到晚上11时,还是没有见到圆月。正当他们失望之时,月亮才姗姗来迟,露出“真容”。
       
       据了解,昨晚上海天气以多云为主,但云层较厚,加之大雾致使能见度较低,月亮因此难以一见。 实习生 左妍 见习记者 许明 记者 钟喆 特约通讯员 王爱东


      3楼2009-02-15 17:21
      回复
        二月九日晚,在侨乡泉州城拥挤的赏灯人群里,几位特地身着汉服出游的年轻姑娘分外引人注目。


        4楼2009-02-15 17:23
        回复
           2月8日晚,30多名身穿汉服的青年男女聚集在西安市大慈恩寺东侧遗址公园内,参加“正月十五赏月猜谜撞灯笼”活动。
          (烈:流传广泛的新闻啊......)


          5楼2009-02-15 17:25
          回复
            "汉服迷"们用自己的方式欢度元宵节。记者吴璇坚/摄
              新快报讯 (记者 吴璇坚实习生郭银萍)“时光倒流几百年阿!”“那些穿汉服的美女是不是在拍戏啊?”昨日下午,一批穿着华丽汉服的俊男美女出现在天河公园的湖心亭,很多路过的市民都以为他们在拍电视剧。其实,这些穿汉服的人是在以特殊的方式欢度元宵。记者采访得知,这些人都是汉服的爱好者,他们此举是想趁元宵节来临之际让更多的人认识汉服,了解我国的传统服装文化。汉服的爱好者胡先生是一名美术老师,他表示,自己从1978年就开始喜欢和关注汉服了,是汉服“骨灰级”的爱好者。他希望,“以后汉服在中国能像和服在日本一样持久流行和兴盛。”
            (烈:君不见日韩遍地和服、韩服爱好者统统都是“骨灰级”啊~)


            6楼2009-02-15 17:26
            回复
              “袅袅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提着各式花灯,穿着汉服,昨晚南后街灯会上迎来50多位别样的赏灯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共同选择了一种复古的方式逛灯会。古香古色的街景、花灯、汉服,相映成趣。 
                “过去人们闹元宵、逛灯会,大都会提一盏花灯出门,街上彩灯万盏,有的地方还建高大的灯楼和灯树,真是处处流光溢彩。”仓山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郑炜谈起了早年的传统民俗,“然后,对着皓月还要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大家穿汉服赏灯,也是对传统民俗的一种尊重。” 
                东南快报记者 王进 陈景 摄影报道


              7楼2009-02-15 17:28
              回复
                人民网讯 2009年2月7日晚,一群身着汉服的男女青年出现在第三届福州南后街元宵灯会上,让前来逛灯会的市民都十分好奇,并拍照留念。
                  据介绍,这些汉服爱好者们自发组织,穿上各自的汉服,提着灯笼,行走在南后街上,让人有时空交错之感。他们为传播汉民族文化,推广中国传统礼仪,用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服,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他们也是志愿者,在灯会现场劝导市民文明赏灯。
                2009年2月7日晚,福建福州,身着汉服手提传统灯笼的男女青年们游走在南后街灯会上,吸引众多市民关注。


                8楼2009-02-15 17:29
                回复
                  9楼2009-02-15 17:30
                  回复
                    10楼2009-02-15 17:30
                    回复
                      楼上这张很有仕女的味道


                      11楼2009-02-15 2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