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4,083贴子:9,981,908

秦可卿的棺木暗示影射人物的地位,“樯木”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至真斋主
秦可卿作为贾家的重孙媳妇,其奢华的葬礼自然被《红楼梦》研究者和广大红迷关注。四王八公或者他们的代表悉数到场,十二属相的人都到齐,专门负责为皇室和显贵们婚丧喜庆选择时日的国家钦天监阴阳司择日,推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天香楼上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会芳园中灵前另有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贾家一个重孙媳妇的葬礼竟然如此奢华隆重,让很多红迷感到困惑,红学各门各派对此有很多解读文章,观点五花八门。我们吴氏红学认为《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是明末清初,作者是明遗民,对《红楼梦》思想内涵的认识自然跟胡适派主流红学不同。在我们看来,只有对《红楼梦》中大量运用的“影射”和“多重影射”的写作技巧有充分的认识,才能破解笼罩在一些主要人物身上的谜团,从而才能深刻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我们吴氏红学的逻辑怪在《秦可卿的葬礼为何那么奢华隆重,究竟影射谁?》一文中,详细解读了秦可卿影射的历史人物是明光宗朱常洛。我再从秦可卿的棺木角度进一步揭示她所影射人物的地位,以及把“樯木”作为秦可卿棺木的象征意义。

(秦可卿葬礼)
我们再来重温一下书中的描写:
贾珍见父亲不管,亦发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叫做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今还封在店里,也没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罢了。”贾珍听了,喜之不禁,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赏。贾珍笑道:“价值几何?”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银就是了。”贾珍听说,忙谢不尽,即命解锯糊漆。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
从这段情节可知,贾珍为选择秦可卿的棺木绞尽了脑汁,杉木是普通的木材,贾珍自然看不上。薛蟠说他那里有一副“樯木”,“作了棺材,万年不坏”,原来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能用了。可见这个木材特别贵重,义忠亲王老千岁不能用,普通人再有钱也不敢要,所以薛蟠才说“没人出价敢买”。“樯木”的贵重从贾政口中进一步得到证实,贾政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在古代,人在世分三六九等,人死后丧葬也是分等级的,不可逾制。这个“樯木”究竟有多贵重?我们可以参照清朝皇族的丧葬规定来定位。据乾隆《清会典则例》卷一百六十三《内务府·掌仪司》记载:清代帝后“梓宫,以楠木为之”,“床以杉木之”;“皇太子金棺,以楠木为之”;“皇子采棺,以杉木为之”。《清会典则例》严格规定了皇家棺椁使用的等级制度。普天之下,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子三人可使用楠木为棺,其他则视为逾制。

(小叶紫檀)
那么这个“樯木”是什么材质?书中简略描述:“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这么贵重的木材,裁成“帮底皆厚八寸”的棺木,说明这种树木要生长上千年。“纹若槟榔”是说这个木材的表面纹理呈放射状,有环纹,就好像槟榔的横断面。“味若檀麝”是说这个木材散发着檀香和麝香的味道,这就透露了它的材质不是楠木而是紫檀之类。楠木的新料是清淡的药香,老料一般是幽香。紫檀的檀香味主要是其内部油脂散发出来的,所以那些油性充足陈年老紫檀香味特别好闻。而在紫檀中,小叶紫檀是最奇缺最贵重的。因此可以推断秦可卿的棺椁所用“樯木”的材质是小叶紫檀,又称“檀香紫檀”,因为这种木材上千年成材,木质坚硬致密,所以“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
中国古代最早关于“檀”的记载,始见于《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明朝曹昭在《新增格古要论》中记述紫檀:“紫檀木出交趾、广西、湖广,性坚好,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湿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紫檀木主要产自热带地区,在中国生长不多,由于这种木材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极难得到,且木质坚硬致密,适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故被视为木中极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美誉。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宫廷中最早使用紫檀是在唐朝。武则天曾打造紫檀棺材葬鹦鹉。此后的元明时期,更是用紫檀建造宫殿和制作家具。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尤其是紫檀木,几乎全被捆载而去,当时世界所产紫檀木绝大多数尽汇集于中国。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有史料记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紫檀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被明代采伐殆尽,清时新的紫檀尚未成材,来源枯竭。
秦可卿所用棺椁材质堪比帝王,难怪贾政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甲戌本在此处有批语:“政老有深意存焉。”我们还怀疑秦可卿所影射历史人物的地位吗?
用小叶紫檀做成的樯木是船的桅杆。甲戌本批语也说:“樯者,舟具也。所谓人生若泛舟而已,宁不可叹!”关于“樯木”还有一个典故。据明朝大书法家祝允明的《野记》载:“太祖初渡江,御舟濒危,得一樯以免,令树此樯于一舟而祭之,遂为常制。今在京城清凉门外,已逾百四十年矣。有司岁修祀,给一兵世守之,居舟旁,免其余役。或云即当时操舟兵之后也。”

祝允明生于天顺四年1461年,逝于嘉靖五年1526年。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著名书法家。《野记》是他1511正德六年撰写的。自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至1511年过去了143年,故祝允明说“已逾百四十年”。在《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正邪两赋论中提到祝允明,《野记》中樯木的故事说的是朱元璋采石渡江之战。元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朱元璋为打破元军的久围,果敢地发动采石渡江战役。以千艘战船,自和县东渡大江,抢登采石,面对士蜂纷涌的义军,元兵溃不成军。夺取采石后,朱元璋即挥师南下,直取太平,元军全军覆灭。朱元璋在采石和太平粉碎元军的水陆两路进攻后,得以集中精力攻打集庆(今南京)。1368年,朱元璋攻下集庆,改为应天府,在此称帝建明。
樯木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渡江战役成功,被朱元璋视为神木,不但祭祀它,还派一兵士专职守卫。可以说樯木也是明朝开国“功臣”,是明朝立国的象征物。如今这个神木被《红楼梦》作者当做了秦可卿的棺木一起埋葬,也就象征着明朝气数将尽了。因此,秦可卿的葬礼如此奢华隆重,四王八公或者代表来了,十二属相到齐了,寓意天下人都来参加葬礼,这岂不是象征着一个朝代结束了吗?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政权,《红楼梦》作者只能是明遗民,在沦为清人的奴才后才会如此悲痛祭奠华夏江山的终结。
———————————————————
校对:王华东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IP属地:天津1楼2017-11-26 23:26回复
    秦可卿的棺木暗示影射人物的地位,“樯木”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IP属地:天津2楼2017-11-26 23:29
    收起回复
      秦可卿映射崇祯,也是上吊死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1-26 23:57
      收起回复
        秦可卿的原型是胤礽的女儿,胤礽是康熙皇帝曾经两立两废的太子后来被终身监禁了,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把小女儿偷渡出去了,当时寄养在曹家,也就是书中的贾家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11-27 12:23
        收起回复
          原本以为贾珍选棺木只是私底下偷偷用,但想到贾府三宫六卿的地位,不可能敢私底下越界,肯定会有人告状的。那贾珍就是用了,也没有人说什么,可见秦可卿确实地位不一般,甚至高于贾府的地位。但不知是何方神圣。


          IP属地:福建6楼2017-11-27 12:51
          收起回复
            那棺木义忠亲王坏事了,都不能用,而秦可卿能用,说明秦可卿的地位不比义忠亲王低。清朝有几个亲王?屈指可数吧,这秦可卿到底是谁?长公主?皇上在昏庸,也不至于不知道长公主的身份地位,嫁给贾府的小小贾蔷吧。


            IP属地:福建7楼2017-11-27 13:00
            收起回复
              如此说来,秦可卿的身份如此之高,贾珍居然搞了秦可卿,这事后来传到皇上耳朵里,是皇上再也没法原谅或宽容贾府的最大原因了,所以才说“造祸开端始在宁”,原来是这个原因啊,贾府几代人做了多少不堪的事,因为贾演贾源巨大的功劳都被宽容掩盖过去了,这贾珍一回事,直接导致贾府彻底覆灭。。。


              IP属地:福建12楼2017-11-27 13:11
              回复
                如果这个樯木的典故被红楼梦的作者所熟知,樯木象征大明王朝而被埋葬,能够确证这一点,比秦可卿影射什么历史人物要珍贵的多,因为首先,红楼梦产生的时代;其次,作者大致的情况;第三,红楼梦主旨立意;能够确定这些,几乎石破天惊了。至于红楼梦人物一个个影射那些历史人物,这是不能确定的事情,作者也不能确定,文学形象的典型性是源于现实人物的综合性,到哪儿找原型去。


                IP属地:甘肃来自手机贴吧29楼2017-11-27 13:47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广东30楼2017-11-27 15:17
                  回复
                    作者心疼一个平凡女子在生前遭受如此委屈,在她死后,也要让她享受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也是作者推崇的生命平等


                    31楼2017-11-27 18:23
                    收起回复
                      围观索隐。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11-28 11:21
                      收起回复
                        看来《红楼梦》还真是伏线千里啊,要反复读、反复看、反复分析、反复理解,不容易啊。秦可卿的身份等同于亲王的尊贵,这贾珍是杀头灭族之大罪啊。老夫还以为贾府卷入什么王爷混斗失势被抄呢,这贾府从贾演贾源第一代开始不就一直卷入各种朝廷混斗吗?不是一直没事吗?


                        IP属地:福建33楼2017-11-28 14:31
                        收起回复
                          秦可卿身份绝对非同一般,贾珍就算自己挂了,葬礼也不可能这么隆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7-12-02 20:32
                          收起回复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绝对不可能是羞愧而死,贾珍办葬礼根本没有感觉羞愧的味道,秦可卿映射崇祯是合理的解释,秦可卿的作风在尢氏眼里根本没有妒忌,秦可卿贾府上下都推崇,她房间摆设也正是皇帝的味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7-12-04 15:26
                            回复
                              红楼梦的贾府不完全是曹家,很多人物是作者虚构的,比如秦可卿!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7-12-04 15: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