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吧吧 关注:97贴子:235
  • 0回复贴,共1

广东冯氏家族故事之日本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治维新之后,粤人纷纷赴日本探求强国之路。他们或接受日本先进教育,或积极办报,开启民智,点燃国内革命燎原之火。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大批粤侨积极回国,投身革命。而在日本侵华时期,在日粤侨处境艰难,与祖国一同饱尝苦难。
千里之外的广州黄埔古村,有一栋极具传奇意味的“日本楼”,从侧面见证了中日之间这段爱恨交加的历史,以及粤人在大历史中演绎的“小故事”。
日本媳妇军刀下护村民
坐落在黄埔村惇慵街8号的“日本楼”是一栋两层高的小洋楼。而最能体现日本风的,要数大门门楣处一轮太阳图案浮雕。大部分村民都知道这栋楼有段古。
1900年,黄埔村村民冯佐屏从古港乘船出发前往日本求学,认识了一位日本姑娘。二人不久结为夫妻。上世纪二十年代,冯家两代人从日本归国。为解妻子的思乡之苦,冯佐屏便兴建了这栋楼送给妻子。
日本侵华期间,有一队日军闯入黄埔村。眼看村民即将遭受屠戮,突然,冯佐屏的妻子出现在日军面前,亮出了一把宝刀。日军见刀后放下军刀,崇敬地向刀拜了拜,然后退出了黄埔村。抗战期间,日军从未到黄埔村扫荡。
军刀有三种说法
记者获悉,关于这把刀的来历,在黄埔村流行三种说法。一据说冯妻是日本天皇一位远亲,这把刀是她的嫁妆;二据说她是日本幕府末年将军的侄女,宝刀是将军赠予的;第三种说法是她是当年某位首相的侄女,刀由他相赠。
黄埔村熟知村史的老人家、75岁村民胡永湛更认同第三个说法。 “日本是等级森严的国家,如果她是皇族或是幕府将军的亲戚,是不可能下嫁异族或平民的。”胡永湛认为,日本媳妇对黄埔村的贡献,见证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一段友谊。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12-01 12: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