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虚太话吧 关注:59贴子:2,899
  • 16回复贴,共1
关于写字,总觉得自己硬笔还不错,毛笔也还不差,有些单字甚至觉得不输古人(只是形似),但每次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整幅作品就远不如,形不似,更别说神了。而且每次打算认真写的时候,总是有点放不开,笔画甚至有些幼稚。
唉,书法讲究静、清,可是我却心浮气躁,或许这就是我至今还没有长进的原因吧!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2-06 12:47回复
    颜真卿的行书我是看着比较喜欢的,至于他的特点,我有点讲不出来,不过看到别人评价说“雄浑”,我还是很赞同的。正如其楷书多宝塔,我仅仅能感觉到“字体端正,法度严谨”,以至于我认为“颜筋柳骨”的颜筋就是源于多宝塔。而至于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作品,字体就没那么端正,而是添了些圆润,或许初看起来不及多宝塔好看,但却很耐看,越看越觉得好于多宝塔。其行书祭侄文稿以及争座位帖,就是我比较喜欢的了,圆润雄浑,整幅作品看起来很有连动性。至于具体评价,我就无法了,毕竟水平还不够,只能看出表面的一些东西。不过,就算是入门,我的理论知识都远大于我的实际水准,由此可知,我的实际水平,怕是连入门都达不到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2-06 12:57
    回复
      前几日本想临摹兰亭序,结果一开始的“永”字就把我难住了,无论我怎么写,感觉上就是差原字十万八千里,就是写不出原字的感觉。后来索性不管了,仍然写完。写完是写完了,刚开始还觉得写的有点意思,结果越看越不行。如果原作是满分100,我估计我就得个1分吧,总不至于一分都没有,毕竟也还算是费了墨啊!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2-06 13:02
      回复
        之前跟同学讲,宋四家中,最欣赏不来的就是黄庭坚的书法了(其实蔡襄的书法作品见得少,不过看过一两幅,也蛮符合我的审美),如《松风阁》,用墨重,书写力度极大,篇幅看起来就像堆砌一般;草书如《诸上座帖》,感觉比起张旭、怀素的草书线条来说,欣赏无能。但他的水平却意外的高,这一切只能证明我就是一个刚入门的吧!


        IP属地:江西4楼2017-12-14 15:20
        收起回复
          最近《国家宝藏》很火,里面对乾隆也算小小的调侃一番。喜欢到处留下墨迹,乱涂乱画的乾隆,在某些方面我和他还是很像的。比如,明明肚子里墨水不够,还喜欢故作高深;明明书法水平不高,他喜欢写在那些名帖上,然后盖上各种自己的印,我则是喜欢各种点评,想着法儿的说服自己写的比别人的好(一般是指同龄人或者那些写字很古板的人)。或许,如果我有他那种机会,遍观古帖古画,我也会在上面盖章写字的吧!不过,我比较讨厌乾隆,不说他乱涂乱画,光是修四库全书,修一半,毁一半,再改一半,就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罪人。唉,可惜往事已矣,况且我也不过一平民,咸吃萝卜淡操心而已。


          IP属地:江西5楼2017-12-14 15:31
          回复
            每次有人拍张照片,然后问我是什么字的时候,我都答不上来。他们让我认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经常练字。然而,他们认不到的,大多也是我不认识的草书。一般的行书楷书他们当然也认识,怎么说都是研究生,但草书不同,草书相较于行楷隶篆(当然了,篆书我也不懂),精简太多,很多字仅凭常有的认知而非深入学习过草书的话,是认不来的。只可惜我楷书都学的不好,行书又太多陋习,难道直接转草书?不过也有人建议可以不学楷,直接学习行草二体,这颗焦躁不安的心似乎又在蠢蠢欲动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1-05 11:48
            回复
              这个春节,因为写对联的缘故,貌似自己对点画的认识提高了一些。已往自己随意书写,并没有意识到,如今却发觉,自己的随意,使得自己的笔画有多处败笔。要么偏薄,要么偏厚,点画皆无出处,大多习惯使然。现在再去看古人碑帖墨迹,才发觉什么叫点画老到,功力深厚这些形容点画的词。书法书法,一笔一画皆有法。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2-25 08:59
              回复
                感觉你很有才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3-24 09: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