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448贴子:604,677
  • 7回复贴,共1

《齐物论》——生死与梦觉]大国智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与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一直渴望破解、超越却又始终无能为力、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对生死问题感悟最深切、理解最透彻、阐述最精辟的,当首推庄子无疑。
庄子不但多次谈论生死,而且把齐一“生死”当作“道通为一”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庄子的《齐物论》最终以“齐生死”作结,足以说明齐生死对理解庄子学说,特别是“道通为一”命题的重要性。
那么,庄子究竟是如何看待生死?又是如何将生与死归一的呢?


1楼2017-12-12 16:48回复
    一、“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庄子第一次谈到死,是在论说“道枢”时:“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其中,庄子特别提到“生”与“死”这两个在常人看来截然对立的两极,来说明生死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表现形态,两者之间原本并不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也就是说,生,蕴含着死,生就是死;而死同样也蕴含着生,死就是生。
    这个意义上,“生”与“死 ”本质上都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体现,死生为“一”。可以说,庄子的生死观是站在“道”的立场上看生死。齐生死,生也好,死也罢,人生亦如处于环中,生死相伴相依,“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庄子的生死观完全超越了世俗对生死认识的局限,从理性上揭示了生与死的真谛。在庄子看来,对死的恐惧是人们对死的认识的一个重大误区。因而在谈论至人是如何自由地“游乎四海之内”时,庄子再次涉及生死问题,说至人“生死无变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意思说,人所经历的种种困惑中,最难,也最能体现人的精神自由的,莫过于在生死面前仍能保持“无变”的心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生死无变乎己”?


    2楼2017-12-12 16:48
    回复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恶乎知”,怎么能够知道;说,通“悦”;“惑”,迷惑,困惑;“弱丧”,指年幼背井离乡的人。这两句是说,我怎么能够知道贪生不是世人的一种困惑呢?我又怎么能够知道恶死不是流落他乡的游子不知返回故乡的心态呢?
      在庄子看来,悦生是人之“惑”,恶死,同样也是人之“惑”。“悦生”与“恶死”一样,都与“无变乎己”相悖,都不是至人的人生态度。如果说,庄子赞扬的至人是以一种近乎于漠然“顺之”的态度来对待生死的话,那么,“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两句则为世俗之人解开了倍感困惑的生死之大结。
      “弱丧而不知归”的比喻流露出庄子对客居现世却乐不思蜀的游子的极度惋惜之情,特别是一个“归”字真切地道出了庄子对游子当回归故里的殷切期盼。“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把人从生到死的旅程说的就像一个人离家远行之后,再从奔波疲惫的旅途回归故里一样轻松自然。从这一段话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信息中,我们不难看出,庄子不但不惧死,反而对那个人人不知,又因不知而产生神秘恐惧感的死后世界带有几分向往之意。


      3楼2017-12-12 16:49
      回复
        应该说,这里庄子用的是“矫枉必须过正”的方式来扭转世俗对死的误解,把对世俗悦生之“惑”与恶死之“不知归”的误入迷途的警示展示得淋漓尽致。
        对于生死,庄子既不主张恋生厌生,也不主张乐死恶死。特别在最令人恐惧的死亡面前,庄子强调的是以“安时而处顺”,“善生”“善死”,以一切顺应自然的态度泰然处之。《庄子•列御寇》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庄子轶事: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生从自然来,死归自然去。来时赤条条,归去亦不为物所累。正是由于拥有这样达观的人生态度,庄子在即将辞世时,不仅拒绝了厚葬,连棺椁也一并放弃,甚至不肯在“为乌鸢食”还是“为蝼蚁食”之间“夺彼与此”,而心甘情愿地怀着“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的胸襟“曝尸荒野”。恐怕也只有视万物为一、以死为归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理性,如此达观吧!


        4楼2017-12-12 16:49
        回复
          二、“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既然死是人人所无法逃避的归宿,又是世俗所最为恐惧的一个未知世界,那么,死,对于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人死之后,又会进入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个问题,先秦时人无从回答,就连最关注人事的孔子对死也抱着十分谨慎且回避的态度。《论语•先进》中,季路曾与孔子谈到过死: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一方面是说不知道生,如何可以知道死,意思是活着不懂得如何处世的人,怎么会知道死时应当如何去做。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对于“死”的问题采取的是回避的态度,因而语焉不详。然而,死,却是人所无法回避的。


          5楼2017-12-12 16:49
          回复
            即便是孔子,也仍然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死,谈到死。《论语》记载的两件事至少透露了孔子对死的看法。一次是伯牛病重,孔子去探望时说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另一次是颜回死时,孔子伤心之至地悲叹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这两件事显示出,孔子对于死,感到的是一种强烈的无可奈何,表露出的是一种无法与死亡抗争的认命的悲观情绪。
            同时也说明在孔子不言死的背后,是重生避死,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相对于孔子对死的回避与悲观,庄子对“死”采取的是截然相反的直接面对的态度。庄子对死的看法,不仅仅是在先秦时代,即便是在今天,也足以让人感到“石破天惊”: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6楼2017-12-12 16:50
            回复
              “丽之姬”,也就是《齐物论》前文中提到的“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的丽姬,她是丽戎国艾地守封疆人的女儿,是古代有名的美女,嫁于晋献公。当时,丽姬是作为战胜国的战利品而被迫嫁到晋国的。出嫁前,她对自己不得不背井离乡远嫁异国的命运悲痛不已,哭得泣涕沾襟。
              然而,当丽姬真的来到晋国,等待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奢华尊贵,她与晋献公一同住在宽敞方正的大床,每天享受美味珍馐,以至于丽姬对当初自己出嫁时竟然会悲哀地哭泣感到十分后悔。这个故事本身其实与庄子一贯主张的不以荣华富贵为意的自由精神大相径庭,可是有意思的是,庄子竟从这么一个完全反映世俗想法的故事中,特别是从丽姬出嫁前后想法变化的巨大落差中,联想到“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蕲”,就是祈求。庄子抓住丽姬出嫁后为自己曾经哭泣而后悔的心理变化,说我怎么能够知道人们死了以后不会像丽姬一样后悔自己当初贪生怕死呢?看来,庄子选用这样一个世俗的故事是要以世俗之道还治世俗之心。


              7楼2017-12-12 16:51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北京9楼2017-12-22 2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