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gdp吧 关注:165,674贴子:12,365,403
  • 13回复贴,共1

德国从欧洲一体化获益情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English | Fran*ais | Русский | Espa*ol | Deutsch | 繁体版 | 文字版
当前位置:首页>驻外机构>市场调研>欧洲
浅析德国从欧洲一体化获益情况
【大中小】【纠错】
文章来源:驻德国经商参处  2017-11-15 18:21  文章类型:编译 内容分类 :新闻
中国和德国分别是世界第二和第四大经济体,双方经贸合作关系密切、成果丰硕。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位列法国和美国之前,但德国对华戒备、遏制心态日趋明显,不时借外资准入限制、产能过剩攻击我进行不公平竞争,施压我进一步开放市场。反观欧洲内部市场,德国形成今日经济上一枝独秀、政治上一家独大的局面,固然与自身锐意改革、竞争力强有关,但也是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近年来,欧盟成员国政治经济发展失衡,事实上成为“多速欧洲”,说明竞争力不同的大小经济体在所谓“同等条件”下共存必然导致强者愈强。
一、德国是欧盟内部市场最大受益者
德国经济体量占欧盟28国经济总量的1/5。2016年,德国GDP达到31341亿欧元,人均GDP实现3.8万欧元。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2014年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自欧盟1993年成立以来,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自由流动的欧洲内部市场对成员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却存在较大差异:大国中德国经济受益最多,每年因内部市场而受益370亿欧元,相当于每人每年450欧元;南欧国家的年人均受益明显较低,意大利每人每年受益80欧元,西班牙70欧元,葡萄牙20欧元。以德国的最大体量,十几年积攒下来就是很大的差距,而且南欧国家同德国的差距还在扩大。
二、欧元推动德国经济崛起
内部市场助推“德国制造”畅通无阻。欧盟是德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德国60%的出口产品都销往欧盟,其中包括在欧元区流通的40%和在欧盟中非欧元区国家流通的20%,德国1/6的就业依赖于对欧盟的出口。“德国制造”之所以畅销欧洲很大程度上获益于欧元制度的建立和欧盟内部市场的形成。欧元的引入建立了统一的欧盟大市场,使经济相对弱小的国家失去了依靠汇率阻止德国高端产品的屏障,“德国制造”得以迅速占领欧盟内部市场,增强了德国经济的竞争力。反之,其他成员国无法再通过货币贬值来赢得对“德国制造”的价格优势,“德国制造”在欧盟市场的主导地位保证了德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图1:欧盟贸易占德国外贸的比例(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
图2:欧元区贸易占德国外贸的比例(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
欧元强化了德国的工业竞争力。欧元诞生之前,“德国制造”在欧洲大市场并没有获得“压倒性”的优势。90年代,德国努力消化东西德合并带来的冲击,同时又饱受德国马克相对其他欧洲货币的“升值之苦”,经济增长乏力,制造业萎缩,失业率高达两位数,甚至被称作“欧洲病夫”,远没有当今“一枝独秀”的光环。而进入21世纪之后,德国经济强劲复苏,保持平稳增长并且经受住了欧债危机的考验,虽然这与施罗德的“改革红利”有关,但欧元更是德国“翻身”的重要推手。近年来,其他欧盟国家出口普遍疲弱,而德国出口反而逆势增长,巨额贸易顺差频频创造纪录。在美国看来,德国依托欧元压低了原有货币马克的汇率,相当于马克“自动贬值”,或者说欧元币值不能反映德国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在对美出口中获得竞争优势。
图3:德国1950年-2015年外贸发展情况(单位:10亿欧元,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
*
图4:德国2000年-2015年外贸及外贸盈余发展情况(单位:10亿欧元,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
三、欧元引发了欧盟的经济不平衡
欧元流通之后德国的对欧盟成员国的贸易盈余出现了跳跃式增长,在欧盟贸易盈余总量中的比重急剧增加,2005年至2009年德国的贸易盈余甚至已经超过了欧盟总量,原本能够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或者对德国有顺差的国家在欧元启动之后很多都变成了对德逆差(见图5)。德国外贸盈余来自欧盟成员国的部分不断增长,并且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顶峰,占到了其贸易盈余总额的60%左右(见图6)。
欧元区南部国家——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赤字与德国的顺差同步增长,且无法通过货币贬值来调节贸易。欧债危机结束后,欧元区经济疲软,欧洲央行推出了量化宽松,欧元对美元以及其它主要贸易对手的货币急剧贬值,德国“顺势”加强了其在欧洲以外市场的竞争力,并得以继续保持其经济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德国的经济优势。
*
图5: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
*
图6: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德国联邦统计局
四、欧债危机使德国重塑欧洲经济格局
德国成为资金避险地,融资能力增强。欧债危机爆发后,德国经济赢得了国际资本市场的信任和青睐,德国国债受到追捧,收益率下降,这使德国能以非常低的成本来融资。2016年6月,德国首次发行十年期负利率国债,投资者需支付平均0.05%的利息。据德国哈雷经济研究所计算,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大批投资者从希腊债市转向德国债市避险,德国国债节省了超过1000亿欧元的利息,相当于超过3%的GDP。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表示,德国国债的低利率为德国财政节省了一大笔资金,预计2015年至2030年将节省1600亿欧元。由于德国政府预算支出减少,税收又在同时增加,德国自2014年起,已连续三年实现财政盈余,占GDP的比重分别为0.3%、0.7%、0.8%。在微观经济层面,德国企业的贷款利息明显低于其他成员国企业、融资能力强,令其他欧盟成员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境地。
德国成为欧洲银行家,掌控欧洲资本流动。欧洲内部的资本流由之前围绕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中心的多边循环流动,逐渐变成了主要以德国一个中心与其他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一对多”的双边循环流动。德国通过强大的工业竞争力以贸易顺差的方式让欧洲实体经济中的资本流向德国,同时德国又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大规模、低成本地吸纳金融资本,再以资本输出的方式将巨额资金“二次分配”到其他欧盟国家,使德国企业日益掌控欧洲重要产业,让德国在欧盟影响力的根基更为坚实。
五、德国海外投资的高回报积累经济优势
德国是海外投资大国,经济全球化水平高。根据德国央行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德国海外投资存量达10514亿欧元,其中对欧盟投资占比55%(5788亿欧元),对欧元区投资占比37%(3855亿欧元)。2015年,德国对欧盟投资企业的营业总额超过了12393亿欧元,对欧元区投资企业营业总额超过7178亿欧元,拉动了出口并推动了德国经济增长。德国企业通过海外直接投资积累了大量资本,提高了自身国际竞争力和科研投送能力,对于德国保持经济大国地位功不可没。
(单位:亿欧元)
全部
欧盟
欧元区
美国
中国
德海外直接投资存量
10514
5788
3855
2270
653
表1:截至2015年底德海外直接投资存量(德国央行)
(单位:亿欧元)
全部
欧盟
欧元区
美国
中国
对德直接投资存量
6703
5031
4144
527
28
表2:截至2015年底德吸收外资存量(德国央行)
六、政治上成为“欧洲核心”
欧洲的渐进一体化过程,也是德国逐步担当起欧洲领导者角色的过程。《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生效之初,德国刚刚摆脱“迷失十年”的泥沼。25年后,英国脱欧,法国自顾不暇,欧盟各大机构又相对弱势,德国的主导权无可替代,尤其是默克尔执政10年以来,无论是欧盟机构的内部决策,俄乌冲突的政治斡旋,还是希腊退欧风险中的谈判,或是难民危机的处理,欧洲越来越依赖默克尔领导下的德国发挥引领作用,提供危机管理方案。今天的欧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德国利益、理念、模式和战略的影响,德国已经成为欧洲的主导力量。不同于历史上传统霸权国采取的单向强制行动,德国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隐藏在欧洲的集体行动中,以“欧洲”的名义和渠道投放自身影响力。这种在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主导”主要通过“理念引领”来实现。德国更多是利用其在经济上的主导权捍卫规范性原则,维护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欧洲秩序,不遗余力在欧洲贯彻自身的理念、模式、解决方案。
七、德国的强势地位引发他国排挤
日益主导欧洲的德国已引起欧盟其他国家产生防御心态,南欧和东欧反德情绪日渐增加。同时,德国与美国的关系也日趋紧张。特朗普就职前指责“欧盟成为了德国的工具”,上任后多次抨击德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指控其操纵欧元汇率。德国与美国和欧盟成员国的大量贸易顺差,已导致多年摩擦,欧盟和美国呼吁德国增加刺激国内需求以重重新平衡其经济。在欧洲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各国“难民潮”引发治安问题乃至暴恐危机的形势下,美国立场的传遍更让局势雪上加霜,德美关系有所疏远,默克尔表示“德国和欧盟不能再依赖美国”。
八、结束语:强者与弱者讲“平等”、“对等”是伪命题
从欧洲一体化的失衡发展、德国地位的不断巩固可以看出,在同等竞争条件下必然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被美国指责为进行不公平贸易的德国,面对中国却日益强调“平等原则”,在市场开放方面强调“对等原则”。中国在某些领域获得少许竞争优势,就被德国扣上国家扶持等“不平等竞争”的帽子。截至2015年,中国对德国投资存量(28亿欧元)仅占德国吸收外资总量的0.4%,仅相当于德国对华投资650亿欧元的4%,德国却咄咄逼人地要求中国完全开放市场并以限制中国投资施压,对德企在华得到的好处闭口不谈。当前中德政治交往密切,企业合作意愿强烈,同时还有“一带一路”等战略框架提供广阔前景。在反全球化逆风强劲、保护主义抬头、不确定因素纷扰的非常时期,两国更应精诚合作,坚定推进全球化的立场,以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抵御保护主义,以双边继续深化合作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IP属地:浙江1楼2017-12-18 18:29回复
    德国整天吹自己经济崛起。。然而增长率还不如欧元区平均水平。。。


    IP属地:日本2楼2017-12-18 18:30
    收起回复
      说实话,光靠签到升级太慢了。
      所以我就复制了这段话
      遇贴就回一次最少也得15经验值
      而且还能保证你的帖子不沉
      最重要的是可以和楼主混个眼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2-18 18:4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2-18 18:41
        回复
          文章转载自中国商务部网站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2-18 21:46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2-19 06:52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12-19 07:56
              回复
                欧盟德国政治一家独大?当法国吃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2-19 0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