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808贴子:2,975,398

《道德经》读书笔记(希望从第1章到81章善始善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德经》读书笔记(第一章)
《道德经》共81章,前37章是《道经》,后44章是《德经》,如果《道德经》是一条山脉,那每一章就是一座山峰。徜徉在《道德经》的山中,寻找道,寻找德,那些道,那些德,常常"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每每有所得,刚刚有所喜。可是扭回头来,又对所得有了困惑,纠结得头飞了雪,也只在几座山峰里转圈圈。此山雄美,总还是要从山里走出来的,哪怕走出来,再进去呢!
于是,决心写读书笔记,如游记一般,爬一座山写一篇。就像在山中迷路,不妨于经过的树上,写下个记号。然后,沿着记号不断前行,总可以走出此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短短59个字,两千多年来,竟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解释不统一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断句不统一,分歧如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不统一的另外原因主要“道”“名”“有”“无”“妙”“徼”“玄”等名词”的解释不统一。
(1)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客观真理,大道。
道可道,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言说,表达。
“常”,是不变的,永恒的。
“常道”是不变的永恒的真理。
大道真理是可以被表述言说出来的,但所有化为文字和语言的“道”,都不是真正的最永恒、最本质、最深远、无限的真理。而是真理的一个现象的、一时的、片面的样本。
大道是无限的,而语言相对道就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语言描述无限的道,只能得到“非常道”。
这句话与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有相同意思。
打一个比喻,无论是大圆,还是小圆,有一个量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圆周和直径之比,也就是圆周率π。
π可赋值,根据需要,π可以是3.14,可以是3.1415926,可以是小数点后更多位的数,但是无论如何赋值,都不是真正的π,都是非“常π”。
所以,π可π,非常π。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告诉我们,老子讲的道,也只是“可道之道”,讲的也是一个“非常道”。要透过“非常道”,窥探真正的“道”。
(2)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指具体事物的定义,即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名称,特征等。
名可名,第二个“名”是动词,指命名,定义概念。
“道”是客观真理,“名”是主观认识。
“常名”是指永恒不变的定义。
这句话可以写为:可名之名,非常名,常名,不可名。
老子要阐述“道”这门学科,必须先明确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就像我们学习一门新学科,也要先学习基本概念一样。
老子说,常名是没法定义的,可定义的名都有其局限性。
老子非常严谨,不像一些其他理论,在开始就说,一定要相信我,我就是对的。
老子告诉我们,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道德经》里的“道”都是可道之道,“名”都是可名之名,我们要透过可道之道,可名之名去感悟体会,真正的道,真正的名。
老子的道学,可名了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无”和“有”。
(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两种断句,我倾向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给出了“无”和“有”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无”定义为“天地之始”;“有”定义为万物之母。
天地,是抽象的词,不单单是天空大地的意思。天地,就是系统。
万物也是抽象的,是一切系统的产物。
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最基本的系统就是两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两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就是天和地。天地外还有更大的天地,天地里也有更小的天地。天地可以是更大天地的万物。万物也可以是更小的天地。
没有天地,就没有系统,没有系统就根本无所谓“无”和“有”。
天地之始,就是系统开始运行之始。
比如,男女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两个部分,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生孩子这个特定功能。
一对男女相恋了,表示一个可以一起生孩子的系统已经建立了,只是开始的状态,是没有孩子的,从确立关系到有孩子,是一个过程。
天地系统建立之始,是“无”。所以,无,名天地之始。
没有男女做夫妻,谈论有孩子和无孩子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没有天地,就没有“有”和“无”,没有天地之前,是虚无,是无极。
夫妻建立系统之始是丈夫和妻子,有天有地。但是没有孩子。
一旦夫妻系统孕育出新的生命,就“有”了。
这时候,妻子才能称之为“母”。
系统“有”了,万物才被生产出来,所以,“有”名万物之母。
(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个断句,我倾向于,“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中蕴含各种因素作用变化,孕育着“有”,谓之妙。
“有”就一定会转换为“无”,有无的边界在哪里?
“常无”用来观天地之妙。天地之妙,就是“无中生有”之妙。
“常有”用来观万物之徼。万物之徼,就是“从有到无”的边界。
比如,地球生命的出现。
地球更多时间是没有生命的。当地球诞生的时候,天地这个系统就建立了,就有了可以产生生命的系统,但是天地之始这个时候是没有生命的。
经过了漫长的“常无”状态,天地不断相互作用,地球产生了空气,出现了水,为生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然后,生命从无到有。
生命起源,妙不可言,如今依旧是人类之迷。
这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
现在地球的生命是“常有”状态,但地球生命必然会灭亡,这就需要我们“观地球生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呢?”那时候,地球生命就要提前努力到其他星球延续生命。
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
(5)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就是“无和有”两者,有和无同出于一个系统。无中蕴含有,有中蕴含无。所以,同出而异名。
“谓”和“名”是有区别的。“名”是客观的定义,是严格的;“谓”是主观的描述,可以是一种比喻。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但是无和有,同谓之玄。
“玄”就是黑里带微赤的颜色。简单来说,就是指“黑”色。
我们现在对一些不知道原理的系统称为“黑匣子”,就是给这个系统输入,也得到确定的输出,却不能把这个系统的原理说清楚。比如,一些带有自学习系统的人工智能机器,就是黑匣子。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都是很难解释其原理的,所以“谓之玄”。
无中生有,谓之玄;有而化无,谓之玄。无无有有,有有无无,谓之玄之又玄。这些玄之又玄所蕴含的规律,是解释一切天地与万物生生灭灭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是全篇总纲!
原创:郭宗林 微信公众号:lcldgzl


1楼2017-12-27 13:50回复
    《道德经》读书笔记(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在第一章中,老子提出了什么是“道”,老子的道就是“天地之始是无,万物之母是有,常无而后生有,常有而后生无。”
    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紧密衔接的。
    从上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到第二章(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把他的“道”继续延伸,“从无到有,从有到知美,从知美到行善。”
    王阳明有四句话深谙老子的道。
    无善无恶心之体(无),有善有恶意之动(有)。
    知善知恶是良知(美),为善去恶是格物(善)。
    这四句话也是王明阳心学的精髓。
    打个比方:
    一个男婴儿刚出生,对女孩美不美是没感觉的。这时候他对美丑是没有概念的。婴儿“心之本体”对美这个概念就处于“无”的状态。
    随着男婴长大,变成了男孩,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就有了“意之动”,就有了区分女孩“美丑”的动机,男孩对美这个概念就处于“有”的状态。
    当男孩处在“有”这个状态时,开始学习知美。但是,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有的女孩,开始看着很美,当露出全身时,却是一条美女蛇。而有的女孩,开始看着并不起眼,可是相处久了,却能越来越发现她的美。
    这个“知美”的阶段,男孩常常把“美”当丑,把“丑”当美,只有正确认识“美丑”才能获得“良知”。
    当男孩能够正确追求“美”,而远离“丑”的时候,就是格物明白事理的“行善”阶段。 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当然知易行难!
    这里面男孩和女孩都可以作为比喻,扩展到许多领域。

    (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第二章,再往下,老子结合“无有,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概念,继续讲他的“道”。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第42章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

    我觉得“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六组词是对“美与恶”的具体实例化。
    美是抽象的,必须结合实物才能有具体的含义。
    就像数学里的“0”和“1”,是抽象的两个数,“1”只有结合实物才有具体的意义,比如,1只羊,1本书。
    美是抽象的,结合“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就有了更具体的含义。
    比如“有为和无为”、“有知和无知”、“有欲和无欲”、“有言和不言”、“有私和无私”、“有名和无名”、“难得和易得”、“高贵和**”等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老子在阐述“审美知美”的相对性。
    比如,凡人以“有为、有知,有欲、有言、有私、有名、难得、高、声、人前”为美;
    圣人却以“无为、无知、无欲、不言、无名、易得、下、音、人后”为美。
    这些观点在道德经后续的章节里,都有详细阐述。
    只有“音声相合”,道德经里没有再细说,只是提过“大音希声”。但是在庄子的《齐物论》里却有很详细的论述。
    用我们现在系统论的观点看,声就是信号,音就是系统的心声(脉冲响应)。
    一个人说出的话,发出的声,未必是他的心声。
    凡人听话听声,圣人听话听音。凡人喜欢悦耳的声音,喜欢听到夸奖;圣人喜欢听真实的声音。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从无到有,从有到知美,从知美到行善。”
    老子阐述完“道”,又阐述完“知美”。所以,下面开始阐述“行善”了。
    圣人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善。
    这个“无为”让人误解,这个“无为”并不是碌碌无为的“无为”。
    下面图可以简单区别“碌碌无为”和“圣人无为”的区别。

    从不关心世界的碌碌无为的凡人,到成为关心世界改造世界的有为凡人,再到处无为之事的圣人。
    圣人不是天生就有了,从有为到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圣人为什么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呢?
    因为,无为则无失,不言则不错。
    有为,就一定会被一部分人评价为善,一部分评价为不善,就会陷入是非之中。

    这么说圣人不是逃避责任了吗?
    其实不是,圣人做了很多事情,无为而无不为。只不过让人感觉不到圣人的存在,自然没人去评价他。
    圣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4)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的最后部分,老子揭晓了圣人怎么做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也就是要做到以下四条。
    第一条,万物作焉而不辞;
    第二条,万物生而不有;
    第三条,万物为而不恃;
    第四条,功成而不居。
    好像圣人啥也不干似的!
    那么圣人做什么了?存在的意义?功在何处?
    圣人为万物创造出一个世界,一个空间,就像上帝一样。 这个空间可以是一个宗教,一个国家,一个制度等等。
    在这个空间里,万物自由的生长,自由的兴起,自由的发展。万物因圣人而作,圣人却不去教化;因圣人而生,圣人却不去拥有;因圣人而为,圣人却不去倚仗;因圣人而功成,却不为民所知。
    因为圣人是高于万物的,万物一岁一枯荣,圣人不可以居于万物平等的地位,所以不随万物去而去。避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圣人任万物生生灭灭,坐看云卷云舒。
    原创:郭宗林 微信公众号:lcldgzl


    2楼2017-12-27 22:00
    收起回复
      《道德经》读书笔记(第三章)——老子的教育观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
      道德经里这一段,得到过不少的批判。
      比如,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高亨先生批判如是:
      “这一章是老子的政治论,他对统治者提出几个政治要点:不采用尚贤政策;不过荒淫生活;使人民肚子饱,身子壮,胆子小;使人民无知,无欲。总之是:反对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反对儒墨尚贤而治的学说,要人民回到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其实质是复古倒退的。”
      高亨先生的注译很有代表性,第一遍读道德经,我对他的观点很认同。
      多读了几遍后,我觉得高亨先生并没写出老子的本意。
      老子的圣人之治,不但不落后,而且还非常超前。
      这一章承接上一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用圣人之治,具体阐述,圣人是如何“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
      圣人之治,可以是治理一个国家,一个军队,一个学校,一个机关,一个企业,等等任何可以治理的领域。
      治理的根本问题就是对被治理者的教育。
      这里以教育为治理,以学生为民,来理解第三章。
      (1)不尚贤,使民不争;
      贤是什么?贤就是“名”。
      对学生来说,名是什么?名就是名次!
      尚贤,就是以名次为尊,于是学生们就会为了争名次而学习。
      不尚贤,就是不以名次为尊,学生也就不再为争名次而学习。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难得之货是什么?难得之货就是“利”。
      对学生来说,利是什么?利就是分数!
      贵难的得之货,就是以分数为贵,“分分,学生命根",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数,有些学生不惜作弊。
      不贵难得之货,就是不把分数看得太重要,或者分数得起来并不困难,学生也就不想着去作弊了。
      (3)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见可欲,就是构筑一道防火墙,让学生不受外界不良诱惑,安心学习。
      可欲,就是可以吸引学生的不良诱惑,这些诱惑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著名的孟母三迁,就是“不见可欲”的好例子。

      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是圣人之治的手段,更是圣人之治的目标。
      如果经过教育,人人都成才了。那么,
      人人都是“贤”,自然不必尚贤。
      人人都有能力得到难得之货,自然就不必贵难得之货。
      人人都道德高尚,自律自强,不受各种欲望的诱惑,自然就不必屏蔽可欲之物事。
      这时候人人都不需要教育了,圣人也就“无为”了。
      怎么让人人都成才呢?
      什么叫“成才”呢?成才的标准是什么呢?
      老子告诉我们成才的标准就是能做到“虚心、实腹、弱志、强骨”。
      (4)是以圣人之治,
      所以,老子的圣人之治,就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直指教育的根本目的。
      “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也是素质教育的素质所在。
      (5)虚其心,
      学习是为了进步,虚心使人进步。所以,学习的首要条件是“虚心"。于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让学生虚心。
      如今,学校一般用排名次,也就是尚贤的方法,让学生做到虚心。因为第一名只有一个,其他同学看到和第一名的差距,就会“虚心”起来。而第一名,往往也是虚心的学生,不虚心也考不到第一名。
      用尚贤虚其心,容易产生“虚荣心”,虚荣心越多,虚心就越少。
      不尚贤而虚其心的方法,就是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足以“虚其心”了。
      有小目标就有小虚心,阶段的虚心;
      有大理想就有大虚心,长久的虚心。

      (6)实其腹,
      虚心的学生,才有求知欲,才能大口大口吃知识。知识被消化才能真正的“实腹”。如果不能消化,吃再多,也是无用。
      学校一般通过做题来消化知识,通过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消化”能力,也就是“实腹”能力。
      当分数对于学生成为难得之货时,也就是学习的知识难度,超过学生理解能力或接受能力的时候。
      比如学生基础差,却要求学习无法理解的知识,这样会消化不良;
      比如学生做题速度慢,却必须做过多的作业,这样会不堪重负。
      这时候,学生被逼得没办法,就可能为了得到更多的分数而作弊。当第一次作弊后,很容易就习惯性的作弊,想要纠正就困难了。
      作弊是教育最大的毒品。
      那么,不贵难得之货怎么实其腹呢?

      孔子告诉我们要“因材施教”。
      只有因材施教,学生才能及时消化知识,才能做题轻松。
      只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作业量,学生才能轻松的完成。
      学生得到分数容易了,自然就不会作弊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者的理想,也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
      如今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普及教育的需要同落后的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素质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
      (7)弱其志,
      志就是心之所向。方向如果错了,越努力离成功越远。
      弱志的反面是强志,就是可以任性地、随心所欲地走。走着走着就容易迷路了,就象一头蒙上眼睛的驴,努力地走,却只是在原地转圈圈。越转越迷茫,越转越失望,最后只能停止前进,甚至倒退。
      迷路了怎么办?
      首先要承认自己迷路了,然后问问路,这就是弱志。
      人生道路太容易迷路了!学习道路也太容易迷路了!
      人生没有地图导航,迷路了怎么办呢?只有“弱志”,听从他人的指点。
      这个他人,小时候是父母,大了是老师,离开校园是前辈们,还有书籍,其实最权威的导航是“圣人”。
      弱志不是无志,无志就会变成任人摆布的小毛驴。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只需要在路上听听他人的指点。
      逆反期的学生,就是太强志了,不听老师,不听家长的话,再不喜欢看好书,就很容易走上弯路。
      所以,要教育一个学生,就要弱其志,让他一直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

      (8)强其骨。
      有了正确的方向,不一定会取得成功。
      因为,心中的大海往往在山的那边,必须要翻过大山才能看到那片心中的大海。许多孩子就在爬山的过程中,因为“骨”不够强而放弃了。
      怎么做到强骨呢?“硬骨头”不是一天练成的。
      “强骨”需要循序渐进,从爬100米的小山,到200米,到500米,到1000米。要带领学生从克服小困难开始,不断增加难度,让学生从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就感,提升信心,这样不断地锻炼,就会有了克服更大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一个“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素质的人才了!
      (9)常使民无知无欲。
      有了素质的人才,也未必会成功,他可能因为抵挡不住诱惑而沉沦。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个“美人”可以是各种诱惑。
      要想让人不断进步,还需要常常处在“无知无欲”的境界。
      老子的这个“常”用得好,如果没有这个“常”字,就会让人过得象苦行僧一样。而有了这个“常”字,就说明常态是“无知无欲”,但可以不经常的“有知有欲”。
      可以偶尔喝喝酒、泡泡吧、玩玩游戏,娱乐一下。但是不能沉迷娱乐之中,那样就会玩物丧志。
      “常无知无欲”有两种境界,一种是被动的,一种是主动的。
      在免疫力低的时候,就要被动地“少儿不宜”,屏蔽掉那些不良诱惑,这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教育。
      第一个境界的无知无欲,是真的不知道,所以也没欲求。
      在免疫力高的时候,就可以有节制地娱乐,收放自如,让自己偶尔娱乐,而常“无知无欲”。有素质而又自律的人,已经不需要教育了。
      第二个境界的无知无欲,是什么都知道,但是可以做到“视而不见,无欲无求”。
      (10)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当一个人可以做到“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常无知无欲”,这样的人一定会坚定地奔向理想,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无法羁绊他的脚步。
      (11)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一个人的教育,就是为了让他不再需要教育而教育。
      什么时候不再需要教育呢?就是当他能够做到“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常无知无欲”的时候,就不再需要教育了。
      教育大师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和老子的无为之治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无为而为,当圣人无为的时候,就是不需要治理的时候,也就是无不治的时候。
      对人的治理过程,就是对人的教育过程,所以,圣人都是教育家。
      原创:郭宗林 微信公众号:lcldgzl


      4楼2017-12-28 10:51
      收起回复
        建议读老子甲本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2-28 11:03
        收起回复


          IP属地:澳大利亚6楼2017-12-28 14:10
          回复
            《道德经》读书笔记(4)——一道在手破尽天下招式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
            ——《道德经》第四章
            很难理解的一章!历代名家注译分歧很大。
            比如“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一部分人认为不在这一章,是错版;另一部分人认为就在这一章。我倾向于有。
            引用一下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傅佩荣的直译:
            道,空虚而作用似乎没有极限。是那么渊深啊!像是万物的本源。它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是那么沉静啊!像是若有若无地存在着。我不知道它是由谁产生的。好像在上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这一章直译下来,还是让人糊涂。于是,努力去理解,融会贯通,自圆其说。
            (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冲,即“盅”。说文:“盅,器虚也。”
            冲与盈相对。盈,满也。汉惠帝名盈,讳之改为‘满’也。
            “道冲”,就是说“道”具有“虚”性,虚与实相对。
            道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
            比如,“1”是虚,一只羊是实。
            “1”结合羊,就是一只羊,结合“牛”,就是一只牛。
            这个“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结合成“一个某某”。
            所以,“道”具有“虚”性,“用之而不盈”。
            比如、前面讲的学习之道,“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就具有道的“虚”性。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种技能,只需要遵循“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之道,就能成功。
            一旦悟了“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道,学习知识,解决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虚心就有了目标,实腹就有了能量,弱志就有了方向,强骨就有了毅力。四样在手,天下我有!
            可以用“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之道学习数学,学习语文,学习书法,学习音乐等等一切学科,一切技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就是道的“虚”性。
            “道”可以一招学会,就像令狐冲的破剑式,破尽天下所有剑法。
            (2)渊兮,似万物之宗;
            “渊”和“深”同解,唐人避讳李渊,所以‘渊’改作‘深’。
            道渊,就是说“道”具有“深邃”性,就是在时间空间上的极限性。
            有,名万物之母。道,似万物之宗。
            有生万物,那个生万物的有,本身也是万物的一部分。
            比如地球生生物,生物是万物,地球是万物之母;万物可以包括地球,太阳生地球,太阳就是万物之母;万物也可以包括太阳,银河系生太阳,银河就是万物之母。就像求极限一样,一起推下去,无穷无尽,很深邃!
            这样深邃地推导下去,直到万物来自于有,有来自于无 ,无来自于道,道来自于什么?不知道了!
            所以,道似万物之宗。这里不说,道名万物之宗。
            如果说,道名万物之宗,那就是说,道就是那个深邃的极限尽头。但“道”前面还是无穷无尽。
            虽然“道”以前无穷无尽,老子却看不到了,也可能有,也可能无。所以老子说“似万物之宗”。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在第五十六章这四句话又出现一次,“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锐利,纷害,光贵,尘贱,去除万物利害,贵贱的表象,将归于“大同”,大同于道。万物具有同一性,就是同于“道”。
            因为,万物同于道,所以说道似万物之宗,与上句呼应。
            “道”就如独孤九剑,一道在手,破尽天下招式!
            因为,招式在锐利,纷乱,花哨,朴实的外表内都有着相同的“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和“渊兮,(道)似万物之宗”是逆过程。
            道结合有,就会产生万物。
            比如,“1”结合“羊”“牛”就会产生“一只羊”“一只牛”等等万物。
            反过来,万物去掉有,就会显现出“道”。
            比如,“一只羊”、“一只牛”等等万物,去掉表象“羊”、“牛”,就会显现出“1”。
            (4)湛兮,似或存。
            “湛”,说文:“没也。”
            紧接着上面,万物去掉“锐、纷、光、尘”等具体的“有”,就会显现出若隐若现的“道”。
            (5)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象:现象,万物;象帝:象之主宰,主宰万物的天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物来自于有,有来自于无 ,无来自于道。
            所以,“道”前面是什么?老子不知道,吾不知谁之子。只知道,“道”在天地之前。
            原创:郭宗林 微信公众号:lcldgzl


            7楼2017-12-29 10:26
            回复
              《道德经》第五章读书笔记——以“道”为目标,走在“德“的路上
              不知道为啥,发了帖子就被删,只好发个链接了。
              https://tieba.baidu.com/p/5497715541


              14楼2017-12-30 14:51
              回复
                鸡汤又见鸡汤


                IP属地:吉林15楼2017-12-30 21:44
                回复
                  《道德经》第六章读书笔记——勿忘初心,勿忘天地根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第六章
                  傅佩荣语译:
                  虚谷之神不会死亡,可以称为神奇的生殖力。
                  神奇的生殖力有个出口,可以称为天地的根源。
                  它若隐若现好像存在,作用却是无穷无尽。
                  {很难说清楚的一章!绝大多数的解释和傅佩荣相似。我多少有些不成熟的、不同的理解。}
                  一个母体,要想保持生养能力,首先要有能容纳新生命的“谷”,而且这个谷还要具有孕育新生命的“神力”。
                  天地作为一个母体,要想具有生养能力,也要首先有能容纳新生命的“谷”,这个“谷”很像“橐龠”,虚而不屈。而且还具有“神力”,所以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的就是这个可以始终保持旺盛“生养能力”的母体。
                  如果这种“生养能力”能够一直不死,那么新的生命就会源源不断地诞生。这样的母体,就叫做“玄牝”。
                  这种永远保持生养能力的母体的奥秘所在,就叫做“天地根”。
                  这种玄妙的生养能力,在天地间绵绵不断的产生作用,若隐若现于万物之中,用之不尽。
                  也正因为用之不尽,所以“谷神不死”,所以“是谓玄牝”。
                  从古到今,无数人试图打造“玄牝”,或者近似于“玄牝”,能有长久生育能力的母体。
                  通过玄牝传承“不死的谷神”,也就是“血脉和精神”,血脉是有形的,精神是无形的。
                  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具有长久生育能力的母体,源源不断孕育着中华儿女,黄皮肤,黑头发,说着汉语,写着汉字,传承着中华文明。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长盛不衰呢?“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就要追朔中华民族形成的根源——炎黄文明了,也就是畜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不断斗争与融合的文明。
                  很多民族“谷”还在,“神”却没了,被完全殖民化后,丧失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文明,完全嫁接成了其他民族。看着还是李子树,结的却全是苹果。这样的民族,事实上“谷神”已死,母体已亡。
                  更有许多民族,形神俱灭,成为了历史。
                  作为一个人,总会死的。却也有“不死的谷神”,比如老子,他把他是精神思想,从他的躯体里分离开,成为一部《道德经》,这部书就可以成为“玄牝”。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信奉老子思想的后人。
                  《道德经》为什么会长盛不衰呢?“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德经》的天地根,就在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老子当年遇到的困惑和对困惑的思考,到如今,我们依旧有那些困惑,依旧需要思考。一旦当初“老子”遇到的困惑,如今已经不成为困惑,《道德经》就寿终正寝了。
                  一个百年家族屹立不倒,也可近似“玄牝”,百年家族源源不断地产生优秀人才,支撑这个家族的长盛不衰。
                  百年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是什么?“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百年家族的天地根,就是百年家族的立根之本,在于“优秀的家训”和能够严格履行家训。
                  不像更多的家族,还没形成一个可以源源不断产生人才的“母体”,就瓦解了,第二代就忘掉了第一代赖以成功的根本,结果富不过二代。
                  历代统治者,都想把“政权江山”打造成“玄牝”,让自己的政权可以长盛不衰。当这个政权可以源源不断产生维护这个政权的优秀人才时,这个政权就会有勃勃生机。否则,就会被推翻,或者复辟。
                  比如无产阶级政权,如果能源源不断产生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接班人,那么无产阶级政权就能长盛不衰,否则只会被复辟。
                  什么样的政权才能长盛不衰呢?“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就是要看这个政权的“天地根”,政权的立根之处,也就是政权建立的初心。
                  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保持政权不褪色。
                  许多政权忘记了初心,很快就被当初推翻的政治阶层复辟了,于是又回归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里去了。
                  原创:郭宗林 微信公众号:lcldgzl


                  16楼2017-12-31 09:55
                  收起回复
                    《道德经》读书笔记(7)——不自生才能长生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七章
                    上章讲“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为什么“玄牝”能“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呢?
                    这一章给出了答案。
                    (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里注意的是“长久是有限长而非无限长。长生不是永生,天地只能长生,而道是永生。”
                    天长地久,所以天地是玄牝。天地为什么长久?因为不自生。
                    什么叫“不自生?”
                    天地不自生:天地生万物,不是为了天地自己的需要。天地生万物,是因为遵循“道”的旨意。
                    “道”生万物,非天地。道只是借用天地为母体而生万物,所以说不自生。不自生就不消耗,就如同管道里流淌水,不是管道产生的水,管道只是被借用,所以水再多,也不消耗管道本身,所以能长久。
                    比如,一个工厂生产产品,不是为了工厂而生产,是因为市场需要,只要有订单,工厂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产品,有多少原料,就生产多少产品,这个工厂就能长久。如果,工厂是为了自己生产产品,而不是市场需要,生产越多,工厂垮的越快。如果原料少,产品多,也没法维持太久,毕竟原料库存有限。
                    比如,一个作家,要想持续不断地写出新的作品,也需要“不自生”。他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加工厂,有多少阅读量,有多少新信息的输入量,就有多少作品产生,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写出新作品。如果阅读量达不到,闭门造车式写作,总有才思枯竭的时候。
                    比如,一个人,要想长生,也需要“不自生”。把身体当成一个加工厂,有多少原料,就生产多少产品。吃多少饭,就干多少活;有多大的精力,就完成多大的工作,不能总是消耗“库存”。如果总是“透支”先天之气,就会折寿。
                    在《养生主》中,庄子把人的身体比作“解牛刀”,只要游刃有余,解再多的牛,也不会损伤刀子,刀子就可以用很久。这和“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有相类似的含义。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超脱于“生”之外,所以能够长生。
                    圣人也要超脱于“身”之外,才能“身先,身存”,超脱于“私”之外,才能“成其私”。
                    天地只是“道”的执行者,没有自生,所以长生。
                    圣人只做“道”的执行者,没有自己,所以成其私。
                    (2.1)后其身而身先
                    什么叫“先”?什么叫“后”?
                    凡人“以近名利为先,以远名利为后”;
                    圣人“以近道为先,以远道为后。”
                    圣人后其身,在所有凡人后面,却反而离“道”更近,所以,后其身而身先。
                    当所有人都奔向名利时,圣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追求大道,反而得到的名利最多最大。
                    老子,一位图书管理员,一生没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只是潜心搞学问,最后扔给世人一部《道德经》飘然而去,成就了无人比拟的人生高度。老子的一生就是实践了“后其身而身先”。

                    (2.2)外其身而身存
                    有名利,有欲望,就有冲突,有是非,有对抗,就会有伤害。 圣人外其身,跳出凡人圈,就远离了是非,远离了冲突,就远离了伤害。一个擂台上相互竞争的人,是一个水平的人。也只有一个水平的人,才会争来争去。不同水平的人,会在不同舞台上争来争去。圣人不和所有人争,外其身,跳出凡人圈,才能让自己成为整个凡人圈的圣人。所以,圣人外其身而身存。
                    一个企业的老板,一个单位的领导,都要做到“外其身”,他的眼界要在自己的团体之外,为整个团体的利益服务。如果一个企业的老板,整日纠缠于企业内部的勾心斗角,争名夺利。那这个企业也不会属于他。只有有能力“外其身”的老板,这个企业才真正属于他。
                    (2.3)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不求名,不求利,只是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像太阳一样,无私奉献。可是太阳照耀到的地方,那都是太阳的地盘,叫太阳系。所以,做好自己,无私奉献,反而会成就自己的一番伟业。
                    任何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都是默默做好一位老师该做的事情,无私奉献,最后反而能成就一位伟大的老师。
                    任何一个真正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默默做好一个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无私奉献,最后反而能成就一位伟大的共产党员。
                    任何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也是默默做好他自己该做的事情,无私奉献,最后反而能成就一位伟大的人。
                    他们都不是为自己做事情,而是为了“道”,遵循教师之道,党员之道,职业之道,等等。他们只是“道”的执行者。
                    原创:郭宗林 微信公众号:lcldgzl


                    17楼2018-01-02 07:37
                    回复
                      《道德经》读书笔记(8)——上善为什么若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这一章的读书笔记本来以为一天就可以写完,因为原来自以为对一章理解得很透彻了。
                      可是,再次读这一章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结果八天才写完,只是一句“心善渊”就用了两天时间才想通。
                      1000个人读《道德经》,会有1000个理解。写读书笔记,是为了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最起码要说服自己,让自己觉得能自圆其说,才算完成。否则只是为了写而写,就没意义了。
                      这一章需要思考明白两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善若水?”
                      第二个问题,“七善是不是上善?”
                      (1)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善若水呢?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上善?”“上善与道的关系?”。
                      1. 什么是善?
                      这个问题很抽象啊!把真善美放在一块,更好理解一些。
                      “真”,就是我们的“道”。
                      距离产生美,与“道”的距离不同,就有不同的“美”。
                      向“道”前进就是“善”,远离“道”就是“不善”。
                      以“道”为圆心,一个一个同心圆,靠圆心近就“善”,靠圆心远就“不善”。
                      2. 什么是上善?
                      上善就是走在离“道”最接近的道路上。就是离“道”最接近的同心圆。

                      善与不善是相对的。就好像爬一座山,山顶是“道”,山外的人看着山脚下的人是“善”,山脚下的人看着半山腰的人是“善”,半山腰的人看着山顶上的人是“善”,反过来,山顶上的人看着半山腰的人是“不善”,半山腰的人看着山脚下的人是“不善”,山脚下的人看着山外的人是“不善”。所以说善与不善是相对的。
                      从善少到善多是量变的;从善到上善却是质变的。
                      最接近“道”这个山顶的那部分就是“上善”。
                      3. 上善与道的关系?
                      “上善几于道”,上善最接近“道”,但还不是“道”。两者之间的距离是“无穷小”。
                      4. 为什么上善若水呢?
                      老子的回答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从老子的话里,上善应该满足两条:
                      第一,利万物;第二,不争。
                      因为水满足了“利万物而不争”,所以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是好理解的。
                      水不争,是因为水明明水源在上,不去争着更高的地位,而是甘心向下。
                      上善的特征是“处众人之所恶”,就是说“上善”认为美的,多数人不认为美。
                      从下图里,可以直观地解释,为什么“上善”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为什么上善处众人之恶呢?这个问题详细的解答,就在第二个问题中。
                      (2)第二个问题,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七善是不是上善?
                      古今对这个问题,主流解答是“七善是上善”。一古一今,我选两个例子出来。
                      比较经典的解释来自于苏东坡的老弟苏辙:
                      水之七善:
                      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
                      空虚静默,深不可测,善渊也:
                      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
                      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
                      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
                      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
                      冬凝春冰,固溢不失节,善时也。
                      南怀瑾对于水之七善的解释: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
                      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
                      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所谓“心善渊”;
                      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所谓“与善仁”;
                      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所谓“言善信”;
                      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所谓“正善治”;
                      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所谓“事善能”;
                      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所谓“动善时”;
                      遵循水的基本原则,与物无争,与世无争,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便是掌握天地之道的妙用了。
                      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解答。
                      比如元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吴澄的观点:
                      “所举“居善地”以下数事,皆择取众人之所善者以为善,非上善也。
                      唯有此善而能不争,如水之源处上而甘处于下,乃上善也。
                      众人恶处下则必好处上,欲上人者有争心,有争则有尤也。”
                      苏辙和南怀瑾的解释都是很美的,但我还是比较认同吴澄的解释。吴澄并没有给出更加具体的解释,我试着解释一下。


                      18楼2018-01-03 11:47
                      回复
                        (3)七善不是上善。
                        我开始也是认为这七善是水的七善,上善若水,所以这七善就是“上善”。
                        但是,我越想越解释不通。上善是利万物的,是不争的,是处众人之所恶的。
                        心善渊,以思想的“深不可测”为善,这个应该是众人所“好”,而不是众人所恶啊。
                        以及后面“仁”“信”“治”“能”“机”都明明是众人所好啊,根本不是众人所恶,怎么能是上善呢?
                        而且,老子说了七善之后,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唯有“不争”,才没有过错。
                        七善能做到“不争”吗?可以分析,七善个个都在“争”。
                        于是,我经过深思,接受了“七善不是上善”的观点,并且自圆其说了一下。
                        0. 七善不是孤立的;
                        居、心、与、言、正、事、动七善,彼此不是孤立的。是一个人在事业成功一般要兼顾这七个方面。
                        “居”就是社会定位,职业和地位。
                        “心”就是思想,为人做事的理论水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与”就是奉献,每个职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奉献,不奉献,也不会有收获。
                        “ 言”就是与人交流,要取信于人。奉献给谁,就要被谁信任。
                        “正”就是会处理好和奉献对象的关系。
                        “事”就是要有做事的能力。
                        “动”就是说话、做事,要能把握正确的时机。不同时机,说相同的话,做相同的事,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1. 第一善:居善地;
                        众人喜欢地位高,努力争夺更高的位置。
                        上善若水,虽然水源地在上,却甘愿向下流。
                        高高在上的地位是好的,是美的,追求高高的地位是善的,但是并不是上善。
                        人们敬重的往往是你的“地位”,而不是你的人。
                        我们普通人追求高的社会地位,某长、某总、主任、正高、教授等等,这些都是“善的”、“美的”。但是都不是“上善”。
                        都不如提起这个人,众人皆都崇敬,不是因为他的地位,而是因为这个人本身。
                        上善和善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有不善,有善,也可能会有“上善”。
                        比如,孔子也争过更高的社会地位,但是我们现在尊敬孔子不是因为他的那些“善”,而是他的“上善”。很少有人记得孔子做过什么官。我们记住他,因为他是“孔圣人”,是第一个把教育平民化的人。因为他甘心“向下”,利百姓而不争,反而成就了“上善”。
                        比如老子,一个图书管理员,没有“向上”争更高的地位,而是“踏下心”搞研究,写出有利于无数人的《道德经》,成就“上善”。
                        比如焦裕禄,我们记住他,不是因为他是县委书记,而是他没有“向上”争更高的官位,而是“向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成就了“上善”。
                        一个拥有“上善”的教师,从来不是因为他是教授,特级教师,某某名师。从来不是因为“向上”争到更高的地位,而是“向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利学生而不争,才能成就“上善”。
                        相反,更多人,在位时“风风火火”,一旦从位置退下来,很快就会被人们所遗忘。
                        2. 第二善:心善渊;
                        众人追求思想的深奥,而上善却是追求大道至简;
                        “善”向上争更深邃的思想,“上善”向下普度众生。
                        追求理论的高深是“善”,上善是理论用于实践,普惠众生。
                        最善的思想,不是高高在上,不是不明觉厉,而是大道至简,是通俗的,接地气的。是化繁为简,被更多人所接受,更多人受益的思想。
                        “心”争是自己和自己争,不争就是真的明白了。
                        佛祖,29岁开始苦修,追求最“渊”的思想,用了七年时间,才在菩提树下顿悟。内心不再争了,就成佛了。不再向上去争更深奥的思想,而是向下走入人群,理论用于实践,让深奥的思想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开创了佛教。成就了“上善”。
                        老子,前半生都在默默修行,追求最“渊”的思想,直到55岁,写下《道德经》,出函谷关而去。我们现在觉得《道德经》好像也是“不明觉厉”,其实,老子已经把道写得比他的前人更通俗,更接地气了,可以被更多人理解了。《道德经》利了更多人,老子成就了“上善”。
                        查拉图斯特拉(尼采),也是30岁开始,在山里苦修,享受自己的智慧和孤独。十年后,走下山来,来到人群中赠送和给予智慧,直到人群中的智者再次为自己的愚昧而喜悦,直到贫者再次为自己的富有而高兴。尼采的思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他把深奥的哲学,让更多的人理解,成就了“上善”。
                        如果,佛祖、老子、尼采只在山中修行,只是去争更深的思想,而没有走下山,来到人群中。他们只会成就个人孤独的享受,而没有利万物,那就都不是“上善”。
                        第三善,与善仁;
                        众人喜欢仁,向上争更仁,而上善却处于不仁,向下不争,只是做好自我。
                        太阳因为自己是太阳而发光,不是因为爱地球而把光照在地球上。
                        善,向上争着给万物,更多的光,更多的爱;
                        而上善,只是向下做好自己,就能够把足够多的光和爱,奉献给了万物。
                        第四善:言善信;
                        众人喜欢所言被信,争着让更多人相信自己;
                        上善不言不争,却反而被更多人接受。
                        譬如,老子写下《道德经》,不言而去,却被所有的人认可。
                        第五善:正善治;
                        众人喜欢有为之治,争投明主,争做明主;
                        而上善却是无为而治,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个是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无论以后谁在这团体里,都按照制度办事,就不会出错;
                        用制度文明实现无为而治,而不会因人而治,因人而废,才是上善。
                        第六善:事善能;
                        众人喜欢能人,争做能人;
                        而上善却无事可为。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出自先秦《鶡冠子》。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医生就得算扁鹊了。
                        魏文王和扁鹊闲聊:“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
                        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很惊讶,“扁鹊啊,做人不要太低调!怎么大家都觉得你最棒啊?给个解释吧!”
                        扁鹊解释说:“我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魏王大悟。<<<<
                        第七善:动善时。
                        众人喜欢并争取在最佳时机而动;
                        而上善超越时间,任何时间随心所欲不逾矩,只要随心所欲都是最佳时机。
                        (4)再谈上善与善的关系。
                        众人喜欢向高争,而上善却向低走;
                        众人喜欢思想深邃,上善却大道至简;
                        众人喜欢仁,上善却处于不仁;
                        众人喜欢言而被信,上善却处于不言不争;
                        众人喜欢有为之治,上善却处于无为而治;
                        众人喜欢做事能力强,上善却无事可为;
                        众人喜欢等待最佳时机而动;上善却超越时间,随心而动。
                        众人认为“美”,上善却反处于“恶”。众人争七善,而上善却是不争。
                        不争就没有纠纷,没有过错,就无尤。
                        善向上,上善向下。
                        善和上善都在一个山上,善是向上爬,上善却是下山。
                        善是上善的必经之路。
                        上善是善的理想,是善的终极目标。
                        原创: 郭宗林 微信公众号:lcldgzl


                        19楼2018-01-03 11:48
                        收起回复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zhuī)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道德经》第九章
                          这一章比较好懂,传统解读也比较一致,但是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观点。
                          林语堂的语译:
                          若是自满自夸,不如适时而止,因为水满自溢,过于自满的人,必会跌倒。若常显露锋芒,这种锐势总不能长久保住;因为过于刚强则易折,惯于逼人,必易遭打击。
                          金玉满堂的人虽然富有,但却不能永久保住他的财富;而那恃富而骄的人,最后必自取其祸。只有功成身退,含藏收敛不自满、不自骄的人,才合乎自然之道。

                          我发现,多数解读,不大考虑前后章节的相关性。
                          第八章,讲了什么是“上善”,讲了“善”及时回头,向下利万物而不争,可以转向“上善”。
                          那么“善”向上争,不回头,会怎么样呢?
                          第九章,接着讲“善”不及时回头,最终会转向“不善”。
                          (1)“善”走到了尽头;
                          这一章说了两种善走到尽头的情况:
                          一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端着一个碗去接水,当然装的越多越好,可是总有满的时候,这时候不如停止再接水,因为再接,水就溢出来了!
                          二是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敲打兵器,当然让兵器越锋利越好了,可是兵器越锋利就越容易折,就越不容易长久保持。
                          这里“锐”有相对性,不同的材质,可以到达“锐”的程度不同。锡不如铜,铜不如铁,铁不如钢,钢不如合金。材质越好,可以越“锐”。
                          《道德经》一直在说“可道之道”,所以,要透过“可道之道”去理解“道”。
                          上面两种“善”走到尽头的情况,都是用的比喻,透过比喻,可以体会出一种“道”,再把这个“道”用在很多具体情况。
                          (2)在“人生”道路上,善走到了尽头;
                          “善”走到了尽头,具体到“人生”道路上,就是下面两种情况:
                          一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金玉堆满堂屋,不知谁人能守。
                          每个人能守住金玉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承受能力,就会失去。就像一个碗能装多少水是有限的,超过容量,就会溢出。当金玉达到上限的时候,就要“不如其已”。
                          这里的“金玉”可以扩展到所有美好的事物。
                          比如:
                          当官的,希望官做得越大越好,可是自己的自身能力和社会关系,决定了你最大能做到什么官,如果超出这个上限,就不安全了。
                          一个集团,乃至国家向外扩张,总有“金玉满堂”的时候,这时候不停下来,就容易崩盘。
                          西班牙,英国,日本都曾经“金玉满堂”,最后都没守住。
                          一个人喝酒,也有个“金玉满堂”的时候,不知道停止,就会都吐出来,莫之能守!
                          韦小宝七个老婆,可谓“金玉满堂”,他最后能守住吗?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难的是自己怎么知道自己的碗到底有多大呢!

                          二是富贵而骄,自贻其咎。
                          富贵而生骄横,那就是自己遭灾。
                          富贵从来都是险地,会面对各种挑战。比如像动物界争夺交配权,总是要面对新生代的挑战。一旦失败,可能就是“成王败寇”。
                          要想保住富贵,就要有锋利的武器。越大的富贵,需要越锋利的武器保护。否则,就会遭灾。
                          当武器的锋利不足以匹配富贵,但自己却认为武器足够锋利。这就是“富贵而骄”。
                          不知死活,冒然去对抗本应该躲避的强大敌人,结果能不自取灾难吗!
                          这个“武器”可以扩展为各种能力,“富贵”可以扩展为各种能力获得的利益。
                          比如:
                          一句俗话“淹死会水的”,这是因为不会游泳的人,知道自己不“富贵”,没有能力去挑战水。而会游泳,但是能力不足以挑战某一水域的人,常常因为“富贵而骄”,被淹死了。
                          第五次反围剿,王明路线“富贵而骄”,明明是乞丐,却和龙王比宝,结果不得不被迫长征。
                          老美看不起新中国,觉得自己的能力秒杀中国,“富贵而骄”,结果在朝鲜战争中悲剧了!
                          (3)善走到了尽头,怎么办呢?
                          善走到了尽头,就要及时回头,功成身退,天之道。
                          功成身退,不是退隐山林,而是辞去不再适合自己的“身份”,换另一个适合自己新任务的身份。
                          功成身退,就是“任务完成,及时换身份。”
                          比如:
                          水碗接满水了,就把“接水碗”的身份,换成“供水碗”就好了。碗里的水喝光了,再把“供水碗”的身份,转换成“接水碗”好了。
                          当官的,“接水碗”满了,就安心做个“供水碗”。诸葛亮,周*恩*来一直做“供水碗”。“功未成,身不退”,只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果日本把脚步停在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把侵略者,转换成建设者,东三省和台湾现在都未必是我们中国的了!
                          喝酒的人,等知道自己的“碗”满了,想由“喝酒人”转换成“不喝酒人”,往往来不及了。喝不醉的人,都是本来就装不满的“碗”。
                          韦小宝娶了七个老婆后,金庸大人不敢让他再娶了,及时把他由“可再婚青年”,变成了“不可再婚老公”。

                          再比如:
                          会游泳的,在安全区域是“会游泳的人”。在不安全区域,及时转换成“不会游泳的人”,就不会淹死了。
                          五次反*围剿,即使早早转换自己是“乞丐”,也很难避免不长征,只是不会损失那么惨,也能变被动长征为主动长征。
                          战争打完了,铸剑为犁,还是一块好铁,如果还是剑,要么放入仓库变成废铁,要么就是伤自己人。孙武子,张良,刘*伯*承都是铸剑为犁的好例子。
                          自古许多开国之人,如果功成身退,铸剑为犁,就少遭不少灾。
                          美国朝鲜战争,如果仁川登陆后,鸭绿江前,及时由进攻者,转换为防御者,如今东亚局势又是不同。
                          “任务完成及时换身份”这就是“天之道”。
                          比如:
                          下雨就要阴天,雨过就要天晴。
                          小猫小狗需要当父母时,就要发情,任务完成,它们马上放弃情人的身份,各奔东西。
                          雄性的小猫小狗还是单身,雌性小猫小狗开始做母亲。小猫小狗一养大,小猫小狗妈妈也马上告别母亲身份,重新恢复单身。
                          这一点我们人就做得差一些,孩子都很大很大了,还把他们当婴儿,总是功成身不退。不是不做父母了,而是不做“婴儿”的父母了,要做成年人的父母了。
                          原创:郭宗林 微信公众号:lcldgzl


                          21楼2018-01-09 18:11
                          回复
                            《道德经》读书笔记(10.1)——上善之路在何方?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
                            第十章又是一关难以逾越的高峰!
                            从啃完九章,有21天了,竟然毫无进展,大有虎头蛇尾之势。《道德经》还是要坚持啃的!
                            老子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纳兰容若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既然难啃就要改变策略。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就是说把一件困难事情分成几份,每一份就相对容易做了。
                            于是,我也把难懂的章节,分成几份,一份一份地去啃。
                            *********
                            陶渊明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这是很轻松愉快的读书方式。如果每一本书都求甚解,读书就没有乐趣了。
                            但是总要有一本“求甚解”去读,这就是精读,精读是为了提高自己,而不单单是为了娱乐。精读的高度,决定自己思想的高度。
                            这次读《道德经》就是要“求甚解”,不坐索道,甚至不走风景区,一步一步向上攀。
                            也许,没有机会登上山峰,没有机会再下山。
                            但,人在山中,其乐无穷。
                            读好书,求甚解,每有会意,也欣然忘食。
                            就像尼采说的,“在那里,享受着自己的智慧和孤独,十年不觉厌倦。”
                            这些经典的山峰就是可以享受智慧和孤独的好地方。
                            **********
                            这一章的直译并不难懂。但是,这些直译却总是让人感觉生涩。
                            就像一具具没有灵魂的人体模型,只是用来说明人体结构,而那个鲜活的生命却需要想象和感悟。
                            就像音乐,简谱并不能表达真正的音乐,真正的音乐是无法用简谱表达出来的。如果只是按照简谱机械地演奏,那么将非常生硬,和真正的音乐里想要表达的情感相去甚远。
                            **********
                            大师们把自己的情感融合进简谱,奏出美丽的音乐,但真正的音乐内涵还是需要自己去体会。
                            林语堂对《道德经》的演奏有独到之处,第十章的语译如下:
                            【你能摄持躯体,专一心志,使精神和形体合一,永不分离吗?
                            你能保全本性,持守天真,集气到最柔和的心境,像婴儿一样纯真吗?
                            你能洗净污垢、邪恶,使心灵回复光明澄澈而毫无瑕疵吗?
                            你爱民治国,能自然无为吗?
                            你运用感官动静语默之间,能至虚守静吗?
                            你能大彻大悟,智无大照,不用心机吗?
                            这些事如果都能做到的话,便能任万物之性而化生,因万物之性而长养。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而不自持己能,长养万物而不视为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了。】
                            林语堂把古典音乐演绎出流行音乐,听着很美妙动人。但是我还是要到原始的古典音乐里,去感受这段音乐的美妙内涵。
                            ******
                            第八章,讲了什么是“上善”,讲了“善”及时回头向下,利万物而不争,可以转向“上善”。
                            第九章,接着讲“善”不及时回头,最终会转向“不善”。
                            第十章,讲怎么才能实现“上善”。
                            ******
                            追求“道”,永远达不到,就像数学里的极限一样,可以无限接近但就是达不到。
                            人类可以达到的是“上善”,上善是几于道的。上善和道的距离是无穷小,这个无穷小也是相对的。
                            前面讲了“上善若水”,上善超越了普通的善,上善是挺好的!
                            但是,怎么才能实现上善呢?
                            我们并不能直接得到“上善”,而是通过“修德”。
                            就像,我们要想收获“葫芦”,并不能直接得到“葫芦”,而是要按时播种,按时按量施肥,浇水,除草除虫。只要你把该做的都做好了,自然会收获到“葫芦”。
                            上善就是那个“葫芦”,要想实现,就需要“修德”,修德就是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同样修道,我们也不能直接得到“道”,要通过修德,修玄德而悟道。
                            ******
                            这一章,告诉我们怎么做,才能实现上善。
                            要想上善,先要内养修身达到内圣境界,然后外法做事达到外王境界,最后才能达到玄德的效果,才能实现上善。
                            这一章又可按照“内圣、外王、玄德”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内圣的三种能力和境界;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第二部分:外王的三种能力和境界;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第三部分:玄德的三种效果;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
                            前三条讲内养修身,后三条讲外法做事。
                            内养做到前三条,能成内圣,外法做到后三条,能为外王。内养成圣,外法为王。 生之畜之,达到玄德的效果,就能实现上善,就能几于道。
                            微信公众号:lcldgzl


                            22楼2018-01-21 2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