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玄门吧 关注:109贴子:908
修道之人得丹书容易,得丹诀也不难,但是得到窍门火候和具体功法的进展过程感觉和变化阶段掌控,却是非常困难,这便是古人说神仙传药不传火,欲知火候通灵处,需与神仙仔细论。其实这些都是明师的专利,别人也夺不去,因为都是临炉指点,并非什么神秘之处,练得久自然感悟真切,指点精准,只言片语之间便可以得丹,言辞有益岂不可不细悟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2-30 11:27回复
    一、修行最要紧天机,在于不能须臾离道!无论是起火还是止火,沐浴还是抽添,都要在这个须臾不离四字下功夫!此乃第一天机,贫道如今道出,是后学有幸,天下幸甚。但是,徒弟们闻此说,都窃笑不已,此老整天都在教训我等,道也不可须臾而离者也!哪有这样的天机,整天挂在嘴上,还说是三口不言,六耳不听的天机口诀!其实,此间大有妙意,贫道见那些聪明徒弟,终日游玩戏耍,所以常常要如此讲上几句。无奈偏偏无人听从,直当作耳边风。此等学人其实不明白为师苦心,此积精累气炼质化形并非等闲事,以为就拿几句江湖老生常谈之套话,糊弄我们这样聪慧无比之人,可以休矣!其实他们内气耗竭极速,每每观之不忍,姑且多饶舌两下,期望注意。一初学道丹功之人,耗损元气,往往倍于常人,如果不能一拳二桩三休养,必定气血阻滞,久则必生恶疾。上天要罚,我身要惩,鬼神必责,此乃修道人不可不明。须得时时仔细,闻师言如雷贯耳,如锥刺股,次等人方才是真学道。闻师之言,心生厌恶,行必逆之,此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心已巨,恐怕道缘不久,将离大道矣!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2-30 11:27
    回复
      二、修行过程中,万勿见异思迁,随意更换法门,孤意依止大德!许多修行人四处访明师求真诀,其实往往耽误时日。修行下手之际不得药物妙用,200%的情况绝非师父问题,往往是不尊重师传,不听师嘱,不严谨修真,图逍遥四处云游,游戏不义荒废时光,往往有之。其实只要自律自戒,就于仙山洞天,不过百日可见真性,何必四海求明师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2-30 11:27
      回复
        三、古人说“心远地自偏”是修真的天机!很多学道人都在寻求清静宝地,往往终其一生毫无所得,到头来还是蹉跎埋恨。贫道看见许多道友,口称寻求清静,及至青山绿水间,反而心如被煎熬,怨天尤人起来,不是觉得道友无趣,便是人家宫观管理不当,所见之处都是毛病,不过数日便再次“遁入”尘嚣之中,哈哈!此等之人实乃自身毫无清静妙意,所求高雅,每每故做高洁状,那道友有趣与否,宫观管理当否,关你修行何事?究其实,还是境界不高,乃至心底不净,似此等之人欲求清静圣地以修真,真所谓缘木求鱼饮鸩止渴者也。其实修心只有在日常琐事中炼己,在常人中求乐,在大风浪中入定,所谓三军之中可结丹,清闲妙乐是远山,如此间求得片刻之安,才是真清静。我今再露天机,万望诸仙山霞友无错过大好时光,就在眼下图清静,片刻之间得神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2-30 11:28
        回复
          四、修炼并非一朝一夕事,也不是旷日费时之事,这是个积累过程,是个日日新,时时变化的妙事,要学者能够体悟知微,随处见真,方得妙趣。此事属于“非常道”过程,千言万语,不得机则不可言语道说明白,却可以轻易自我体认,自心查知!贫道徒弟分两极端,一则常常埋怨师父不曾讲解透彻,修炼多年,恍惚不已,不知修炼啥东西,说得药于眼下,并未见到,说得光不过百日,也不曾见,倒是迷茫颠倒,暗暗怨恨师父保守不肯细细说明,久而久之反目成仇,这样的人其实到适合做些杂务,搬砖弄瓦,打扫庭院,俟其心开神知,方可学道,又唯恐不理解师意,反生敌意。还有一等恰恰相反,举一反三,言一知百,这边还没有说过一分,他已经明白全豹,此等人修炼,进展神速,沾沾自喜,然而畅意不久,突然身体垮下,不知何故,久久自生退悔之意。或者再寻访高明。其实修炼要求踏实沉着痛快活泼,才自然时时有益,刻刻有趣,每炼必得,每化自知,还要防危虑险,于拳脚上取些化解,于事务上得些悟心,还要随时注意为师的只言片语,并非漫不经心的老年套话,都是临炉指点的要津处。熬过一程,更有凶险,切切!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2-30 11:28
          回复
            五、修行人须得依诀行功,依师言行功,不可执著古人妙言,攀比强行,自行比拟,自以为是。古人得妙每发言出语皆有针对,功夫不够,你的境界究竟不到,便不可学他,譬如“烟花巷里成真仙”,“花酒从中觅大药”之类,连看都不要看,想也不要去想,乱心乱性乱我身心,莫大于此,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误人多多。 还是脚踏实地,修到完全无漏无我无人无物,再说那些妙话,即或有些许恰当,也未可全信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2-30 11:28
            回复
              六、时间上的参考:其一,初下手时,得正法真诀,修炼悟透,参明后,再要下功夫百日,可以初步明白粗粗的药物作用。然后三年不漏,可得药物滋养,否则伤身百病丛生。有些学人才下手数日,便以为参明妙道,从此终生无虞,不日可以立跻天仙果位无疑,此乃不明此身陋习漏洞甚多,机体脱胎换骨,须得日日时时刻刻不可须臾而离此先天药物作用,而后数年才有稳固功效。而贫道所见炼丹者,往往伤损倍于常人,均乃此类妄想无明之辈。其二、凡有得药得光之时,道体渐显,正是防危虑险之际,常人须得闭关,修习沐浴大法纯熟一年以上,才能稳固道体。否则机关不明,伤残我身皆由此事不明所致。切切!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2-30 11:28
              回复
                七、师父劝言或偶然骂徒弟,打徒弟,折腾徒弟,是古道直心真情,要救性命于天地大盗手底之正义勇决大善之举,三五次不通,则缘分不够,还不是得伺候左右,伺机再发,岂不劳师动神耗伤天泽乎?你于徒弟份上其心何忍?奉劝学人,于师道尊严格外谨慎,于师父劝道真言格外服膺,虽不能亦步亦趋,也要常怀警惕,易曰:夕惕若厉无咎,是学习一切正法唯一捷径。贫道见道教界后学,与师父处先是低声下气求得一法,偶有小得,便自认不凡,且更甚之,厌恶师传,必欲割裂传承,师父所言必定反驳,师父所为必定反对,师父所有必定决裂!此等人属于自心蒙蔽,不明真性,难料前途。又有一等,自视甚高,看那师父老年残喘,或者啰嗦挑剔,便生无限厌恶之情,屡屡叱责师尊,每每发难先生,此等之人实乃**不如,为人尚且不足,遑论学道乎!还有一等,师父叱责教育,他便不服,“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嘴脸显露出来,你在东边,我偏要西去,你传正宗,我偏要学邪派,这样的徒弟糊涂一时,耽误终生,不明做真士之德行,你的徒弟看在眼里,将来照样如法炮制,让你一生无颜,处处无助。青海李师父说得好,徒弟养师父天经地义。凡有违背,乃犯天条,必遭天谴!贫道见此等事情多多难以胜举。某师之徒,常于大庭广众之上,指摘其师种种不是,纵然说的口爽,不知已令众人愤恨,天人共怒,说来也怪,其人长年萎靡不振,不是肉痛就是骨酸,如此经年,一日贫道偶遇,见其人身有物作弄之,故笑曰,恐怕你指摘师尊大人,不曾忏悔吧!他还是愤恨不已,坚决不承认这是原因,于是延请各界名手诊治,甚至避祸于别家法眷,希图自安,不料那些病楚丝毫未减,反而增添新鲜苦痛,不得已,勉强于其师尊坟前出叩头敷衍,至今仍然怪病丛生,此足以为那些不知忏悔改过之人前车之鉴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2-30 11:28
                回复
                  八、坤道修炼需要斩赤龙,此常人往往视为畏途,其实非常简单,惟以心不散乱,日常中随时用功即可。然而坤道心胸常装些无端杂想,往往于当下要紧处,错过了修炼机会,而那时机都是要命之处,不得少有错乱,所以修真不得真,实乃机会未曾抓紧。此事日后另有详论,姑容后议。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2-30 11:29
                  回复
                    九、修行人忌讳最深者乃所谓神通,所谓异常感应,所谓特殊感觉,这些在我教中统统归为魔障之列,万万不可追求,更不可陷溺其中,整天荧惑于其中。所谓神通,说穿了就是一些物质精神相互作用的别种形态而已!也许玩弄无知百姓,引起愚蒙之人的崇拜或许有些作用,但是对于了生死,长生久视,自然得道,等关紧事却是毫无意义。有人说密宗喇嘛的法力大,或者谁的神迹离奇,都是可以追崇的理由,说句实话,这些所谓的神通,连那些具大神通者都不敢引以自傲更不敢自诩。这是因为世人毫无真慧造成的低下境界,而学道人恰恰要在平淡无奇中获得大通。所有的特殊感觉最终是要全然丝毫不留地化尽,所有的神通要全然忘却,异常的感应要彻底清除,才是我正教正法之基本妙意。故南宗修行有密诀:“所见皆非真”既是此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2-30 11:29
                    回复
                      十、真修道人首重实践下手实修,忌讳于言语上无限刨根究底,道教修真和佛教重声闻说法恰好相反。许多天经地义的道理,无需说明,只要仰仗自性信力,依止明师,尊师训诫尽力奉行,即可当下深入其间,大得妙趣。古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便是对其训诫切切之意。凡是刨根究底者,均属于自然理性智障,此等之人笃信自己那点儿逻辑的脑力,一遇自然大妙之事,胸中自生无限疑惑,这样的人往往无法修道,“绝圣弃智”既是针对其人弊病,建议学佛学儒,假使超然脱出智思局限,或可于道门小有所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2-30 11:29
                      回复
                        十一、修道期间,如果出现各种恒常欢悦,宁静勇志,为事随遇而安,为人冲冲谦和,等等圣真行迹,表明慧力滋生,此时不可窃喜,须得忘却之。假使出现疑惑满腹,忌讳陡增,瞻前顾后,言语突兀,恨久不化,往往是行功不力,慧心阻隔,阴气淤塞,阳生受困,须得加深行持,此事非小,万勿轻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12-30 11:30
                        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12-31 13: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