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吧 关注:19,936贴子:348,650

淡水及陆生腹足纲分科介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贴在贝壳吧同步更新,对海贝有兴趣的吧友可以到贝壳吧阅读海生腹足纲分科帖~~(开头直接从贝壳吧搬过来,就不改啦
一言不合开个帖子~其实已经从暑假就开始密谋(划掉) 开始规划这个帖子了,拍好了大部分标本的照片,然而正所谓学生少闲月,大学人倍忙,也抽不出时间来写每科的介绍,但是......到了寒假,真是比退休还闲,正好开始码这篇关于淡水和陆地腹足纲分科的帖子。
半年前发了一篇帖子,对海生腹足纲的分科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腹足纲作为动物界第二大纲,约有7万个已经记录的现生物种(比起第一名昆虫纲还是too simple),其中海生约43600万种,陆生约24200万种,淡水约3900种。虽然陆贝和淡水贝的种类比海水贝少很多,但同样精彩纷呈。本帖依然是以科为单位,介绍我收集到的标本。之前说过海贝中有一部分深渊种类,只能通过科考采集,个人收集难以企及,而陆贝和淡水贝的栖息环境虽然相对易于到达,但由于交通(原始密林高山)、政治(产地存在战争或政局不稳定)、法律保护(例如cites保护)等因素,不少种类仍然无从获得,对此我将用一些粘土模型辅助介绍。
关于介绍的内容,取消了海贝中的热门指数一项,因为几乎没有哪一科陆贝或者淡水贝称得上热门,只有几个属,几个种是倍受追寻的,所以热门指数意义不大。同时增加了分布范围这一项,其结果是来自Discover Life网站的,旨在介绍该科大部分物种的原始分布区域,较著名的入侵物种也会提及。
这些标本的鉴定,有的由本人完成,有的是其他贝友帮忙鉴定的,也有的是直接采用贝商给的鉴定;每科的介绍均为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此贴将长期(很长)更新,新凑的科也会陆续添加进来。淡水贝的种类少,科数也少,就先从淡水贝开谈。


IP属地:福建1楼2018-01-16 00:29回复
    盘螺科 Valvat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北美洲,欧洲,日本
    壳扁平,螺塔低矮,脐孔大而明显,不同种类表面或光滑,或有环形肋及其他雕饰。
    图为 某盘螺 Valvata sp. (来自南宁盆地古河床泥岩里的化石,尚未发表定名。)



    IP属地:福建2楼2018-01-16 00:31
    回复
      壁蜑螺科 Septari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各岛屿,非洲东部各岛屿。
      原来属于蜑螺科,表面花纹丰富,呈笠状,吸附于水流湍急的岩石上。口盖薄,包裹于软体中。
      图为 壁蜑螺 Septaria porcellana



      IP属地:福建3楼2018-01-16 00:32
      回复
        瓶螺科 Ampullari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
        瓶螺科本身是没什么存在感的,但一提及臭名昭著的福寿螺(沟瓶螺与明线瓶螺),就家喻户晓了。这两种原产于南美的瓶螺作为泛滥成灾的入侵物种,不仅危害农作物,还可传播寄生虫导致疾病,以至于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照例废话几句,虽然福寿螺有各种寄生虫,但再怎么地彻底煮熟了都是极好的蛋白质,然而为什么时常总有人吃福寿螺感染寄生虫?其实,彻底煮熟的福寿螺口感与橡胶无异,很多夜市小贩省成本用福寿螺代替田螺,又为了口感只用水焯熟就上桌了...因此,对于福寿螺,还是认清楚然后远离它们为好)很多人分不清瓶螺和田螺,其实对于收贝壳的人,一秒钟足以分辨。瓶螺,顾名思义,十分肥圆矮胖,螺口宽大,田螺则更修长。瓶螺分布甚广,欧亚非至美洲均有原生种类,然而很多因为福寿螺的入侵而销声匿迹。
        图为 沟瓶螺 Pomacea canaliculata



        IP属地:福建4楼2018-01-16 00:33
        回复
          田螺科 Vivipar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除极寒地带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田螺科是淡水腹足纲中一个超大的科,也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一科。人们使用田螺科物种的历史十分悠久,尤其在中国和东南亚,各种田螺一直是流行的食品。同大部分淡水贝和陆贝一样,田螺的地域性很强,形态也很多变。但现生的田螺,总是有一些共性的,比如壳皮多呈黄绿色至棕褐色,螺塔较高等等。
          图为 方形环棱螺 Sinotaia quadratus、耳河螺 Rivularia auriculata,前者大量出售食用,后者常混于前者中一同售卖。


          此处主要介绍两个田螺科比较不为大众所知但又极具特色的类别。
          其一是产于云南高原湖泊中的螺蛳。虽然现在普遍将各种常见的田螺叫做螺蛳,但在分类学里,螺蛳(现生的)是特指分布在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三个田螺属。它们在曾经非常常见,也是当地著名的食用种类。在云南可以找到当时人们食用螺蛳后留下的堆积成山的壳,称作“贝丘”。即使到了1960年代,书中依然记载滇池年产螺蛳10万斤。然而,随着污染加剧和湖泊干涸,螺蛳数量骤减,几近灭绝。如今要找到活的螺蛳要费不少功夫,有几种已经数年未发现活体。
          图为 1.缁衣螺蛳 Tchangmargarya ziyi 2.阳宗海螺蛳 Margarya yangtsunghaiensis 3.
          光肋螺蛳 Margarya mansuyi ,未标注的为螺蛳 Margarya melanioides ,单龙骨螺蛳 Margarya tropidophora 和它们的杂交后代,我也分不清(讲道理它们原来是属于不同湖泊的,后来大涝,两个湖连在一起了,然后就......)

          其二是产于南宁盆地的丰富多样的田螺种类,它们均已经灭绝,在不同的地层中可以发现不同的种类,数量种类均十分可观。随着建筑施工,很多化石被挖出地面重见天日,同时也导致产地破坏,要发现它们越来越难。这些田螺中最著名的当属奇异巨螺蛳,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淡水腹足类,螺塔膨大呈花冠状,种加词aliena足以看出命名者对它感到的惊奇。
          图为 1.三角环棱螺 Bellamya tiangulum 2.奇异巨螺蛳 Macromargarya aliena 3.南宁螺蛳 Margarya nanningensis 4.延长奇壳螺 Idiopoma enlongata





          IP属地:福建5楼2018-01-16 00:34
          回复
            椑螺科 Pachychil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东南亚、中美洲
            椑螺科分类比较乱,有很多不确定的属种。
            图为 黑椑螺 Faunus ater 一种东南亚常见的大型椑螺,通体漆黑,令人过目难忘。



            IP属地:福建6楼2018-01-16 01:07
            回复
              川蜷科 Pleurocer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除极寒地带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既有长而尖的,也有矮而圆的,既有表面光滑的,也有纹饰繁复的。部分种类可供食用。
              图为 黑龙江短沟蜷 Semisulcospira amurensis



              IP属地:福建7楼2018-01-16 01:07
              回复
                锥蜷科 Thiar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世界各温暖地区
                大部分种类长而尖,表面有各种各样的纹饰。部分种类可供食用。
                图为 1,2.结瘤锥蜷 Melanoides tuberculata 3.李氏中华黑螺 Sinomelania leei (南宁盆地产的化石)




                IP属地:福建8楼2018-01-16 01:08
                回复
                  安尼螺科 Amnicol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欧洲,北美洲
                  十分微小的淡水螺,矮胖,缝合线较松散。
                  图为 潘卡安尼螺 Sadleriana pannonica (有的地方放在钉螺科里)



                  IP属地:福建9楼2018-01-16 01:18
                  回复
                    随着安尼螺科开始我们进入了Truncatelloidea超科。为什么单独讲这个超科呢,因为这个超科非常大,并且都是小微型贝壳,形态各异,广泛分布于陆地,淡水,海洋之中。

                    沼螺科(豆螺科) Bithyni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除极寒地带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数量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的小微型贝壳,体层圆胖,螺塔或高或低因种类而异。
                    图为 格氏沼螺 Parafossarulus greenmani (南宁盆地产的化石)


                    IP属地:福建11楼2018-01-16 11:11
                    回复
                      湖泊螺科 Cochliop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北美洲,中美洲
                      微型,螺塔高,种类较少。
                      图为 伊萨湖泊螺 Heleobia isabelleana



                      IP属地:福建12楼2018-01-16 11:12
                      回复
                        钉螺科 Hydrobiidae
                        淡水、海洋,主要分布范围:除极寒地带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钉螺科是一个很大的科,是一个很邪恶的科,是一个很凄凉的科,也是一个闹出很多笑话的科。
                        钉螺科粗略统计有一百一十多属,上千个种类,生活在江河湖泊,泥潭农田,滩涂潮间带中。
                        钉螺科在中国可谓是臭名昭著,其中数属数种是日本血吸虫的专一中间宿主,会导致不慎接触到它们的人类染病。尤其是在偏远农村,在水田里劳作的农民很容易感染,而且医疗条件差,造成了很大的疫情隐患。因此,从1950年代开始大规模消灭钉螺,至今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效。前不久新闻说江西赣江发现钉螺,也是很少见的事了。
                        钉螺的凄凉也在于此,消灭钉螺的运动大张旗鼓地推进,使得野生的钉螺种群几近灭绝。我在武汉走了大大小小数个湖泊,本想寻找曾经导致严重危害的湖北钉螺,然而一无所获。
                        虽然钉螺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但它在民众中的出镜率居高不下。原因很简单,贝类学知识几乎为零的大众,对祖辈口中相传的钉螺深感恐惧,把海鲜市场卖的锥螺(市场名叫钉螺...)、小区花圃里的烟管蜗牛细钻螺、山间小溪里的锥蜷川蜷,通通当做钉螺,煞有介事地批判一番,可以说是十分无奈了。
                        因此,稍微科普一下,钉螺科的物种都非常小,中国已知的致病钉螺在7~10mm,尖锥形,右旋,表面形态多变,如图中所示。
                        图为 1,2.黄钉螺 Rehderiella parva 3.湖北钉螺 Oncomelania hupensis (来自百度百科,此种是中国最主要的致病钉螺,再强调一次,只有7~10mm,如果真的有发现并确认,请联系检疫部门处理。)




                        IP属地:福建13楼2018-01-16 11:13
                        回复
                          元螺科 Lithoglyph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 欧洲,北美洲。
                          小微型,螺体肥圆,有棕绿色壳皮,去掉壳皮后为白色至淡黄色。
                          图为 玉元螺 Lithoglyphus naticoides



                          IP属地:福建14楼2018-01-16 11:13
                          回复
                            盖螺科 Pomatiops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除极寒地带外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种类较多,形态极其丰富,尖锥形,膨圆形,盔形,壳表雕饰也很多变。
                            图为 哈氏盖螺 Jullienia harmandi


                            IP属地:福建15楼2018-01-16 11:15
                            回复
                              阿罗螺科 Acroloxidae
                              淡水,主要分布范围:欧洲,北美洲
                              小微型,笠状,种类很少。
                              图为 斜阿罗螺 Anisancylus obliquus


                              IP属地:福建16楼2018-01-16 1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