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甲弹吧 关注:79贴子:738
  • 5回复贴,共1

f22采用方形矢量喷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18-01-18 17:24回复


    美国在三代机领先,四代机独霸一时,其实三代机领先主要是出货快,F15战斗机几乎比苏联的苏27战斗机快了15年,当然按照苏27最早毛病百出那一批算,差不多11年,苏霍伊设计局又花了4-5年时间修改,到了1990年时候开始批量的才稍微凑合点,差距这么多,原因在哪里?主要在于毛熊的航空科研研发投资不够给力,很多三代机的东西,美国在60年代基本就整的比较清楚了,而毛熊在70年代飞机上马才开始折腾,尤其是升力体架构和电传飞控系统,简直要人老命。


    IP属地:广东2楼2018-01-18 17:26
    回复
      到了隐身战斗机时代,差距更大了,原定美国F22在1996年出来,后来因为毛熊解体,经济崩溃,美国一超独霸世界,欧洲都是,美国的小弟跟屁虫,中国体积大,但是二代机歼8都没有整明白,美国处于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极度空虚境界,对于F22是否应该存在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经过5年反复的搏斗后,美国空军终于决定继续搞F22,理由就是,虽然F15和F16劳苦功高,稍微改改就能应付世界各国的三代机,三代半,但是优势不太明显了,为了应付未来的威胁,必须坚持开发F22战斗机。


      IP属地:广东3楼2018-01-18 17:27
      回复
        F22在设计上出了很多新的花招,比如固定尖劈大S进气道躲避雷达波直射,尾部发动机推力矢量喷管,从燃烧室后面就开始由圆形转为方形,推力矢量片段使用航天飞机的陶瓷耐高温材料制造,就这么些黑科技,就让后来者望而生畏。


        IP属地:广东4楼2018-01-18 17:29
        回复
          俄罗斯的推力矢量喷管,粗大笨重,采访毛熊设计师,毛熊设计师直接一句话:臣妾做不到啊!使用大S进气道,进气损失最少3-5%,方口推力矢量,从圆口缩小成方口,就流动损失就6-8%,要老命啊,而且我们材料技术差搞不定耐高温轻质材料,最终一台发动机几乎增重500多公斤,而美国的才200多点,前前后后加起来,发动机损失差不多要1成多,还混不混了?


          IP属地:广东5楼2018-01-18 17:30
          回复
            损失推力


            7楼2018-02-28 10: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