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电信科辩论吧 关注:102贴子:578
  • 1回复贴,共1

吴生苹第二次作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辩题:相信需要不需要证明
个人看法:相信基本分为两类,一是发自内心的信任,空气般的存在,难以用确实的材料证明,此时不需证明;二是通过对方的各种行为选择相信,这种时候需要证明。
正一立论:“证明的方法多元化,标准因人而异,得出不同程度的相信”,正是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所以很难保证,证明的结果和相信的程度相持平。两个例子用生活的经历和有效的手段有力论证了相信的产生和维持都需要证明。
反四质询。:反方四辩从辩题的性质入手,打共识的同时也挖了坑等着对方,对方承认了一切相信都是有来源之后,提问对方对己方观点的相信是如何证明的,认为对方所说的辩稿只是相信的条件,无法客观证明。
反一立论:反一详细的向大家解释了质询时对方与己方达成的共识,同时强调了对方的漏洞。相信是一种情感感受,不可还原,是一种态度,是无法通过实字来证明这种感受,从社会角度出发,说明这种态度是不需要建立在证明之上。
正四质询:正四提出了反一将相信的对象和相信本身分割开炎热,剥离了对象无法对相信本身解释,举例说明了即是情感感受也可以依附于行为体现出来,是相信被证明的一种方式,同时提出自我相信也是一种信任,说明了标准因人而异。
正二小结:用老人易受骗指出相信的标准不能诉诸于公众,用科学实验的验证说明了相信是可以被证明的,同时提出了最重要的点是需不需要,不是能不能。
反三质询:反三反复强调“不相信的状态是自己的断言,还是别人的检证”,认为对方所说的自我检证是去伪存真,一直没有详细论证去伪,提出了相不相信是否取决于别人的看法。
反二小结:对于正方所举的例子,提出并没有达到去伪的效果,也提出对方的相信是不能被证明,再次强调相信是一种情感感受,不能证明,反方将需打成了能。
正三质询:通过举例说明,主观心态可以被证明,用量子力学的得出,反问极大概率的说法是否能被证明,很好的抓住了反方相信不能证明的说法。
反三小结:反三提出证明可以证明事是真的,但不能证明情是真的,因为情是一个不可以通约、传达、分析的东西,举例论证的想法的证明是没有办法的。整体感觉是在说某某难以证明而不是是否需要。
正三小结:通过例子来说明某些事物不能百分之百证明,但不能说明不能证明,强调了不能证明,不需要证明的差别。思路非常清晰,且攻击力强。
自由辩:正方用故意杀人的例子说明不同情况下证明的标准不同,顺应了正方一辩稿,用“汪精卫卖国”的例子来说如果不用行为来证明,那么用言语敷衍即可,即便违实也可相信。反方说没有百分之百证明就不能相信,从侧面说明了若有百分百的证明就可相信,那不就是相信需要证明。明星做慈善是否作秀的例子,恰好说明了正方的观点,正方辩友也很好地解释了,正是有先例的存在,网友不选择相信,也因此需要去证明。反方所提出的传播学理论,从客观的事物挑东西印证,不就是一种证明方式。
反四总结:归纳不等于证明,只是一种类似;科学领域科学家对于某个理论,验证前后都不应有情感的带入去验证;法官的判决是根据证据坐实,而不是以相信的态度来判决,从而影响司法公正,认为正方的自我可以证明是会产生道德相对主义的结果,道德没用法律没用,用事实打破了之前正方所说的论证。
正四总结:指出对方对证明的方式了解少,指出相信的程度和证明的程度是息息相关的,对于指出的例子,正是因为证明程度不够所以不够相信,因此更要去证明,从社会角度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有证明的存在,才会有如此的文明社会,同时存在向他人证明也有自我证明。
个人认为正方获胜,从开始的立论到之后的论证,正方有明确的体系,而且思路非常清晰,一直都有明确辩题相信是否需要证明,而反方一直在能不能上纠结,反而使得正方的点更加坐实。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1-28 19:37回复
    比上次的作业多了更多的个人看法,继续努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2-01 08: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