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电信科辩论吧 关注:102贴子:578
  • 0回复贴,共1

吴生苹第三次作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辩题:人生追求应以到的成就/建功立业为重
个人看法:追求,竭力的寻找或探索,追求真理,追求名利,追求所想的人事物。从道德层面,凡事从思想行为上都要有一定的标准,有一定的正能导向;从立业层面,力求上进,肯于付出,就会取得某种成就。但两者也有不能共存之时,既然要以其中一个为重,那么就要根据生活经验,社会伦理来寻找答案。
正一立论:用历史人物来肯定以道德成就为重,可以塑造出更好的自己。对于正一所说的意义并非来自外部的赋予而是自我的肯定的说法,我表示中立,正是由于外部的某种因素才能使你找到自身的价值,从而自我肯定;道德成就求之内,建功立业求之外,内圣外王,认为建功立业建立在道德成就之上;即便以建功立业为重成功的是个例,但仍然存在,不应太过肯定,通篇过于叙述。
反四质询:反四提到的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自我突破,自我更新,自我潜力最大化也符合正方所说的的人生追求的意义,但目的却是建功立业,对于这点,正方没有正面回答。
反一立论:多次运用名人名言来说明应以建功立业为重,追求建功立业可以使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与认可,从社会角度出发,追求建功立业可以造成整体与持续的发展,并用来实例一一论证,通过比较说明以道德成就为重太过于被动,也对建功立业匡了正能量的一面。
正四质询:道德成就可以指明什么是善恶,那么就可以作为导航,而南丁格尔不是护士制度的提出者,制度并不是以建功立业为重才可以得出。
正二小结:对于存在贫富差距的现实社会,以道德成就为重,可以使那部分贫穷之人得到社会的关爱,若以建功立业为重,在短时间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更无可奈何,对于建功立业,有些太过于注重结果。
反三质询:对于对方所说,建功立业是外王,而建立制度是属于外王的一部分;假设某人的志向不在于道德领域,从而没地方实现潜力最大化,抓住对方的因为怕有坏的结果,所以不应以此方面为重的说法,并作出反驳,思路很清晰。
反二小结:提出意只追求道德成就的人,在人生最后一刻犯错,同样会有恨,在都达不到的情况下,两者会有同样的结果;在不同领域追求道德成就,而不容易实现价值,从对方的立论及举例论证的比较得出己方观点。
正三质询: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提问对方,两者不同纬度的东西,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的;提出对方以某方面为重,同样是活在某种框架中,用例子反驳了对方之前所说的以自我价值为重和以建功立业为重的结果是相同的点。
反三小结:对于对方所说道德成就可以实现潜力最大化给出了肯定,也对对方对于己方观点的认知错误做出了解释,在社会背景下,论证坐实了己方观点。
正三小结:举例在社会的现实情况下,道德成就反而有更好的社会价值,提出不是每个领域已建功立业为重,都会有好的结果,举例反驳了之前对方所承认实现自我价值和建功立业结果相同的说法。
自由辩:正方对于已建功立业为重没有成功,人生就没有意义的说法过于执着,举例说明以道德成就为重,即使之后没有多大成就,但内心是充实的,提到说在普遍情况下,失败是常事,所以应追求道德成就。反方提出既然内修到了一定程度,反而往外踏出一步会有更好的成就,反驳了对方的特例,来说明若是追求哪一个失败率更低,那就追求哪一个,而且不应以某些特例,来否定追求建功立业。
反四总结:对于对方所说道德成就主要是自我完满,而后又说道德成就是要做出实质的贡献做出了反驳,又对己方建功立业的定义和前提进行了阐述,提出不能用特殊的结果来否定追求的方向。
正四总结:以大多数在奋斗路上的人为例,讨论的辩题是要给这些人一个引导,要给人生赋予意义,举例说明追求建功立业的人并不都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提出己方观点是修内,恰恰这种修内比修外更值得追求,给自己更大的意义感。
个人认为反方获胜,从开篇的立论就很明确,到后来的攻辩环节用了很好的例子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对于对方触碰到己方领域的说法,作出了解释和反驳,让己方观点站住脚,反应迅速思路清晰,很精彩,非常值得学习。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2-03 15:07回复